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仪宝鉴 第三十二章 玲珑瓷

《两仪宝鉴》第三十二章 玲珑瓷

作者:缺少按键 字数:1921 书籍:两仪宝鉴

  十六件瓷器中囊括了华夏四大名瓷还有水点桃花,他们这次追求的是社会价值,而不是艺术价值,刘易观察了瓷器的瓷胎后,然后一个个的认真观察,这里的瓷器价值都很高,大约在十万左右的价位,刘易其他人都下去了,就刘易没有下去。.

  刘易一个一个的认真看,把他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写完后,大约耗费了十分钟,十分钟过后,刘易把话筒压在了纸片上。

  刘易对准话筒开口了:“不好意思,诸位见谅,我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写下来了,包括我认为的艺术价值和真正的价值,呵呵,我一打酱油的,本来是看热闹的,现在成了热闹的一部分,那就没意思了,我先走一步!”

  刘易抱着小白就走,如果没有成为热闹的一部分,刘易会很乐意看完教授和大师之争,可是他现在的确没心情。

  既然刘易已经全都写下来了,那已经很给面子了,彭林对着刘易点了点头。

  萧武他们已经起身了,刘易都要走了,他们没理由还在这里,如果还在这里的话,就等于直接在打刘易的脸。

  何雪有些好奇的问道:“刘易,你怎么这么早出去?不等完了么?”

  刘易苦笑着摇了摇头:“结果已经注定了,还看什么看?我等着看彭林的笑话?”

  萧武接上了话:“这么说,你不看好教授?”

  “不是不看好,他们也在做仿古瓷器,他们的功底很扎实,可是做出来的瓷器总有那么一点的怪异,对,就是怪异,他们不自觉的把艺术的想法融入了其中,他们的艺术价值恐怕很多人不懂,不懂就代表着不看好,我在台上就轻易的分出了哪些是大师的作品,哪些是教授的作品,我估计这次输了,教授们可能依然不服气,可惜了,就算他们不服气,他们依然也要服从这些的判决!”

  刘易有些叹息:“教授们的名声这次估计要被狠狠的打击了,以后他们或许还会有争执,不过不会这么明显,只有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以后我估计参评大师的教授还会有,依然还会被刷下去,社会上依然没有多少教授的作品宣传,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无解的。”

  买完中低档瓷器后,刘易他们来到了樊家井仿古瓷一条街,这条街在整个景德镇都非常的出名,因为这条街上经常会有人拣漏,当然,那完全要看运气。

  “集天下名瓷仿品之大成”是樊家井仿古瓷一条街最大的特色。

  在这里,无论什么有名的瓷器你都可以找到,汝瓷、钧瓷、柴窑等等,只要是历史上有的瓷器,这里都有,当然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都是仿古瓷,那很小一点几率的真品,就要看你的眼力够不够了。

  每走过一家店铺,刘易都会对那些瓷器做一些最简单的点评,就是这些最简单的点评,让何雪双眼冒光,让鲁纳兰眼中怪异,让嫣然不自觉的靠的刘易很近。

  何雪双眼冒光的原因是这些瓷器如果是真的有年代的话,价值无法估量,鲁纳兰懂一些古董的鉴定,却压根想不到刘易这么年轻,成就会这么高,她一直在诧异,包括在教授和大师之争的现场,至于嫣然则为她的男人感到骄傲。

  元青花,珐琅彩,粉彩,水点桃花,玲珑瓷,这些有名的瓷器刘易没有别的念想,在仿古一条街上找出珍品的名瓷,比大海捞针还困难。

  有一个地方围着不少的人,在街道的旁边,不是店铺,就是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围着不少人,人群中央只有一个摊位,摊位上只有一个瓷器,玲珑瓷,青花玲珑瓷。

  几个女人没有进来,因为这里的人太多了,如果进来的话,肯定会被大吃豆腐,公车不论男女都愿意挤,那是因为可以吃豆腐,这里的人拥挤程度不比公车上差,被吃豆腐几位美女自然不愿意挤。

  玲珑瓷属于镂花的一种。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玲珑瓷“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使之两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户糊纸一样;再通体施釉。

  经过焙烧,镂花处明彻透亮,但不洞不漏,这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叫做“米花”,在岛国则叫“米通”“萤手”,有些陈设品如龙舟、花瓶之类,镂空处不糊釉浆,也叫玲珑,唐代洪州窑巳生产玲珑瓷,明永乐时,景德镇窑巳有玲珑产品,隆庆、万历其间,玲珑瓷风行一时,清乾隆时期,御窑厂也曾仿烧,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珑笔架和玲珑香奁等。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

  玲珑瓷启始于北朝末年至隋初。唐、宋、元未见,至明永乐年间景德镇窑有甜白釉玲珑瓷烧造,此后复现于清乾隆期,然而数量很少,至于永乐年间的玲珑瓷流传极少,很不易见,晶莹、幽雅的青花玲珑瓷,是景德镇传统名瓷。

  很多镂空的青花瓷也叫玲珑瓷,不过与真正的玲珑瓷有一段的差距,真正的青花玲珑瓷器必然会有透明釉,刘易看到的这个就是。

  青花玲珑古松纹小口梅瓶,围观的不少人都是陶瓷爱好者,对陶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这个陶瓷在他们看来,就是明朝永乐时期的青花玲珑瓷,绝对没差的,就连刘易给的评价都是明朝永乐时期的,可见这个瓷器是真的很值钱。

  仿制的明青花都可以卖到几十万的价格,明青花的价值虽然比元青花差,但是几百万的价格还是可以有的,如果加上玲珑瓷的工艺的话,这个青花玲珑的价格可能有上千万。

  “小哥,你这青花玲珑怎么卖?”

  正在把玩瓷器的那个中年人开口了,摊主是一个十**岁,头发乱糟糟的年轻人,年轻人盘坐在一个茅草蒲团上,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打了个哈欠:“你如果说出这件瓷器的真正价值,我就卖给你,如果说不出,那么对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