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阴影之外 第1386章 但求不虚此行

《阴影之外》第1386章 但求不虚此行

作者:凡尘丹阳 字数:2098 书籍:阴影之外

  [[敲击声透过冰层变得愈发沉闷,片刻钟后戛然而止,那道模糊的身影也彻底消失不见。小姑娘对此无动于衷,这在对方想来应该是正处于修炼之中,而她却是在回忆,回忆族人们对自己所说的、所做的一切。

  打从有记忆以来,小姑娘就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太一样,虽说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安稳,可族人们,甚至族长爷爷的话,都宛如刀子般深深刺痛了她那幼小的灵魂。

  因为小姑娘与其说被“抚养”,倒不如称与一条野狗没什么两样。虽然话很刺耳,可却也绝对是实情。

  族人对小姑娘的唯一想法就是:快点长大,快点变强,再变得更强!闲暇时间也要分摊猎捕野兽的工作,魔法师也能砍柴生火。因为一切都是我们赐予的,若是没有我们,她又哪里会成为什么魔法师呢,更别提继承那根法杖了!

  族人们总是将“穷养的孩子,才能更有出息”挂在嘴边,然后一边窝在暖烘烘的岩洞里喝酒,一边嘲笑着小姑娘那双红肿的手。那双手能施展出强大的冰系法术,可却无法胜任挥舞柴刀的工作。

  虽然小姑娘幼年饱受刁难,但如今却修炼至魔导士境界。再反观曾经那些族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不过就是是在掩饰自己的无能罢了。否则他们现在又为何会畏惧小姑娘的强大实力,或者说担心自己被报复寻仇。

  曾几何时,小姑娘觉得自己与雪地里的走兽无异,还能活着就该感激对方,感激对方的仁慈与怜悯。若是哪天死掉了,也不能心存抱怨,因为自己本就是只小兽,生死全都要取决于对方的饥饿程度。

  那些鸡狗猪羊被养在圈里,长大就杀掉,它们活着又有何意义?本无意义!它们的生或死都仅是因为人的需要罢了。

  神灵要从万物的灵韵中吸取能量,若是世间没有了活物,想必就算是神灵也会枯萎消亡。

  灵魂是种子,人是庄稼。神灵种下那些种子,然后让庄稼长大,因产生欲望而痛苦,痛苦了便会向神灵祈祷,便会愿意把自己的一切供奉出来,所以神灵才会被称之为神灵。

  但如果没有了人,神灵又有什么优越感呢?正因为人的卑微,那些神灵才得以高高在上。正如鸡犬的眼中,人也是神,也可以主宰它们的命运一样。

  小姑娘曾经便是那些“鸡犬”,可就算是“鸡犬”,也有着自己的梦乡。她也曾向许多族人提及过自己未来要去旅行,要亲眼瞧瞧这个世界,要见到更多更美丽的风景,要寻觅自己的同伴。

  然而族人们对她的那些话却显得不屑一顾,甚至称旅游的意义不过是旅游,不过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的地方。

  小姑娘被那些质疑深深刺痛,她强忍着不让泪水滴出眼眶,转身跑回自己的岩洞。片刻钟后,族长爷爷走了进来,小姑娘一脸期待的望着对方,期待对方能说些什么。

  然而语气的确柔和了不少,可就连族长爷爷都无法理解自己的念头,反而称小姑娘之所以现在还能活着,还能修炼,还有口饭吃,就该心存感激,并且要将族群的利益放在首位,而非自己的那些白日做梦。

  小姑娘闻言抹掉了泪水,而后默默看着族长爷爷离去,随即挥手用坚冰彻底将洞口堵住。也就是从那天起,小姑娘心底的那颗种子开始一点点破土而出,虽然看起来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可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向上舒展着。

  她从未离开过这片雪山,因此自然无法分辨族人们的话是否正确。可就算对方说得没错,自己却也要出去走一走。

  “即便粉身碎骨,但求不虚此行!”小姑娘的脸上重新挂满笑容,灰色眼眸里闪过一丝冰蓝色的荧光。若是这种情况被克莉丝汀瞧见,估计会很吃惊,因为那是专属于天赋异禀之流的特征,那是将魔力融入血液与骨骼后的异象,就连克莉丝汀自己都未能做到。

  从那天开始,小姑娘不再与任何人谈及自己的梦乡,更不会再聊什么自己打算脱离族群的“蠢话”。从那天开始,她变得更加“乖巧”,“乖巧”得饱受族人们的刻薄与白眼,“乖巧”得将修炼时间再次拉长,“乖巧”得还是会主动向同龄人笑着打招呼,即便收获的全部都是些嘲笑。

  在此前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总觉得自己将成为别的什么人,似乎总想去某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在那里重获新生。并且这种行为,迄今为止都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

  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成长,在某种意义上类似改头换面的脚注。可无论怎样,我们是想通过成为另一个自己,来将自己从原本的自己所怀有的什么当中解放出来。

  但很多年后,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可以一个人去旅行,可以肆无忌惮的吃喝玩乐,可以与陌生人并肩同行,更可以走遍千山万水,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然而终归那山还是山,那水也还是水。这世上的一切都不会因为我们的抑郁或悲伤而落魄,更不会因为谁放不下而失去意义。年龄的老去,也终会让我们明白,失败就是一副有色眼镜,让自己迷茫的,不过是自己那些不切实际的期盼。

  很多人都喜欢将大道理挂在嘴边,有事没事就吐出几句让别人不知该如何回应的话。可那么做的意义又是什么?完全照搬著名学者的思想,然而修饰自己的言行?

  多做点实事比什么都强,创造思想也比传播思想更有意义。更何况,很多大道理都经不起推敲。如果我们在一大把年纪后,还总是喜欢说三道四、指指点点,那自然会被许多人反感。

  因为传播思想是最遭人鄙视的,自己并非那些思想的创造者,甚至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看来,不过就是惺惺作态的具象。

  如果没有穿越过漫漫黑暗,没有经历过痛彻心扉的过往,那我们就永远不会明白看到星光时的喜悦,也自然不会懂得黎明的真正意义。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简单符号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但那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我们非常迫切的打算把自己心中所想传达给什么人,但他们却没有接受那些想法的能力,或者说单纯没兴趣。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被别人所感同身受。

  这么喧闹的世界,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安身之所呢?有时候我们会憎恨这个世界,而有时候却又觉得那些憎恨毫无意义,唯一能确定的是自己还活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