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边城孤侠 第九十六章 狭路

《边城孤侠》第九十六章 狭路

作者:小猪神剑 字数:3976 书籍:边城孤侠

  辽国使臣话一出口,全场哗然。一些人疑惑地看着刘文渊这边,想让他尽快澄清。一些人则私底下叫嚷着辽人输不起。还有如厉大人一般的人,不怀好意地想看热闹。

  身处争议中心的东方笑,睁开眼睛,平静地看了四周一眼,却一动不动,表情丝毫没有慌张。

  刘文渊皱起了眉毛,游返则暗中拍了一下大腿,轻声喃喃道:“刘大人,这……倒是没想到。我害了你……”东方笑是他举荐的,确确实实不是大宋的子民,论规则,是没有资格出场的。

  刘文渊站了起身,走到台前,向皇帝行了个礼,朗声道:“启禀圣上,刚刚比试的东方笑乃是西域昆仑派的掌门人,乃是正宗的汉人,臣以为,大宋乃华夏正统,其虽身在域外,但心慕大宋,是以有资格为大宋出战。正如谭笑同身为汉人,却为辽国出战一般。”

  辽国使臣立刻反对道:“这哪能一样?谭笑同有辽国户籍,登记在册,是真真正正的辽国子民,而你们,有这位勇士的户籍么?”

  全场沉静下来,一齐望向坐在正中的皇帝。

  皇帝用手招了招,示意东方笑上前,对着东方笑缓缓开口道:“侠士祖籍何处?”

  东方笑道:“小民祖上是陕西关中人士,在唐末大乱时迁居西域。”

  众人心中纷纷雪亮,这是皇帝在用乡籍做文章。不由佩服起这位官家的敏捷才思。而辽国使臣们则面色难看起来,若是对方九五之尊要抵赖,他们就算争辩也没用,毕竟对方人多势众,吵起来也多几张嘴。

  不料皇帝下一刻却道:“虽然你这一场胜得漂亮,很为我朝长脸。但规则所限,朕身为一国之尊,不可徇私。这一场判负,你莫有怨言。”

  台下顿时纷纷低声议论起来,有些称赞皇帝公平,有些则皱眉摇头,心中不认同:跟这些北人蛮子,有什么道义可言,这人明明是陕西人氏,就算作宋人又如何。

  东方笑道:“小民不敢有怨言,但凭陛下判决。”

  皇帝脸上露出赏识之意,欣然道:“这场比试之后,若是你想入我宋籍,朕不胜欢迎。若是你有心为朝廷效力,殿前司,捧日军,有副都指挥使得空位,虚席以待。”

  皇帝话音未落,一名御史又出列道:“圣上不可,军中职位乃将士按军功积累,浴血厮杀,方能晋升,今日这位侠士虽然武艺惊人,但若是直接升任副都指挥室这等品级,恐令将士寒心。日后如何令上下一心,齐心协力?”

  这皇帝今日两次说话均被御史挡了回来,若是寻常人恐怕也要发怒,何况是一言九鼎的天王老子。可是这皇帝却微微沉吟了一下,坦然道:“御史说得有理,朕一时粗心了。既然如此,可以给东方侠士一个禁军教头的职位,待他日立了功,再行封赏。”

  东方笑谢了皇帝的好意,暂且退下。

  而宋辽这一场比试,既然皇帝都不争了,便算是宋朝输了。

  这皇帝颇为大方,一场比试输了便输了。也许他以为刘文渊这边的好手都是东方笑这种身手,后四场也可扳回来,因而面上的事情,可以做得漂亮大度一些。可惜,这种大度,却让刘文渊操心了。

  他看了看杨元典、李可飞等几人,剩下四场必须拿下三场,对方尚有耶律打石这张底牌,要赢下三场就必须拿下萧风这类高手。他此刻在盘算着绕开耶律打石,用李可飞对萧风。但下一场是己方选人出战,若是对方直接选择耶律打石,则这边的人选就有点难定了。因此,一时犹豫不决。

  突然一个六扇门的随从上前,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刘文渊脸上绽开笑意,道:“快请快请。”那随从随即走开。

  坐在他身旁的游返好奇道:“莫非是有人加入?”

  刘文渊重重点头,眉开眼笑道:“不错。这回有救了。”

  他招招手,对李可飞,道:“可飞,接下来便由你出战罢。”

  李可飞站起身来,神色间有些严肃,应了一声。随后走上场,抱拳道:“李可飞,领教拳脚高招。”

  叫阵的一方可以决定比试内容,这一点占了不少优势。应战的一方若是没有同样擅长的人选,便吃了亏。

  此刻,辽国人便有些吃亏了。因为辽国武士或弓马娴熟,或刀枪悍勇,对于拳脚比试,远没有中原武人这么精通。试想,拳脚只在强身健体,不如兵刃格斗这么实用,而辽人通常嬉戏的摔跤,则与江湖上的拳脚拼斗相差很远。杨元典擅长相扑,但拳脚上,就不怎么有优势,只因相扑只需扑倒对手,有一定的规则,对于身负高深内功的高手而言,一指一掌,就可要命。

  辽国人那边走出一个黑脸壮汉,叽里呱啦一阵说话,然后抱拳示意。李可飞莫名其妙地看着他。那边一个辽人通译官喊道:“这是我大辽勇士耶律擒虎,请指教。”

  刘文渊暗暗舒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果然,他们不敢将耶律打石就这么派上来。不过居然连萧风都没派出来。对了,萧风擅用刀……”

  耶律擒虎一身毛皮短衣,胳膊都露在外边,手臂如水桶一般粗,身高看起来足有李可飞两倍,低着头看着眼前这位少年。

  场下的宋朝官员也是心中捏把汗,暗自怪刘文渊怎么找来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真是没把大宋的颜面放在眼里。不过既然有了东方笑的前例,大家便也安心期待着。

  耶律擒虎突然哇哇一声大喝,拍了拍胸膛,显然也很瞧不起眼前的对手。李可飞靠近了两步,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耶律擒虎立马伸手去抓他胸口。

  李可飞有些惊讶,这是擒拿手还是掌法。他哪知道对方只是欺负他人小,就这样想将他抓起来,拎到圈外去。

  契丹人重勇名,这耶律擒虎本没有正式姓名,只是契丹部落的一个牧民,只因曾经赤手空拳打倒过一只猛虎,将它拖回了家,这才引起轰动。辽国皇帝召见他,给他赐了姓名。擒虎便是表彰他赤手擒虎的事迹,并非为了和前朝汉人将军并列同名。

  这时面对李可飞这么一个小娃娃,耶律擒虎压根就没打起精神,抓过去举起来扔出去,就是这么三步,没有什么迟疑。

  不了手抓住了李可飞的衣襟和肩膀,却怎么也举不起来,李可飞整个人便如同钉在地上,纹丝不动。

  耶律擒虎脸一红,犟劲头上来了,一声高喝,双手抓住李可飞,用力提起,但李可飞的双腿像是牢牢生在地上,怎么也不为所动。

  游返在一旁赞叹道:“好一个千斤坠。李可飞年纪轻轻,功力居然如此深厚。”当日他看到李可飞力举千斤,只道他只是外力惊人,类似于胡近臣天生神力,此时看到这千斤坠的功力,则惊叹于年纪轻轻的勤奋。果然是崇光大宗师的弟子。

  刘文渊在旁边道:“据我所知,这小子最厉害的还是一套大力金刚掌法,当年崇光大师便是以这么一套掌法闻名少林三院,得了护法金刚的名号。”兴奋了一阵,转而道:“刚刚东方笑出场便被认出是西域出身,显然对方是有备而来,对我们这边摸了个透。幸好李可飞是我临时找来的,这时辽国人的内奸显然不知道他的底细。”他此时决心此事过后便彻查六扇门内奸一事。

  场中这时情形陡变。李可飞大力金刚掌法铺开,掌影上下翻飞。耶律擒虎毕竟动作慢,只是挡住攻往要害的招数,其余便只能硬挨着。

  大力金刚掌法是七十二绝技之一,修习该掌法之人需修习大金刚神力,这是与巨灵神功相媲美的内功心法。但不同之处,便是不强调外力的运用,只修行内功,从内而外。因而李可飞身形瘦弱,并非气力惊人之辈,也能有所小成。

  耶律擒虎每受一掌,虽则用自身粗糙皮肉硬受了过去,但实际受对方内劲所迫,自身防御层层瓦解,鼓足的力量如同一个气球,李可飞只攻其一点,便令气球逐渐泄露了。而李可飞身法也不慢,他想反击时,李可飞便跃开几尺,连一片衣角都别想摸到。

  场上酣斗不止,李可飞优势明显,如同一张网一般慢慢收紧,但要收拾耶律擒虎一身蛮力,尚且需要一定火候,此时若是掉以轻心,被耶律擒虎偷到一招半式,便前功尽弃了。

  游返正看着场中往来,突然觉得一股熟悉的气息袭来,转头一看,却见到了一个熟人。

  不平庄胡近臣。

  胡近臣经由六扇门手下引路,来到他们这一坐席。原来他便是刘文渊的后手。

  胡近臣不等刘文渊出声,热络道:“胡某今日刚到东京,便听闻皇宫中有如此盛会,手痒难耐,便来凑个热闹,不会令刘大人为难吧?”

  他看到这边还有两三人未上场,且游返也在。因而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因此这么一问。

  刘文渊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一位绝顶高手,此时怎会介意他不请自来,连忙道:“胡三爷自愿出战,最好不过。此时形势实在是凶险万分……”于是将其中的形势说了一遍。

  胡近臣与游返东方笑也打了声招呼,望着场上的李可飞,眼中却是一亮,赞道:“这是谁家的儿郎,掌法好俊。看着似乎是少林的掌法?但基本功好生扎实,该是出于名师之手。”

  游返道:“胡兄好眼光。这正是少林大宗师的弟子。”

  几人又看了一阵,李可飞终于收紧了撒出的网,将耶律擒虎蛮力耗尽,耶律擒虎被打得终无还手之力,跪倒在地。虽然未求饶,样子已经颇为无奈。

  场边主持的官员大声宣布李可飞胜出。场下又是一阵欢呼叫好声,比刚刚东方笑的那场更是热烈。东方笑甫一出场便将对方压制下去,甚至大家还未反应过来,怎及这场既精彩又热闹,你来我往交手了百余合。所谓外行人看热闹,便是这个道理。

  耶律擒虎不甘心地认输下场。辽国使团内显然没料到对方那里还有这等高手,几个人在那里黑着脸讨论了半天。突然耶律打石的雄壮身形便陡然拔起,使团内的其余诸人便齐齐住口,望着耶律打石的动静。

  场下之人仍沉浸于刚刚胜利的喜悦中,互相之间议论纷纷,浑不知此时耶律打石已站了上前,一挥手道:“契丹人耶律打石,求教高招。”

  刘文渊来不及祝贺李可飞,看到耶律打石出场,喜上眉梢,道:“他们沉不住气了,你看,耶律打石原本肯定是压轴的,此时便忍不住出手了。云蝉子,耶律打石深不可测,只好委屈你了,但你用轻功缠着他,说不定有一线胜机。即便败了,也不着紧。剩下两场有胡大侠压阵,必然能胜过萧风。他们此外已经没了高手,要取胜已如探囊取物。”

  刘文渊之前便一直以田忌赛马的计策应对,若是耶律打石一直不出场,他便难以确定如何出牌。这时见耶律打石出场,他反而定下心来。契丹人果然不善谋略,连后发制人都不懂。要是东方笑那场算胜利,此时更是游刃有余,幸好现在有胡近臣加入,总算是为胜利的天平压上了最后一颗砝码。

  耶律打石傲视场外百官,目光扫视着刘文渊这一伙人。台上的皇帝见此人威武,也赞了一句:“辽国契丹武士果然神勇。”旁边内侍官道:“这便是辽国第一武士耶律打石。”皇帝听了,露出了注意神色。

  云蝉子深吸一口气,合十道:“在下定不辜负刘大人的期望。”他擅长的是轻功,自知不是耶律打石的对手,此时便是被刘文渊派上去当作下驷对上驷,但他并无怨言。

  不料他正要出战,却被胡近臣一把拦住:“刘大人,这耶律打石,有辽国第一武人之名,便让我胡老三去会会他。”

  刘文渊心头一震,道:“这……恐无必要。虽然胡大侠武功高强,但即便不硬拼这一阵,我方也可胜利。可万一有所闪失,剩下两场就难说了。虽然耶律打石来头大,但又何必在意这一点虚名?”他以为胡近臣是想借机扬名,但这就破坏了他最初田忌赛马的谋划,因而有些反对。在他看来,既然取巧便能赢下来,何必冒这个险。

  胡近臣却道:“辽国此次比武,是欺我宋国无人。胡某便是要让他们知道,中原武人藏龙卧虎,我堂堂上国非辽国西夏这些番邦可比。虽然刘大人计策稳当,但自古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力拼一场,将他们最强的耶律打石打下去,这场比试即便赢了,他们也不甘心。用一场比试,换取契丹人的服气,我觉得这个风险很值得。刘大人可以放心,胡某决不是为了个人荣辱。”

  他这一席话,说得刘文渊老脸微红,游返也有些惭愧。之前他们一直想着的,口上商量的,便是取巧,避实就虚,谋略计策,却从未想到最简单直接的一条,就是以力取胜。这时听了胡近臣的话,反而觉得,这比武比的不就是谁更强么,那些弯弯曲曲的东西,便拿不上台面了。

  于是刘文渊沉吟道:“既然胡大侠有信心……便听你一言。”

  云蝉子坐了回去,抬头看了看天,阴晴交替,太阳又渐渐躲回云后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