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天子 第八十六章 打扫

《女天子》第八十六章 打扫

作者:英兰 字数:1833 书籍:女天子

  李元昊也不由得摇摇头,扭身跟着女干事向着女房走去,一脚已经跨过门槛,嗯?背后怎么有无数目光在看着自己?莫非他们看出了我的不凡?疑惑的回头,李元昊瞧见郑成龙和其他众人眼神怪异望着自己,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低头看了一眼衣衫,干干净净,没有问题啊!李元昊正疑惑,心头一道闪光闪过,暗叫一声不好,她忘了自己的男儿装扮,和凤小钗、织染呆久了,她有点自动套用女儿身份,刚刚也是下意识跟着女干事走了。

  怎么办?李元昊突然灵光一闪,在门框上磕了磕布鞋,埋怨道:“今早儿的晨露太浓,鞋底都沾了泥土。”

  尴尬磕绊了半天,李元昊走到郑成龙面前:“郑师兄,我们去分房吧!”

  郑成龙此时才发现新一届的学生中竟然有一位如此俊俏的公子哥儿:“师弟是?”

  “啊,在下来自北魏太安城,李庆元。”李元昊拱手说道。

  “原来来自太安城,天下第一雄城,可惜未曾去过,遗憾啊。”郑成龙望了一眼北方,开口说道。

  “有机会儿郑师兄可以来太安城,师弟必将尽地主之谊。”李元昊客气的说道。

  “有机会一定去。”郑成龙笑了笑,率先进入男房。

  分配房舍的事情已经订好,登记的那一刻,已经按照百家姓分配妥当,姓名被贴在相应房门上,对号入座即可,岳麓书院的学生皆是住宿,并无走读一说,而且半旬之内不得出院门,像是孔飞鲤那般逃出书院下山的,不是没有很少,若是被抓住,副山长大人会亲自伺候,让你体会一下违背院规的下场。

  郑成龙站在庭院中间,双手拍了拍:“诸位,从现在开始大家可以休息两个时辰,两个时辰之后集合,一同去释玄斋,届时书院会根据大家写的文章分配班级。”

  众人作鸟兽散,岳麓书院的节奏够快,短短半天时间,已经将诸事打理妥当,若按照如此节奏,明日便能上课读书,李元昊想到此处,暗自打了一个冷颤,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味一下生活,又开始读书了?嗯,我为什么要说又?

  进了房间,李元昊上下打量了一遍,一身叠放整齐的院服放在床上,整个房间还算整洁,平日需要的物件一应俱全,不奢华,但是也算不上寒酸,中规中矩,书桌上被人刻下了一个深深的“早”字,入木三分,大概是上一个学生太过愚笨或者上课迟到,为了督促自己刻下的“早”字。李元昊不觉得这个“早”字有何意义,大概和某些人的“座右铭”一般,偶尔拿出来说道一下而已,实际中完全不会身体力行。

  虽然房间已经很干净了,李元昊还是决定将房间再打扫一遍,将隐藏在角落里的灰尘一网打尽,端起木盆来到院内,院内有一口井,周围房间内传来踢飞鞋袜的声音,已经有的房间传出极其有规律的呼噜声。摇摇头,李元昊打了一盆水,回到房间,开始了打扫。

  她不知道自己打扫房间的小小一个举动,在接下来两年时间内,成为了以脏乱差著称的男院一道独特的风景,和隔壁女院的某一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被后来世人咂摸了许久。

  岳麓书院思静斋内,一位面容如同刀割一般的先生正在批阅着新来学生写的文章,虽然只是入学简单的测试,但是他却格外的认真仔细,在他身旁不远处,放着一根让整个岳麓书院学生都心惊胆战的藤条,这位先生便是岳麓书院副山长朱太峰,近三百份的文章,他已经看了一大半,文章题材不限,内容不限,所以写的五花八门,天马行空,有唐诗宋词歌赋,还有三言两语的打油诗,更有论证天下大势的,描写边关战线的,比若一篇《论国富》便从商贾入手,提出商贾之道是国家富强之道,再比如一篇《西楚夺天下》,以演义的笔触千余字,写了西楚如何夺取天下的。朱太峰认真做了批注,并未嘲笑或者摇头。

  但是此时,朱太峰却被其中一篇文章难住了。

  因为文章用汉字和苗文交叉书写,句子凌乱不堪,词句颠倒,能从只言片语中读出些意思,却成不了文章,写文章的人是一位女子,名字叫厄莫索赤.诺玛,嗯,很长的名字。朱太峰命人去天一阁取来对照书籍,他准备一一对照,破解这位学生稀奇古怪的文章。

  不多时,一位佝偻着背的老奴走进思静斋,将厚厚的一本对照书籍放在桌上:“大人,书籍已经拿来了。”

  “嗯。”朱太峰打开书籍,根据文章出现的字体去对照,翻译成汉字,再适当调整顺序,让字词义通顺。

  候在一旁的老奴续上茶水,不由得在心头叹了一口气,副山长大人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竭尽全力管理岳麓书院,从未曾有一丝怨言,反观山长顾远长和讲书杨钧泽每日玩玩乐乐,唱白脸,全部重担都在副山长大人身上,还要唱黑脸,用藤条责罚学生,维护院规,有时候他会替朱太峰不值,以副山长大人的能力,完全可以出任山长,却心甘情愿当个副山长,不值啊。

  朱太峰突然展颜一笑,即便是笑也没能弯曲他的分明:“一篇算不得优秀但绝对有趣的文章,字词不顺不打紧,却三言两句写出了南疆特色,很有山歌韵味。”

  挥笔写上“上佳”两字,将这篇文章放入甲班之内,朱太峰翻看下一篇文章,字体俊美,骨瘦克制,文章名字《岳麓赋》,一看便是临时起意的有感而发,开篇也算不错,颇有气势,“湘江古府,岳麓新区,衔湘赣之尾,吞斗牛冲虚,群贤汇至,少长咸集,占天时而夺地利,人俊杰而地灵”。

  渐渐向下读着,朱太峰皱了皱眉头,以文看人,刚刚那篇文章字词义不顺,却饱含乐趣,胜在天然洒脱,这篇《岳麓赋》,看似极好,但是真的品起来,味同嚼蜡,矫揉造作,一篇滥竽充数的赋文,尤不如辞藻拼凑,并无可取之处,写文章之人才情不高。

  朱太峰点点头,批注乙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