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胡马 第20章 决不放弃,不蒸馒头争口气

《胡马》第20章 决不放弃,不蒸馒头争口气

作者:邹晓春 字数:4428 书籍:胡马

  换届临近,形形色色的人事安排版本大行其道,县里的中层领导干部普遍进入一种微妙的兴奋状态。一些人明知自己原地不动,仍关心别人的升降去留。如同暂时休场的演员,身在后台,心在台上,前台一举一动尽收眼底。袁晋鹏最近心绪不宁,谢建平的突然调离,让他措手不及。人在官场,不管你多么优秀,没有“靠山”就没有底气。本来,镇长转任镇党委书记,不算什么难事,况且刘贞吉是组织部长。他担心,谢建平和周秋水面和心不合,殃及自己。

  这天下午,刘贞吉打来电话,约袁晋鹏见面。刘贞吉没有具体说什么事,他也没问,明摆着就是换届的事情。傍晚到了县城,他让小崔开车走了,独自去找刘贞吉。刘贞吉住在县委集资楼,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到了三楼,他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提着一大包东西站在刘贞吉家门口,迟疑不定地敲门。门没有开,却传出了刘贞吉的声音:“小伙子,不要敲了!回去吧,有事明天上午到办公室谈。”

  袁晋鹏看出怎么回事,上前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回去吧,刘部长不在家里见客人。”

  小伙子似乎认识袁晋鹏,顿时一脸绯红,转身走了。

  刘贞吉听出袁晋鹏的声音,开门出来:“到你家去看看,还没有到过你家呢。”

  这个时候组织部长忙得不可开交。尤其到了晚上,你在家里,人家找上门来,你躲到办公室,人家也追到办公室,甚至提着大包小包。

  袁晋鹏说:“刘老师,当领导不容易哦,单是应付这些人就要花费不少气力。”

  刘贞吉正色道:“晋鹏,拒绝是一门学问啊。一个领导要知道拒绝什么人、怎样拒绝这些人。有些人这个问题没处理好,搞得声名狼藉,甚至坐牢蹲监。”

  三转两转,朦胧夜色中看到几排平房挤在一片两、三层楼的民房中间,显得有些破败。

  刘贞吉惊讶地问:“你住这里?”

  袁晋鹏自嘲道:“三十七平米,如果在上海,算条件好的。”

  袁晋鹏的老婆邓琼在县一中教书,也是晴川师院毕业,自然认识刘贞吉,赶忙给老师泡茶。

  稍稍坐定,刘贞吉直奔主题:“晋鹏,这次换届,你可能原地踏步,要有思想准备,千万不能有情绪。你年龄轻,以后机会多。”

  下午,周秋水召集刘金钟、刘贞吉给乡镇换届调整搭框架。每逢人事调整,周秋水先和县长、党群副书记、组织部长沟通,再开书记碰头会,基本确定人选,最后召开县委常委会敲定。这些流程环环相扣,通常很顺利。当然,也有例外。有一次,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傅克刚坚决反对一个人事调整。周秋水说,这个安排经过书记碰头会研究确定。傅克刚当即反问,既然定了,何必开常委会研究?说罢,拿起公文包和保温杯,甩袖出门。弄得一屋子人面面相觑,幸好刘金钟反应快,追出门把傅克刚拉回来。傅克刚是军管干部,否则不至于态度那么强硬。

  此次换届,调整的动静不小。初步确定,八、九位党委书记、乡镇长到县直机关任职。由此波及一批人的进位调整,镇长转任书记,副职转任正职,又从县直单位派人下来任职,很是热闹。县科委主任雷晓明、县委政研室主任邱勇两人任书记,团县委负责人黎春红任镇长。谭阳春调任县计生委主任,苏湖镇党委书记丁嘉华接任向阳镇党委书记,袁晋鹏“原地踏步”,张强提拔到苏湖镇任镇长……。袁晋鹏曾经想,此次换届,最好能就地接任书记,实在困难,换个地方也行。谁料,竟是原地踏步!谢建平调离时,他有过这样的思想准备。但真的结果降临时,还是难以接受。且不比其他老资格的乡镇长,你雷晓明、邱勇能做书记,我怎么不行呢?任艳芳和周秋水的绯闻传得满天飞,一个救济股股长直接提拔负责县妇联,我干了三年镇长,还不能做书记?

  见袁晋鹏好大一会儿沉默不语,刘贞吉解释:“晋鹏,周书记说,谢县长调走时,为你打了招呼。下午,除了我,金钟书记作为你的挂点领导,也争取了很久。周书记认为,你年龄轻、素质高、能力强,唯一的缺点是基层工作经验不足,还没有磨掉书生气。从长远看,稍微晚一点到书记岗位上对你成长更有利。”

  袁晋鹏冷笑道:“哼!官话。邱勇从来没在乡镇干过,结果直接做书记。”

  可能觉得自己说话太硬,他接着说:“老师,不管结果怎样,还是感谢你们。其实,现在乡镇很难,下一步可能更难,我实在想回机关来。”

  刘贞吉摆摆手:“行百里路半九十。晋鹏,千万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难归难,你熬也要熬到书记再回来!你看这次回城的乡镇长,都是做副局长,有什么意思?你想一辈子租公产房住啊?就算你安贫乐道,小邓和孩子也不能同意嘛。”

  邓琼莞尔一笑:“刘老师,我不管他的事,让他自己拿主意。”

  袁晋鹏嗫嚅:“老师,我是气啊,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刘贞吉想了想,说:“晋鹏,说实话,我也没有完全弄清楚。按理说,建平书记打了招呼,金钟书记和我替你说话,谭阳春也推荐你,向阳镇工作排在前几名,没有道理啊!你自己找过周书记吗”

  袁晋鹏如梦方醒:“老师,我真没有去他家里,他们都送钱了?”

  刘贞吉觉得好气又好笑:“哪里找他就是送钱?你以前在谢县长身边工作,人家认为你是谢县长的人。多找周书记汇报工作、思想,对你有好处。说得好听点,你尊重他,他高兴。说得难听点,你巴结他,他心里其实也高兴。他和谢县长的关系很微妙。”

  袁晋鹏叹道:“老师,谢县长在,我觉得和周书记走得太近不好。谢县长调走了,我又觉得这么快去抱周书记的大腿让大家瞧不起。这几年,除了过年和谭阳春一起去拜个年,没有单独去过周书记家里。”

  刘贞吉叹道:“呵!周秋水说你身上没有磨掉书生气,倒是不假。”

  袁晋鹏一脸无奈:“老师,还有什么办法吗?”

  “大局已定,恐怕很难!除非上级关键领导或者周秋水的铁哥们开口。”刘贞吉不假思索地说。

  送走刘贞吉,袁晋鹏独自坐在沙发上陷入沉思。他想起刘贞吉经常说的那句话:在中国,没到手的东西就是空的。反过来想,文件下发和宣布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他又想起柳申语录“有钱能使官推磨,推得不好再推过”。自己不能轻易认输,这一届没有上去,就要等下一次或下一届的调整,甚至从此止步不前。有人对平安县乡镇长的去向做了统计,发现没有进位做书记的竟然超过三分之一。何况,无论比能力素质、群众基础,还是工作需要,他都是接替谭阳春的最佳人选。问题是,他现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替他说话,到哪里去找“上级关键领导”?谁是周秋水的铁哥们?如果用钱,且不说这种庸俗的手段如何让自己倒胃口,就是想送也送不进去嘛。再说自己存折上没几个钱,总不能举债送礼吧?事实上,除了那年改行,迫不得已给郑爱华送过一千块钱之外,他再也没有这种经历。做镇长几年,他收过人家的烟、酒、土特产,却坚决拒收贵重物品和钱款。无论怎样苦思冥想,他也想不出什么高招。谢建平、刘金钟、杨大忠、刘贞吉、谭阳春捆在一起都帮不了自己,县委一把手权力太大,一手遮天啊!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想了很多很多。也许走上这条路,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好不容易挨到天色蒙蒙亮,袁晋鹏起床,准备漱口、洗脸。刚穿上外套,听见邓琼冷不丁地说:“你怎么不找找赵昂啊,他不是和周书记关系很铁吗?”。看来,老婆也一夜未眠。他怎么会忘了赵昂呢,昨天晚上就想到了。赵昂每年来平安一两次,协调木材放行指标的事。通常,周秋水会亲自陪赵昂吃一顿饭。在平安,这算给足面子了。赵昂透露,周秋水去广东,一般和他联系。他无论怎么忙也抽时间去见个面,尽东道之谊。有一次,赵昂喝醉了酒,说周秋水戴的劳力士金表是他送的,似乎两人的关系很好。可去年发生一桩事,让他觉得赵昂在夸海口。当时,为了完成县里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和培植财源,谭阳春和他特意去广东顺德,请赵昂投资开发停产已久的松山萤石矿。毕竟是赚钱的好事,赵昂立即带人来向阳实地考察,确定投资意向。谁料,谭阳春和他向周秋水汇报此事时,周秋水说,这种矿产资源型的投资项目尽量扶持本地企业,让冯仕达弄吧。搞得他们面面相觑,许久没有回过神来。后来好不容易编了个理由,费尽口舌向赵昂交差。由此看出,赵昂和周秋水的关系还浮在面上。否则,这样的便宜怎么轮得到冯仕达捡,何况向阳镇明确提出让赵昂开发。当然,后来有一种说法,说看似冯仕达开发,其实后面是晴川一个揭姓大老板做大股东,那个人才是周秋水的铁哥们!

  袁晋鹏再三斟酌,觉得依赖远在顺德的赵昂不靠谱。倘若通过冯仕达找到那个揭老板帮忙,或许有一线生机。说起来,他和冯仕达的关系一直处得很好,冯仕达接手松山萤石矿后,逢年过节,总是提着礼品、红包上门。他热情相待,却拒收红包。冯仕达无奈地说,袁镇长,有财大家发,你实在不拿,我先替你存着。他犹豫再三,还是翻出电话号码本,拿起电话,拨打冯仕达的手机。可拨完号码,又觉得不妥,为了提拔傍大款,这是不择手段啊!迟疑着放下电话。刚刚放下电话,想想这个电话还得打出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了最大的努力,至少了无遗憾。正要去拿电话,电话铃声响了。

  冯仕达说:“袁镇长,不好意思,我刚接电话就断了。您找我?”

  袁晋鹏支支吾吾:“其实,……也没什么事。”

  “您在家吧,我马上过来。”冯仕达似乎知道什么事。

  因为来过几次,轻车熟路,冯仕达很快到了。依然衣冠楚楚,手里拿着一个“都彭”手包。

  给冯仕达泡完茶,袁晋鹏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冯仕达说:“袁镇长,有什么事,您吩咐一声。”

  袁晋鹏笑道:“冯总,哪里敢吩咐你?怎么说,你也是我们平安县最大的老板哦。”

  冯仕达也笑了:“袁镇长抬举了,仕达能有今天,还不是袁镇长你们关照?别说我冯仕达做得不大,再大也归你们领导。禹作敏前几年多风光,都说大邱庄是天下第一庄,可蹦跶了几年?和政府作对没有好果子吃。我听在云南做生意的朋友说,这次印尼杀了几千个华人,惨啊,很多是富得流油的老板。光有钱有什么卵用?”

  袁晋鹏一惊,他听到一些传言,好像外交部还提了抗议,不过印象中比较温和,怎么可能死了上千人?不过,今天有正事谈,他不愿细究这些问题。

  “冯总真是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啊。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这次想请你帮老弟一把。”话一出口,袁晋鹏觉得奇怪,怎么自称老弟了?

  冯仕达诚恳地说:“说句实话,袁镇长,我们打交道不多,但我冯仕达骨子里佩服您,您这样的领导难得啊!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用得着我。”

  袁晋鹏不再遮掩,把情况大致告诉冯仕达。

  冯仕达听罢,稍加思忖,说:“袁镇长这样信任我,我拼命也要帮。跟你说句实话,如果揭总愿意开口,估计问题不大。揭总和周书记是老朋友,文水大桥、宜河大桥都是周书记做交通局长时交给揭总建的。去年,揭总给周书记打了电话,我才能拿下萤石矿。”

  袁晋鹏问:“你怎么认识揭总?”

  冯仕达说:“这个说来话长,以后聊吧。反正这个事我竭尽全力办。”

  袁晋鹏估计办事要花钱,又不好摊开来说,欲言又止:“冯总,真要谢谢你!有什么花销,到时候……。”

  冯仕达打断袁晋鹏的话:“老弟,这个不必你费心。每次给你的烟酒钱,你都不拿,我能帮你一点才心安。揭总现在和我是合伙人,估计会给我面子,问题不大。”

  袁晋鹏一时高兴,不由自主把冯仕达一直送到他的皇冠轿车边。

  冯仕达刚坐进驾驶位,又下了车:“袁镇长,我们到车里说两句话。”

  袁晋鹏不知自己怎么又变回“袁镇长”了,走到车子另一侧,上了副驾驶位。

  冯仕达眼睛直视着他:“袁镇长,有些话本来不该我说。既然我们这么熟,我给你提点建议。你年轻,前途无量,说得对,你就听,不对,就当我没说。”

  袁晋鹏笑了笑:“冯总客气了,直说吧。”

  冯仕达摁下一点车窗,便于透气:“平安这么多领导,我接触不少。我一贯主张,有财大家发,赚了钱,感谢感谢,是很正常的事。可你死活不拿,我们是又佩服又不爽啊。大家都领情,县领导也没有退回来,唯独你不领情,一旦这方面有个什么事,大家怎么想呢?不是要你同流合污,人之常情,不能太过。俗话说,水至清无鱼。你像一朵莲花那样冰清玉洁,大家表面上不好说什么,心里恐怕会拒你于千里之外,这是书生气啊!这一点不改,恐怕以后的路不好走,要适应现实!有时候,不领情更危险,因为你特立独行。人在世上混,有些心照不宣的规矩,大家都这样,你不这样,你就站到大家的对立面去了!农业局那个王局长,比石头还硬,怎么样,最后调到社联养老吧。而什么人能提拔上去?喜欢赌博的人容易提拔,道理很简单。赌博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人不把钱当一回事,在领导那里出手就大方。还有喜欢到领导那里跑动的人容易提拔,你不收别人的钱拿什么跑动,总不可能贷款去送吧?说句实话,做领导的都喜欢大气一点的下属。什么叫大气?送钱送得多出手大方就是大气。”

  看袁晋鹏没吭声,冯仕达的语气放柔一些:“袁镇长,这个社会很现实。没有人关心我的钱是怎么赚来的,他们就看我是不是大款。同样,只要你能当上大官,没有几个人关心你通过什么手段。您是个难得的人才,我很佩服。巴不得您步步高升,飞黄腾达,所以才多管闲事,说这么多、这么直。如果说错了,您别见怪。”

  冯仕达一席话像是一束子弹射进袁晋鹏的心脏,顿时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恍恍惚惚,甚至不知道自己怎么下车。直到冯仕达的丰田轿车走出半里路,他才缓过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