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清末恶匪 第二百五十四章演习的结果

《清末恶匪》第二百五十四章演习的结果

作者:迷迷糊糊的虫子 字数:2640 书籍:清末恶匪

  最后演习的结果是冯老四他们损伤百分之二十的人员,成功抵抗住了斯特尔茨的两个加强营的进攻,并且给予了他足以致命的损失。

  斯特尔茨失去了全部的火炮和重机枪,八个连队死伤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根本无力发起新一轮的进攻,甚至裁判组的人员里有人认为他的军队已经失去了战斗力,防守方只需要派上一排的兵力就可以将他们全部变成俘虏。

  对于这样的结果,斯特尔茨没有提出异议,这已经是给他保留了一些脸面,要是按照他原来的估计他最后投入的六个连队一个人也不会剩下,全部都会战死在战场上。

  至于怀疑裁判组的判定,那简直就是愚蠢至极的事情,裁判组会为了一个外人来侮辱帝国的军人吗?

  跟着他提出了一个请求,让他带领着他的军官团去参观一下那个使他们头破血流的阵地,至于后面的演习内容,他们构筑好的工事由冯老四他们来进攻,就不了了之了。

  对方那些发射速度快,能够越过障碍物炮击的火炮,在没有相对应的武器来进行压制,自己这方根本就无法进行防守,只会成为人家的靶子。

  “冯先生,你明面上的工事难道全是假的吗?”斯特尔茨听到冯老四介绍说那些摆在明面上的工事全部是假的时吃惊的问道。

  “上校先生,你看到的工事全部都是摆给你们看的,根据条例为了减少伤亡,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根据情况修筑明暗两套工事,用以迷惑敌方,减少己方的伤亡。”

  冯老四没有幸灾乐祸,更是没有因为演习胜利了而沾沾自喜,作为一个参加过甲午海战的军人,他清楚的知道一只骄傲的军队最后的下场是什么,那只曾经亚洲第一舰队就是在骄傲中被打败的。

  “冯先生,能带我参观下你们实际的工事吗?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工事能够抵挡我六十门重炮的轰击而毫发无损。”

  “可以,上校先生。这没什么保密的,我的长官告诉我可以让你们参观一切,请跟我来。”高鸿升确实下过命令,可以让奥匈帝国的人参观他们的一切,并且还要详细的给他们讲解。

  他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让奥匈帝国的军队能够比上世强一点,奥匈帝国可是跟俄国不怎么对付,一战的时候更是跟它打的不亦悦乎,可惜奥匈帝国对上俄国的人海战术最后失败了,要不是奥匈帝国最后拖累了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那么短就结束,欧洲列强流的血会更多。

  当兵的看工事,当官的参观新式武器,三种机枪,三种火炮都摆在了斐迪南大公的面前,这些武器的效能如何,他可是清楚的在望远镜中看的明明白白。

  剩下来就是谈谈武器的生意了,最后谈判的结果就是,新式武器斯柯达兵工厂以及奥匈帝国境内的工厂都可以生产,但是生产出来的武器只允许奥匈帝国的军队使用不许外销,高鸿升可是怕这些武器打出的子弹或者炮弹最后落在自己的头上。

  不过为了照顾自己的生意,四十五毫米轻型迫击炮和轻机枪可以外销,但不得对俄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销售,俄国和日本距离中国太近了,高鸿升可不想跟让他们用自己的武器打自己。

  同时高鸿升也把后续武器的开发工作交给了斯柯达兵工厂,首先是火炮的减重问题,将那些工程师们私下里添加各种各样的烂七八糟的东西都去掉,比如四十五毫米轻型迫击炮,原本重量不过十公斤多点,现在可好,为了增加射击的精度,增长了炮管,为了提高火炮的牢固度将原来的炮架的铁管换成是实心的铁轨,增厚了底座的厚度,使得火炮发射的时候更加稳固,最后总重量竟然达到了二十多公斤。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东西,那个小巧的可拉伸的潜望镜就不错,而且还带有初级的距离测算密度值刻度,对于准确的估算射击距离有很大的帮助。

  高鸿升只得好好的给斯柯达兵工厂的工程师们上了一堂,火炮简单,耐用,轻量化之间的关系课程,并且将以后火炮的发展方向提了出来,包括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的设计和生产和更大口径迫击炮预研的工作,以及七十五毫米速射火炮的品种增加的要求,这当中包括榴弹炮,山炮的具体设计工作,开发一百零五毫米轻型榴弹炮,一百二十毫米加农炮,榴弹炮,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加农炮等等火炮的设计工作,以及这些火炮的基本要求。

  至于更大口径的火炮研制工作,高鸿升并没有提,但是他估计那些设计师们是不会放过的,到时候他拿现成的就行了。

  同时他也给出了高额的奖金来激励这些工程师们,尽量将产品设计的完美一些。

  特别是针对目前士兵文化不高的情况,提出了轻型火炮简单化的使用问题和重型火炮专用化的工作,更是把后世使用的间接射击的方式提了出来,并且把后世的中国炮兵密位制计算方式,融进了以后火炮的瞄准器当中。

  就这样高鸿升使得奥匈帝国的新式火炮全面提高到一战末期的水平,更是使得它们在一战中火炮应用方面走到了整个世界的前列,特别是奥匈帝国后来生产的大口径迫击炮,更是全面替代了德军和奥军原本利用压缩空气作动力和**作为******的抛雷器。

  由于新式火炮采用的都是新式无烟火药,而奥匈帝国新式无烟火药的生产能力严重的不足,高鸿升又跟斐迪南大公一起投资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工厂建设工作,好用来生产新式的特种达纳炸药跟**,用来填补以后庞大的需求,结果使得原来制约奥匈帝国无烟火药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不复存在。

  当然了,高鸿升依然是只负责出钱,他只获得了新炸药工厂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斐迪南大公负责其他的一切事物,他占有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剩余的股份则交给了那些资本家们了。

  与此同时冯老四他们的其他演练也好好的给奥匈帝国的将军们上了一课,不只是防御阵地的建设,甚至连冯老四他们身上装备的二战时期美军的绑腿都成了那些人的研究对象,更不要说他们装备的头盔、多用途工兵锹、急救包、行军背包、战斗马甲等等,就差把他们的袜子也扒下来看一看了。

  至于进攻时的散兵队形,机枪火力的使用方式,利用哨音进行命令的传递,士兵之间手语的使用等等跟战争有关的一切,简直可以用事无巨细来形容这些将军们的好奇心。

  通过观察冯老四他们的演练,使得那些顽固的将军们,终于明白了他们的战术落后到了什么程度,面对这样一只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他们传统上的密集进攻方式,会在装备了机枪军队枪口下碰的头破血流,同时大量装备了自动武器的军队也使得他们原本传统下的骑兵部队,彻底退出了战场,骑兵必须转变成骑马步兵,转变成能够快速移动的步兵发挥作用。

  这些转变使得历史上奥匈帝国的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同时它庞大的骑兵部队成功的转变成了快速反应部队,在以后一战时跟俄国的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这些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是他们最优秀的军队却被一个大清国的军队打败了的事实,使得任何一个阻挠改变的人,连提出异议的念头都不敢有,否则一顶大帽子就扣了下来,你要使帝国的军队以后连大清国的军队都打不赢吗?

  本来应该倒霉的斯特尔茨上校,虽然在以后的岁月中总是被人当做反面典型提起。

  但是他的部队却由于跟冯老四他们实打实的演习了一次,那惨败的伤痛,深深的刺激了这个优秀的部队,使得他们转变的最为彻底,认认真真的跟着冯老四他们老老实实地学习,使得他们的战斗水平短时间内就提高到很高的地步。

  后来在斯特尔茨强烈的要求下,他的部队抢先进行了新装备的换装,也使得他的团在以后的演习中利用先进的战术和武器,总是打的其他部队落花流水,成功的用优秀的战绩羞辱了那些胆敢侮辱他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