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求生 第444章 舌战群儒(上)

《明末求生》第444章 舌战群儒(上)

作者:陈年腌菜 字数:1778 书籍:明末求生

  众人之中最先从震惊之中反应过来的是柳如是,这里本来就是她的主场,在加上她于刘凡素未谋面,所以关于刘凡的一切也都只是道听途说而来。柳如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才女,她对江南这些关于刘凡的评论本来就有些怀疑,现在亲眼见到刘凡,发现他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面目可憎”反而相貌堂堂颇有几分英武之气,心中的恶感顿时减少了许多。

  而且她只是一个身份卑贱的“青楼女子”并不想得罪刘凡这种手握重兵的大将。心思转念之间,柳如是咬着贝齿道“这位将军如是似乎并为邀请您来吧?”

  悦耳的声音在画舫内响起,将发呆中的众人唤醒过来。回过神来的侯方域心中十分恼怒,眼见这个大仇人就在眼前,忍不住分开众人,直面刘凡道“不请自来,自然是恶客上门!诸位同窗此人虽凶狠残暴,但我们也无须怕他!他要想伤害你们,要先从我侯方域身上踏过才行!刘凡你不在家当你的缩头乌龟,怎么舍得跑出来了?难道不怕我们江南学子们群起而攻吗?”

  看着眼前英勇无畏的侯方域,众人这才想起来眼前这位就是那个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啊!人群顿时有些骚动,但等了一会儿见到刘凡似乎并未提刀伤人这才心中稍安。开始渐渐有人站出来声援侯方域,痛斥刘凡恶行。

  不屑的撇了众人一眼,刘凡并未理会侯方域的质问,而是转身对着柳如是歉意道“柳大家,刘济民不请自来还望你不要见怪!本来在下是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听众,顺便瞻仰一下柳大家的风采的。但却未曾想到一进门就被别人指责鼻子骂做奸贼。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如此奇耻大辱岂能无动于衷?抱歉了,柳大家!”说罢对柳如是行了一礼

  柳如是慌忙让开刘凡这一礼,然后福了一福柔声道“既然您已经来了,那就是客人,不管您是什么身份如是都是十分欢迎的。只盼您高抬贵手,不要扰了这里的清净才是!”

  刘凡摇摇头并未回答柳如是的请求,该行的礼数他已经做完了,接下来就是他大展拳脚之时了!上前一步直视眼前这位“猴公子”面无表情道“侯(猴)公子是吧?本督自问行的正,做的直,为何不敢出门?反倒是你们背后肆意诋毁他人名声,岂是君子所为?”

  侯方域不屑的摇头道“面对君子我们自然不会用这种手段了,但是小人就不同了。怎么?难道阁下认为自己也配称为一个君子吗?”

  刘凡也跟着摇摇头,沉声道“如果说你所谓的君子,是你们这样的话,本督自然是不敢高攀的!沽名钓誉,矫揉造作,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行为也称得上是君子吗?可笑之极!”

  “你!”侯方域闻言大怒,指着刘凡大声道“粗鄙武夫,你血口喷人!我们如何沽名钓誉,矫揉造作?不要以为你是一个武将我们就怕你了,今天你不把话解释清楚,我们复社诸君岂能饶你?”

  “哈哈…”刘凡大笑几声,满脸不屑道“怎么?敢做却不敢认了?难道本督刚才的话说的不够清楚吗?好,既然你们没有听清楚,那我就再说一遍!你们所谓的复社君子,所谓的东林党徒,都是一群满口仁义道德,却一肚子男盗女娼伪君子!沽名钓誉,欺世盗名都是抬举你们了!就你们这些龌龊玩意儿也算是君子?猪听到都笑了!”

  “噗嗤!”就在侯方域等人怒不可遏之时,耳边却传来一声银铃般的娇笑声。原来是一直默不作声的柳如是听到刘凡说的有趣,忍不住掩口吃笑起来。

  柳如是笑过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笑声有些突兀了,连忙绷着脸掩饰道“刘将军此话恐怕有些有失偏颇了吧!东林诸君忠君爱民,不畏权势,心怀天下苍生,以扶危救国为己任,怎么就不能称为君子了?刘将军岂不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之句?”

  “忠君?爱民?心怀天下?”刘凡连声反问,大声怒喝道“你们所谓的忠君就是煽动无知的学子肆意包围堂堂一个从一品朝廷武将的府邸吗?你们所谓的爱民就是拿着百姓们供养上来的血汗肆意挥霍留恋勾栏之地?你们所谓的心怀天下就是整天无病呻吟,肆意贬低别人耗尽心血想出的治国之策吗?如果这也叫忠君爱民心怀天下的话,那本督也无话可说了!只能敬佩的道一句,东林党的确是了不起的君子!”

  刘凡这一连串的反问问的众人哑口无言,更将东林党掩藏在光鲜表面下的虚伪龌龊血淋淋的撕扯出来,打击的众人体无完肤。

  “好好!说的太好了!大快人心啊!本公最讨厌的就是这些自命不凡,却一无是处的所谓风流名士!今日终于能一吐心中的怨气了!”一直在做“听众”的徐文爵,眼见刘凡大发神威,终于忍不住高声大吼起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猪队友!刘凡暗骂一声,你这个“小公爷”不好好当你的“听众”突然插什么话?好好的气氛都徐文爵一声大吼被破坏,刘凡再想乘胜追击已经不可能了。

  果不其然,人群中的一人看到徐文爵这个“国公爷”眼前一亮,上前一步道“我们复社与东林如何,恐怕还轮不到两位来评论吧!谁是谁非,自有江南士林乃至天下文坛公论,于你们这些武夫又有何干?”

  那人寸步不让,咄咄逼人道“敢问大人,你读过《论语》吗?读过《大学》、《中庸》、《孟子》吗?又或者说您知道什么是《诗》、《书》、《礼》、《易》,还有《春秋》吗?敢问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句乃是何意?“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又是何解?”(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