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碎月如粥 153 烽火家园

《碎月如粥》153 烽火家园

作者:青葱的樟园 字数:2404 书籍:碎月如粥

  那天发生在‘同荣祥’绸缎庄里的惊魂一幕把个姚曼丽着实吓得不轻。姚曼丽当时的表现就像一只被踩着尾巴的小猫一样落荒而逃。这是她本能的反应,可事后稍微冷静一想,她便意识到自己当时的反应是何其愚蠢,那岂不等于不打自招地告诉毛大年那孩子是她的私生子吗?这要是让老爷知道了,她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她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啊!

  然而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姚曼丽并未等来她所想象的那种可怕后果。不光老爷行止一切如常,关键是毛大年也和什么事都从未发生过一样对她依旧以礼相待。这让姚曼丽刚开始难免有些惶惑不解,不过随时间推移,她不能不心生感激,因为很明显毛大年在老爷面前是有意替她保守了这份秘密。

  金家大宅里慢慢地也生出点变化来。这种变化当然是表现在姚曼丽和毛大年之间,准确地说,是姚曼丽对毛大年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异乎寻常的变化。而且,在金老爷看来,姚曼丽的这种变化来得还似乎有点突兀。比如,吃饭时,她主动给大年碗里夹菜,到了衣服该换季的时候,她甚至主动为毛大年量身定做里外行头,等等。这都是老爷以前从未见过的。不过家庭氛围的改善总归是老爷乐见的,所以老爷也不多加评论,顶多私底下暗自纳闷:这小娘皮对毛大年态度近来变化如此之大,她这到底唱的是哪出呢?

  毛大年当然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只是心里暗自寻思着只要姚曼丽不进一步做伤害老爷的事,这个秘密就让它成为一个永久的秘密吧!毕竟,此事处理稍有不慎,那对老爷来说是既伤颜面又伤脑筋啊!还是冷处理为宜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毛大年已在汇思中学度过了三年寒窗。过了这个暑假,他就要进入汇中高中部学习了。然而毛大年心里却有更高的期待,他目光所指已不是即将要读的汇中高中部,而是直接瞄向了震旦大学。

  作为本届初中排名第一的优秀毕业生,毛大年完全有理由抱有这样的期待,而校方更是非常看好毛大年未来发展的前景,认为若无特殊情况,毛大年应该会毫无悬念地直升震旦大学深造。汇中与震大同为教会所创办,两校间的这种人才培养传承关系已延续多年,而多年的实践也证明这种‘校校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成功的。

  单从个体来讲,毛大年的人生之路当然可以寄望于顺着以上描述的路径一路春风走下去,直至人生佳境,甚至登上某种人生巅峰也未尝不可。但从社会学角度看,个体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个体的命运无时无刻不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当时中国的大环境不是有点糟,而是太糟了,简直是糟得不能再糟!

  ‘国歌’里不是有句歌词唱的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吗?讲的就是这段国耻,当时的中国正是‘国难当头’啊!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一夜间占了东三省,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寇以武力敲开我华北门户---北平,短短不过数年,偌大一个中国便在日寇步步紧逼,节节蚕食,残酷掠夺,以及疯狂□□下变得哀鸿遍野,羸弱不堪,满目凄凉。

  ‘七七卢沟桥事变’一声枪响不仅大大警醒了国人,同时也打断了毛大年读书学习的节奏。

  就在全国亿万同胞正为‘团结抗日,共赴国难’而高声呐喊时,上海,这座号称‘东方巴黎’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已是战云笼罩,火星密布,‘第二次淞沪抗战’一触即发。而第一次淞沪抗战(因发生于1932年1月28日,故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距今却并不久远。

  看来小日本对上海这块‘肥肉’惦记已久,实在是欲罢不能啊,上次没能一口吞进嘴里,怎么都心有不甘,这回借‘卢沟桥事变’获胜之机,欲南北呼应,海陆夹攻,大有不拿下上海誓不罢休之势!

  君不见吴淞口外日本鬼子战舰上的大炮早已退去炮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长江南岸的中国守军阵地,而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的兵力也一增再增,且一直在频繁演习。

  屈辱啊!这仗尚未开打,可对手已公然在你的家中预先摆好了阵势,而且明目张胆地要强行把你们家变成他们家,顺带把你们家的老老少少全都变成他们家的奴隶。所以说,中国人的抗战无比悲壮就在于非拼死一搏就得当‘亡国奴’啊!

  1937年的这个夏天,对毛大年来说,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夏天。因为就在这个夏天,他不仅见证了‘八一三淞沪抗战’的血腥惨烈,他更深切地感受到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不能自强自立则必遭外邦欺凌屠戮。远的不说,仅‘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用无数血的事例说明了这一点。

  ‘八一三淞沪抗战’打响的时候,毛大年带着徐长生等几个同学正在学生战地服务团搬运整理医疗急救用品。大家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在议论着他们几天来的见闻。

  长生不无得意地说道:“昨天路过外滩时,我看到老长一溜卡车,恐怕有十几辆,哦,不对,应该有几十辆吧,上面满载国军士兵,都是头戴钢盔的,好威风哦!”

  一位叫谢安的小个子男生忙对长生连声问道:“真的吗?真的吗?你真看到带钢盔的国军了吗?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国军最精锐的‘德械师’啊!”

  见小安子满脸羡慕的神情,长生更是一脸骄傲地答道:“谁还骗你啊?不错,就是‘德械师’,每辆卡车后面还拖着一门大炮呢!看着就来劲,这回小日本要尝尝中国军人的厉害了!”

  毛大年只是听着没插话,心里总觉得事情没有长生想的那么乐观,因为好长一段时间里,毛大年无论看到的还是听到的都在证明一点:那就是中国在国力上比起日本来差得可不是一点点,而国民政府虽然已向全国发出了全民抗战的号召,可怎么听都让人觉得是被逼无奈,既如此,这抗战就不会是,也不可能是一场轻易见分晓的战争啊!

  仿佛是为了印证毛大年心中浓浓的忧虑,一阵刺耳的防空警报骤然响起,不一会毛大年他们便看到了两架贴着膏药旗的日军飞机从头顶云层中钻了出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日军飞机光临上海的天空。

  就在毛大年等人看着天空发愣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断吼:“平时教你们的都忘光了?!还不赶快隐蔽!”是童子军教官包成的声音。包教官也就二十来岁,长得黑黝黝的,因为长得黑,大伙私下里都叫他‘包公’。眼下,他就是这个战地服务团的头。

  毛大年他们刚躲进防空洞,外面便‘嘟嘟嘟’‘哒哒哒’地响成一片。那是国军的地面防空火力发言了。约莫过了一袋烟的功夫,外面的防空炮火才停歇下来。等毛大年他们得以从防空洞跑出来的时候,他们既没有发现飞机轰炸过的痕迹,更没有看到被揍下来的飞机残骸。

  当有同学大着胆子问包教官的时候,包教官没好气回道:“拜托,刚才是两架日军侦察机。有侦察机扔□□的吗?”

  另一位同学还不甘心,问道:“那怎么打了半天连根毛都没打下来呢?”

  “侦察机飞得那么高,哪有那么容易打下来的!你以为是拿弹弓打麻雀啊?”包教官说完瞪了他一眼。

  如果说‘八.一三’这天中日两军在上海的天空与大地发生零星交火尚属大战开始前的预演,亦或是跟‘和平’最后道声‘再见’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日子便是对军人,尤其是对中国军人意味着惊雷霹雳,烈火烹油般的炼狱之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