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重锦官城 106 第 106 章

《花重锦官城》106 第 106 章

作者:凝陇 字数:3304 书籍:花重锦官城

  澜王虽然淡泊避世,到底是正儿八经的龙子凤孙,何曾受过这样的耻辱,当下胸腔里烧起一把熊熊烈火,恨不得立时将崔氏和曾南钦挫骨扬灰。

  他眼睛赤红地看着崔氏,怎么也想不到他这继妻竟如此胆大妄为。

  想起她第一回出现在他眼前时,是在广郡王的夜宴上,她当时不过十五六岁年纪,姿容出众,举止活泼,有意无意地吸引他注意,他当时以为她不过是谁家不懂事的小娘子,未曾放在心上。谁知过不多久,在幽州刺史来长安述职的筵席上,他又再一次见到了崔氏。当时他因席间气闷,到湖畔透气,黑暗中,这女子“不小心”撞到了他的身前。

  他看在眼里,虽觉得这女子手段稚嫩粗浅,骨子里却有股百折不挠的劲,非但不觉厌烦,竟对她生出了几分兴趣。

  当时正是惟瑾母亲去世第一年,澜王府终日里只有他和惟瑾两人,寂寥得犹如一潭死水,崔氏的出现,仿佛旷野中出现的山花,给他荒芜冷清的生活带来一抹艳色。

  不久之后,他便借着皇兄要替他张罗续弦,派人到幽州崔府下了聘书。反正他皇兄这些年的疑心病始终未除,他越是娶低门女,皇兄就越是能高枕无忧。

  这两年功夫相处下来,要说他对这位小娇妻完全没有感情,那是假的,要知道过去这些年,为着惟瑾母亲的病,他一直有意约束自己,从不敢恣意行事。后来迎娶崔氏进门,她身子康健,颜色明媚,性子又显见得与惟瑾母亲不同,他新鲜之余,几乎夜夜贪欢纵情,不久之后,崔氏便给他生下了次子敏郎。

  此后她将他的生活起居打理得无微不至,他得以将全部心思放在钻研曲艺诗词上,整日不问世事,闲时不过以逗弄敏郎为乐,原以为日子便会这样平静无波地过下去,可谁知——

  他厉目看着崔氏,气得声音都变得嘶哑了许多,怒斥道:“你这贱人,好大的胆子!”

  不但不守妇道,竟还敢雇凶杀人,他越想越是生气,猛地抬起脚,便要一脚将崔氏踢倒在地,可刚一动作,脑中一阵血气上涌,眼前花得不行,身子险些晃倒。

  蒋三郎一惊,忙伸手扶住他,见澜王面色难看,有心宽慰几句,却因场面实在难看,不知如何劝起。

  只好暗骂蔺效,这人忒奸猾,怕他父王颜面无光,索性从头到尾都不露面,把个恶人让他来做。经此一遭,恐怕他这姨父往后只要一见到他,便会想起今日之事,心里断不会自在。

  他暗暗叹气,就算如此,又能如何?他跟澜王不过亲戚情分,蔺效却是澜王的长子,比起蔺效跟他父王生出隔阂,他被姨父嫌弃实在算不得什么。

  澜王这时眼前的那阵头昏好转了些,睁开眼睛,铁青着脸看着崔氏道:“我当初真是昏了头,竟把你这么个东西给娶进了府!”

  崔氏早在澜王等人露面时,便已万念惧灰,听得澜王这话,竟生出几分破罐破摔的意思,凄惨地一笑,不作辩解,只暗想道:若不是当年世子为母守孝,三年内不得婚娶,我也不会将主意打到你身上去。

  她本就比蔺效大两岁,因着曾南钦随军出征,拖缓了嫁人的日期,直到十六岁仍待字闺中,

  她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蔺效是澜王唯一的嫡子,日后必定会在高门贵女中挑选世子妃,就算她能苦熬三年,也不可能成为他的妻子。

  她并不因此知难而退,甚至想过,只要蔺效肯给她半点回应,她便厚着脸皮去给他做妾,可他却始终未曾多看过她一眼。

  她日复一日地煎熬,渐渐生出一份执念,也许十四岁的少年还不懂得情爱,他如今看不上她,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多瞧她一眼。哪怕日后他只待她有一点点与旁人不同,她为他所受的煎熬就算值了。

  因为抱着这份心思,在嫁给曾南钦和嫁入澜王府之间,她毅然选择了第二条路。她兄长当时正卯着命想往上爬,见妹妹有心攀附澜王,自然乐见其成,很快就充当起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后来她终于称心如意地嫁进了澜王府,第一回他来给父王请安时,她忘了掩饰,近乎贪婪地将他看了又看,若不是李嬷嬷暗中提醒,险些就在他父子面前露了馅。

  此后她虽不常见到他,但每回见他,心里都会生出好些满足,若不是后来德荣公主一家人回长安,他的亲事被提上议程,她嫉恨之下铤而走险,恐怕还会继续自我麻痹下去。

  想到此处,她沧然一笑,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就算重来一次,只要她心魔不除,一定还会选择同样的路。恨只恨当初为什么要跟着兄长来长安吊唁,若没有澜王府门前那惊鸿一眼,也就不会生出后来的痴念了。

  “王爷。”她眼泪滑落下来,看着澜王道,“妾身死不足惜,便是王爷将妾身千刀万剐,妾身也断不敢有半句怨言。只是这些事全由妾身一人谋划,与妾身的兄嫂家人一概没有关系,敏郎尤其无辜,还望王爷明鉴。”

  蒋三郎在一旁讥讽地笑笑,这妇人这时候倒知道害怕了,大隐寺之事牵涉到几位皇室公主及一众朝中大员的女儿,若这些人当日统统死在了刀下,不说别人,光一个康平就足以引起皇上的震怒。

  是以他跟蔺效一查出事情的原委,头一个便要将澜王摘出来,以免他被崔氏连累,遭皇上猜忌。

  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若不是亲眼所见,皇上恐怕还会心有疑虑,不如设下一场局,引了皇上的近侍米公公等人到此处,让他们亲眼看一场好戏。

  澜王这时将目光转向始终僵着不动的曾南钦,忽然一把将蒋三郎腰间的剑拔出,挥剑对准曾南钦的胸膛,就要将他当胸刺死。

  米公公等人忙上前拦住澜王,急声劝慰道:“王爷,使不得啊,这人是朝廷要犯,若就这样将他给杀了,有些话恐怕就说不明白了。”

  澜王虽然愤怒,到底并未丧失理智,何尝不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绕,握了握拳,这一剑到底未能刺下去。

  ——————————————————————————

  沁瑶跟着裴敏等人从云容斋出来,暗暗瞧一眼对面,见崔氏的马车仍在楼下停着,忍不住抬眼看向楼上。

  刘冰玉买了许多玫瑰露和芍药花膏,正是心满意足,见沁瑶望着对面楼发怔,奇怪道:“看什么呢?”

  又拉她道:“时辰不早了,莫耽搁了,咱们去荣宝楼买桂花糕去吧。”

  沁瑶见王应宁和裴敏已经上了马车,就等她了,便由着刘冰玉拉她往前走,笑道:“走吧,走吧,不敢耽搁你买吃的。”

  两人刚走到车旁,街道尽头忽然来了一群官吏,刘冰玉不经意瞥一眼道:“咦,那不是我阿爷的马车么?”

  沁瑶一看,果见官吏身上的官服很是眼熟,正是上回去大理寺时见过的那种官服,一众官吏后行着两辆马车,到了对面楼下,同时停下。

  前头那马车下来一个腰杆笔直的中年官吏,生得清瘦周正,全不是寻常官吏那副大腹便便的模样,不是大理寺卿刘赞是谁?

  刘冰玉面色一喜,忙奔上前道:“阿爷,您怎么会在此处?”

  刘赞转头瞧见女儿,先是吃了一惊,随后板着脸道:“阿爷在办要务,你莫要在此处捣乱。”

  看一眼对面刚从马车上下来的王应宁等人,对女儿道:“你今日不是给家里递话,要跟你王家姐姐上街买胭脂水粉么。去跟她们玩去,记得早些回书院。”

  刘冰玉不情不愿地哦了一声,却仍不肯走。

  这时后头那辆马车下来一位年轻官员,这人生得芝兰玉树,身上虽穿着最不起眼的赭色官服,却仍是人群中最打眼的那个。

  沁瑶一呆,竟是冯伯玉。

  冯伯玉走到刘赞跟前,请他示下道:“大人,该如何部署?”

  刘赞略一沉吟,对冯伯玉道:“蒋将军他们现在楼上候着我,我先上去瞧瞧,看看里头的情形。你手上不是有桩无头公案吗,此处人多热闹,不如趁这个功夫去探访探访。”

  分明顾虑到楼上几人的身份,有意要支开冯伯玉。

  冯伯玉应了。

  刘赞点点头,转身进店上楼。

  刘冰玉见父亲无暇理会她,只好悻悻地回了马车这边,对沁瑶等人道:“咱们也走吧。”

  沁瑶看一眼冯伯玉,犹豫了一会,有心上前打声招呼,可眼见他正忙着办公,不好贸贸然打扰,只好作罢。

  谁知冯伯玉从怀中掏出一张画像,低头看了两眼,抬步便要往这边的店铺来,瞧见沁瑶,失声道:“阿瑶?”

  大步朝沁瑶走来。

  沁瑶忙应一声,笑道:“冯大哥。”

  冯伯玉走到近前,见沁瑶身旁不过几名跟她同龄的小娘子,脸色更加和缓,柔声道:“今日书院不用上课吗?”

  边说边细细地打量沁瑶,像是因好些日子不见她,有些看不够似的。

  沁瑶点点头:“下午书院放假,我跟几位同窗出来买些东西。”

  见冯伯玉黑了也瘦了,关切地问道:“冯大哥,最近衙门是不是很忙?”

  冯伯玉微微一怔,随后苦笑道:“忙是忙,但要想快些擢升,也没别的法子。”

  沁瑶惊讶地笑起来道:“冯大哥,你才从大理寺主簿被提为推丞,已经擢升得够快了,还要怎么快些擢升?连我阿爷都说你前途不可限量呢。”

  冯伯玉目不转睛地看着沁瑶,听得这话,心底叹口气,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沁瑶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惹了冯大哥不快,忙又道:“不过能快些擢升总归是好事,冯大哥满腹学识,又这么踏实努力,日后说不定会出朝拜相呢。”

  冯伯玉不接话,仍旧静静地望着她。

  沁瑶的注意力却已经落到冯伯玉手中的画像上,好奇道:“冯大哥,你要找人吗?”

  冯伯玉垂眸看一眼画像,顺手展开道:“长安城郊前几日发现几具无名死尸,其余几具都已面目全非,只有这人还算五官齐整,便画了他的画像来打探一二,看有没人认得此人。”

  沁瑶看清画像中人的相貌,大吃一惊,这男子不正是前几日在书院徘徊的游魂吗?

  她忙接过冯伯玉的画卷细看一回,确定无疑地点头道:“我认识这人。”

  “果真?”冯伯玉意想不到,刚要细问沁瑶,对面楼忽然一阵骚动,下来一群人,当头那个满面怒容,正是澜王。

  他出了酒楼,怒气冲冲地上了马车,绝尘而去。

  刘赞却未跟着下楼。

  过不一会,又有两人下来,却只在楼下略停留了片刻,便径直朝沁瑶走来。

  沁瑶和冯伯玉看清来人,都怔了一怔。

  “世子,蒋三公子。”

  蔺效淡淡看一眼冯伯玉,走到沁瑶跟前,看着她道:“在此处做什么呢?”语气虽清冷,却隐隐透着几分亲昵。

  冯伯玉脸色登时难看了起来。

  沁瑶飞速看一眼马车上的王应宁等人,故作镇定道:“买些胭脂水粉。”

  蒋三郎一脸看好戏的姿态,在后笑道:“瞿小姐,好久不见,今日不用上学吗?”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