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革兴大宋 第91章 龙龟战船

《革兴大宋》第91章 龙龟战船

作者:啃肉兔 字数:3555 书籍:革兴大宋

  求收藏、求评价!!!

  ——————————————————————

  科技的发展有时候是具有共性的,就像古代东西方并没有交流的机会,但都发明了船只一样。

  这都是环境和需求促使人类在一步步前进,历史上华夏民族更加注重陆地的争夺,三国仅有的几次算不上海战的水战,也就赤壁之战勉强有点规模,结果也是虎头蛇尾,还没开打便被人家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大家更不看重战船。整个宋朝的战船算上顶尖的,好比王彦恢所制“飞虎战舰”,也不过是多了几个拍杆而已,充其量比谁先把对方的船拍烂罢了,真的没啥技术在里面。

  以前是没有需求也没人要求,但现在赵祯人为的给他们增加了要求,但又因为思维的局限性,他们不能设计出赵祯心目中的战船,而这个本来该四百多年后出现在朝鲜的龟船,却慢慢在他们东拼西凑下给拼了出来。

  这件事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

  龟船是李舜臣在1591年,升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的时候设计的,并在1592年四月建造完成。

  他之所以要造这个龟船,那是有历史背景的,换句话说是被逼的。当然不是他们的皇帝逼他,而是那个人见人见人厌的倭国搞的事。

  因为在此之前,当时的朝鲜就觉察到了倭国侵略的意图,而此时的朝鲜处于李氏王朝时期,国内长期和平,武备松弛,“人不知兵二百余年”。而朝堂上又党争不断,互相倾轧,政治日趋腐败。李舜臣也正是在这种危难之时被临危受命。

  他被授予水军节度使,作为防御侵略的第一道防线,但自己手中的战船根本不堪重用,没办法,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然而,朝鲜就一个特产——穷,要啥啥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指望李舜臣整出啥高大上的玩意,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条件有限,李舜臣绞尽脑汁,终于设计出了一款相对来说比较牢固,又灵活轻便,而且攻击力也还说得过去的战船,没错,就是朝鲜建造的、世界上最早的装甲战船。因其形体似龟,故称龟船。

  龟船上起装甲作用的是坚厚的大盖板。盖板上有十字路可以通行。十字路以外的地方,密布刀锥,使敌人难于攀登。船内燃烧硫磺焰硝,产生烟气,经龙头形船头放出,即成烟幕。左右船舷各有二十个左右的射击口,十余条橹,若干个出入口。整个船舱被分成若干份,分别作为指挥、武器库以及军官士兵休息室。前后左右还配有数门大炮。船员约有百余名。

  龟船主要战法,便是冲击敌方舰队,使之混乱,以利于后续战船的进攻,所以才有龟壳一样的防御设计。

  当然了,王绅理等人设计的战船的龟壳是考虑到皇帝的安全才这样设计的,他们也不像朝鲜那么扣扣嗖嗖的,整个设计要霸气得多,配置士兵近千人,并且还分为江河和海洋两种规格。两种规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排水量的大小和船底的结构方面,大小上的差异起码在一倍以上,按照赵祯一贯追求高大上的习惯,王绅理等人在设计时,大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而船底的结构则是听了那些造船匠人的意见,内河用平底的更实用,海洋则要选择尖底才更稳定。至于水密舱这种简单而又实用的设计,肯定是不会被落下的。

  当然了,他们设计出这玩意,赵祯能不能看上还得另说了。

  木船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龙骨的限制,在钢铁被利用前,想要造大船就得找到合适的木料做龙骨。但因为赵祯的到来,宋朝的钢铁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大幅提升。王绅理等人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才想到用钢铁来做龙骨和主要部分的框架,作为动力核心的那些齿轮更是离不开钢铁,没有这些基础材料,别人就是想仿制也只有干瞪眼。

  最终经过修正,宋朝水军内河型战船终于出炉了,整体形状跟龟船比较接近,大小也差不多。考虑到主要的两条内河——黄河和长江,水深和宽度,这一批战舰都比较小,长大约30米,首尾宽约5米,中部宽约8米,满载士兵百余人。

  王绅理等人觉得现在能够碰到敌人的远程攻击不外乎弓箭和投石,为了最大程度减轻船只重量,就只在支架部位和顶部蒙上了一层铁皮,主体仍是木料。

  第一批战舰经过赵祯同意后,也在京城边上那些收购组合的皇家水军船场里面开工建造了。

  值得一提的是,曾公亮和丁度两人充分利用了赵祯那“凶猛”的指示,把战船武装到了牙齿上。他们在每膄战船上面配置了六门“神勇无敌轰天炮”——这是曾公亮的叫法,不过赵祯还是习惯叫它弩炮。

  这“神勇无敌轰天炮”可算是曾公亮的得意之作,赵祯并没有指点他,而是他自己在观看手雷试验后突发灵感。

  “既然手雷扔出去威力这么猛,干嘛不给它扔远一点呢?”带着这个疑问,曾公亮和丁度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现成的投石器,反正这玩意就是拿来扔石块,扔这个只有半把斤重的手雷完全不是个事。

  你以为这样他们就满足了么?

  没有,他们觉得用投石器扔手雷完全是大材小用,不能够体现它的价值。于是乎,他们两人特地弄了个大的手雷,足足十斤重,以现有的大型投石器也堪堪扔了不到五百米的样子。虽然这个距离有点差强人意,不过威力真没话说,试验的时候差点没把两人给吓傻了,就连在皇宫的赵祯也从椅子上滑到了地下,京城禁军更是查明了事发地点在禁区后才不得不善罢甘休。

  后有诗云:平地雷一声,惊现十尺坑,众生皆颤栗,唯恐天人惊。

  由于消息封锁得到位,大宋百姓们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知道缘由何在。

  赵祯后来知道了缘由,也深感无奈,火器的威力现在这个时候,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只好给他们找个更加隐秘的远离人烟的地方——山洞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曾公亮和丁度两人毕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一时间被吓住了,但缓过劲来后并没有放弃,反而被自己无意间的壮举给折服了,甚至幻想着是不是哪天也跑辽国的上京去来一发,不过看了看眼前杵着这么大的投石器,他只好安耐住心里的那股冲动。

  赵祯本来还想着过些时日再指导他们制造炮弹,没想到被曾公亮这家伙无意间搞了出来,看来科技发明这个东西只要给他们打开了思路,并不需要自己时刻盯着,它自己就会慢慢发芽成长……

  你们以为这就是“神勇无敌轰天炮”吗?那就大错特错了,曾公亮管这玩意叫“神勇无敌震天雷”。好吧,这里可以吐槽一下,年轻的他对“神勇无敌”就是那么热衷。

  当然了,他开始确实是打算用这个去王绅理那显摆的,不过被人家批了个体无完肤。你丫也不看看你那投石器有多重,又有多大,船就那么点大,安装一个你这玩意大家就啥也别干了。

  要不怎么说曾公亮也是个越挫越勇的主,虽然自己心爱的作品被人家批了,却毫不气馁:“我会想你们证明自己的创意是多么的伟大!等着瞧好啦!”

  接下来,大宋的另一款抛射武器——床弩,慢慢走近他的视野,相比投石器来说,床弩可算得上小巧了,几个人就能够抬着到处跑。

  “这回看你们还怎么说我,哼!”曾公亮直接找赵祯要了张手令,就跑兵工厂去拖了架床弩回来,把发射槽适当改进一下,就可以用来发射自己心爱的炮弹了。吸取了上回的教训,这次他没有一上来就搞十斤重的炮弹,而是先用石块试出了合适的重量后,才换成三斤重炮弹试验了几发。

  几经修改调整,他的“神勇无敌轰天炮”才真正成型,经过测试,最大射程达到四百米左右,有效杀伤半径二十米,穿着铠甲那是另一回事,不过对付现有的敌人那是绰绰有余了。

  曾公亮捣鼓出了的这两种玩意,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充当了重炮和山炮的角色,进一步增强野战军的远程杀伤力,同样也是战船的主要攻击手段。

  他原本打算在王绅理的战船上摆满自己心爱的“神勇无敌轰天炮”,却被人家简简单单一句“你有多少炮弹?”给顶了回来。谁让现在火药产量跟不上节奏,到处修桥铺路还要占一部分,没办法,只好省着点用了。

  经过大家一致讨论,最后才确定一膄战船配置六架,左右两边各两架,船头和船尾各一架可以旋转的“神勇无敌轰天炮”,这样一来单舷可用弩炮就达到了四门,对于内河战船来说还是够用了。再加上弩箭的辅助,龙头喷火,龙尾拍打,活脱脱一刺猬。

  又过了几个月,在皇上和朝中大臣的英明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下,各领导殷切关怀下,江防舰队第一艘战船终于出现在了黄河之上,开始首次试航。

  “呀!河中间好大一只乌龟啊!”路人甲忽然指着河中央尖声惊叫。

  “你那是嘛眼神?你见过乌龟长龙头的么?很明显是个龙龟!”路人乙毫不客气地反驳。

  赵祯此刻也正在玩微服私访,这些议论之声恰巧传进了他的耳朵,放眼望去,“尼玛,还真是个乌龟……哦不,龙龟啊!我勒个去,他们不会把朕的‘天圣一号’也造成这玩意吧!”

  赵祯想到这,不由得摸了摸额头的虚汗,“我堂堂大宋天子,座这么个玩意那还不得被人家笑死……不行,不行,还是自己回去画个图纸靠谱一点!没错,就这么办!”

  赵祯自个如何纠结,王绅理等人可管不了,这个时候还没有流行王八蛋这个词语,他们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反而是在河中间一会前进一会后退,有时还了个原地三百六十度旋转,玩得不亦乐乎。

  “丑是丑了点,不过这灵活性还真是没得说,随他们去吧!”赵祯发表了一番感慨就赶忙回去画自己的图纸了。

  赵祯在自己的书桌前奋笔疾挥,神情庄重,完工后,他自己拿起图纸审视一番,“嗯,不错!没想到自己还有绘画天赋,值得表扬!”

  “皇上!”

  “耶,绅理何时来的?”

  “有一小会,看您太投入了,没好意思打扰您!”

  “你来的正好,朕还准备去找你,对了你找朕有什么事?”

  “皇上,好事啊!您让我们弄得战船弄好了,今天我们开到皇上试了一下,效果那是杠杠的……”

  “就这事!朕今天看恰巧看到了,也就马马虎虎吧!以后继续努力,朕看好你哦!”

  “谢皇上!”

  “来来来,看看朕画着图纸,朕想了想,你们还是把朕的座驾打造成这个样子比较威武,你觉得呢?”赵祯拍着他的肩膀,邀他一起欣赏自己的佳作。

  “皇上,臣怎么看您画的像条龙呢?”

  “没错啊!朕打算造一条长一百米,宽二十米,高十米的大船,前面用龙头,后面安龙尾,五个桨,再弄上装饰,这不是就是五爪金龙么!你看着多好!”赵祯一边说,一边幻想自己坐在这个龙型大船上面的情景,多么美妙啊!

  “皇上,臣不是打击您哈,您这个船好是好,但是这么大的个子在黄河上面是不是有点……”

  “谁说朕要在黄河上玩了,朕是真龙天子,当然得遨游大海才对嘛!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等你们把江防舰队的船只造完了,就给朕造一个来玩玩!”

  “好吧!您是老大,您说了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