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忠面无表情将一份薄薄的文件递给迈克-李,心底却叹息一声,谈判是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李唐明显不适合这样的工作,但作为老板,他又必须参与这次的重大收购。
迈克-李明显有些诧异,作为技术人员,他其实也不擅长谈判,但也明白涉及如此大金额的收购案,第一次接触不过是双方磨嘴皮的第一步,距离谈判结束还早着呢,但对方的老板似乎已经有些不耐烦了,看起来,比自己更像一个谈判桌上的菜鸟。
只是,接过对方的方案,看了没一会儿,他就大吃一惊,意识到对方能年纪轻轻成为一家大集团的老板,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随后在同事疑惑的眼神中将这份不可思议的协议递给他们传阅,而他们的表情也基本与自己相同。
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收购协议,更像是一份风险极大的对赌协议。
“我会将目前的收购价提高到3亿美元,是的,在原本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万,我想着足够工作室制作两部电影,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其中一部电影必须按照我提供的剧本制作,我作为制片人,而另一部电影则由完全由你们自己来,我不会进行丝毫干涉。
如果你们的电影依旧像以前一样没有起色,甚至亏本,而我的那部电影成功了,那么以后工作室所有的电影制作的立项,都需要经过精准影视的同意才行。
抱歉,我并没有冒犯的意思,对你们的技术能力也没疑问,我相信你们的技术在好莱坞都是顶尖的,但对你们讲故事的能力,说实话,我并不看好。
另外,我所指的成功条件是电影全球票房至少是其制作成本的3倍。”
当翻译将李唐的话告知对方后,这样疯狂的对赌协议顿时让自然工作室的一众技术宅感到不可思议,会议室再次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他们不知道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如此自信,或者说自大,动画电影仅凭借票房收回成本其实已经算是成功,毕竟还有其他的收入,比如DVD以及周边,运作得当,收益甚至并不逊色于票房收入。
迈克-李并没有对李唐的话语感到不适,只是稍稍皱眉说道:“若是我们的电影成功了呢?”
李唐笑了笑,说道:“正如文件中说的,若是你们的电影成功了,无论我们的电影成功与否,那都证明了你们的能力,我可以答应你们的条件,工作室运作以及电影制作不会受到投资方干涉,甚至保证十年内不会将工作室出售。”
然后没等迈克-李继续开口询问,他就耸耸肩道:“若是我们的电影都失败了,我想即便我想跟你们继续合作,你们也不愿意继续。”
对李唐的自嘲笑了笑,迈克-李与同事开始低声交流。
其实,这个替代方案在提出收购自然工作室的设想之时,就已经在作为备选方案被李唐提出来了。
简单说来,收购双方的不信任是合作最大的阻碍,那么李唐就花3亿美元,让双方彼此相互考察一下能力。
不得不说,这样的魄力不仅让这些好莱坞的电影人震惊,就连已经熟悉了李唐的陆文忠也感到匪夷所思。在他看来,这样的收购方案实在是过于粗暴简单,而且非常不利于投资方精准集团。只要对方的电影成功了,无论己方的电影能否成功,对方都获得了这次谈判的所有筹码,而己方只有在自己电影成功,并且对方失败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所有筹码,至于这些所谓的筹码也只是对工作室的有限干涉和保留随时出售的权力,而这对于其他好莱坞巨头收购案来说,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基本的谈判条件。
片刻后,迈克-李带着一丝兴奋的笑容对李唐说道:“李,你的方案非常宽厚,说实话,我都忍不住想要马上答应了,但你知道,收购谈判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我需要跟公司上下沟通,所以,暂时不能给出什么实质承诺,但我要说,这次可能真的要完成收购了。”
李唐知道对方基本上已经接受了收购条件,他知道对方心里渴望什么,是的,证明自己,证明自己能够成功。
虽然自然之前曾经独力制作过几部电影,但作为环球的合作方,所谓完全自主根本不可能,当然这样店大欺客的事也不过是寻常之事。他们认为是环球影业的干涉导致了他们的失败,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自然工作室唯一盈利的一部电影是几乎没有受到环球影业干涉,因此,产生这样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唐这份看似疯狂的协议给了他们最想要的机会,因此,自然工作室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我知道自然工作室的核心是技术,所以,在未来两年我还将陆续投入5000万用于技术研发,以巩固Mentalreal在CG渲染技术领域的地位。”
Mentalreal是自然工作室专有的渲染系统,能够将光线追踪算法推向极致,也是唯一能与皮克斯的RenderMan相抗衡的渲染系统,在这方面梦工厂都略逊一筹。也正因为这个系统,那些好莱坞巨头才会对自然工作室青睐有加,否则,就凭几部亏本的电影,哪里能让那些资本大鳄动心。
尽管只是空头支票,但一帮技术宅依旧感到非常兴奋,而李唐见对方眼神发亮,微微一笑,继续加码道:“另外,如果未来电影能够成功,我希望持续对工作室注资扩大规模,自然工作室不应该局限于动画制作,电影特效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听了他这话,迈克-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处于兴奋状态,他这才发现自己完全看走眼了,对方根本不是什么谈判菜鸟,而是谈判桌上魔鬼,要不然怎么能将自己内心最渴望的条件如此精准地说出来。
“我会尽快给予你答复,我想着用不了多长时间,自然工作室并不是刻薄的公司,我能感受到你的诚意,还是那句话,希望我们能够达成合作。”
从会议室出来后,评估团队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马克-韦恩带领下参观了自然工作室,其实,这本来才是正确的评估流程,只是没想到,李唐这么快进入了谈判的最终阶段,让一起前来的评估团队心里不由泛起了嘀咕。
接下来两天,评估团队变成了谈判团队,最终原本计划一周的收购流程居然只用了一半时间就火速完成了交易。
收购完成,李唐立马动身赶回华夏,至于后续收尾,则交给了陆文忠完成。
虽然收购案已经确定,而且李唐看似掌握了谈判桌上的主动权,但陆文忠依旧认为这样的方案风险实在太大了,连好莱坞最顶尖的制作公司都不能保证一部动画电影的成功,李唐仅仅作为编剧和制片人,怎么就自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呢?
不过,鉴于以前李唐在音乐和电影上的成功,陆文忠倒没有真对李唐失去信心,毕竟这个年轻人总能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奇迹,这对他似乎成了一种习惯。
大概这才是他没有十分坚决反对这份方案的原因,对于这个年轻人,他似乎有那么一些盲目的信任。
正如陆文忠所想的,李唐不认为自己的电影会失败,他的脑中有十几部堪称经典的好莱坞动画电影是这个世界没有的,只要自然工作室用心按照他的剧本来制作电影,经典故事加上完美技术,几乎没有失手的可能。
而只要自己的电影能够成功,那么无论自然工作室的电影成功与否,自己都将能够进一步掌控自然工作室,到时候,它将成为精准影视重要的组成部分。
至于自然工作室不会不制作自己的动画时不用心,或者夸大制片成本,李唐并不担心,不说工作室会设立一个质量控制的总监,就说电影的质量,李唐可不认为自然工作室会如此不明智;至于制片成本,因为动画制作不牵涉摄影,布景,演员这些x因素,无外乎人力、工作电脑、服务器、渲染系统等软件以及一般性的运营费用,成本比起普通电影容透明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