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郡主有毒 第十七章:打杀了事

《重生之郡主有毒》第十七章:打杀了事

作者:生当长欢 字数:1896 书籍:重生之郡主有毒

  刘嬷嬷微微俯了俯身,“是,如此,奴婢便先告辞了。”

  等到刘嬷嬷离开,席氏便命人将竹阑关去了柴房,拿了解药,回到玉檀院里,薛老夫人等人已经守在那里了。

  知道玄法大师看过之后也无办法,便只能寄托于解药之上了,见席氏带回了解药,都不免高兴。

  除了薛老夫人和辅国公以及赤雩,董氏邵氏和他们的女儿都在,席氏余光看了董氏一眼,将解药拿给寇乐,吩咐道:“快去给小姐服下。”

  寇乐领命,进了卧房。

  席氏却是转身扶住薛老夫人,让她坐下,“今儿可让母亲担忧了,天气又冷,母亲奔走一趟,可得仔细着自个的身体,恰好玄法大师还在,不若让他给您瞧瞧?”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薛老夫人觉得自己好着呢,她惯常是最怕看大夫的,也因此,尽力让自己不要生病,但听得是玄法大师,不由心动,“那便请大师给我瞧瞧吧。”

  那样子,竟是有些迫不及待。

  席氏抽了抽嘴角,想到女儿今日所做的事,不由头疼,佛门清修,静心养性,她请玄法大师来的另一层用意就在此,便道:“儿媳知母亲喜听玄法大师诵经念佛,也爱吃北山寺的斋饭,算来母亲已经两年不曾去过北山寺了,若母亲觉得可以,等吟儿醒来不如便领着她一起随玄法大师去北山寺小住如何?”

  薛老夫人闻言眼睛一亮,“真是可以?”

  席氏点头,笑道:“当然可以,不过儿媳是无法陪您去了,便让二嫂陪着同去伺候,您可得好好约束着那只皮猴子,可别让她惊扰了佛祖,徒增罪过。”厢房里,席氏口中的皮猴子‘服’下了解药,刚刚醒来,正要出来,便听到席氏这番安排,只略一想,就明白了席氏的用意。

  今日之事,娘亲虽不怪她,但多少还是觉得她有些大题小做了啊,让她去北山寺,难免不是让她去感受佛门静谧,修身养性,净化心灵。

  这么一来,怎么处置竹阑为好,倒是个大问题,如若像她之前计划的,打杀了事,只怕娘亲就会让玄法大师来度化她了。

  想到那个场景,赤吟莫名的有些想笑。

  生生忍住笑意,赤吟莲步出来。

  薛老夫人见着她,忙招手让她过去。

  “哎哟我的乖孙女咧,真是让祖母心疼得厉害,快过来让奶奶瞧瞧。”

  赤吟径直到了薛老夫人膝下跪着,“让奶奶担心真是吟儿的罪过,您瞧吟儿已经没事了,奶奶可别担心了。”

  薛老夫人哪里舍得让孙女跪着,忙托住她,让她坐在椅子一角,慈爱得摸了摸她的头,笑道:“你还别说,可是把奶奶吓坏了,这下见你活蹦乱跳了,奶奶这心啊,才算是放下了。”

  罢了,想起什么,微微皱了皱眉,接着道:“听说下毒的是那竹阑?你打算怎么办?”那竹阑仗着从小长在太妃身边这点,可真有些倨傲了,今儿个当场被落了面子就敢随便与人下毒,明儿个指不定看不惯谁就能害其全家,其心思岂止歹毒?

  照薛老夫人来看,这样的人就该严惩才是,有了这种害人的心思,且还有防不胜防的害人手段,若留着,可是个大祸害。

  薛老夫人可是个护短的,这人伤害了她的宝贝孙女,想指望她看人脸面手下留情?那可不行!

  这姿态,是任凭赤吟高兴了。

  与席氏放任她自行处置的初衷不同,薛老夫人心疼她,想让她出个气,不能凭白遭了罪。

  而席氏要的是她的态度,要她认错的态度,人都会做错事,但只有聪明的人才会适可而止。

  她自然要做这个聪明人。

  赤吟微微垂下了眼皮,缓缓道:“竹阑是太妃娘娘身边的人儿,到了淑华妹妹身边更是尽心伺候,都夸她泡茶手艺好,吟儿难免就想尝个究竟,也不是吟儿故意为难,那花茶确实有股怪味,可能是不合吟儿的口味吧,吟儿是真的觉得她手艺比不上吟儿身边的芙蓉,一直被人夸赞,可到了吟儿这里,却质疑了她的手艺,她难免心里不忿,一念之差就做错了事,她虽给吟儿下了毒,好在解药送了来,吟儿也没事了,便让她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给吟儿道个歉,就放她回去吧。”

  薛老夫人一听,瞪大了眼,“她害你中毒受罪,就道个歉这么简单?吟儿,你可不能太善良了。可别学你爷爷,轻信他人,结果害得自己丢了性命,临终都不能见一见他的老父妻儿啊!”

  说到去世的丈夫,薛老夫人这眼泪就绷不住,哗哗的就直往外流。

  见她哭的伤心,一众晚辈却是不知从何安慰。

  在场的,除了薛老夫人和辅国公,谁都没有见过已逝的老辅国公,而老辅国公去世时,辅国公也不过才五岁。

  众人只知他们的公公/爷爷当年误交恶友,被其迫害,死在了关外,甚至连遗体都没能找回来,赤家墓园里,所葬的不过只是他的衣冠冢。

  赤吟却是知道详情的,因为奶奶不止一次的在她面前说起,几乎每年到年关将近之时,都是奶奶最伤心的时候,她都会在她面前叙说往事。

  太爷爷不过中年便退下了沙场,一腔热血不得抱负,因此,便将所有期望都放在了自己唯一的儿子上,苦训两年后,就将已经成了亲的爷爷丢进了军营历练。

  可惜,大诏因为有太爷爷当年那一战的威名,许久都不曾有敌人敢来进犯,爷爷满身抱负却始终等不到扬名天下的机会。

  直到娶妻生子,最小的儿子都快五岁了,终于,大齐来犯,挑在冰天雪地的冬日,三十万大军直逼边关,人心惶惶。

  于是,爷爷临危受命,率二十万大军赶赴边关,驱逐敌寇。

  那时,爷爷已经二十八岁,在军营十年,虽未经历战争,却一直蓄势待发。

  二十万大军在爷爷的带领下气势汹汹,锐不可当,整整一个月,让大齐军队进不得半分。

  眼见就到年关了,那年的冬天也尤为冷,将士们即便穿了厚厚的棉袄也觉得冷,这场战事却一直僵持,大齐虽被打得落花流水,却也不肯退后半步,眼见天气越发严寒,大齐是草原之国,生在北疆,长在北疆,不畏严寒,可大诏的将士比不得,也因此,即便爷爷满心想要将敌人赶走或者杀尽,也难免束手束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