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大郎传奇 第47章 群魔乱舞

《武大郎传奇》第47章 群魔乱舞

作者:包小三 字数:1838 书籍:武大郎传奇

  梵羽看着那一双双望向自己不善的眼神,本来还在犹豫着是不是要做作一下,坐下来与这帮斯文败类们喝喝茶谈谈人生……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没得谈了。

  “灵云,去给本少爷安排一个座位,好酒好菜尽管上来!”梵羽大袖一甩,直接无视了在场众士子,径直来到一个靠窗的位置,旁若无人的坐了下来,自始至终都没有瞧众人一眼。

  “粗鲁!”

  “不懂礼数!”

  “毫无教养!”

  众士子在各自的私塾院校都是佼佼者,何曾被人如此轻视过?更何况这人还是县学的一个不肖之徒,于是纷纷出言呵斥,一时间吐沫星子纷飞。

  梵羽视若无睹,很淡定的斜倚在暖椅上,向西门如兰使了个眼神:“还发什么愣?赶紧把美酒给本少爷斟上,今天有这么多文坛诗友作陪,少爷我定当不醉不归。”

  西门如兰无语的给他斟了一杯酒,本来是想见识一下才子风流的,却没想到前脚刚进天香楼,后脚便成了众矢之的,这个坏蛋果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走到哪里就祸害到哪里。

  众士子见梵羽一副纨绔子弟的狂妄姿态,心生厌恶,这样的败类怎么就混进读书人的队伍来了?真是奇耻大辱啊,看来县学真的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这次诗词雅集之后,必定谏言知县大人,撤除县学……

  “诸位,既然人都来齐了,那本届诗词雅集就开始吧。”张丰年气质出尘,往人群中一站,一股富气逼人而来,气场相当的强大。

  梵羽这才发现,原来参加诗词雅集的文士都带着诗稿来的,然后在宴会上取出,供人品鉴。当然,所谓的“品鉴”也不过是相互恭维而已,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在这种场合,恭维是最好的外交辞令,附和是最美的评判标准。

  只见人群中,清瘦士子李清越取出一副书画,上面信笔涂鸦般用墨汁划了几道,看上去如河边的野草般杂乱无章。

  然而,就是这样一副杂乱无章的字画引起了士子们的追捧,众士子纷纷恭维道:“李贤弟寥寥数笔,浑然天成,言有尽而意无穷啊,奇哉妙哉!”

  梵羽听了,一口酒水喷了出来,无语道:“哎,我说什么来着,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你还不信偏要来!”

  此时,众士子的丑相尽收眼底,你恭维我,我吹捧你,其乐融融,皆大欢喜,这样的学术交流方式也太他么做作了吧?

  西门如兰亦是大失所望,连名声最盛的李清越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别人了,要多不堪有多不堪,因而叹道:“百闻不如一见,没想到真正的诗词雅集居然会是这样的,我都替他们脸红!”

  诗词雅集的第一个环节唤作“清谈”,当然,这些文人们的“清谈”与“魏晋”时期盛行的的清谈有着本质的区别。

  魏晋时期,士族名流相遇,既不谈国事,也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那时的“清谈”专谈老庄、周易之学,又被称之为“清言”。

  而诗词雅集宴会上的“清谈”刚好与魏晋时期相反,来到这里的文人士子们开口闭口都是政治,“清谈”的主要内容也是自己对治理国家、改善民生等的主张和看法,带有浓厚的入世主义色彩。

  “辽国弱,则扶辽抗金,辽国强,则联金抗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国策的制定要因时而异……”李清越侃侃而谈,说出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梵羽把嘴一瞥,这小屁孩倒还有点见识。

  周围的文人士子们都没有闲着,三三两两的高谈阔论着,探讨分享着各自的治国主张,那些华而不实的思想十分的激进,诸如泱泱华夏岂能联合辽金等蛮夷,主张对两国用兵等等。

  “这些文人士子真的是吃饱撑着了,逞口舌之快大放厥词,有屁用?真个是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梵羽对众人的行为很不以为然,这就好比是拿着底层员工的工资操着老板的心,不到某个层次你的视野就不可能达到那个层次所决定的高度。

  青蛙的视野只有井口那么大。

  清谈环节约莫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直到众人口干舌燥,腹中饥肠辘辘,讨论的声音才逐渐平静下来。

  接着大家又开始把酒对饮,相互敬酒,随意的找人攀谈,然后相互交换名贴,相约诗词雅集之后再互相拜访。

  众士子经过梵羽座位的时候,瞥了他一眼,旋即冷哼一声便将他拒绝在了圈子之外。

  梵羽不以为然道:“这些人还是太嫩了点。”

  西门如兰问道:“为什么?”

  梵羽道:“换做我是他们,直接无视就可以了,无视才是最大的蔑视,哪里还用装模作样的假装看不见……”

  西门如兰听了,为之无语。

  “小弟昨天傍晚进城之时,不经意间看到驿站外有几株梅花傲然迎雪,不畏严寒的开放,有感于梅之高义,不如今日就以‘梅’为题,在座各位分别题诗一首,为本届诗词雅集压轴,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张丰年轻笑着宣布进入诗词雅集的第二个环节,当然也是万众瞩目的环节,因为楼下两层的食客们已经沸腾了起来。

  “腊冬时节咏梅,再合适不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我辈读书人当该如此。”

  “以梅为话题确实很应景,在下也无异议。”

  ……

  众士子也纷纷表态,岂止没有异议啊,师长们捉刀代笔做的咏梅诗已经深深烙在他们脑海里了,就等着这次诗词雅集艺压群芳呢。

  张丰年目光转向梵羽,笑道:“县学既为朝廷所开办的官学,当为我等做一个表率……所以,在下建议,这第一首就交给县学的武大郎,不知各位有没有意见?”

  众人早就看梵羽不爽了,否则刚才“清谈”交友的环节也不会故意把他晾在一边了,此刻有这么一个令他出糗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有意见呢!

  “丰年兄说的极是,县学当为表率!”

  “岑夫子在朝为官时铁骨铮铮,也是一号人物,他教出来的弟子,定然不差,我等正好讨教讨教。”

  “武大郎,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