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倾君策,隐身贵女 第94章 牵红线(10000+)

《倾君策,隐身贵女》第94章 牵红线(10000+)

作者:浣水月 字数:8904 书籍:倾君策,隐身贵女

  沈俊臣勾住自己的下颌,嬉笑道:“自上回你滑胎伤了身子,这都好些年了,身子骨也该养好了,要不你再给我生个儿子,就当是给宏哥儿添个帮衬的弟弟。”

  潘氏啐了一声,“多大年纪了,还说这等话。悦”

  “我老么?大老爷我今年也不过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呢……”他弯腰将潘氏横抱怀里,大踏步走向绣榻。

  一室旖/旎,锦波翻浪,浅音蘼蘼……

  夜,更静了。

  *

  明春园,幽兰榭。

  沈宛半躺在临窗的暖榻上,实在抵不住困意,睡熟了。

  沐雨、小环在外头的小次间搭了地铺,两人挤到一起,倒也暖和。

  在另一侧的下人房里,财婆子与看守幽兰榭的管事婆子挤一处,两个粗使丫头又与两个幽兰榭丫头挤一床,因这里少有外人来住,她们倒是热情得很,再加上沈宛出手阔绰,今日又有打赏,她们服侍得更加用心了搀。

  如落叶飘零的声音,一道黑影灵巧一闪,很快进了憩室。

  瞧着是只小老虎,半肯不服输的,不就是被他丢河里,怎就病了。

  赵熹只觉得这小姑娘还真经不住折腾。

  他走到榻前,伸手轻抚着沈容的额头,不烫了,可她面容憔悴不堪,肤色蜡黄,落在赵熹的眼里,忍不住一阵心疼,“小狐狸,本王看你就是故意的,你早早便说记住本王的名字、身份,非喊什么‘蓝衣公子’……”

  沈容一直昏沉沉地睡着,这会子头疼如裂,许是烧的,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在说话,倏地启眸,却看到床前站着一个人,立时脱口而出“疯子”,立时将一双漂亮的凤眼瞪得老大。

  赵熹恼道:“小狐狸,看来这病还是太轻了,本王要不要再把你丢河里冷静一下。”

  她是骂他,并不是记不住他的名字。

  沈容抬眸就望见对面暖榻上睡熟的沈宛,姐姐自来最是惊醒的,可现在没动静,空气里掠过淡淡的异闻,臭臭的,“你给我姐姐下药了?”

  “难道你要本王敲锣打鼓地告诉所有人,赵国皇子熹进了幽兰榭来探你?”

  沈容气恼地嘟着小嘴,与这样一个疯子说话,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赵熹坐在榻前,一把勾住沈容的下颌,沈容脑袋一转,躲闪开去,“小狐狸,叫我一声听听。”

  “疯子!”沈容脱口而出。

  赵熹脸黑若墨,都吃那么大的亏,她还不懂服软,居然还敢乱叫,“你叫错了没关系,什么时候叫对了,什么时候我离开。你说……若你姐姐醒来瞧见这屋子里有个男子,不对,应该说这幽兰榭的管事婆子醒来瞧见本王在此会作何感想?”

  沈容是小姑娘,旁人自不会说她,却会误会沈宛。

  这个疯子就是故意的,行事做法完全无法用正常人的思维来考量。

  “沈五娘,来,叫我一声。”

  她偏不叫。

  赵熹笑着,明明刚才还生气,这会子又笑得如此灿烂,真不知道他早前生气是假,还是现在笑着是假。

  “让你叫我一声,你就必须得叫,叫到本王满意为止,否则……”

  “否则如何?”

  “否则,本王就亲你。”

  “恋/童/癖!”她是小姑娘好不好。

  赵熹不以为然地打量着她,一双眼睛就落到沈容的胸前,平坦得像草原,“除了你长得像小孩子,你自己说,你做的事哪件是小姑娘该做的。再说了,本王可没拿你当小孩子,本王当你是一个早熟的孩子……

  有一种人,明明二十岁,却像三岁孩童,如崔左相的长孙崔鸣礼。

  还有一种人,明明十岁,却像是十七八岁的成人,就如你。

  在本王的眼里,你就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

  知道什么是大姑娘吗?

  就是要谈婚论嫁,可以嫁人生子的女子。”

  她是小孩子,可他居然拿她当大人,还说她是十七八岁。

  沈容不想理睬,可他就这样张扬地、霸道地站在她的榻前,还直勾勾地打量着她。

  “长得瘦小了些,回头,本王着人给你送几箱子吃食入府,再叮嘱你爹,把你养得肥肥胖胖的,想来三五年后,应该长得不错了……”

  养肥肥胖胖,是等着挨宰么?当她是猪。

  他怎说话就这样惹她生气呢。

  “快叫我一声,别当我是玩笑话,你今日唤得不满意,本王不会离开。”他伸手轻抚着被子,“想来和小美人同卧一榻别有一番情趣。”

  混账!王八蛋!敢吃她的豆腐。

  “赵熹,你不惹我,是不是不痛快?”

  “你气了,说明你在意。如此一来,我们又多了一件美好的回忆。”

  回忆个头!

  这是她最倒霉的一天。

  赵熹坐在榻前,从怀里掏出一只瓷瓶来,“专治风寒的药丸,赵国太医御造,赏你了,想来吃上两天就能痊愈。”他直接塞到她手里,然后一侧身,便要解腰带。

  沈容惊道:“你……你干吗?”

  “你不愿叫我,定是舍不得我离开,最难辞却美人恩,虽然你小美人身材像门板,脸蛋像娃娃,本王就凑合着承恩,总好过孤枕难眠的好。”

  妈的,她什么时候要留他了?

  她只是不想叫他。

  他叫她作甚,她就得听,她未必太没个性。

  她是沈容啊,她是一个恩怨必报的人。

  怎么就招惹了这个家伙。

  而且一直以来,她自认做得很隐秘,却将一切都曝露在他面前。

  赵熹可不是说着玩儿,而是真的宽了外袍,就要往床上爬。

  沈容汗滴滴地道:“熹殿下!熹皇子……”

  他没再动作,“换一个,不喜欢,得唤一个从未有人叫过的。”

  “疯子!”沈容笑。

  他/戏她,她就不会反戏他么。

  既然他不当她是十岁小姑娘,她也不必按正常人对待,她移到榻沿前,伸出小手轻抚着他的胸膛,在他的胸前画圈圈,笑得甜美地道:“我敢打赌,以前一定没人叫你疯子。熹疯子,这名儿不错!”

  “你再叫一声,本定今晚定然留宿此榻。”

  沈容站起身,双手握住他的肩膀,“瞧这样子,你不是第一次爬姑娘的床……”她突地吱拉一声,将他的中衣给扒拉开来。

  赵熹吓了一跳。

  沈容诡异地笑着,舔着舌头,“熹疯子,你长得可真瘦,跟我爹比,那就是干木材与参天大树之别……”

  只许他欺负人,就不许她反作弄回去,她用手摸了他的胸口一把,又随带着突地抱住他的脑袋,“让我瞧瞧你的脸,哪里值得让人多看两眼,是额头么?还是……”

  赵熹只觉有人在自己的身体里点了一把火。

  一是把熊熊燃烧的大火。

  这小狐狸戏弄他!

  他被一个小姑娘给戏弄了。

  而且,一向对绝/色美人都无动于衷的他,居然心跳失去平衡。

  赵熹一把推开沈容,蓦地转身,落荒而逃。

  身后,传来沈容那得意地声音:“熹疯子!你给老娘回来……”

  老娘?她,一个十岁小姑娘,敢在他面前自称老娘。

  赵熹不能停留了,他不是作弄人去的,怎的反被人作弄了,还弄得他衣衫不整、狼狈逃窜。

  躲在暗处的蓝锦、蓝袍二人,忍俊不住。

  “主子什么时候喜欢捉弄小姑娘?”

  “啧啧,第一次捉弄小姑娘,反被小姑娘给捉弄了,抱着外袍,落荒而逃,这逃走的速度比来时还利索……”

  赵熹整着外袍,厉声道:“你们俩,说够了没有?说够回府。”

  蓝锦、蓝袍二人一直藏在屋顶,纵身跃下,立在赵熹身旁。

  蓝锦依旧想笑,尤其是看到赵熹被沈容吓跑的样子就觉得太可笑了。

  赵熹恼道:“再笑,本王就让你们笑上三天三夜。”

  二人立时敛住笑容。

  赵熹道:“本王说小狐狸在装,你看她哪里像小孩子,分明就是大人的心智。”他仰头望天,“本王六岁时,父皇说本王像十六岁的孩子。小狐狸分明十岁,却像十八岁的大姑娘……本王这等聪明绝顶之人都被她捉弄,所以……她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能做本王王妃的人。”

  蓝锦险些没站立稳。

  现在……

  那个十岁小姑娘。

  就算沈容再聪明,这是不是也太小了点。

  赵熹一再声明,他从未拿沈容当小姑娘看待,而是拿她当十八岁的大姑娘。

  蓝袍垂首道:“可是主子,自从太子殿下殡天之后,皇上、皇后都欲要接你回国,恐怕用不了多久,你就要回国了。”

  “回国怎了?本王就不能娶她?”

  赵熹双手负后,沈容比他预想的有意思得多。

  突地,他停下了脚步,蓦然转身,喝道:“后面的人,给本王滚出来。”

  沐雨结结巴巴地道:“殿……殿下。”

  赵熹听到这声音,冷声道:“不在幽兰榭服侍你主子,跟着本王作甚?”他冷冷地看着蓝锦二人,“两个蠢货,被她跟了这么一程,你们竟没发现。”

  蓝袍道:“沐风的拳腿功夫最好,沐雨的轻功最好,主子不是一早就知道。”

  可也不能让个姑娘跟了这么久也没发现吧?

  赵熹道:“沐雨,你有何事?”

  “回主子,我……我和姐姐什么时候……能回去?”

  “时间到了,自会让你们回去。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服侍沈五娘,把她的一举一动都给盯紧了。”

  沐雨垂首应是,她们姐妹学了这么多本事,可不是为了服侍沈容去的,“禀主子,今日五姑娘说,她要报复主子,还说让主子手上被咬的伤好不了,主子可得小心了。”

  她终于记住他了!

  看来,还是他的法子好,将她丢到河里,让她生一回重病,她想忘也忘不了。

  赵熹道:“你告诉她,本王等着。”

  伤口在他身上,她还能让他的伤口好不了。

  沐雨凝眉道:“五姑娘可是说到做到的……”

  不等沐雨的话说完,赵熹领着蓝锦二人翩然而去。

  沐雨气恼地道:“我已经说了,回头被五姑娘算计,可别怪属下没提醒。”她顿了一下,嘟囔道:“五姑娘可让下人买了好些奇奇怪怪的药材。”每样不多,沐雨总觉得那药就是用来对付赵熹的。

  *

  沈宛一觉醒来,发现沈容瞪着一双大眼睛,几步奔到榻前,抚了一下额头,又试自己的,“谢天谢地,容儿总算是醒了。”

  “姐姐,我饿!”

  “我让小环给你熬瘦肉粥,你以前最爱吃的。”

  “好!”

  待沈容吃下两碗瘦肉粥,闻到了第一声雄鸡报晓的声音。

  许是睡得太久,她再难入睡。

  沈宛令小环捧了个床上用的矮几,教沈容习字。

  待天明时分,沈容又累了,喝了小环捧来的药后继续睡觉。

  幽兰榭院门外,传来一个婆子的声音:“禀沈大姑娘,老奴是卫国公府梁大公子的乳娘,听说沈五姑娘病了,奉我家公子之命,特意来送果子。”

  梁大公子!沈宛眼睛一闪,她一直关注着梁宗卿,他也关注着她么?否则沈容生病,他怎会这么快就知道。

  沐雨启了院门。

  那婆子领着两名抬着果子的丫头进来,欠身道:“给沈大姑娘问安!”

  “你……你是梁大公子的乳母?”

  婆子笑道:“正是。这几日,我家大公子住在对面的青松馆,今晨一大早,家中便送了两筐果子来,大公子令老奴送一筐给沈大姑娘尝尝新。”

  他是念着她的,也许一如她一般,一直难忘他的风姿。

  沈宛按住喜色,“代我谢谢梁大公子的美意,待我妹妹痊愈一定登门道谢。”

  “沈大姑娘客气,你看这筐果子搁哪儿好?”

  “请随我来。”

  沈宛令人将果子移到了小厨房。

  婆子一进来就打量着沈宛,模样儿好,举止也得体,说话的声音也温婉好听,怎么看怎么满意,梁宗卿的亲娘过世得早,后面的国公夫人、世子夫人生怕委屈了他,对他的婚事一直都是高不成、低不就,可谓里挑了又挑,至今也没觅上更好的,反倒耽搁了梁宗卿。

  而今,终于有个好的了

  沈宛无论是哪方面都让人挑不出错来。

  更重要的是,梁宗卿似乎自己上了心。

  沈宛赏了婆子一行三人三串铜钱,又说了几句吉祥话。

  婆子看沈宛就越发顺眼了,怎么瞧都满意。

  婆子立时忆起出门时,梁宗卿的叮嘱,忙问道:“不知沈五姑娘的病可大好了?”

  “大娘有心了,昨儿夜里退烧了,已见大好,喝了几次药也稳了许多,只是有些咳嗽,想来再吃几日药就能痊愈。”

  婆子迭声道:“这就好!”

  第95章牵红线

  沈容原睡着了,隐隐听到有人说话,突地睁开眼睛,见沈宛与一个陌生的中年妇人在说话,那婆子长得和善,心头不由好感倍生,“姐姐,这位大娘是……”

  小环笑道:“是梁大公子派来给二位姑娘送果子的。”

  “是梁大哥吗?”沈容笑得眉眼弯弯,裹着斗篷奔出屋来,欠身道:“大娘,梁大哥的字写得好,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我就是个皮的,也不晓得梁大哥愿不愿教我这个笨学生?还请大娘与梁大哥说一声,如果他得空,劳他过来指点我一二,沈五娘感激不尽。”

  沈宛惊呼出口“容儿!”

  “姐姐不也夸梁大哥的学问好么?我们不懂,就该请教梁大哥。”

  婆子笑了又笑,一个住在幽兰榭,一个住在青松馆,中间只隔了一道九曲廊桥,现下廊桥上的门都已经上了锁,要过来,需得沿上一圈,但,这样也不妨碍一对少年少女相互切磋学习,可到底是男女有别。

  婆子忙道:“这几日,周状元、罗大公子都住在青松馆,听闻沈大姑娘的才学是极好的,你们倒不妨一处做学问。”

  做学问?

  沈宛可不会做学问搏功名,只是大周民风还算开化,听说京城书院里便有一个女夫子,而太学院里教授皇子公主们琴艺的也是女子,但官家千金只是懂得便好,并不一定得非常精通。

  沈容忙道:“有劳大娘与梁大哥说一声,就说是我……我沈五娘向他请教琴艺、棋艺,他不嫌沈五笨拙便好。”

  外头,传来一阵嘈杂声。

  幽兰榭的侍女出去瞧了一阵,回来时,身后跟了两位清秀、体面的丫头,一水的穿着粉褂春裳,挽着一样的发髻。“沈大姑娘,是崔姑娘、罗姑娘二位来了,说是过几日要办一年一度的诗词会,她们得过来预备张罗。”

  罗姑娘,是罗小鸾。

  沈宛对沈容道:“你烧刚退,快回屋歇着。我去迎接崔姑娘、罗姑娘。”

  沈宛原与罗小鸾交好,两个一见面,又少不得说笑几句。

  崔鸣凤笑道:“听说青松馆那边的青松诗社都开始张罗了,今儿一早,永乐公主便使了宫娥来递话,让我们的幽兰诗社也张罗起来,这不,她一出手就给了五百两银子。”

  罗小鸾笑道:“社长都出了银钱,我们几位成员也不能不出,我添了一百两。”

  沈宛答道:“罗姐姐添了一百两,我也添一百两吧。”

  崔鸣凤用手点着二人,“但凡能多出的,你们可不许藏私。”

  罗小鸾道:“当我和宛妹妹一般,都与你们几个一样有钱不成。好歹是我们姐妹的心意,你这当官的且先收下。”

  各自寒喧几句,崔鸣凤、罗小鸾又问了沈容的病情,沈宛一一答了。

  崔鸣凤道:“要办整个京城贵女的诗词会,正缺人手,宛妹妹就别回沈府,正好帮衬我一把。你不知道,小鸾嘴儿甜,要让她干什么活,又最是个奸猾的……”

  几人又说笑了起来。

  沈宛因要帮着崔鸣凤预备幽兰诗社诗词大会时吃用的果点,又要张罗摆设的场地等等,便是这里不够的桌椅也要去各家借来摆上,诸事繁琐。

  午后,潘倩得了消息,也赶来帮忙,一时间几个姑娘们都住进了幽诗榭,好在这里的房间够多,倒是热闹得很,每日少不得聚在一起,由崔鸣凤给她们分派任务,何人负责办什么差事等等。

  沈容两日后大好,只夜里还有些微咳嗽。白日无事,拉了罗小蝶、萧二十三娘去请教大才子们琴棋学问。

  因是几个小姑娘,年纪又不大,正是好奇又好学的时候,梁宗卿、罗玄离、周元朗三人倒是热心传授。

  梁宗卿教沈容,罗玄离自教了萧二十三娘,而周元朗则教了罗小蝶。

  对于这样的一带一的传授技艺,沈容偶然抬头一望,不由勾唇一笑。

  前世里,萧十三娘最后所嫁的夫婿正是罗玄离。而罗小鸾也由长辈许配给了周元朗,曾有传言说,这二对良缘能成,是因为她们的妹妹在其间帮衬的。

  只那时,她并不曾被赵熹丢到河里,也不曾染病,沈宛并不得机会帮衬崔鸣凤筹备诗词大会,如果沈宛能与梁宗卿结成良缘,真正就是一段佳话。

  一时间,沈容心飞千里之外。

  梁宗卿伸手在她眼前晃了一下,“沈五娘,该你下棋了。”

  沈容萌萌一笑,拿起一子落定。

  梁宗卿惊疑地看着棋盘,扫过不远处廊处坐着的另两组,“容儿,周元朗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你是何时学会的?”

  “走神的时候。”

  沈容扬了扬头,她爱走神,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走神,而是注意到周围的事上了,她看似走神,却将周元朗最擅长的棋技学会了,不仅如此,罗玄离那种“罗玄离布棋多多益善”的风格也学会了。

  梁宗卿发现,以沈容的聪慧,若有好先生指点,他日成就与才华便是自己也未必能及。“你跟我学下棋,倒把周元朗的棋技风格学了去,罗十一娘要知道定会羞愧。”

  沈容捧着下巴,“她是否羞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好像学不会你的棋技风格。梁大哥,你的棋技我虽然不懂,可就是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不像周状元、罗公子那般明显,他们二人的风格,只需要下上几盘棋,就能突现出来。

  可这几日我跟着你学棋技,依旧看不懂你的风格。你的棋风很杂,就像是你跟了至少不下十个棋艺高手学过棋。有时候,稳扎稳行;有时候,步步为营,我走一步棋,只能看到未来的三步、五步,可你却能看到未来的十步乃至更多。

  我姐姐说过,棋风如人,人似棋风。可见梁大哥是个能接受新生事物之人,并非墨守成规,能懂变通,因势而宜,大抵是梁大哥的棋风。你与人对奕,也在不停地学习、吸收他人的优点……”

  梁宗卿这几日相处下来,越发被沈容所吸引、折服。

  在琴技上,沈容的基本功不到位,但她一旦用心学习,进度惊人。

  沈容绝对是个好苗子,只是沈家将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在沈容身上,完全忽视了这个嫡次女。

  沈宛、崔鸣凤、罗小鸾三人打趣三大才子,“他们三人被三个小姑娘缠住,不是授琴便是授棋,偶尔还要教授书法,他们是怎么筹备诗词大会的?”

  罗小鸾笑道:“我让十一妹妹问过了,十一妹妹说,周状元道‘他们男子的诗词会,不像我们贵女这边的繁琐,要做什么,安排下头得力的小厮、管事去办,办完了,只需回禀一声。’”

  崔鸣凤轻叹一声,“我们几个就是劳碌命!”

  什么都得亲力亲为,因是京城的大事,挑事的虽是永乐公主,可她几乎不管,只拨了几百两银子就做甩手掌柜,下头的事都交给崔鸣凤着办。

  两大诗词会日渐临近,幽兰诗社的贵女也陆续前来问讯过几次,有的坐一会儿,交了社资离去,还有便留下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时间,幽兰诗社里倒是热闹得紧。

  沈容跟着梁宗卿学习琴棋,得他指点,进展神速,又因沈容原就在现代社会里学会音律、棋艺,经常是一点即通。

  可沈容却央求梁宗卿道:“梁大哥,可不可以帮我一个小小的……小忙。”

  “什么?”

  “不要把我进展很快的事告诉任何人,我不想太吸人注意。”

  “这是为何?”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我不想要太高的名声,再说,琴棋技艺,可以学习,可以陶冶情操,却不能当饭吃。”

  真正能成为事业的,绝非是这些琴棋技艺。人的谋生手段,还是能赚钱吃饭的本事方算真正的本事。

  梁宗卿微微一笑。

  一个十岁的小姑娘,都知道出名未必是好事,而他,自六岁以神童成名以来,少了多少童年的快乐,自记事起就困在书房、私塾,又或是书院读书,但好在他的祖父卫国公却是个开明之人,对教养子孙上,又力求“因材施教”,这才给他三载自由,允他云游天下增长见识。

  梁宗卿轻叹一声,“五娘,我不久后要离京。”

  “离京?梁大哥去哪儿?”

  “云游天下,这是我祖父少年时的梦想,我祖父身为梁家家主,不得不担负起梁家重担……”他与个小姑娘说这些,她懂么?

  沈容微微一笑,“终有一日,我会离开京城,踏遍万里河山,看东岳之气势,赏草原之广阔,瞧大漠落烟,绘江南烟雨……”

  梁宗卿笑道:“五娘是女子。”

  她说的话,听得他热血沸腾。

  他喜欢云游,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拜访各地的名士,切磋学问,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而有些知识是书本上不能看到的。

  “女子怎了,女子也可以做成许多事。”沈容故作生意地模样,“我再不理梁大哥,梁大哥居然瞧不起女子。”

  梁宗卿俯身低头,小心地看着沈容,“梁大哥没瞧不起女子,更没小窥五娘。”眉眼里蓄着满满的宠溺。

  沈容突地展眉一笑,“我姐姐就很好,她美丽端方,才德兼备……”

  索性就直白地问吧,反正她还顶着小姑娘的身子,就算说错了,以梁宗卿这样的谦谦君子定不会与她这小姑娘计较。

  梁宗卿原是含笑的脸,微微敛住了笑意:她怎会了解他呢?他最初欣赏的确实是沈宛,但那次“蹲厕”之后,他却被沈容所吸引。他心疼沈容的早熟,因为任何一个早熟孩子的背后,都有一段辛酸而坎坷的过往。

  沈容的早熟,许是在她知晓母亲、哥哥被害的真相那日开始。而近来的接触让梁宗卿更加珍惜、看重沈容,沈容不仅聪慧,同时意志坚韧,行事也很沉稳,没有同龄孩子的张扬、浮燥,她有主见,更加独立,对学习知识,一双明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时常问一些连梁宗卿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

  如果她能拥有更好的老师,一定会是闪耀的明珠。他甚至有那么片刻,希望能做她的先生。

  “梁大哥,你去年初冬回京,怎么又要离开?我舍不得你。”

  “我喜欢云游天下。”

  三年,又三年归来时,永乐公主定然已有驸马。

  这些日子,他看到了梁宗均的神伤,梁宗均自小喜欢永乐,永乐却心系他人,即便他已经说明白,但他到底有些不放心。

  梁宗卿想着,唯有自己离开,才能避开长辈逼他娶亲之事。

  沈容坐在九曲廊桥上,一双腿摇晃着,手里拿着一盒鱼食,时不时丢一些下去。

  “听说你父亲在给府里寻先生?”

  “暂时寻了一个,父亲似乎不大满意,但总得教习半年,待寻得好的,秋天时就换个先生。母亲给我们姐妹请了一个女先生,唤作叶初锦,每日捧着四姑娘、九姑娘,对于我与八姑娘、十姑娘倒不甚严格。”

  梁宗卿平视前方,在曲径廊桥的那头是幽兰榭,榭里有七八个年少美貌的贵女,几人聚在一处说笑着,又有婆子、下人们正与崔鸣凤、沈宛在对活,似在小声说什么。

  “叶姑娘在十年前是名动京城的大才女,只是命运坎坷,你当敬她。”

  “我虽不喜她巴结四姑娘、九姑娘的模样,对她该有的敬重还是有。相反,我感激她对我的和善、宽容。所有的先生教出来的姑娘都是一种笑脸,一样的举止,又有什么乐趣,我就是我,我是沈容,才不要被教得跟泥娃娃一样。”

  在梁宗卿面前的沈容是快乐的。

  她喜欢和梁宗卿聊天,最喜欢说沈宛的事,可不知为何,每次她说不了几句,梁宗卿总是岔开话题。

  梁宗卿突地正容道:“好了,你休息的时间到,得回去练琴。”

  沈容吐着舌头,扮了鬼脸,一转身坐到琴台前,学着梁宗卿教她的样子,一下又一下地拨弄琴弦,“梁大哥,我现在的指法可对?”

  梁宗卿点头。

  这个一直追寻着自由、快乐,想像男子一般可以云游天下的小姑娘,让梁宗卿心下柔软,她虽生在官宦人家,可她一点也不快乐,她不要美名,她不要富贵,她所求的只是岁月静好。

  沈容即便是指法和坐姿都对了,可一曲最是简单的曲子,依旧弹得断断续续,直惹得萧二十三娘与罗小蝶在一旁抿嘴想笑。

  *

  午后,沈宛、萧二十三娘、罗小蝶三人挤在一边低声说话。

  沈容道:“怎么样?你们俩的小红娘当得如何了?”

  罗小蝶扬了扬头,“周大哥对我堂姐有意思,早前我天天说我堂姐如何如何?今日我没提堂姐,他居然问我‘你鸾姐姐可好?’”

  萧二十三娘道:“我也一样,我与罗大哥提十三姐姐了,他今日突然没听我说十三姐姐好奇,也主动打听起来。”

  两人一说完,皆巴巴地看着沈容,问道:“沈五娘,你那儿呢?”

  沈容叹了一声,道:“我可没你们俩这般顺遂,梁大哥说,过些日子他离京云游天下。”

  罗小蝶、萧二十三娘异口同声,“怎么还走啊?”

  沈容肯定地点头,“他是这么说的,他说卫国公年少时最大的心愿就是云游天下,他要完成卫国公的心愿,代他祖父走遍每一个地方。”

  萧二十三娘道:“我听哥哥们说,梁大公子上次去的是西凉国及其附属的两个小国,西北那么大,那里有荒漠,这一走便是整整三年呢,他在外面也曾拜师求学……”

  罗小蝶道:“他不喜欢宛姐姐吗?宛姐姐长得好看……”

  她们三个人说好的,要替自己喜欢的姐姐促成良缘。

  这主意是沈容与萧二十三娘商量,对几位姑娘,只说是萧二十三娘想出来的主意,萧二十三娘最爱出风头,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个特别的女子,想着荣国公夫人最看重萧九娘,其次便是萧十三娘,自是乐意替萧十三娘促成良缘。

  罗小蝶更不用说,她与罗小鸾的感情最好,也是想帮衬一把的,再说周元朗除了是寒门学子外,其他各方面条件都极好。

  罗小鸾父母远在他乡,这次回京原就有让祖父祖母帮忙物色良缘的意思。

  崔鸣凤见三个小姑娘挤在一块儿说悄悄话,立时轻咳一声,“你们三个,鬼鬼祟祟地干什么?”

  萧二十三娘一扯两人,三人立时站好,冲着崔鸣凤傻笑,“崔姐姐,听说你们府里要办喜事了?”

  这个八卦的萧二十三娘!

  沈容微微有些着恼。

  崔鸣凤自数日前搬过来,其间回过去两回,与长辈见礼问安,又因这里事忙,便又过来了。崔家因出了一个幽兰诗社副社长的姑娘而觉得自傲,这不仅是证明能力才学的,更能证明崔家的底蕴,不仅出人出力还出钱地帮衬着崔鸣凤。

  崔鸣凤早已定亲,对方亦是皇亲国戚,是当今至德帝的侄儿小端王,只待小端王年满十八,二人便要完婚。

  小端王之父端王,早年在与北齐交战中,战死沙场,故而小端王五岁时就袭了王爵,又得至德帝看重,当初为了给小端王订亲,皇帝与端王妃可是千挑万选,最后选中了崔左相的孙女崔鸣凤,一是因为崔鸣凤能干,又因她有些才华学识,再加容貌也是如花似玉。

  崔鸣凤道:“萧二十三,你且说说我们府里办什么喜事?”

  萧二十三娘指着沈容。

  罗小蝶似恍然大悟,“听说崔大公子在议亲,说的是沈五娘的四姐沈宝。”

  崔鸣凤凝了一下,上次回家,她在家陪长辈吃了顿饭,之后沐浴更衣便离开了,自不知家里的事。“沈四娘……”她对这个人印象全无。

  沈容知道,是昨日午后,潘氏遣了石妈妈随潘倩来给沈宛姐妹送衣衫,石妈妈与沈宛说沈府的事,特意提到,老太太同意将沈宝许给崔左相的傻孙子崔鸣礼之事。今日一早,沈容将这事告诉了萧二十三娘、罗小蝶。

  三个人就此发表了一番看法,

  潘倩昨日来后,在幽兰榭住下来了,说是要帮衬一把,亦添了一百两银子的社资,还从家里带了二斤上等的茶叶来。

  崔鸣凤心里第一个念头:大哥已经傻了,好歹得找一个真心待他的人度日。这般一想,决定使了丫头去与小环打听沈宝的为人处事。

  沈宛早就叮嘱过小环、沐雨二人,让她们捡了好话说,莫把两家的婚事给搅黄了。

  几人散去后,沈容去寻了沈宛,将她拉到屋里,低声道:“姐姐,梁大哥说,过些日子他要离京云游。”

  沈宛咯噔一沉,今晨一大早,罗小鸾就把她拉到屋里说话,原来是周元朗通过罗小蝶给她写了一首情诗,罗小鸾昨晚一宿没睡好,要与沈宛分享这件事。

  她喜欢梁宗卿,可梁宗卿对她竟无半分想法么?

  她隐隐瞧出些端倪,好似永乐公主倾慕梁宗卿。

  沈容问道:“姐姐喜欢梁大哥,你不如寻他把话挑明吧?”

  “你又胡说,女儿家总得矜持优雅,怎能与男子说这种话。”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女儿家的矜持,再讲下去,梁宗卿就离京了。

  沈宛是骄傲的,自入京以来,讨好示意的名门公子不在少数,便是这以情示心的也比比皆是,她放下自己的骄傲,更做不出去追梁宗卿的事。

  可沈容的话,对她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她对梁宗卿的倾慕,早已经流露出来,周元朗、罗玄离二人与罗小鸾、萧十三娘陆续回应了情感,唯独梁宗卿一直无动于衷,若梁宗卿有意,不会阻止他祖母、母亲去沈家提亲,而父亲沈俊臣更无意将他许配给梁宗卿。

  沈宛一方面想为自己争取幸福,一方面忌讳于世俗礼教,在沈容道破之后,一颗心更是七上八下。

  “沈五娘,我们要去学琴棋。”

  罗小蝶站在外头大喊一声。

  沈宛道:“容儿,去罢!”

  明日便是一年一度的诗词大会,这对幽兰榭、青松馆来说是一年之中最大的盛事,梁宗卿虽然担着副社长的名,可青松馆还有一个副社长——罗玄离。在他远游的这三年,青松馆的许多事务便是由罗玄离打理的。

  与往日一样,对奕一局后,由她们各自拜的先生指点一二,再继续练习琴曲,而彼时,罗、周、梁三人在旁人小声说话,又有管事小厮来陆续回事。

  他们商量之时,梁宗卿离开了。

  ---题外话---亲们,月初了,鞠躬求月票!敬请支持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