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疆爱无痕 第91章 090:聊家常

《疆爱无痕》第91章 090:聊家常

作者:伊语涤生 字数:4082 书籍:疆爱无痕

  这年初春,巴格达提家发生一件事,让他家损失近5000元。

  过完那吾肉孜节没几天,骆峰在后院翻腾着堆积了一冬天的煤灰。

  他隔着低矮的院墙看到巴格达提在他家后院低着头转圈。

  看他一脸的焦急,好像丢了什么贵重的东西。

  骆峰双手扶着铁锹把,关心地问:“老巴,找啥呢?”

  巴格达提皱着眉,“拴马的绳子咋找不到了撒。”

  骆峰一听,“那你去北山坡找没?”

  巴格达提回道:“找了,也没看见。”

  在新疆,哈萨克人对拴马的绳子格外敬重。

  人们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更不能随意丢弃。

  他们认为,绳子丢弃了,就代表家里丢牲畜,或者牲畜容易得病,是一种不吉利的做法。

  拴马的绳子没找到,巴格达提家的那匹老马突然死在北山坡。

  骆峰正跟老白头等几个汉族人站在村西头谝闲传子呢。

  就看见巴格达提急匆匆朝家里赶。

  巴格达提焦灼的口气告诉骆峰。

  他那匹跟随多年的黑马老死了,他回家拿匕首把马头割下来挂在树枝上。

  跟骆峰聊天的七八个汉族人一听,顾不得谝闲传子了(聊天),各个都拔腿朝家里赶去。

  他们赶回家去拿刀子和盆子等家什。

  这些汉族人都知道,新疆的少数民族不吃死物。

  他们养殖的马牛羊突然暴毙,都会弃在一边,让天上的老鹰、乌鸦和地面的狗、狼、狐狸去啃噬。

  汉族人对肉食就没那么多讲究或忌讳。

  骆峰自小生活在新疆,也养成了不吃死物的生活习惯。

  他跟随巴格达提去北山坡帮忙。

  巴格达提用锋利的匕首割下马头,俩人把马头悬挂在北山坡那棵沙枣树上。

  骆峰知道,这是哈萨克民族的风俗,这是巴格达提对陪伴自己多年的这匹马的尊重。

  马是哈萨克族赖以生存的工具和生活保障,也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好友。

  马通人性,跟主人有深厚的感情。

  如果掩埋掉会很快腐烂,挂在树上风干后保存的时间久一些,巴格达提怀念这匹马就会过来看看它。

  同村的汉族人开始分割这匹刚死不久的老马。

  巴格达提不忍心看,转身离去。

  骆峰见刚从内地过来不久的河南老乡站在沙枣树下打量着马头。

  看样子他准备打马头的主意。

  骆峰走到他跟前,提醒道:“小河南,你要是想在阿勒玛勒村常住下去,最好别打这马头的主意,你要是把马头拿回家,就是不尊重哈萨克族人的风俗习惯,会被村里的哈萨克族人赶出去的。”

  小河南讪笑着,操着浓重的口音道:“骆叔,中,中。”

  几个汉族老乡你拿条马腿,我切下来一大块马肋骨。

  不大一会儿,一匹死马瓜分完毕。

  就连马肚子、马心等内脏都没剩下。

  骆峰双手背在身后,摇着头朝坡下走去。

  小河南望着骆峰的背影,百思不得其解道:“这个骆叔,明明是汉族人,咋也那么多讲究啥?!”

  村东头放羊张老汉回道:“傻骆驼是老新疆人,祖祖辈辈在阿勒玛勒村过日子,肯定不吃死马的。”

  小河南这才恍然大悟,低声嘟囔着,“怨不着哩,他就一个老农民,乡里村里的头头脑脑都敬着他,怪不得威信这么高哩。”

  看热闹来的老白头朝小河南翻个白眼,郑重其事道:“村里人敬重傻骆驼,是他人品好,跟他是不是老新疆人莫撒关系撒。”

  骆峰并没回家,而是拐进了巴格达提家,拉着老友去川疆百货喝柜台酒。

  他知道巴格达提失去跟随他多年的老马,心里不舒服。

  艾力和马明都离开了阿勒玛勒村,喝柜台酒的老友就剩下他俩跟小四川了。

  再说,上次骆峰为了骆波和李茗溪的事跟小四川当场翻脸。

  后来他寻思着,人家小四川也是一片好意,而那时的自己全把小四川的好意当成驴肝肺了。

  骆峰觉得自己一直没跟小四川道歉,心中总是过意不去。

  上次艾力请喝柜台酒,他也就是跟小四川打哈哈,抹不下脸道歉。

  老伴李羽责怪他,实在不像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新疆汉子。

  李羽嗔怪他,“面子难道比你跟小四川多年的情意还要重要吗?!”

  这话让骆峰自愧不如,他怎么也比不上心里敞亮的老伴。

  骆峰准备借着请巴格达提喝酒消愁的机会,跟小四川道个歉。

  小四川看见主动上他家百货店喝柜台酒的骆峰上门。

  他开心地让老伴做了盘油炸花生米。

  小四川斜视着对他陪着笑脸的骆峰,嗔怒道:“咋,傻骆驼不犯牛脾气了?!你呀,就是个狗咬吕洞宾的家伙撒。”

  骆峰双手抱拳像江湖侠客般对着小四川致歉:“小弟,你大哥我就是个鼠目寸光的大老粗,甭跟我一般见识。”

  小四川呵呵一笑,“跟你生气,我傻呀?!”

  三位老友围坐在放桌上喝着酒、聊着天。

  骆峰喜欢跟巴格达提聊些放牧的生活常识。

  巴格达提又聊起了放牧时的点点滴滴。

  他常年放牧,经过细细观察,几乎能辨认草原上大多数植被。

  伊勒地区夏牧场草原有乌头、天仙子、黎芦等常见的毒草。

  巴格达提发现,它们也是一种药草。

  牛马羊进入夏牧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乌头、天仙子等毒草。

  它们一旦找些毒草,就会毫不犹豫地大吃一顿,而且不会出现中毒现象。

  起初,巴格达提还对牲畜的这种行为非常不理解。

  后来,他慢慢发现,牲畜在秋季及冬春牧场待了大半年,再转场到初夏牧场,牲畜消化道里会寄生一些虫子。

  聪慧的牲畜可以从气味等方面判断出哪种牧草口感好、哪种牧草口感差、哪种牧草有毒。

  于是,这些马牛羊饱餐一顿毒草后,杀死了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治愈各种疾病,随后便对毒草敬而远之。

  巴格达提从牲畜吃完毒草后排泄的粪便里有不少白色的虫子,他这才明白,牲畜主动啃食毒草的目的就是治疗病痛。

  骆峰和小四川听得津津有味。

  巴格达提几杯酒下肚,又聊些自己开心的事,心情好了许多。

  骆峰见他心情好转,笑呵呵地说:“老巴,哪天有空,让我家老三拉上咱俩去西域市巴扎,那里的马匹多,咱村东头的巴扎,羊倒是不少,牛和马没几个,没啥挑头。”

  小四川八卦道:“傻骆驼,村里头可都传开了,乡里的妇联主任古丽娜可是看上你家老三了,听说,前阵子姑娘追,她举着马鞭子追得你家老三没地方躲。”

  骆峰畅快地笑了,谦逊道:“古丽娜倒是个好丫头,泼辣能干,真成了我家儿媳妇,那是我老骆家的福气。”

  初春,清冷的月光洒在阿勒玛勒村西头那300亩苗圃基地上。

  基地北面的河水缓缓流淌,蕴藏着生机的枝丫被春风吹得“哗啦啦”作响。

  一人多高的苗木林中,不时有手电筒灯光在晃动。

  骆波带着几个农工在给树苗浇水。

  苗圃基地来了个“开门红”。

  西域市开春搞绿化工程,一下就预定了十万棵圆冠榆。

  定金都已经支付了。

  为了便于挖树根,骆波听从合作人尤努斯的建议,先给树苗浇水后再挖。

  骆波在苗圃基地忙碌一周,吃住都在爸妈家。

  李羽见骆波脚踏实地育苗卖苗,心里踏实起来。

  第一批树苗全部送货上门后。

  这天,他在妈妈家吃完午饭就赶回县城的家。

  骆波进了家门,李茗溪正在拖地板。

  “小溪,知道不,咱家又发财了。”骆波一脚踩在她刚拖过的地方,喜滋滋地显摆着。

  “哎呦。”李茗溪一回头,“蹄子踩哪儿呢?!”

  拖把横扫过来,骆波忙不迭朝门口躲,“瞧,又发脾气了,告诉过你,家务活我来干。”

  “嫑耍嘴皮子,你来拖地,三层楼给我拖个遍。”李茗溪把拖把朝地板一扔。

  气呼呼地怨道:“你说,当初你干嘛盖三层楼呀?!两层足够咱们一家四口住的,显摆你有钱呀?!”

  骆波知道李茗溪这是哺乳期的暴躁综合症。

  “好啦,别这么大火气撒,别气坏你身子。”骆波笑嘻嘻解释,“当初不想着爸妈老了,把他俩接来跟我住吗?”

  李茗溪一听,顿时火气消了。

  骆波每次能拿捏住她的脾气,每次能把她那炸毛的脾气不动声色地捋平。

  真是一物降一物。

  李茗溪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坐在沙发上。

  骆波屁颠颠端着茶水递给她。

  李茗溪老佛爷般喝了几口温热的茶水,把茶杯递给他。

  骆波见还剩半杯茶,仰头喝尽。

  李茗溪这才想起他进屋说的话,问:“你刚才说啥?咱家发啥大财了?”

  骆波伸手揽住她的肩膀,“这一星期卖的树苗把去年的投资全收回来了,剩下的全是净赚的。”

  嫁给骆波后,李茗溪从未为钱的事情发愁。

  她每月的工资几乎不动,干脆在银行办了个零存整取。

  光骆波那些门面房都够家里的一切开支,还绰绰有余。

  李茗溪有次在姑姑李羽面前随口提了一嘴,她想辞职在家当家庭妇女,被李羽一阵子训斥。

  吓得她再也不敢有这种想法了。

  骆波听到二楼传来婴儿的啼哭,电打了般跳起来,朝二楼冲去。

  李茗溪看着他紧张兮兮的举止,捂着嘴偷笑。

  儿子小森跟大哥骆川的儿子骆朴都在阿勒玛勒村,由姑姑带着,她产假还没结束,一个人带这个小女儿倒也不累。

  女儿小米粒长得犹如洋娃娃一样,让人心疼。

  骆波把小米粒疼地无语言表。

  即便再忙再累,也要抱着女儿哄着,跟她说话。

  骆波抱着小米粒走下楼,“小溪,小米粒没拉也没尿,是不是该喝奶了?”

  李茗溪起身走进卫生间,用毛巾擦下自己胸前的丰盈。

  她走出卫生间,坐回沙发,拍拍双手对着哼哼唧唧的小米粒说:“乖,小米粒,妈妈喂奶咯。”

  骆波看着李茗溪解开衣扣,给女儿喂奶。

  他站在跟前看着女儿大口吮吸着奶汁,喉咙结的突起不住的转动,吞咽着口水。

  李明细仰脸看着骆波色眯眯的神色,嗔怒道:“去去去,别站在跟前碍眼撒,瞧你那馋样。”

  厚脸皮的骆波坐在李茗溪旁边,大言不惭道:“咋,看老婆子喂我闺女奶都不行啊?”

  李茗溪脸色绯红,轻啐道:“色鬼,瞧你馋的,哪像当爸爸的人。”

  骆波伸手摸着李茗溪的耳根,大喇喇道:“我三十白就对老婆色,其他女人压根看不上。”

  李茗溪当然明白他说的是实话,幸福地看着女儿粉嫩的小脸。

  嫁给骆波后,她真正品尝到家庭的温暖。

  家就是让她随时能停歇的港湾。

  不似当初嫁给贾兵,她以为贾兵能让她过上无风无雨的生活。

  可殊不知,她所经历的风雨磨难都是贾兵带来的。

  骆波见女儿喝奶都开始打嗝。

  连忙从李茗溪怀里接过女儿,把小米粒竖着抱起,小脸轻轻放在自己的肩头,用手轻轻捋着女儿的后背。

  李茗溪走进卫生间,又用毛巾擦拭着前胸。

  骆波抱着小米粒跟在后面,“小溪,我给海子哥说说,梁小五最近住在咱家照顾你们娘俩。”

  李茗溪从卫生间门口探出头,“你又要出远门?”

  骆波解释,“尤努斯哥联系好几个县,最近这段时间连轴转也要把树苗子送到位。趁着今年开春,先卖到100亩地的树苗,挣些钱花花。我估计要忙碌前后一个月。”

  李茗溪非常理解卖树苗抢抓农时的道理,通情达理道:“你忙吧,我跟哥说声。”

  她走过来从骆波手上接过女儿,催促道:“去忙吧,别牵挂我跟孩子。”

  骆波搂着李茗溪对着她的嘴唇狠狠“吧唧”一口,“我现在装些洗漱的东西,还得多带点,把三哥和江道勒提哥的东西都带上。”

  李茗溪一听说骆滨跟骆波一块儿,放下心来,没再多叮咛什么。

  骆波提着一兜生活用品朝屋外走去。

  李茗溪抱着女儿目送着他离开。

  骆波恋恋不舍地跟妻女挥手告别。

  阿勒玛勒村苗圃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全乡贫困人口都来到苗圃基地挖树苗。

  骆波为了支持扶贫工作,以每棵树苗高于市场价五分钱的价格让贫困户挖树。

  副乡长阿曼太生怕有些贫困户偷懒,也从早忙到晚。

  一天下来,手脚麻利点的、肯吃苦不惜力的贫困户每天挣到100块钱。

  而在农村,每天给人打工的工钱也就20块钱。

  给骆波挖树苗能挣到高额的工资。

  不少家境富裕的农民眼羡不已,都找到骆峰家来通融。

  骆峰双手一摊,无可奈何道:“这不是乡里专门安排让贫困户早点脱贫撒,我家三十白说话也不当家,还要看乡里的。”

  苗圃基地里,每天光来拉运树苗的车都排成队。

  骆波见状,急的找副乡长阿曼太商量,“我的阿哥哥,你瞧,各县拉树苗的车都十几辆呢,能不能放开撒,只要是咱沙枣树乡的村民,都可以挖树苗,指望着这几十个贫困户,恐怕要耽误今年种树的季节了。”

  这段时间带着沙枣树乡的贫困户挖树苗。

  骆波发现一个现象。

  有些贫困户致贫,有的是家里有病人,因病致贫。

  有的是家里没有劳动力致贫。

  还有的跟托乎塔尔似的嗜酒如命而致贫。

  还有不少人是思想观念落后,或者好吃懒做而致贫。

  这些挖树苗的贫困户不少人在磨洋工,干起活来怏怏干干(新疆土话,懒散),根本不出活。

  骆波着急了,嘴巴都起了燎泡。

  这边挖不出树苗,那边催要树苗的人排成队。

  阿曼太看着嘴唇皴裂的骆波,再回头看看拿着铁锹磨洋工的几个贫困户,也是心急火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