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萌鬼学堂 第二百五十五章 假身

《萌鬼学堂》第二百五十五章 假身

作者:沙中灰 字数:1865 书籍:萌鬼学堂

  没有人开声,三大院主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敬,反视作慎重,是憋大招的表现,无不心里充满着期待。

  “要不以姓氏笔划定次序?”

  有人出了个馊主意。

  “哈,何必如此,既然两位公子藏拙,小弟就先献丑了!”

  以姓氏笔画排名是非常下乘的,表明自己不敢一争,顺从命运的安排,首先就失了锋锐,马佑与钱均正待开口,阮雄已跨入场中,微拧眉心,负手行走。

  待走到第七步时,才有模有样的猛的一顿足,拱手道:“梅兰竹菊四君子,唯竹四季长青,晚辈不才,以一首咏竹献上。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招蜂与蝶”

  “好,好,好哇!”

  底下彩声如雷。

  阮星更是激动的猛一挥小拳头!

  阮雄也颇为自傲的向台上望去。

  三大院主均是微眯着眼睛,捋着胡须,喃喃念诵。

  在他们的视角里,可以看到阮雄身上有浅薄的灵光浮动。

  灵光虽然不是文气,却是种子,只要入了三大书院的门,经过教导,九成九可以修出文气,三人眼里,不由现出了爱才之色。

  所有的目光也都移向台上,等待点评。

  王知拙赞道:“此诗意境幽深,文法老道,虽平仄有缺,不过是文字雕琢工夫罢了,暇不掩瑜,阮贤侄可留墨,悬于东园劲草堂。”

  劲草堂取疾风知劲草之意,能于劲草堂留墨,说明文才得了三大书院的认可。

  有小厮奉来笔墨纸砚。

  阮雄向上拱了拱手,回到棚里,蘸了满墨,提笔书写,仿的是颜体,虽稍显青涩,但以他的年龄,也殊为不易。

  “好!”

  “好字!”

  又有赞叹声发出。

  阮雄有如打了鸡血般,二十个大字一挥而就,还题了名,落了款。

  “既然阮公子咏了竹,在下亦有一咏竹诗,献丑了!”

  钱均见阮雄得了盛名,再也按耐不住,提步而出,吟诵起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好!”

  “钱公子志向高远,真我辈楷模也!”

  底下又是叫好声一片。

  钱均只淡淡一笑,向上拱手:“请三位院主指教。”

  三人都能看到,钱均在吟诗时,身上也有浅薄的灵光浮现,虽然不如阮雄,不过在意境方面胜了一筹。

  赵三泰点头道:“此诗文辞平仄皆可圈可点,意境也可,钱贤侄倘无异议,亦可留墨于劲草堂!”

  虽然没能胜过阮雄有些失望,但是能留墨劲草堂也算不错了,钱均深施一礼:“多谢赵院主指点!”

  随即回棚书写。

  所有目光都望向了马佑。

  马佑走了出来,沉声道:“我自幼家贫,曾因饿肚子向好心人借了条渔船在江上钧鱼,颇有些感悟。

  今以此赋诗,还望三位院主指教。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好!”

  杨士渊大声叫好。

  “好诗!”

  秦钟也点头称赞。

  三大院主都看到,马佑身上同样有微薄的灵光闪现,虽比钱均与阮雄差一些,但就诗本身而言,比之空泛咏竹强了不止一筹。

  说句现实话,六朝以降,梅兰竹菊诗多如牛毛,哪个诗人没咏过梅兰竹菊?写的再出彩,也审美疲劳,况且大齐立国百年,正值盛世,梅兰竹菊诗却多以牢骚为主。

  在盛世发牢骚?

  再说阮家与钱家,都不是清贫人家,阮大铖和钱谦益投降了,封了官,也保住了家产,百年下来,已不逊于贾史王薛这等新朝显贵,又有什么牢骚可发?

  这就是无病呻吟。

  反观马士英,以身殉国,气节无亏,后代又落个禁锢三代的下场,让人不禁质问,忠臣祸及全家,奸臣却代代富贵,这世道怎么了?

  况且马佑的诗来自于亲身经历,并不是为赋新辞强说愁,也不是陈辞滥调。

  三大院主本能的想点马佑夺槐,可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马佑的身份,过于显眼未必是好事。

  三人相视一眼,略一颔首。

  张奇道:“所谓字字辛酸,感同身受,古人诚不欺我,马贤侄此诗,以自身见闻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副独钓寒江的意境,乃难得的佳作,贤侄亦可于劲草堂留诗。”BiquPai.CoM

  “多谢张院主指点!”

  马佑拱了拱手,回棚子里留墨。

  三大才子,打了个平手,席中议论纷纷。

  “还有哪位俊才愿意献上诗作?”

  待得钱均与马佑各自留了墨,王知拙又问道。

  杨士渊小声道:“秦兄,你不去试一试么?”

  秦钟摇了摇头。

  开玩笑,马佑、阮雄与钱均是被三大院主点了名的,是正菜,自己再去吟诗,再好也只是餐后的甜点水果。

  秦钟宁可放弃这次机会,在童生试上真刀真枪的拼杀,也不愿低人一等。

  旁人也有类似的想法,无人作诗应对。

  三大院主相互看了看,打算总结两句,就宣布解散。

  却是阮雄身边,一名叫做朱光的学子阴阴的看了眼秦钟,就站了起来,拱手道:“三位院主,阮公子、钱公子与马公子各有千秋,难分轩致,但对于我等看客来说,不分出高下,总是隔靴搔痒,心急难耐呐。

  自古以来,就有友人为挚友有排忧解难之责,不如由三位公子各出一位友人,拟诗一首,以决胜负,如何?”

  “好,好!”

  “好哇!”

  很多人看热闹不怕事大,大声起哄,这可是峰回路转,高潮叠出啊!

  但也有人现出了若有所思之色,明摆着,朱光就是冲着马佑来的。

  谁都知道,马士光与阮大铖的一生,可谓恩怨交缠,既有过互相提携,互相欣赏,又因国破山河碎,一个选择了投降,另一个决意以身殉国,弄至反目成仇的地步。

  而二人的后代,也因自身际遇的巨大差距并叠加祖辈的恩怨,仇恨越积越深,代代相传,至今已有百年,除非一方倒下,否则根本不可能化解。

  如今马偌与阮雄打成了平手,以好友代替出战,无可非常,可问题是,杨士渊是商贾子弟,文才不会太高,秦钟刚刚更是被揭穿了临考前半个月,才借来一套四书五经。

  这样的两个人,能作出什么诗?

  反观朱光,是前朝宗室出身,勉强转型成了书香人家,在金陵的年轻一辈中,算是小有名气,碾压杨士渊与秦钟不在话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