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求生 第331章 总结会议

《明末求生》第331章 总结会议

作者:陈年腌菜 字数:1911 书籍:明末求生

  金黄色的阳光顺着窗棂洒在床沿,刘凡睁开眼睛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感受到身边柔软的娇躯,刘凡不禁低头望去。只见娇妻俏脸上依然还在梦乡,看着娇妻恬静的面容刘凡脸上闪过一抹柔情。

  小心翼翼的移开张瑶的玉臂,刘凡翻身下床蹑手蹑脚的穿好衣服,推开房门走出屋外。轻轻的舒展一下身躯,刘凡不禁暗叹一声,还是回家的感觉比较舒心。

  “嘻嘻,督军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奴家还以为你要睡到日上三竿呢?怎么样小别胜新婚的感觉美妙么?”

  刘凡顺着声音望去,入目就见到一身翠绿襦裙的柳冰儿正俏生生的站在厢房的拐角处。看着眼前突然出现的女孩刘凡没好气的说道“这是我的私事好吧,话说你怎么突然出现在我的房门前了?难道守备府的厢房缺到这种程度了?”

  柳冰儿哀怨的看了刘凡一眼,捂着心口凄婉道“督军好狠的的心呐,在怎么说冰儿也是您的人了,您怎么能如此无情呐?”

  刘凡脸色一黑,佯怒道“小丫头你能好好说话么?有事没有?没事我可要走了!”

  柳冰儿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好吧,奴家惹不起您还不行吗?实话告诉您吧,是主母看奴家可怜才收留奴家在西厢房暂住呢!这次奴家来,就是想向督军讨一个人情,想请督军允许我继续教孤儿读书可以吗?”

  “你想要继续教书?嗯,这个想法很不错。但是胶州不比城固,现在可没有太多的地方给你安排!”

  对于柳冰儿的想法刘凡还是很满意的,这个女孩现在已经走出了心中的阴影。甚至敢于追求自己的所向往的生活了。

  “奴家可是听说现在胶州最大的可是督军您,依您的权柄来说,安排奴家一个小小的女子有那么难吗?算冰儿求您了好吗?”

  看到女孩楚楚可怜的模样,刘凡有些心软了,沉吟了片刻,刘凡开口道“冰儿,对于你的想法我还是很认同的,但是我现在真的没有办法给你安排。你也知道我昨天才回到胶州的。很多事情我还没有理出一个头绪。现在我也不知道哪个岗位缺人,哪个不缺。这样吧,正好我今天去开会,还缺一个会议记录员。如果你有空的话,可以帮我做一下会议记录吗?”

  “会议记录员?”柳冰儿吃惊的问道“这么重要的事情,督军您放心交给我来做吗?”

  刘凡微笑道“没什么不可以的,冰儿的人品我很放心。再说了你现在住在守备府也跑不了!怎么样?要不要试试?”

  看着刘凡满是鼓励的目光,柳冰儿咬着嘴唇,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道“既然督军不嫌弃奴家笨手笨脚,那奴家试试也无妨!”

  刘凡目光闪亮,大声赞叹道“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冰儿你想回去准备一下,等我们吃过早饭后就一起出发!”

  石河城的知府衙门离刘凡的守备府只有半条街的距离。自从孙元化出任胶州知府一来,刘凡就慢慢的架空了胶州知府衙门。迫于刘凡淫威,胶州知府的原本的那些官员,稍微有点野心的都通过各种门路调离了胶州。剩下没有门路,甘于平淡的小角色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每月只能领着月俸,做一个无所事事的米虫。好在刘凡也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对于这些“摆设”刘凡每月都会额外给他们一笔不菲的“养老钱”,这些人虽然失去了权力,但是得到的钱却是更多了一些。这样能够平平安安的捞钱对于某些人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而在今天往日平静的知府衙门却变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起来,原因就是刘凡要在这里召开一次全面的会议。命令下达之后,胶州所有的军政高层基本上都云集于此。

  知府衙门的后堂中,此刻已经是人满为患。刘凡高坐在正堂的椅子上,聚精会神的听着各方的汇报。通过了解刘凡得知,在他离开的这近一年的时间,胶州虽然有些小挫折(海盗王直的侵袭)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胶州的快速发展,相比去年,胶州无论是在农业,商业还是工业上都有较为长足的进步。首先拿农业来说,经过去年的土改之后,胶州已经从根源上基本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土地分配到农户个人手中之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再加上高产作物的推广,双管齐下之下胶州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年。农民们即便是给守备府上缴了高达六成的收益之后,依然不用担心会饿肚子。个别勤快一点甚至还有余粮。按照这样的趋势,刘凡可以预计,在不出大问题的情况下,他和破虏军上下就再也不用为粮食无法自给自足而发愁了。

  商业方面进展也不错,自从和葡澳签订通商合约之后,大量的葡萄牙商人蜂拥而至来到石河经商。大明特产的茶叶,丝绸,瓷器可是最为抢手的畅销货。葡萄牙商人从石河收购大宗的货物,然后经海路运往南洋,从中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频繁的商业贸易不但为石河提供了大笔的税收,还极大的促进了石河这个新兴城市的发展。现在的石河已经有取代胶州城成为鲁南最大贸易中心的趋势。这也是为什么刘凡可以在石河城看到那么多欧洲人的缘故。

  工业方面的发展速度无疑是最快的。虽然海盗的侵袭使得兵工厂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张家父女和孙元化才加大了对兵工厂的投入力度。在加上了葡澳的援助陆续抵达,现在的石河兵工厂,已经一跃成为,月产大小火炮五十余门,各种火绳枪两千余支的大工厂,可以说刘凡的石河兵工厂已经成为山东最大的火器生产基地。

  唯一遗憾的就是造船厂,因为战乱的原因,刘凡好不容易建起来的造船厂被海盗付之一炬。虽然在打退海盗之后,孙元化等人立即着手重建了,但是那些造船的设备和晾晒好的木材却都被烧毁了。没了这些基础的材料和工具,造船厂直接陷入停滞状态。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过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