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农家幺妹 112 故人

《重生农家幺妹》112 故人

作者:金波滟滟 字数:2950 书籍:重生农家幺妹

  才出正月,三家村就来了人,是请宁梁回去主持二月二社日的。

  宁梁怎么也不想能有这个荣耀,只顾着摆手说:“我家虽然搬出来了,可还是三家村的人,祭祀我自然出一份子,已经提前把钱留在大哥处了,社日那天我也会回村里。不过村里还有长辈们,就是这辈的我也不是老大,我可不管不了事儿。”

  这次来的都是三家村的小辈们,“宁二叔,郭老爷子身子越发不好起来,手脚一直颤动,再也不能分肉了,你家二老爷子就提了你,余老爷子也赞同。”

  宁大河就说:“我爷和我爹说二叔虽然在宁家排行不是第一,但毕竟是大房的,替我们宁家出面正好。”

  其他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劝,“不只老一辈们让我们请了二叔主持,就是村里的所有的人都愿意宁二叔回村张罗祭祀的事呢!大家又都说宁二叔平日里做生意就十分地公道,祭祀分肉正要公道的人管呢。”

  宁梁只是摇头,“不成,不成。”又向妻女说:“中午做点好饭好菜,再买两坛酒,让大家吃了饭便回村里吧,这时候白天短,天黑得早。”果真请大家吃了一顿饭之后将他们打发回村了。

  不想,第二天余老爷子又带了几个人来,关了门与宁梁说了半日,宁婉跟着娘在厨房做饭,只听得宁清送茶时悄悄听了几句回来告诉她们,“自然都是劝爹回去的话,什么三家村才是我们宁家的根;村里人都盼着爹回去主持;还有郭老爷子心里十分有愧,只是不好意思来求爹而已。”

  爹最终还是答应了,留余老爷子在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与余老爷子一同回了三家村。祭祀之后拿了一块寻常的肉回家,倒炕上说:“我才知道祭祀分肉不容易,累得我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其实把肉分给大家能有多累?”宁婉就笑,“爹之所以感觉特别累,就是因为这次社日不止干活儿,还要用心。”

  “婉儿说得不错!”宁梁细细一品,正是这个感觉,“我只怕行礼时哪里做得不好让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不满意,后来又怕肉分得不均让人骂,其实真正做的事儿哪有种粮送菜累呢。”

  宁梁果然是累了,平日里早起晚回地送了菜,也不过歇上半天又要做家里的活儿,如今这一次回三家村主持祭祀,他竟整整歇了一天。但是呢,他口中说着累,但是神情却是极开心的。

  宁婉能明白爹的心,他从小生在三家村,长在三家村,对三家村有着极深的感情,搬家时他就想到了社日,提前留了钱。明明马驿镇上也一样要办社日,祭祀马驿镇上的境主尊神,而且镇上的社日比三家村还要热闹有趣,但他还是当自己是三家村的人,愿意回去参加三家村的社日。

  人就是如此,对故乡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先前宁婉是怀着对三家村满心的恨意离开的,但是时间久了,她也很难说清自己是不是心中只剩下恨。如今爹在三家村并没有遭受真正的苦难,所以他对家乡的情十分地深厚,而三家村的人也给了他非常高的荣耀。

  不论怎么样,宁家已经走上了与宁婉梦中完全相反的路,而这条路要容易得多,快乐得多,也比那时好得多。

  这样就好!

  天气慢慢暖和了起来,铺子里的事情还不忙,宁婉就让爹和二姐夫到马驿镇下面的村子里走动,将自家在马驿镇上收山货的消息传出去,收什么山货,什么价收都提前说好,又特别说明只要送来的山货好,当时就付现钱。

  家里铺子主要由宁清守着,于氏在家里做饭带孩子,忙的时候也能搭一把手,宁婉整日也在铺子中,但是她不是卖东西的,而是仔细地看着铺子里的每一处细节,及时改正,又给铺子里立下了许多规矩。

  听宁婉一条条地讲,于氏就笑问:“都是自家人,不必管得这样严吧。”

  “严一点不只是为了铺子好,也是为了自己好。”宁婉指着一条就说:“到铺子里做生意的时候,不能穿着自己平日的衣裳,要穿铺子里的衣裳。你们只以为这项没用,其实用处大着呢!”

  “你们看瑞泓丰铺子里的伙计,他们就都穿铺子里给做的衣裳,这衣裳不只穿着好看干活利落,而且衣袖里没有口袋,也就不会把自己的钱与铺子里的钱弄混了。”这并不是宁婉自己出来的办法,一般的铺子都是如此,做生意时要收钱的,自然要把自己的钱和铺子的钱分开。

  “还有,每天关铺子的时候都要盘一次帐,货和钱都要对上。”宁婉又说:“大家别嫌麻烦,虽然都是自家的东西,但是总要有个准确的数,才能知道盈亏情况,一般糊涂帐的生意一定做不长的。”

  又有各种细节,有的是宁婉从别处学来的,有的是她自己想出来的,“现在都是我们家里人,正好仔细学会,等到以后雇了伙计,好教导他们。”

  宁清就笑她,“如今家里的几个人都闲着呢,还说雇伙计?”

  宁婉也笑,“趁着这些天有空大家好好歇一歇,再过两个月,到时候别累得叫苦连天的!”

  “累些倒没啥,只要能多挣钱就行。”

  “大家要是累,就说明活儿多,钱自然也就挣得多,我还能亏待了你?”

  宁婉的确是大方的,宁清在娘家一年也知道,每到忙时,她都会做了好饭好菜,又给大家加工钱,因此满怀希望,“那就赶紧累点儿吧,现在每天来不了多少人买东西,我闲得都难受。”

  宁清盼着的劳累突然间有如排山倒海般地到来了。

  天气一暖,送猫爪儿菜的人猛地出现了,附近村子里原来也有人采了山菜到马驿镇上卖的,但那又能卖掉多少?不如一骨脑儿都卖了德聚丰又省事又省时间;自然也有人是送虎台县的,但是算算价格,给德聚丰并不亏,毕竟虎台县太远了;更多的是先前不知道猫爪儿菜能卖钱的,因着宁梁和刘五郎到各处村里收菜方才晓得。

  因此除了三家村、胡家村还有先前的几个村子里送了山菜,立即又多出了几倍!

  宁婉瞧着德聚丰门前排着长队来送菜的人,满心欢喜,到了镇上果然与村里不同,所面对的人要多上十几二十倍,生意自然也多了这样多倍!她看着一筐筐的猫爪儿菜,心里算了一篇帐,看来买铺子的本钱很快就能回来了。

  突然间,她的目光被一个妇人吸引住了,这不是她吗?但又有些不象。宁婉暗自思忖,待那妇人到了眼前,将自己和身边一个孩子背来的两筐猫爪儿菜送到了铺子里时,她就笑着探问:“大婶,你家的孩子可真能干,这幺小就随着你采猫爪儿菜?”

  那妇人一面擦着汗一面笑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我大儿子,今年七岁了,说什么也要帮着我一起干活还债!”

  “这是老大,那还有几个小的?”

  “还有三个儿子,”那妇人就笑,“我倒也想生个女儿,可是就是一气儿生了四个儿子!”

  不错,当年家里典了她就是因为她一气儿生了四个儿子,就盼着到了宁家能再生个男孩,因此卖了几亩地给了十贯钱的定钱,又说定生了儿子再给五贯,生了女儿给三贯,只是结果实在不堪回首。宁婉就问:“刚说家里还欠了债?”

  “是啊,我男人生了病,花了三十几贯钱才从阎王手里逃得一条命来,家里哪有那么多钱,可不就欠了债?”

  “三十几贯,可真是不少呀!”一切都对上了,先前自家典来生儿子的妇人正是她,宁婉还记得她的眉眼,而且当初帮忙牵线的人曾告诉过宁家她为什么要将自已典出,自然是没有活路了,男人生病,为了治病将地都卖光了,身子羸弱的丈夫和四个儿子都要她养着,而她一个妇人又有什么法子?宁婉同情地问:“家里的地恐怕都卖了吧?”

  “我卖了一半地,还留下一半种些粮食糊口,”那妇人还是笑着,“多亏你们家收山货,我靠着采山货挣钱还债,去年还了两成了,今年又有大儿子跟着我一起采山货,到年底前把欠债还上一半!”

  无怪宁婉觉得她不同先前了,这时才醒悟过来,原来被典到自家的妇人整日都是愁眉苦脸的,似乎了无生趣,现在的这个妇人却一脸的笑意,似乎并不把那些债当一回事儿。

  “是因为我家收山货吗?”宁婉喃喃自语。

  “那是当然了!”妇人很是爽快,“我们村里有一个媳妇是胡家村人,因此一早就知道了三家村宁家收山货,给的钱又多,大家就都送山货过去,许多人家都富了呢!我是因为要照顾男人,因此采的山货都交给别人帮忙送去了,因此倒没去过三家村。今年我男人能自己起来了,我这才自己送菜过来了,也是为了多得几个钱。”

  原来如此,因为有了卖山货的出路,她就没有再将自己典出去。想想也是,谁能愿意离了自己的家到别人家给外人生孩子呢?她在自己家的时候应该也是一直在惦记着丈夫和儿子吧。

  而爹娘当时的心里应该也是不好受的,爹几乎从不与那妇人说话,娘倒是不好冷落她,还时常将自家难得的一点好东西给她吃,为的让肚子里的孩子能长得好些,但是宁婉还清楚地记得娘眼神里带着的凄凉。而她自己呢,对妇人又恨又讨厌可又万分无奈,只觉得她到了之后自家已经不像家了。等到她落了胎,自己又可怜她,可是那时宁家日子也十分艰难,勉强凑了两贯钱给了她让她回去养身子,后来怎么样也不知道了。

  好在,那一切都不会再出现了!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