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城市生活 1611.康欣新材

《我的城市生活》1611.康欣新材

作者:肖水文 字数:2700 书籍:我的城市生活

  学习一个链接。

  毛利率竟比格力、万科还高!湖北这家上市公司凭什么这么牛

  原创:何辉 支点财经 2017-11-28

  在A股市场,格力电器、伊利股份、万科A是股民公认的白马股,近5年的平均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1.96%、33.56%、31.35%。销售毛利率高,是一家公司能有高盈利的前提之一。

  湖北本土的一家制造企业,自2015年底借壳在A股上市以来,销售毛利率比上述三家公司都要高。该公司2016年、2017年第一季度、2017年上半年、2017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9.56%、42.38%、44.98%和39.92%。2016年净利润率高达29.44%。

  这家公司名为康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欣新材”),是一家集育苗、造林、木材深加工为一体的林业制造业企业,主营产品为集装箱底板、建筑结构材料、木结构房屋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尽管康欣新材上市时间不长,可供观察的数据还不多,但从目前来看,在传统制造业领域能拥有如此高的销售毛利率,而且还成为了全球集装箱底板领域的隐形冠军,表明该公司一定有它的绝活。

  在接受《支点》记者专访时,康欣新材副总经理王粟旸表示,公司最大的绝活是“降成本”。这里的降成本,并不是说抠门降工资,而是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方面创新研发原材料和辅料,降低生产等相关成本,另一方面也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效率,继而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第一招:降原料成本

  在借壳上市以前,康欣新材并不太为人们所熟知。该公司于1998年在武汉创办,最初的业务是租用农地种植速生杨等苗木。2001年,公司开始为纸业公司提供纸浆原料。

  公司难道就只是造林帮别人造纸吗?2005年,康欣新材开始转向林业深加工,并将方向瞄准资源比较稀缺的集装箱底板领域。“全球约95%的集装箱都由中国制造,当时市场行情非常火,集装箱底板严重供不应求。”康欣新材董秘牟儆说。

  初涉集装箱领域,康欣新材有点懵。因为集装箱底板对木材性能要求较高,尤其对木材的硬度有特别要求,而公司种植的大量速生杨等林木,“做筷子都嫌软”,且当时业内也没有任何一家厂家能用杨木做集装箱底板。

  怎么办?难道公司自有的10余万亩速生杨完全派不上用场?最终,公司领导决定分两条腿走路,一边像其他很多公司一样,从国外进口热带硬阔叶材等硬杂木,快速生产底板以抢占市场;另一边聘请专家组成研发团队,研发以速生杨为原料制作集装箱底板的技术。“核心原料大量靠进口的话,总是会被别人掐着脖子,在业内也难以有竞争优势。”牟儆说。

  经过两年多时间、100多次试验,康欣新材最终于2008年成功研发杨树改性技术,即能以公司自有的速生杨为原料生产高品质的集装箱底板。

  “别小看这项技术的突破,它给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成本优势。”王粟旸介绍,首先从价格上看,目前1吨进口热带阔叶林硬材(单板)价超过2000元,而公司自有的速生杨(原木)1吨价格只有600-700元。更为重要的是,速生杨的生长周期为5-8年,而进口热带阔叶林硬材的生长周期为30-40年,供应能力远小于速生杨,加之近年来国内外天然林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硬杂木的供应越来越紧俏。

  制造集装箱木底板,还需要用到胶合剂。传统工艺通常使用酚醛胶,以达到集装箱底板在防腐、防水、抗弯、抗压等方面的性能要求。但是,这类胶水环保性差,价格高。康欣新材又自主研发出环保四元树脂胶合剂,不仅环保,且成本只有外购胶合剂的一半——这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康欣新材成功上市。

  第二招:降人工成本

  在原料、辅料等方面取得成本优势后,康欣新材又开始在人工成本方面动脑筋。

  2010年,康欣新材开始与德国迪芬巴赫公司合作研发新一代生产线。经过近1年时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条全自动化、数控化的COSB高强度定向结构板生产线,并于2015年底投产。

  “这条生产线最大的优势,是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动态监测、实时反馈和校准,突破了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强度大的壁垒。”王粟旸介绍,在集装箱木底板行业,传统工艺多采用半自动传统工艺装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年产10万立方米木底板的规模为例,一般需要500-800名工人。而新一代COSB生产线,生产27.5万立方米集装箱底板,只需要100多人参与全程管理与监控。“生产规模增加一倍多,而人工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至八分之一,这项新技术又大幅降低了成本。”

  另外,康欣新材还采用了“自产+直销”的经营模式,自产产品出厂价即为终端销售价,剔除了代工厂商、中间经销商多层分销环节,缩短了产销链。

  “在原料、辅料、人工、销售等多个环节都能大幅降成本,技术的创新加上成本的降低,当然就能大幅提高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了。”王粟旸如此总结康欣新材高毛利率的秘密。

  COSB高强度定向结构板生产线。

  第三招:掌控上游话语权

  不过,成本控制虽然能提升毛利率,但总有限度,越往后难度越大,下降空间越小。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竞争对手也有可能通过技术上的突破降低生产环节的成本,届时,康欣新材靠什么保持竞争优势?

  对此,牟儆表示,一方面还要继续坚持创新发展。截至2017年9月,公司已经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13项实用新型专利。另一方面,要从源头尽可能多地将原料控制在手上,“原料如果跟不上,就算设备再先进,也无用武之地”。

  牟儆介绍,目前公司的林地虽然多达70余万亩,但仍在不断对外扩张林业基地,目标是实现自有林地循环发展。为达到这个目标,公司当前生产所用的原木,尽量先外购,以保证公司自有基地的原料储备。

  公司财报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康欣新材2016年财报显示,当年公司无形资产约为6.10亿元,而2015年的该数据仅约为3.34亿元,同比增长83.81%。新增的无形资产,主要是新购林地使用权。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该公司无形资产增长到7.74亿元,原因仍是“购置林地使用权”。

  可以看出,康欣新材对上游原料的掌控相当重视。“我们走的是‘林板一体化’道路,通过‘以板养林,以林促板’的相互促进,实现产业链的协调发展。”王粟旸说,人造板行业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行业,对木材需求量大。但国内天然林保护政策越来越严,而进口原材料也会受到价格与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长期来看,人造板行业的原材料将会越来越短缺,“因此,谁拥有更多的林业资源,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王粟旸介绍,目前公司拥有的林业资源,可保证在不外采的情况下,满足公司80%的现有生产需求。“未来一两年内,通过外采,我们可补足剩余20%的生产需求,实现循环永续发展。”

  11月,康欣新材参加第二届绿色产品交易会。

  靠什么抵御下游市场波动

  但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不是只要控制了上游就万事大吉。

  著名投资人巴菲特一直对有强大护城河的企业情有独钟,而企业的护城河,通俗来讲就是企业在行业内拥有定价权。从这个角度看,康欣新材的护城河还有待加固,因为它的销量和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制于下游集装箱厂家的需求。集装箱行业属于强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当下游行业不景气时,康欣新材能否保持较高盈利?

  对此,王粟旸认为,正因为公司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下游行业不景气时,行业内其他公司接单生产只能是盈亏平衡甚至是亏损,公司反而比往年接到更多的订单,提升公司的市场占用率,尽管利薄一点,但可以多销。“以2016年为例,全球集运贸易增长乏力,集装箱行业继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迎来又一个低谷,而公司仍保持了较高的盈利水平。”

  “另外,公司还注重多元化产品布局,来抵抗产业周期性波动的风险。”王粟旸表示,公司的COSB生产线可同时兼顾高、中、低端板材产品的生产,可根据不同板材产品的市场行情变化,调整产能投放领域,如颇受市场欢迎的环保板材。而除了板材收入外,公司每年还会有苗木销售收入,2016年苗木收入就达到了1.84亿元。这部分收入相对稳定,可以有效平滑板材市场行情波动的风险。

  无论如何,康欣新材在公司经营方面,的确有它的过人之处。但市场变幻莫测,未来康欣新材能否持续保持高毛利率,只有等待市场的检验。

  END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