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王者荣耀之纵横天下 第一百三十二章 澈是谁

《王者荣耀之纵横天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澈是谁

作者:难兄 字数:1878 书籍:王者荣耀之纵横天下

  “天都寨和宁安寨离泾州军营驻扎地并不远,李敏学和宁安寨守将能以一万将士扛住大夏十万兵马十天,居然等不到援兵?愕克善是故意不派援兵吧,还答应和谈,赔偿五十万两,欺上瞒下,是完全损人不利己的勾当……他到底在想什么?”

  “没人能知道。原来的愕家军纪律严明,忠于朝廷,愕克善继位的前几年,表现很恭顺,加上大夏十年来没选泾原路为攻袭点,朝廷的注意力主要放在西北其他三路和河东路上面,对泾原路变化的了解减少,倒是忽略了愕克善。”

  两人本打算步行回府,夕阳西下,闻到大酒楼里飘出来的香味还有新出的说书戏本,赵白鱼挪不动脚步了。

  “你再同我说说西北的事,还有陛下的态度。”

  “进去搓一顿?”

  “那是没问题的。”

  言罢二人欢欢喜喜地踏进酒楼,俨然是忘记府里的老管家准备好了菜肴正翘首以盼等他们回来。

  因是常客,这酒楼东家和店小二早便认识他们,经过时总要停下来聊两句。

  “见过郡王,见过小赵大人。”酒楼东家说:“小赵大人,最近新推出两样甜品,名为荔枝膏和滴酥,却是供不应求,但瞧着您来,我便做主叫他们单独给您各留一份,您瞧如何?”

  赵白鱼笑着回应:“多谢东家,不胜感激。”

  酒楼东家:“没的事,优惠老顾客罢了。还是老位置?”

  赵白鱼:“老位置。我自个儿走着去,不劳烦您带路。”

  酒楼东家:“行呦,您慢走。"

  他们的老位置是靠窗的小隔间,既能看到京都四渠之一的河上风光,又较为幽静,是最好的雅间之一,当然价格上会多收一点。

  店小二端着烫温的酒跑下楼,遇到赵白鱼也立即打招呼:“小赵大人,您前两个月判的那桩黄骨奇案可是真有冤魂半夜来告案?”

  霍惊堂揣着手乜过来:“子不语怪力乱神,哪儿传出来的冤魂告案?”

  “喏,”因是常客,加上有脾气温和的赵白鱼在旁,小郡王也变得平易近人许多,这店小二便没多少畏惧之意,指着堂下说书的先生道:“编出来的本子,听说还写成了话本子,风靡京都府,奇情怪志尤其引人喜欢。”

  店小二问的却是两个月前京都府衙门处理的一桩奇案,道是郊外某天一道天雷劈中城西一户员外家的祖坟,员外之子不得不重新迁坟,结果棺材盖摔出,发现里头两具尸骨,其中一具骨头通黄,双手呈推盖之势,显然是活人入棺,生生憋死。

  经调查发现其中一具白骨是员外老爷的胞弟,死于非命,黄骨则是员外那传闻于十五年前携款而逃的原配妻子,原来她不是薄情寡义而是被害死在祖坟棺木里。

  这女子的亲生儿子、员外之子认为必是冤案,当即告官。

  赵白鱼受理此案,费了一番周折才查明真相,原来是员外当年从外地买进一批货,不料路遇山匪,货物被劫持,恰时与其弟争家主之位,如果这事传出去,他便会输给更优秀的胞弟,于是藏下货物被山匪劫掠的消息,转而请求胞弟前去接货,将其击杀于深山老林中。

  之后与情投意合的表妹合伙,偷偷在原配身上涂抹一种能让皮肤通体呈黄的染料,骗原配得了黄疸病,因症状相似,原配信以为真,为了不拖累子女便将存放嫁妆的钥匙交给员外,听信员外的话悄悄搬到郊外养病,也不敢让公婆知道。

  甫出郊外便被员外击杀,藏进祖坟棺材里,不料这原配只是被击晕并未死亡,发现被埋在棺材里,身边还有小叔子的尸体,绝望中活活被闷死。

  死后身上的黄颜料渗透进皮肤里,将骨头染黄,实际对查案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尸骨通黄有别于常理,便被百姓赋予各种奇幻色彩。

  先杀胞弟再除原配的员外回去便对高堂哭诉胞弟和妻子携货款私奔,当日从山匪手里逃过一劫的家仆被收买作证,因家丑不外扬,员外高堂没有报官,致使冤魂枉死十五年,这二人的冤屈方见天日。

  那员外之后继承家业,娶了表妹,当然真相大白后都得到应有的惩罚。

  因当天晴空万里,骤然一道雷劈下来,好巧不巧劈中员外祖坟,接着是抬棺的绳索忽然断裂,棺材底没摔碎反而滑出棺材盖,在场众人一眼瞧见那具推棺的尸骨,冤情一目了然。

  冥冥之中似有天助,处处充满巧合,实是奇情一桩。

  连赵白鱼心内都颇为感叹世间有些事确实无法以常理概括,而老百姓向来对冤案奇情非常感兴趣,尤其是赵青天主审的案子,自然津津乐道。

  这不,还传出冤魂半夜击鼓鸣冤的段子来了。

  赵白鱼啼笑皆非:“没那回事,莫信。”

  霍惊堂恐吓:“人不能做亏心事,否则真有可能夜半鬼敲门。”

  店小二瑟缩着肩膀,挠挠头心想还好他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霍惊堂揽着赵白鱼的肩膀朝雅间走去,总算没人出来打岔了,继续说西北的事儿。

  “西北形势说复杂也复杂,说不复杂也不复杂,官场上倒没甚弯弯绕绕,主要是蕃族、西北五路兵马和夏国三者间的摩擦。五路兵马各自为政,河东离得比较远,彼此间有些小龃龉、小摩擦实属正常,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战场上的兵不少刺头,多数时候不服其他兵也是常事。”

  “陕西四路军分别是崔家军,也就是咱们外祖一家,主掌熙河军,镇守熙河路。其次是鄜延军,镇守鄜延路,我带的兵。第三路是环庆路环庆军,原来属于靖王,他死后军队被收编,派郑元灵担任元帅。”

  赵白鱼问:“郑国公第三子?”

  霍惊堂点头。

  赵白鱼疑惑:“陛下不怕郑国公府大权独揽?”

  霍惊堂支颐说道:“郑元灵即便到了西北担任元帅也不一定能实打实掌控环庆军,别忘了副将是唐河铁骑的人,还有陛下派过去的陕西安抚使蔡仲升,府邸就在环州,有权插手环庆军调动,他原来是东宫的人,致力于使绊子痛打郑元灵,而郑元灵本来在冀州军混得好好的,贪心不足非要插手西北。现在他原来的位子没了,郑国公府在冀州军的影响力逐年减弱,到了西北,有蔡仲升和他狗咬狗。”

  赵白鱼提出疑问:“中宫和东宫没了三年,蔡仲升还能保持忠心?”

  霍惊堂:“是个好问题。”

  赵白鱼:“所以?”

  霍惊堂:“最近一年,倒是传出蔡仲升和郑元灵接触甚密的消息,不过没闹出大事便暂时不会动他们。何况蔡仲升的任期也快到了,届时再顺理成章换一个顶上去,他们这段时日的经营还是竹篮打水。”

  行吧,他能想到的问题,元狩帝必然思虑更为周全。

  赵白鱼:“说说西北蕃族和愕克善的事,说点有趣的。”

  霍惊堂想了想,便挑些有趣的地方同他细细说来,还说了些风土人情以及当地政策相关,特意提了句:“大夏国君、贵族基本是党项族,共八个部落,其中拓跋氏是大夏王族。这些党项人多数是从西北的羌族迁移过去,或是其他蕃族和西夏人的混血,你也知道大夏推崇佛教,西北蕃族毕竟同源,也很信奉佛教。”

  转而便说起其他,直聊到夜幕降落,星子满空,二人才回府,自然得到等了他们好几个时辰的海叔的黑脸,但他们脸皮都厚,完全能做到视若无睹。

  ***

  元狩帝的密旨还是偷偷颁布下来,令霍惊堂担任陕西制置使,即日启程去西北调查天都寨一役的真相,再派赵白鱼赴任陕西经略使,即日启程招抚边境蕃族。

  制置使和经略使的职能有些相似,都是临时设置的二品军事官职,随时调派、委任并撤职,和钦差的职能有些相似,算是同一个类型的官职设置。

  前者是筹划沿边军事,后者抗击大夏和招抚边境蕃族,倒也有权过问天都寨一役,也能调兵遣将,算是要人有人、要权有权,元狩帝给得挺大方,不像两江时抠抠搜搜还满腹算计。

  虽不是监官但也能陪同西北,霍惊堂勉强同意安排,接过密旨便和赵白鱼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赵白鱼还挺期待,霍惊堂老跟他描述西北大漠好玩的地方,早就勾起他的好奇心,因此更不抗拒。

  虽是密旨,但赵白鱼身兼京都府知府和御史中丞两职,骤然调职自然瞒不过朝廷百官的耳目,因此二人的行踪很快被知道,只是不知以何官职前往西北。

  没人不识趣地跑来问,不过对于消息来源广泛的人而言,猜出赵白鱼的官职不难。

  ***

  赵府。

  赵伯雍站在谢氏紧闭的房门外说道:“五郎不可能担任三品以下的官,否则就是无缘无故的贬谪,三品左右的西北官职多少个就摆在那儿,固定的,不见更换便只能是些临时设置的官职譬如钦差、制置使、经略使。没出大事,不需立钦差,五郎无军事经验,不会立他当制置使,倒是前阵子听闻大夏二王子拓跋明珠率兵突袭泾州,被愕克善打回去,要了不少赏赐和军资粮草,但这事有些蹊跷,应该是令五郎去查这事。”

  屋里头敲木鱼的声音停了。

  赵伯雍:“西北算是临安郡王的地方,而且经略使有权有兵,不怕受欺负,大夏正值动荡时期,应该不会在这时期发动战争,五郎不会很危险。”

  过了一会儿,屋里头的木鱼声重新敲响,谢氏始终没回应赵伯雍一句话。

  谢氏怨怪丈夫,自三年前便从主院搬出,住进赵白鱼原来住了十几年的偏僻小院,在里面修了一个佛堂,从此不愿意和赵伯雍说话。

  赵伯雍等了好一会儿才失落地离开。

  外面等待的赵三郎见状毫不意外,比起三年前遭逢家变前后易燥易怒的不成熟,现在的他冷静沉稳失却从前的天真莽撞,倒有几分赵长风的模样。

  “爹,二哥在书房等您商讨些事。还有大哥来信,道是不必调他回来。”

  赵伯雍佝偻着背,三年时间让他头花全白了。

  “知道了。”

  言罢便走了。

  这三年里,谢氏不愿见他们,赵长风自请去边疆守城,赵二郎倒是从两江调回来进了三司,赵三郎因过于拼命而屡建功绩,也升了两级,还是在禁卫军里做事。

  赵家看似风光,实则内里一潭死水,四分五裂。

  ***

  晋王府。

  六皇子及冠便被赐王府、封晋王,没了东宫,倒是有不少大臣暗中投靠他,但他前头没人挡着,总疑心元狩帝会算计他,这两年低调了许多。

  不过再低调也没放慢他征服那至高无上之位的步伐。

  霍惊堂和赵白鱼刚出京都府便有人将他们的行踪报至晋王府,谋士分析一番后说道:“由此可见这赵大人应该是被授予经略使一职,和临安郡王一同查天都寨一役。”

  霍昭汶:“你说父皇会给霍惊堂安排什么职位?”

  这倒是猜不出来,不是制置使难猜,而是西北本就算是霍惊堂第二个家,不少官职任他挑选,可是眼下没有任何官职变动。

  尤其赵白鱼还很有可能被封个经略使的名头,总不能两人都封个性质差不多的官职去西北查同一桩案子吧。

  谋士说道:“或许是作为家属陪同赵大人去西北?”

  另一个谋士说道:“临安郡王这三年寸步不离赵大人,却有这可能。”

  谋士趁机建议:“西北天高皇帝远不说,也是形势复杂,大夏间谍、奸细、小队士兵时常潜入我朝边境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偶有伤人性命,说不准偶遇临安郡王出了意外……横死西北也是有可能的。”

  霍昭汶:“你也说了西北是霍惊堂的地盘,何况他武功高强,轻易杀不了反而有可能牵连到我们。”他扶着额头说动:“先别妄动,把消息送到郑元帅那儿,他知道什么时机动手最合适,也能做得不留痕迹。”

  顿了下,他又说道:“你们说赵白鱼是去查天都寨一役?”

  谋士点头:“听闻天都寨、宁安寨一度失守,夏兵兵临城下,泾原军元帅根本没应战便和谈。”

  霍昭汶:“我记得泾原军元帅是愕克善,蕃兵之首?”

  谋士再点头。

  霍昭汶若有所思,忽的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赵白鱼和霍惊堂此行不是查天都寨一役,也不是招抚蕃兵,而是奉旨准备换掉蕃兵之首愕克善!愕克善不听话啊,总要换个人推上位统管十万蕃兵,换谁……”他骤然冷了神色,闭上眼睛。“父皇,您倒真是为之计深远。”

  谋士担忧询问:“殿下?”

  霍昭汶敲桌说道:“把这些消息都发出去,郑元帅知道怎么做。”半晌后,他喃喃自语:“还是孤的亲娘、孤的外家还有孤的舅舅们才是孤的家人,才偏疼孤。”

  踏出门的谋士闻言浑身一僵,内心担忧,这般重视外戚却不是件好事。

  ***

  西北泾州。

  马车和骑马轮流交换,不怎么着急地赶路但也不刻意拖延,还是花了一个月抵达泾州。

  进入泾州地界时,赵白鱼和霍惊堂换了马车乘坐,慢悠悠地行驶于官道上,两道都是枯木林。

  此时入冬,天气转冷,大地褪去生动娇艳的颜色而铺上能够适应寒冷的铁色、草枯后的灰黄色,与秋夏时的大地泾渭分明。

  就在马车慢悠悠向前时,有个小尼姑忽然从旁冲出来,绕着官道打转两三圈,瞧见霍惊堂和赵白鱼二人所在的马车便眼睛一亮,急忙扑过来掀起帘子便钻了进去,瞧也没瞧里头的人便跪地祈求。

  “后头有人要抓我去送死,求您发发慈悲,行行好让我躲一躲。”

  赵白鱼瞧这小尼姑大概二十,肤色黑了点但五官俊俏,是个有几分姿色的小姑娘,便猜到抓她的人藏着什么心思。

  他打开旁边的箱子示意小尼姑藏进去,在上面铺上一层布,瞧着就像是马车里的座椅,而后继续拿起书来看,至于霍惊堂则是靠在一边抱着胳膊假寐,全程没睁开眼。

  这时外头有声音传来,凶神恶煞地嚷嚷着,说着赵白鱼听不懂的话。

  他们脚步越来越近,当中有人猛地撩起车帘就钻进来:“你们有没有看见一——”话没说完就飞了出去。

  外头十来人立刻拔刀包围马车,为首一人瞥了眼被踹晕的手下,看他胸膛有些凹陷便知车里是个人物,于是换成大景官方语颇为礼貌地询问:“敢问是哪路英雄?”

  赵白鱼:“行路旅人,担不得英雄。”

  声音倒是挺温润,像个读书人。那人便又道:“刚才是我手下冒犯,还望见谅。我们在追一个犯事的女子,准备捉拿她归案,敢问英雄是否见过?”

  赵白鱼笑了下,这问也不问便钻进马车来的架势可不像良善人,他只道:“我从始至终都在马车里,没看见外头有什么姑娘,倒是恶徒见了十来个。”

  “你!”

  有人不忿,被为首之人拦下来,他再度道歉并说道:“那女子是明知故犯,还逃狱,异常狡猾,罪行重大,我等追了数日,难免着急些,若是英雄有线索还请告知,我们大人有赏。”

  “你们大人?”

  “我家大人乃泾州军副军主,泾原军元帅、蕃兵之首愕元帅之子,愕达木!”

  “闭嘴!”那为首之人假模假样地呵斥一句,实则紧紧盯着马车。“那女子与我家大人有些瓜葛,我家大人准备抓她去见官。”

  “原是如此。泾州愕家军之名响彻西北,我自是闻名遐迩,没有不帮忙的道理。”赵白鱼掀开车帘露出真容,指着西北的方向说道:“虽没见到人但听到她匆促的脚步声,从那方向跑去了。”

  赵白鱼那风姿连在京都府也是少有人能出其右,何况粗犷为美的西北,更难见到这等温润如玉的人,因此一露面倒是令追捕小尼姑的十几人失神一瞬。

  片刻后回神,为首之人道谢便带人去追。

  跑了一阵,那人忽然停下,招来两人说道:“回去跟踪那辆马车,看他们究竟有没有私藏小尼姑。”

  那二人听令返回。

  而这头,赵白鱼戳了戳刚才一脚踹飞擅闯之人的霍惊堂,无声说道:少装了。

  霍惊堂睁开一只眼,抬手便包住赵白鱼戳过来的手。

  赵白鱼抽不回来,无奈地冲箱子说道:“出来吧。”

  小尼姑很快从箱子里钻出来,小心翼翼地觑了眼二人,皆是被他们不同于西北的气度样貌惊艳住,回神后便低头道谢:“多谢两位先生搭救之恩。”

  赵白鱼:“先说说你怎么得罪愕达木,若是真犯了法,不用等其他人来抓你,我也会送你去见官。但你要是被迫害,我或许能救你。”

  小尼姑猛地抬头看二人,的确气度不凡,或许手眼可通天,顿时眼泪盈眶跪下来说道:“求两位先生救救若善。”

  赵白鱼伸手扶她起来:“你别跪我,欸,我最不喜欢就是你们老动不动跪人,起来起来。你不起来我不帮你了。”见小尼姑听话地起身,他才说:“坐下,喝口水慢慢说,看你脸色白的,不着急。”

  手被捏住,赵白鱼诧异地回头,看到霍惊堂比划口型:怜香惜玉。

  赵白鱼轻拍了下霍惊堂的手背示意他别闹,后者挑了下眉,把玩着赵白鱼的手指,压根就没有要闹的意思。

  小尼姑道谢完,喝口水缓过气来,便将她遭遇的事情娓娓道来:“我原是泾州人,住在蕃族和大景人混居的地方,那儿生户比较多,治安不是很好,常有山匪下来劫掠牛羊和女子。我十三岁那年险些被掳走,爹娘便将我送到山上的尼姑庵。因山匪多是蕃族组成,十分信佛,倒不会去劫掠尼姑庵,到我十七岁时,随师傅下山遇到愕克善元帅之子愕达木。他非要纳我为妾,还想强抢我进府,好在师傅告官及时,那泾州知府便把这件事捅到愕克善元帅那儿,愕克善元帅大怒,责令愕达木不准强娶我,而泾州知府则判我还家。”

  赵白鱼有些诧异,这样看来,那愕克善和泾州知府也算明理,怎么天都寨一役却能丧尽天良枉顾一万将士的性命?

  霍惊堂在他耳边说道:“愕克善信佛,泾州知府蒙天纵于小节上无大碍,治府能力还行,但军事上不懂,大节有亏,为人迂腐了些。”

  赵白鱼懂了。

  愕克善不是明理,而是太信佛,不允许有人劫掠尼姑,冒犯神佛。

  小尼姑脸上带泪地说:“我的未婚夫……他叫索桑吉,是蕃族人,与我青梅竹马,后来跑去当兵入伍,多年杳无音讯,去年终于从战场上回来想娶我,我们两家都说好了,我也准备还俗,结果愕达木不知从哪儿知道这件事便将我和索桑吉告官,那泾州知府怒极,不准我还俗,还把索桑吉打瘸一条腿。事后我和索桑吉还时有联系,被愕达木发现,准备再次告官,说我侮辱神佛,要抓我扒皮向上天赎罪。”

  “荒唐!”赵白鱼怒斥:“蒙天纵也是这意思?”

  小尼姑颔首。

  霍惊堂:“他们推佛崇佛,要不是有大景律法拘着,怕会制定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惩罚辱佛之人。熟户还好,生户不是大景子民,更无法约束,这愕克善尤其信佛,泾原路又是他的地盘,自然会沿用一些蕃族生户惩罚辱佛之人的刑罚。”

  所谓生户即是西北蕃族,有羌人、吐蕃、回纥等等,不臣服大景且离群索居,没有为大景保卫过边疆的蕃族都是生户,熟户则是为大景保卫过边疆的蕃族人,异常熟悉大景人的文化、语言和饮食习惯,和大景人没甚区别,还有官府划分的田地,需要缴税。

  赵白鱼知道两者区别,不过他突然好奇:“蕃族信仰的佛和大景子民信仰的佛是否有关联?”

  霍惊堂:“联系紧密。蕃族崇佛的风气是前朝中原传过去的。”

  赵白鱼想了想,笑起来:“这样倒是好办多了。”

  霍惊堂:“小郎有法子。”

  赵白鱼:“能试一试。”

  霍惊堂:“试归试,后头有两只耗子要不要现在处理?”

  赵白鱼:“是刚才那帮人?没糊弄过去啊。”

  霍惊堂:“有点经验的人都很难被糊弄。”

  赵白鱼:“也是。”

  若善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们说话,仿佛打哑谜似的,唯一能听懂就是那帮人又拐回来,不由急了。

  赵白鱼安慰她说道:“不用急,我就是要让他们看到你在我的马车里,还要他们看我住在哪儿,更要他们亲自带着官兵把我押到泾州衙门那儿,要泾州知府亲自来审我。”

  若善一脸茫然。

  赵白鱼但笑不语。

  ***

  两个跟踪马车的人一路跟踪到一处客栈,见二人下马车,没过多久就见那小娘皮跟着下来,立即跑回去禀告。

  “好啊!我就说青天白日的,那么大一条官道上突然出现一个有几分姿色的小娘皮,哪个男人能不心动?”为首的打手愤愤不平:“幸亏我留了心眼才没让他们逃过去!”

  “您意思是那两人看上那小娘皮?不至于吧,我瞧他们通身气度不凡,应该看不上。”

  “你懂什么?那二人器宇不凡,一口地道官腔恐怕是打京都府来的,这一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两大男人挤在一辆马车里赶路,也没个女的纾解,就是见到头母猪也指不定当天仙了!何况这尼姑庵里出来的小娘皮确有几分姿色,得人青睐情有可原……你说车里有两个人?确定那小娘皮被藏进客栈里?”

  “对,我亲眼所见!”

  这打手有几分小聪明,眼睛转一圈就知道那二人气度不凡,要是他不小心得罪了,几个脑袋也不够掉,转头便抬着被踢断肋骨的手下跑愕达木那儿哭诉——

  “大人您瞧,我们兄弟几个是通宵达旦不敢阖眼地替您抓那小娘皮,好不容易逮着她却被两个不知打哪来的色迷心窍的无赖硬生生给抢了去,还把我这兄弟踢得差点没了,大夫说他往后都不能再劳累,就算好吃好喝地养也活不长。”

  愕达木的外型却和他父亲愕克善熊一样的外型截然相反,中等身材,偏瘦但该有的爆发力都有,五官肖其母,颇为端正,却被眉宇间的邪气、纵.欲破坏得一干二净。

  他脸色不善:“你没说你们是谁的人?”

  “哪能没说?就是说完了才毫不留情地踢打我们!大人,他们打的不是我们,分明是打您的脸!他们是把愕家军的脸面都踩到脚底下□□啊!”

  愕达木:“带路,随我包围他们落脚的地方!”

  “大人,我、我看他们不像普通人,要是京都府里来的贵人,咱们得罪不起。”

  “你得罪不起罢了。就是皇子王孙到了泾州也得给我愕家军三分脸面,两个没随从的穷破落算个屁!”愕达木大手一挥:“带兵,随我出发!”

  “还有,去通知蒙天纵准备开堂审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