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之村扉记事 3 蜡烛的故事

《穿越之村扉记事》3 蜡烛的故事

作者:蔻蔻之思 字数:2831 书籍:穿越之村扉记事

  李小荷满心想着自己会得到天才的待遇,只是现实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首先就是,姐姐李小兰和乌梅眼馋她的布包儿,然后在夏氏的建议下,她成了她俩的指导老师,看着她俩一步一步的做。只不过这两个是正常小孩儿,先不说成品如何,就是这效率,做了一天也还没完工呢。李小兰好一点儿,缝的针迹虽然是长短不一,但好歹大致是没错的。沈乌梅就不成了,李小荷看不过去,每次都拿她的那份做示范,最后成了李小荷给她做了一个布包儿。

  然后,夏氏对李小荷的针线满意了,于是一些简单的平针缝合的活儿,她都让李小荷来干,还美其名曰:锻炼手艺,再过两年就可以自己做衣服了呢。

  最后,老婆子也很满意李小荷的手艺。她搜罗了大堆衣物出来,一件一件地告诉李小荷,有的是缝合一下脱线的地方,有的是打个补丁,有的是她或者两个姑姑以前的衣服,拿去改一改,又可以穿新衣服啦!

  她拉着李小荷小声说:“你个憨子东西,那乌梅她姓什么?她姓沈!她跟你有什么关系啊,你给她做包?”用力戳着李小荷的脑袋,一脸恨铁不成钢:“白长了张聪明脸,尽干些蠢事儿!”

  李小荷抱着一大堆衣服回东厢,准备让夏氏跟她一起做。李小荷在夏氏惊讶的目光中解释,大部分是让她改改自己穿的。

  夏氏挑拣着衣服看,呵呵笑起来:“你奶奶今天可是大方,我就看她每年都翻晒这些旧衣服,没想到她舍得拿出来给你,”又看了李小荷一眼:“看来你是得了你奶奶.的青眼啦!”

  李小荷根本不相信:“我得了她的青眼她怎么还派这么多活儿给我?”

  “她是看得上你才用你呢,你看她要没看上谁,她宁愿把这破衣服搁烂了也不会拿出来给人补一下。”夏氏笑呵呵的,但是李小荷怎么看怎么听,都觉得她流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意味。

  李小荷眨了眨眼,抱着夏氏的胳膊,一点不脸红地撒娇:“娘~你帮我一起做嘛。”

  “哦?那我有什么好处?”夏氏笑呵呵地跟女儿闹。

  “衣服给你一件改了穿!”李小荷一幅痛心疾首的模样。

  “好吧,看在衣服的份上,我就帮帮你吧!”夏氏做出勉为其难的样子。

  母女两个忙了几天,将几件衣服都改好,乌梅也没有落下。

  夏氏是这么说的:“女儿家以后都是要嫁人的,娘家当然是你的靠山,但是这些一起长大的姐姐妹妹,处好了也是你的助力,多个人多条路,”顿了顿,她又说:“你婶婶,她不简单呢。”

  李小荷看着李小兰一脸认真的看着夏氏,夏氏也是语重心长的样子,心说:你们哪个是简单的啊?

  送旧衣服给乌梅这件事当然被老婆子发现了,她不好明着跟二儿媳妇翻脸,逮着个没人的机会,揪着李小荷问:“我怎么跟你说的?你怎么把衣服还给那乌梅?”

  李小荷露出无辜的表情:“衣服有好几件呢,我也穿不完啊。”

  “穿不完留着你大一点再穿也行啊!”

  “可是我大了衣服就小了啊!”李小荷道:“而且就我跟姐姐有新衣服穿,乌梅没有,也不好啊。”

  李小荷看她还有话想说,赶紧说了句:“奶奶我肚子痛,我要去拉屎!”一溜烟儿跑掉了。

  等李小荷忙完手上的事情,已经快到冬月了。

  这一天,老婆子又叫上李小荷去山上扫桊子。李小荷一脸兴奋地跟上去了。

  桊子,据老婆子说是用来榨油做蜡烛的,刚听说时李小荷小小地吃了一惊,她一直认为蜡烛是用石油提炼的呢。为了长长见识,她早早地就跟老婆子说好,收桊子的时候叫上她一起去。

  李家就在村子东边儿上,出了村子往村子后面走,走过被开垦成土地的坡,再往前就能看到桊子树了,现在它们的叶子基本上都黄了,桊子据说已经完全成熟了,现在看到的白色的小颗粒,就是桊子的种子。

  一起来的李东林、李成林两兄弟张罗着将带来的油布铺在树下,老婆子指着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界石,石头这边的是我们家的,那边的是你二爷爷家的。”拉着李小荷走到另一边:“这边就是你四爷爷家的。”

  “就这么一个小山坡,还是几家人的啊,那我们这么点儿桊子够吗?”小说里不是说这种小山坡都不值钱吗?哪家不是有个一两个?

  老婆子一脸鄙视:“就这半山坡的桊子树就够我们全村人一年的蜡烛了!以前这坡据说是全种的桊子树,后来村子里人多了,土地出的粮食不够吃,所以砍了半山的树,开垦成了土地来种粮食。”

  李小荷表示不相信:“就这半山坡的桊子树,能够我们全村人一年的蜡烛?”

  老婆子“哼”了一声,“你以为我们点的蜡烛是哪儿来的?”

  “那我们还点油灯呢?”

  “年成不好的时候,收的桊子不多,就会捡些桐子去榨成桐油,点桐油灯!”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她们身后的李家老爷子,李小荷的爷爷说,“桐油灯不如蜡烛亮。”又望了望结满桊子的桊子树,“今年的桊子结的好,不用去捡桐子了。”

  将油布铺在地上之后,就该用长竹竿将树上的桊子全都打下来了。

  李小荷帮着大人们铺油布,捡树枝,在山上跑了一个下午,最后她跟在挑着满满两箩筐桊子的老爹,还有叔叔屁股的后面,喜滋滋地回家了。

  就在李小荷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要动手DIY蜡烛时,她发现,桊子不见了!几大箩桊子竟然凭空消失了,连几个箩筐也不见了!

  她咋咋呼呼地跑去找老婆子:“奶奶,奶奶,桊子不见了!”

  “哦,今天你爹他们挑去作坊里换蜡烛去了。”老婆子一脸淡然。

  过了一会儿,见李小荷没走,转过身来想了想说道:“你爹他们换了蜡烛就回来,作坊离集市远着呢,没什么看头,你去干什么去。”

  李小荷静静地望了老婆子那张褶子脸一会儿,才回答道:“哦!”骗子!

  李小荷因为这事儿生了几天闷气。

  令人好笑的是,所有人都认为,她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李东林去榨油作坊没带她去。

  正好张家舅公来他们家,要帮他们家把猪赶到镇上去杀了卖肉,李家老爷子和李家两兄弟都会跟着一起去,夏氏就特意跟李东林说,让他带着李小荷一起去。还跟李小荷说:“看你这两天还算听话,跟你爹一起去吧。白水镇虽然没有平安镇热闹,但是比那个榨油坊强多了!”

  张家舅公就是老婆子经常提到的弟弟,比老婆子小大约十岁,他长得高高大大,说话却是温和又不失生意人的爽朗,他笑呵呵地说:“去吧,去了让你舅婆给你做肉包子吃!”

  “你老子他们去是有正经事做,个丫头片子给我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天天想着往外跑,跑成个野丫头!”那边老婆子已经大声呵斥起李小荷来。

  李小荷本来就没想去,她当然知道老爹他们都有正事儿了,又没人陪她,她一个才六岁的小孩儿,哪里敢去看什么热闹!但是老婆子的呵斥她就是听不惯,当然她也不敢跟她顶回去,只偷偷撇撇嘴而已。

  “她舅婆就是喜欢小孩儿呢,家里没有能跟着她跑的,小荷她们去了她只有高兴的!”张家舅公可不想大家尴尬,笑呵呵说了两句也不再提。

  张家舅公要在李家歇一晚,第二天才会和李家人一起赶猪上路。趁着吃了饭还有时间,老爷子陪着他去村里面转悠去了。

  晚饭时他们才回家,兴奋地谈论哪家猪养的好,膘厚猪肥。

  李小荷这才知道这时候卖猪肉的屠户都是要自己找猪的,也就是说,除了卖猪肉,大多数的时候,他们还需要在各个村子里面看看哪家有没有猪卖,或者是哪家养着猪,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卖,大家先说定一下什么的。所以人缘广是必须的,人品好也是必须的,不然要么找不到猪卖,要么别人不肯把猪卖给你。

  张家舅公有一个猪肉摊,听起来生意很不错的样子。李家每年养的猪都是托舅公的猪肉摊卖掉的,当然,舅公真的只是帮忙卖而已,再怎么他也不会去赚自己家大姐这两个钱。而现在刚好来了李家凹,当然要看看还有没有哪家有猪愿意卖,他顺便一起赶回去就行了。李家凹的村人都是一个祖宗,论起来都有些叔叔伯伯什么的亲戚关系,大家对李家舅公也是知道的,一些要卖猪的人家也就直接将猪卖给他了。

  李家有两头猪要卖,老婆子的意思是留半头自家过年,其余都卖掉,只是现在离过年还早着,舅公承诺,等快过年了给他们家送半头猪的肉过来,至于钱,这是他亲大姐家,都好说。

  卖猪得的钱基本上就是这家里唯一的银钱来源了,一些针头线脑什么需要花钱的,就全指望着它了。现在能得卖两头猪的钱,老婆子笑眯了眼,又是叮咛又是嘱咐地将一行四人送出了门。

  张家舅公与老婆子,一个是么弟,一个是长姐,说是老婆子带大的张家舅公也不为过,张家舅公对这长姐一向关照,说是买半头猪肉,其实舅公不知要给老婆子占多少便宜呢,呵呵呵,老婆子一连几天的心情都晴朗无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