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娘是村长 第201章

《老娘是村长》第201章

作者:村长一枚 字数:2974 书籍:老娘是村长

  自然熟和捂熟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挂香蕉已经在树上挂了许久,熟得都透了,虽然个头不大,味道却是甜如密糖,温如丝本来只想吃一根就算了,谁知越吃越想吃,杨,柳两人也是如此,不多时,便把这一挂香蕉瓜分完毕,肚子微微鼓起,一点都没有淑女的风仪老娘是村长。

  不过如此一来,打扫房间的事情可就落在温如丝的身上了,杨雪晴和柳怜菱都嚷嚷着肚子疼,然后丢下温如丝跑了,让温如丝很是愤慨,深感交友不慎。

  刚收拾了一会,杨雪晴又跑了进来:“妹子,家里怎么没有水?我想洗个手,刚才吃完香蕉,腻得很。”

  “没有自来水,要用水需要去水井里挑。”温如丝没好气的道。

  “哦,那咱们去挑水吧,没水也打扫不了房子啊。”

  柳怜菱却不想去,刚才吃得有点多,现在不想动了,把床上盖的白布揭下,躲在床上挺着呢,温如丝只能笑骂活该,然后挑着水桶和杨雪晴出去了。

  泉水湾的农家还保留着以前的作风,喝水什么的都需要亲自去挑,然后用大水缸储存起来,泉水湾一共就一个水井,在院子外头的一个竹林里。

  这个水井也很神奇的,反正温如丝从小到大听到过不少关于水井的传奇,最传奇的是两个版本,一个发大水的时候水井里突然钻出一条大蛇。头上有顶金冠,还有一个是大旱年,水井快见底了,下面有一条金色鲤鱼,是谁传出来的已经不得而知,不过这两个传说在泉水湾甚至附近流传都极广。

  金冠蛇和金鲤温如丝自然不得而见,不过在大旱之年。井水见底,温如丝倒是下去过水井,这个水井三丈深,下面有一汪泉眼,大旱之年也不会干枯,水质极为清冽,对于城里的自来水温如丝是不喝的,但是这井里的水温如丝可真是喝过不少,水井除了养育泉水湾的八户人家,附近的村民有时候也会过来挑水。据他们所讲,这口水井的水质是附近几十里最好的。

  看着温如丝挑着水桶的架势。杨雪晴在边上哈哈大乐:“妹子,这样子再梳个辫子那就真像是村姑,就是漂亮了点。”

  “要不你来?”温如丝斜眼看她。

  “我来就我来。”杨雪晴也不示弱,挑水她挑不动。空桶还是能挑得动,从温镇长的肩上接过扁担,杨雪晴耸着肩膀,觉得分外有趣,这还是她第一次做这种活呢。

  “这水还算比较好挑的。以前我还挑过粪呢,两桶粪差不多百来斤,一挑就得挑好几里地。”温如丝给杨雪晴讲她以前过的苦日子。

  “浇庄稼?”

  “嗯。现在提起来觉得那时候真挺厉害的,也不觉得臭,挑去地里再浇粪,还得弯着腰,天上是大太阳,晒得皮都快掉了,累得很。”

  “所以柳姐才说你长得很茁壮嘛,不过你带我们来这里该不会是想让我们陪你忆苦思甜吧?我告诉你,我可不干,倒不是讨厌,而是真干不来这个。”

  “废话,让你们俩干这个还不得把我骂死?是带你们来玩的,看到那边没有,那些小山,等把房子打扫干净了我们去那边耍。”

  “有什么好玩的?”

  “那边有茶树,像梯田一样,小时候我最爱干的就是从上面的茶树跳下来,跳到下面的茶树,那些茶树很软和的,能把人托起,还有一种茶树很大,就跟树一样,结的是茶果,可能弄来熬茶油,如果运气好点,还能弄到獾子野兔什么的。”

  “獾子野兔?桃花山也有,不稀罕。”

  “桃花山那野兔是我养的,总觉得是家兔,那里的野兔才是正宗的,对了,那里还有很多蛇,不过现在应该是冬眠了, 要是夏天的话就好了,抓点蛇肉来熬汤。”

  “行,你是地主,你看着办,小妞,要是把大爷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少不了你的赏钱。”杨雪晴非常流氓的道。

  水井离着不太远,温如丝和杨雪晴到的时候,水井边上正有一个老婆婆非常辛苦的在担水。

  温如丝可是热心肠得很,快步走了上去,一把抓住提水的竹竿,“婆婆,我来帮你吧老娘是村长。”

  老婆婆转过脸,眯着眼看了看温如丝,半晌后才恍然的道:“你是温家那个娃儿?”

  “嗯,罗婆婆,我是温家的丫头,你怎么一个人挑水了?大叔和姨子呢?都上地了?”

  温如丝边说着,两手交替,长长的竹竿从水井里被她提了起来,竹竿下面就是水桶,温如丝麻溜的把水倒在另一个桶里,又把空桶扔进了水里,竹竿使劲,又装满了一桶。

  “他们都干活去了撒,娃儿,你可有好久没回来了嗦,是不是在外头打工了?挣钱没得?”

  前些年农村流行去沿海,去帝都打工,年轻的小子和姑娘几乎都会出去,罗婆婆也认为温如丝是去打工了。

  “算是吧,也挣了点钱。”温如丝笑笑,这是善意的谎言,有时候你跟这种老人家解释也解释不清楚。

  “你出生的时候我就跟好多人说过你这娃儿有出息,现在你还真是越变越好看了,怪不得能挣钱了,不像我娃儿,读书又不得行,脑壳也不好使,想出去打工又不敢,唉,娃儿,你在外头认不认识人?”

  温如丝笑笑。

  罗婆婆一家六口人,她今年差不多得有七十岁了,具体多少温如丝不知道,不过应该是差不多的,罗婆婆的老伴姓王,和孩子是分家了,两老单独住在一间屋子里,有一子,温如丝得喊王叔。王叔娶了一个外村的柳氏,生了一对两胞胎,大的叫王光华,小的叫王光友,比温如丝要小六七岁,现在应该在上高中。

  温如丝从小到大都是孩子头,王光华和王光友自然也是温如丝的小兵。这两兄弟从小就喜欢腻着温如丝,是标准的跟屁虫,不过两兄弟的脑子可不如温如丝,学习成绩那是一塌糊涂,也不知道怎么考上了高中,倒真是颇为奇怪。

  按照泉水湾人的思路,哦,按照龙泉村人的思路,读不读书其实是没啥大用的,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的那种孩子。能读个初中毕业,认识下字就可以了。反正将来是要出去打工的,罗婆婆显然也是这么个想法,如果温如丝现在告诉她能让她的两个孙子每个月挣一两千块,她肯定就不让两孩子读书了。

  “罗婆婆。其实娃儿读下书也挺好的。”温如丝把她的水桶放在一边,然后又给自己打水。

  “那两个娃儿读书不得行,也不想读了,能挣点钱就好,娃儿。你帮个忙嘛,小时候他们还跟过你一起耍的。”

  杨雪晴在边上听得半懂半不懂,罗婆婆不认识字。说话也是土话,杨雪晴连蒙带猜的倒是明白了她的意思。

  温如丝也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于是轻轻转移话题:“婆婆,我先把你的水桶给挑到家里好不好?”

  “要的,要的,我还要挑一桶,你再帮我挑一桶啊。”

  “好。”

  都是泉水湾的人,离水井也都不远,温如丝五分钟不到就搞定了,罗婆婆一直跟在她的身边,絮絮叨叨的说着一些事,温如丝也微笑着一直听,说的都是小事,无非是哪家的羊生了仔儿,哪家的猪又卖了,唯一比较有价值的就是吕家的小子吕长彬结婚了,娶的是一个邻村的寡妇,让温如丝又是一阵惊讶。

  吕长彬的脑子有些不好使,和温如丝一般大,读书的成绩惨不忍睹,小学都没毕业就不读书了,有点憨憨傻傻的,不过身子板倒是很壮实,许多人都说这小子以后要打光棍,哪想到还是结婚了,虽然是娶寡妇,但是也算是成家了。

  等到温如丝答应罗婆婆帮她两个孙子介绍下工作,罗婆婆才把她放出家来,手里抓了一捧花生,这是罗婆婆硬塞给她的。

  “我现在才发现这里人的苦。”杨雪晴接过温如丝递过来的花生,花生晒得干干的,这在农家也是好东西了,很多人都舍不得吃,除了一些大老爷们喝酒的时候会剥上几颗来下酒,平时都是卖的,或者是当成来年的种子。

  “嗯,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我挺幸运的,最起码我还上了大学,现在也算有出息,泉水湾几乎没有人有电话,电视机还大都是黑白的,砖瓦房都不普及,还有两家是土房子呢。”温如丝描述着泉水村的现状,虽然两年没回来,但是泉水湾却还是没有多大的变化,反而好像更穷了似的,让温如丝百思不得其解。

  “这里可是你的老家,那你不准备改变一下这种状况?”

  “看情况吧,如果可以的话那就改变一下,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改变这种现状得让大家的思想观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读书才有出路,还得要有足够的钱来读书。”

  “其实我挺奇怪的,为什么这些老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读书呢?”

  “第一是穷,没有多余的钱拿出来供人读书,我上小学的时候学费才十块钱一期,跟我同学的好些人还有拖欠学费的呢,家里是真交不起,现在学费,杂费又涨了,农民可没有那么多余钱供孩子念书,而且许多打工的回家几乎都是衣锦还乡,所以他们认为在外面打工要比虚无飘渺的读书更有钱途,所以自然也就不想读书了,还有一个就是成绩也不好,因为没有读书的环境,农村的孩子既要读书又要做农活,学习进度跟不上,学到后来就吃力,也就不想学了,反正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方法却只要有一个就成了,那就是钱,不是么?”杨雪晴一针见血的道,归根结底,也就是钱闹的,有了钱,学费能交了,有了钱,师资力量就雄厚了,有了钱,学生就不用干农活可以专心读书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