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只皇帝会读心 第三四一章、东宫妻妾(封推加更)

《这只皇帝会读心》第三四一章、东宫妻妾(封推加更)

作者:尤妮丝 字数:2618 书籍:这只皇帝会读心

  才刚走出凤仪宫,太子景珺便觉得突然鼻子好痒,他没忍住,便是一个大大的喷嚏打了出来。

  易氏妙目一紧,柔声关切道:“天冷,殿下可别招了寒气。”

  景珺揉了揉鼻子,摆手道:“没事、没事。”——就是感觉好像有人背后说孤的坏话……

  太子与太子妃的辇舆一前一后起行,四人抬的辇舆宽敞而舒适,抬辇舆的太监步履平稳,自凤仪宫往东宫的路已经被清扫得干干净净,皑皑冬日,地上无半分积雪,也就不会有滑到之虞。

  易氏凝眸望着前方太子的背影,心下想着却是方才在凤仪殿中的温皇后,皇后比太子明明也大不了多少,但殿下对皇后却十分亲近,对皇后所出的三皇子也甚是喜爱,只是三皇子似乎不大喜欢太子殿下……而皇后……易氏有些看不透。

  易氏揉了揉疲惫的额头,昨晚睡得晚,今早又起得早,这会子易氏已觉乏累,但想到回了东宫,三个良媛还得向她奉茶,便努力打起精神。

  太子新婚,有三日的假,这样的闲暇,景珺素日里难得有这样松快,眉眼间颇有几分惬意之色。

  回了东宫,景珺亲自将易氏送回后院正房,在正堂外,便瞧见三个良媛都已经候在了此处,瞧着恭候了已有些时辰了。

  杜良媛、姜良媛、辛良媛忙敛衽见了万福礼,齐声道:“给太子殿下请安,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景珺满意地微微颔首,“来了多久了?”

  杜良媛穿着素雅的雪青色里貂斗篷,面带浅笑:“回殿下,约莫有半个时辰了。”

  景珺一怔:“孤陪太子妃去给母后请安,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回来的,你们又何必来得这么早。”

  杜良媛心想,她们哪里知道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会什么时辰回来,这种事情自然是宁早务晚。

  太子妃易氏略略蹙眉,便对身边陪嫁王嬷嬷道:“以后再遇到这种事,便请良媛入内室等候。”

  “是,娘娘。”王嬷嬷瞅了瞅三位年轻漂亮的良媛娘子,心下虽不情愿,但还是低头应了声。

  一旁的姜良媛忍不住撇撇嘴,晾着她们在外头冻了半个时辰,才马后炮,无非就是装给太子殿下瞧呗!

  姜良媛却也不敢当着太子的面儿抱怨什么,面上还笑容灿烂地道:“太子殿下,今儿可冷了,咱们快点进去吧。”

  易氏才刚进东宫,一时间倒也分不清这三个良媛到底哪个是哪个,但却记住了这个能说会笑的。

  进了正堂,里头烧着地龙,端的是暖气薰人,众人便纷纷宽了外袍。太子景珺一落座,便笑着对易氏一一介绍这三个良媛,“这是杜氏,闺名唤做‘暄妍’,早先是二姐姐的伴读。”

  杜良媛忙敛衣跪下,并从侍女手中接过了茶盏,双手丰盛:“请太子妃娘娘用茶。”

  虽说当日都赴过赏花宴,但彼时人太多,当着皇后娘娘面又不能交头接耳,更何况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

  易氏接了茶抿了一口,“原来是杜妹妹。听闻杜侍郎是探花郎出身,博学得很呢。”

  “娘娘过奖了。”杜良媛恭恭敬敬道。

  这时候王嬷嬷和捧了三只细长的锦盒来,不消说里头装的簪钗之类的首饰,正是给三位良媛的见面礼。

  易氏努力做出端庄贤惠的仪态,柔声道:“这是本宫带进宫的小玩意儿,比不上宫中的精致,杜良媛留着赏玩便是。”

  王嬷嬷这才忙将锦盒奉上,杜氏接过礼物,垂首道:“多谢太子妃娘娘赏赐。”

  然后才得以起身。

  太子景珺又一一介绍了另外两位,“这是永定侯的孙女辛氏,唤做言容,德容言功的言容。”

  辛氏小脸有些局促,连忙磕头奉茶不迭。

  易氏端庄得体的脸上露出笑容,“四德取其二,女儿家取这样的名字就极好。”

  辛良媛连忙摆手道:“太子妃娘娘过奖了。”

  领了赏赐,辛良媛忙起身退到一侧。

  最后,太子景珺指着姜氏道:“这是姜畔月,是文远伯继女,不过不是江边的江,而是美人姜。”

  易氏打量着这位姜良媛,微微一笑道:“姜良媛的确是美人。”

  姜良媛娇娇一笑,“太子妃娘娘才是真正的大美人,跟您一比,妾身不过就是珠玉跟前的瓦砾。”说着,也端端正正跪下,高高奉了茶,领走了最后一份赏赐。

  太子景珺看在眼里,只觉得妻妾和睦,甚是圆满,便笑着与易氏道:“等用了午膳,再去拜见后宫的母妃们也不迟,哦,对了你若是去淑母妃处,可以带上辛氏。”

  易氏点头道:“妾身明白。辛妹妹可是淑母妃的侄女。”

  姜良媛忽的笑着说:“看样子,妾身三人里头,太子妃娘娘最喜欢辛良媛,不但称赞她的名字好,还这般亲切地唤她妹妹。”说着,姜良媛笑吟吟看着辛良媛:“妹妹真是有福气。”

  易氏秀眉微颦,略有不悦。

  太子景珺却笑呵呵对易氏道:“畔月性子略活泼了些。”

  易氏只得挤出个笑容,“姜良媛活泼可人,杜良媛温婉宜人,辛良媛娴静乖巧,各有千秋。”

  景珺道:“以后慢慢熟识便是。”他倒也不指望妻妾亲近得跟姊妹似的,只要不掐起来就成。

  说罢,景珺又道:“孤前头还有些琐事,等晚上再过来陪你用膳。”

  晚上过来,显然不只是陪着用膳。

  易氏脸颊绯红,连忙小声应了一声“是”,妻妾四人忙将这位太子殿下恭送出正房,直到其背影远去,这才回到堂中。

  太子都走了,姜良媛神情有些蔫儿,太子妃如此国色,只怕一时半会儿太子殿下是不会去她们几个房中了。

  易氏淡淡扫了一眼杜氏,“听说,杜良媛很早就进宫了,与殿下也算是旧相识了吧?”

  杜良媛忙谦恭地道:“妾身六岁入宫,做了温毓公主的伴读,素日里自是陪侍在公主身边,太子殿下……也略见过几回。”

  易氏轻轻哂笑:“温毓公主与太子殿下可是一胎双生的姐弟,公主素日里想必也是常来东宫,你跟在公主身边,自然也是东宫常客。”

  杜良媛连忙解释道:“温毓公主幼时的确常来东宫,可随着年纪渐长,自然多有不便。太子殿下身边也有好几位年纪相若的伴读,所以公主好些年都不常来了。”

  听了这话,易氏有些意外:“是吗?但太子殿下与公主……岂不是要生疏了?”

  杜良媛忙道:“怎么会呢?每天傍晚,太子殿下和公主都会去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时常留饭。”

  易氏一怔,这么说,连温毓公主对温皇后都特别亲近孝顺……

  “公主不常来东宫,可是皇后娘娘的吩咐?”易氏忽的问。

  杜良媛道:“是,皇后娘娘觉得公主年纪大了,也该避嫌才是。皇后娘娘的话,公主素来句句都记在心里。”

  易氏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心头泛起几分隐忧,但转念想,皇后娘娘是贤圣皇后的妹妹,或许只是出于姊妹情分,才替先皇后仔细照料太子殿下和温毓公主。

  姜良媛忽的笑问:“太子妃娘娘赏赐的东西,妾身可以打开瞧瞧吗?”

  易氏一愣,随口道:“可以。”——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姜良媛二话不说便打开了锦盒,里头静静躺着一支金簪子,并无嵌宝,工艺亦是寻常,姜良媛倒也在意料之中,只是笑了笑,不置一词。

  易氏这才察觉,姜氏头上正带着一支极好的金累丝七宝玲珑簪,还有杜氏……头上也带了一支极为上乘的嵌珠石如意簪。

  一时间堂中气氛竟有些沉凝,辛良媛见状,连忙小声解释道:“姜姐姐和杜姐姐头上簪子是刚进门的时候,初次去给皇后娘娘磕头,娘娘赏赐的。”

  易氏脸色略微和缓了些,便打量着辛良媛的发髻,“辛妹妹也有吗?”

  辛良媛道:“妾身也有一支嵌宝簪子,不过前日不小心磕碰了,正在修缮中。”

  杜良媛见状,忙笑着转移话题道:“时辰不早了,太子妃娘娘可是要传膳?妾身侍奉您用膳吧。”

  易氏正色道:“杜良媛和姜良媛且回去歇着吧,辛妹妹一人留下即可。”

  走出太子妃的正堂,姜良媛忍不住小声嘟囔:“这还没过错的呢,便说变脸就变脸……”——太子殿下跟前,笑脸和善,太子殿下一走,就变了脸!

  杜良媛叹了口气:“少说两句吧。”作为妾侍,不被耳提面命、指摘训责已经算是不错了。

  姜良媛哼道:“且看着吧,以后有咱们生受的!”

  杜良媛道:“太子妃这样的,已经算是好的了。”比起她们家那位嫡母,起码和善多了。只是,太子妃这般容颜,以后……她们几个怕是难免要受冷落了。

  杜良媛不禁心有戚戚然,便道:“我午后要去温毓公主处,姜姐姐可要同去?”

  姜良媛犹豫了一下,旋即叹道:“去吧,要不然还能去哪儿呢?”皇后娘娘又不见她们,她们又没有个淑妃姑妈,也就能去温毓公主跟前凑一凑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