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谋天下 第四一六章 凌烟阁

《女谋天下》第四一六章 凌烟阁

作者:浣轻纱 字数:2697 书籍:女谋天下

  当今皇帝追忆往昔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往昔,要在皇宫之中建造凌烟阁,供奉有功之臣真人大小画像。

  消息传出,群臣激昂,莫不是拍手称好,翘首期盼,这可是身为人臣的荣耀之最。同时,这一举措也将人们从太子被废黜的愁云惨雾之中脱离出来,对能否入选以及排名几何等问题议论不已。

  经过一番筛选,又配合司天监给出的命理术格资料,最终有二十四人因为功勋卓著而被确定下来,其中也包括刚刚被处斩的侯君集。

  群臣莫不感激与皇帝的仁慈宽容,侯君集以罪臣之身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足可见李世民赏罚分明。

  隋末,天下纷乱,群雄从军报国,跟随李唐者最终功成名就,这就是对他们功绩的最好见证。所以,对于其中的人选,众人并没有太多异议,接下来关注的就是排名问题。

  当初玄武兵变,房谋杜断的策划让李世民成功除掉劲敌,登上太子之位,继而顺利成为天子,众口一词,当为首功。

  房玄龄则认为,自己比不上杜如晦的计谋与简朴等美德,当以他为首。但是不少人也提出质疑,一是杜如晦的儿子驸马都尉杜荷参与太子谋逆之事,给祖宗抹黑,另外杜如晦在贞观四年之时便去世了,在纷乱动荡的唐初之时也并没有做出太大贡献。

  李世民也对这些人做出了客观而公正的评论,各有优缺,最终综合李世民为秦王以及贞观年间的功绩,长孙无忌权势颇重,所以最终敲定,他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一位。

  众人没有太多异议,而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安抚人心,毕竟长孙无忌是自己几个孩子的亲娘舅,文德皇后的亲哥哥。于公于私,长孙无忌对于李家费心费力,贵戚豪族,英冠人杰。都是旁人所无法比拟的。

  咱们费点笔墨,简单来陈述下其他的二十三位功臣,权当做是了解些历史人物。

  宗室名王,独称军功的河间王李孝恭,战功赫赫。是李氏家族的杰出人物,因为在玄武门兵变之时对李世民颇有成见,所以贞观时期不太受重视,贞观十四年暴卒。

  贤辅谋深,遭逢明主的莱国公杜如晦,功劳显著,也可以这么说,没有杜如晦便不会有李世民登基为帝,更不会有后来的贞观之治,这位病死在朝堂之上的忠臣。成为彬彬书生中的佼佼者。

  智者尽言,青史美臣的郑国公魏征,关于魏征的轶事趣闻,相信很多人都能列数一二,值得一提的是,魏征因过世时的豪华葬礼,以及皇帝亲自为其立碑等行为,难免遭人嫉妒。而且参与太子谋反的杜正伦以及侯君集都是他极力推荐上来的,所以李世民认为魏征有结党之嫌,甚至还在别人的谗言之下取消了自己女儿和魏征儿子的婚事。当然再后来。这些事情被证明为子虚乌有,李世民对此也深有悔意。

  命世之才,善建嘉谋的梁国公房玄龄,李世民的得力谋士之一。无须赘述。

  才高望重,社稷之臣的申国公高士廉,也是长孙无忌和文德皇后的舅舅,当初高士廉收留在婆家不受待见的寡居妹妹,对于长孙兄妹也十分照顾,最终一个成为大唐重臣。另一位则是青史贤后,就凭这一点,高士廉都称得上是国民好舅舅。

  夺槊陷阵,智勇双全的鄂国公尉迟敬德,当初为刘武周的部将,处处被人怀疑其忠心,甚至还被李建成禁锢,李世民力挽狂澜,对他寄予最高的信任,尉迟恭不负期望,军功赫赫,威震天下。

  南平吴会,北定沙漠的卫国公李靖,文韬武略,不仅擅于征战,还著作了几部兵书,太平盛世又懂得急流勇退,淡出权力核心,受人尊敬,一生无大过。

  骨鲠大儒,直言不隐的宋国公萧瑀,前朝萧皇后的亲弟弟,出身长相无可挑剔,就是长了张臭嘴。因为处理太子谋逆之事有功,再次被李世民第五次拜相,只不过谁也不知道这回他能够维持多久。

  临危不惧,真正将军的褒国公段志玄,前面几章咱们多次提到此人,而且临死之时还为废太子求情,有情有义,令人缅怀。

  开国猛将,入京首功的夔国公刘弘基,这是一位用一生才养成节俭好习惯的大人物,年轻时放荡不羁,花钱如流水,李世民看重其军事奇才,不忍怪罪,多次包容,晚年懂得节俭,临终时也仅仅留给子女们必要的生活物资。

  隋室贵臣,唐朝义夫的蒋国公屈突通,也是降臣,贞观之初,突厥趁大唐政局不稳,兵犯长安,屈突通舍命护主,可歌可泣。

  参预谋略,秦府能臣的勋国公殷开山,与刘弘基首入京城,但在在征讨刘黑闼之时病死,是二十四位功臣中最早离世的。

  驸马英雄,临危不惧的谯国公柴绍,也是李世民的女婿,平阳公主的丈夫,以战功闻名。

  太原从龙,晚节不终的邳国公长孙顺德,晋阳起兵的元老功臣,晚年罪在贪污,病故。

  出身寒贱,外恭内诡的郧国公张亮,遭李建成毒打,也绝不泄露秦王机密,告发太子李承干谋反有功。这人奸懒滑馋,样样都占,就是一样好,关键时候不掉链子,是个副将。

  摧凶克敌,恃宠矜功的陈国公侯君集,虽然谋反被处斩,但是李世民怀念其功劳,还是留下他一个儿子延续血脉,算是格外开恩。

  助定奇策,英年早逝的郯国公张公瑾,李世民登基时的关键人物之一,因操劳过度,去世时还不到四十岁。

  骁勇虎臣,义气将军的鲁国公程咬金,好吧,没有比他更有福气的武将,程咬金堪称第一福将。

  德行淳备,良谏纯臣的永兴公虞世南,虞世基的弟弟,却跟哥哥不同的性格,当然服务的政权机构也不相同,深受李世民赏识。

  高祖旧臣,举义殊功的邢国公刘政会,战乱被俘,忠心不屈。

  忠纯不贰,心存唐朝的莒国公唐俭,因为揭发独孤怀恩谋反,变相替李世民免去了一场好大的**。

  国家长城,义名天下的英国公李勣,深受高祖,李世民两代君主的信任和依赖,但是因为袁紫烟的关系,总是和李世民保持着距离,当然也远离了是非,得以善终。

  马槊英雄,勇武绝伦的胡国公秦叔宝,当然,很多人都疑惑,为何秦琼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最后一位?秦琼因其俊朗外貌,武艺不俗,忠心耿耿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他的门神形象更是为世人津津乐道。

  客观来讲,秦琼是降臣,并非是一直追随大唐,论出身就要差了些,而且贞观年间一身伤痛在身,几乎没有做过太多的贡献,另外一点,年纪也是比较小的一位。

  总体来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能够上榜便是荣幸之至,至于排名反倒不是最重要的。等二十四位真人的大小的画像活灵活现的在凌烟阁摆开时,众人惊得呼出声,李世民更是情绪难以自控,泪流满面,宛若当年锣鼓喧天奋勇杀敌的局面就在眼前。

  其余人也是热泪盈眶,因为画像之上已经有半数人去世,还有的不知道他们拥护的皇帝已经开创了罕见的盛世文明。

  晚年的李世民十分怀旧,常来此观看,一呆就是多半天。

  凌烟阁让众人看到了一位情深义重的好皇帝,而袁紫烟却趁这个机会,让武媚多跟晋王李治接触。

  这日武媚回来较晚,小脸上写满了惆怅。

  “宝莱,怎么,谁惹你不高兴了?”袁紫烟呵呵笑道。

  “没有。”武媚欲言又止。

  “应该是治儿吧?”

  说到这里,武媚脸上露出羞辱的表情,眼中噙着泪,说道:“烟姨娘,治儿已经有了晋王妃,就不该再有其他非分之想。”

  果不其然,李治真的是对武媚有心,袁紫烟也坐了下来,问道:“宝莱,那么你认为李治这孩子怎么样?”

  “在我心中,我只把他当做是弟弟一般,照顾他,保护他,没有其他心思。”武媚低着头说道。

  哎,袁紫烟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你心性高,看中的都是做事果断,雷厉风行的男子。但是宝莱,能够得到一个稳定的依靠,又有何不可呢?”

  武媚诧异的抬起头,满以为自己和李治这些微妙的情感关系,会引来袁紫烟的呵斥,没想到这口气中传达的意思,竟然像是鼓励。

  “姨娘,如果我跟治儿有什么,我会害了自己的家人,也会害了他的。”武媚认真的含泪说道。

  “女人啊,都需要一个依靠。宝莱,姨娘知道这些年你受苦了,但这也是你选择的结果。治儿是真心想待你好,跟他在一起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内疚感。”袁紫烟点拨道。

  “哎呀姨娘,我不要听了!”武媚羞红了脸,转身跑进了里屋,就是不肯再出来,肯定是窘的没法见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