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胡马 第111章 书记还乡,亲情常驻一日春

《胡马》第111章 书记还乡,亲情常驻一日春

作者:邹晓春 字数:2791 书籍:胡马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终于爬上山顶了,袁晋鹏用手抹去额头的汗水。极目远眺,天朗气清,远山如黛。一阵清凉的山风徐徐吹来,顿觉神清气爽。刘贞吉在他的肩头拍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不是有这个感觉?”袁晋鹏说:“是啊,登高望远是人生快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站在高处,人的心胸大了很多。”话音未落,晴空中响起一记沉闷的雷声,风起云涌,黑压压地围住整个山头。不过几分钟,袁晋鹏已经看不清身边的刘贞吉。下山,下山!可是他们怎么也找不到下山的路。路呢,路呢?恍惚间,暴雨倾泻而下,自己身上不知何时有了斗笠蓑衣。很快烟消云散,雨过天晴。远远看见刘贞吉站在一块高高的巨石之上,俯视四野。他快步走向巨石,却发现巨石兀立,无径可上,不由得急得团团转。

  袁晋鹏惊醒过来,发现床头灯开着,邓琼正瞪大双眼看着自己:“你做什么梦了,嗷嗷叫,还出了一头汗。”

  他拿起床头柜上的手表一看,才四点半钟。怎么了,作这么奇怪的梦?也许最近事情太多太杂,太紧张了。

  两个多月前,上官黎明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庞大的调查组兵分几路奔赴全省各地。坊间传言刘贞吉和上官黎明关系好才进位执掌市委,此次上官黎明落马,刘贞吉难免瓜李之嫌。袁晋鹏发现,刘贞吉虽镇定自若,但最近明显消瘦了,甚至有了浓重的黑眼圈。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本来不容易瘦下来,刘贞吉或许夜不能寐。他实在想不到上官黎明的倒台和刘贞吉有什么瓜葛。如果有,至少不是晴川市委一把手任上。当然,刘贞吉不会无缘无故的失眠和焦虑,也许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刘贞吉和他无话不谈,却很少提及和上官黎明或尹军萍的交往。他想起李中孚曾经告诉他,尹军萍带着北京的田老板在宋城收购钨矿和制药厂时,刘贞吉开了不少绿灯。刘贞吉是因为这个事夜不能寐吗?

  他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再次醒来时,已是艳阳高照。赶紧起床洗漱,匆匆忙忙地去办公室。昨天下午,刘贞吉交代说今天有事,早些到办公室。走进刘贞吉办公室,却没看到刘贞吉,只有车林林在收拾文件。他看了看手表,快到九点钟。他正要拔打司机的电话,听见走廊上传来刘贞吉稳健的脚步声。

  刘贞吉一脸倦色地走进来:“今天是星期六,你们陪我回一趟隆兴老家吧,去看看我的老父亲、老母亲。”

  袁晋鹏惊呼:“好,好!我们一直想去拜见老爷子,您没给机会啊。”

  他心有疑惑,刘贞吉怎么突然让他和车林林陪着回去看父母。刘贞吉的父母亲以前在县实验林场工作,退休后定居晴川。去年又搬回隆兴老家刘坊村居住。

  三九时节,明晃晃的阳光貌似强大,其实乏力。快到十点钟,气温仍然只有六、七度。小车驶下高速公路,拐到乡村公路上。这是一条竣工不久的水泥路,七米宽,六公里长。建设资金是刘贞吉找隆兴市领导要来的。小车快速而平稳地行驶在公路上,刘贞吉坐直身子,朝公路两旁张望。心想,不管怎么说,总算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办了一件实事。

  袁晋鹏说:“刘书记,您为家乡人办了一件大实事啊!”。

  刘贞吉:“要感谢微微一笑隆兴市政府,我只是代表村里的老百姓反映大家的诉求。嗳,最近论坛上有什么消息?”。

  车林林说:“这两天本地没什么值得讨论的话题,多数人在议论这个贪官那个贪官接受调查的消息。”

  刘坊村是一个一百来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前有一条蜿蜒而过的小河,水清见底,偶尔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里欢快地追逐嬉戏。村后是一座平地上陡然升起的小山,山上郁郁葱葱。刘家的三层小楼在村子的最东头,与其他人的房子至少相隔四、五十米,房前是一块一亩多的菜地,屋后是一口约摸半亩地大的小水塘,房子东面是一片毛竹林。袁晋鹏和车林林看罢啧啧称赞,说是世外桃源。刘贞吉介绍说,这里以前是荒山,老爷子回来后左整右整,弄成一个像模像样的农家小院。听到小车发动机的声音,老爷子、老太太走出来,见是刘贞吉,笑容满面。两位老人年过古稀,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老爷子以前做过林场场长,见过世面,关心时政,和袁晋鹏、车林林相谈甚欢。过了一会儿,刘贞吉几个堂兄弟上门,要请刘贞吉吃饭。

  谁料,在几个堂兄弟争执不下之际,村支书来了:“你们别争,由我做东,你们作陪,我家杀了鹅和鸡,代表全村父老乡亲感谢刘书记,帮我们修了水泥路。”

  刘贞吉心想到哪个堂兄弟那里都有厚此薄彼之嫌,便顺水推舟答应村支书。

  这顿饭吃得热火朝天,十几个人轮番向刘贞吉和袁晋鹏敬酒,搞得他们疲于应付。起初,袁晋鹏以为米酒没什么酒力,几碗下肚,腹中翻江倒海,才意识到不好对付。刘贞吉知道家乡的米酒厉害,可在家里不能摆书记的架子,经不住自家兄弟的劝,几个回合下来,也迷迷糊糊。下午四点多钟,他们才从酒桌旁下来,踉踉跄跄上车。

  刘贞吉有点舌头打卷,叹道:“唉!政坛冷暖如四季,亲情常驻一日春。还是家乡人、家里人实在哦。外面就不是这样,今天你在台上,人家敬着你,下了台,你狗屁不是。老话说,上台的官,下台的狗,就是这个意思。”

  袁晋鹏附和道:“是哟,家乡人淳朴!你帮他们做点事,他们要记你一辈子。”

  刘贞吉眯上眼睛,好大一会儿才慢慢睁开,目视窗外:“上官黎明的案子有消息传出来,说是受贿几千万,情妇十几个。”

  “啊!”袁晋鹏和车林林同时发出惊叹。

  车林林习惯性地掏出手机,上网搜索,很快找到相关的消息:“论坛有人爆料,说他那些情妇,要么提了官,要么赚了大钱。还有几个情妇做掮客介绍买官卖官赚得盆满钵满。有个女大学生情妇毕业一年多就是几百万的身家。不过,门户网站还没有这些消息。”

  刘贞吉又是一声叹息:“唉!哪里想得到,上官黎明威风一时,怎么就是过不了美人关呢!。”

  “儿女情长温柔乡,英雄难过美人关。人都有弱点。上官黎明拼命搞女人,他老婆自然拼命捞钱敛财”袁晋鹏说。

  “这两年,反贪腐的力度加大了。每过几天就有人被双规、被批捕、被判刑。多少人夜夜难眠。坐在一起聊天,不是传这个被调查,就是猜测那个挂了号。有人惶恐不安,也有人翘起脚看戏,巴不得看大戏。我没事,经得起检查,至少没什么大问题。当然,工作中非要挑毛病,也不敢打包票,那是水平能力问题。”刘贞吉舌头有点打卷,说得含混不清。

  袁晋鹏说:“刘书记,你一贯两袖清风,能有什么问题?肯定没事!”

  刘贞吉神情落寞,摇摇头,自言自语:“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下次回来我还是市委一把手吗?”

  “书记,您想多了。能有什么问题?!”车林林宽慰道。

  刘贞吉默然不语,目光再次瞟向窗外。公路两边草木凋零,灰蒙蒙的,显得冷寂而肃杀。

  他若有所思,突然问:“你们知道朱胜文吗?”

  袁晋鹏一脸茫然:“朱胜文?不知道,没听说过。”

  车林林也说:“不知道。”

  刘贞吉叹息一声:“唉!你两个才子不知道,那有几个人关注啊?以前有个电视连续剧《大雪无痕》,总看过吧?”

  袁晋鹏点了点头:“看过,拍得不错。”

  车林林用手机搜索朱胜文的信息,恍然大悟:“哦,朱胜文是周密的原型。”

  刘贞吉说:“朱胜文不是没有一点问题。人在官场,几个人敢拍胸脯任何问题没有。但他罪不至死。到底怎么死的,说法很多,一个常务副市长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世界上消失了。当然,现在法制比以前完备,这种事情不可能再出现了。”

  车林林说:“网上为朱胜文叫屈的声音很多,他怎么可能自杀呢?太可疑了。”

  刘贞吉转换话题:“现在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大,很多领导干部适应不过来。人心惶惶,不是议论这个人进去,就是怀疑那个人要出事。其实是自己心里没底,彷徨终日。有些人消极怠工,怕担风险,什么事也不拍板,对工作影响很大。甚至几个局长撂挑子要求转任局党委书记,以前抢好位子,现在抢闲位子,反了。这种不好的苗头一定要尽快纠正。”

  “左说右说还是患得患失,有利可图时揽权,风清气正时图清闲。心里只有自己的小算盘,没有一点党性原则。该整一整。”袁晋鹏说。

  车林林说:“秘书长,这还真不好界定。他出工不出力,做事磨洋工,你有什么办法?恐怕还得要制度管人。要尽快出台新形势下的干部考核机制,奖优劣汰,否则不好办。”

  袁晋鹏点头:“是啊,管理机制要跟上,考核指标要更新。”

  没听到刘贞吉吭声,袁晋鹏侧过头。见刘贞吉把头枕在靠背上,张着嘴,闭着眼睛,似乎睡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