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二姑娘择婿记 40 干爷爷

《宋二姑娘择婿记》40 干爷爷

作者:我是浣若 字数:2746 书籍:宋二姑娘择婿记

  他笑的时候,这圆润的脸庞便有些肖女,浓淡相宜的长眉飞起,却比女子更多几分大气与深沉,有着牡丹般的国色与霸气之美。

  这是一张非常完整的虎皮,是秦州张盛进贡的。他久久凝望着那猛虎的气势,回头对梅训言道:“写封信告诉他,赶冬至前后,要把他所携生员的简历都给我送上来,我好替他照料办理。”

  梅训道:“他曾言过,自己在京中有个兄弟,要拜您为干爷爷。”

  玉逸尘笑的更盛,伸了白嫩的手指拨着那猛虎的两只眼睛,微微摇头道:“趋之若鳌,大约就是这个意思。既然他们如此愿意拜我这个太监做干爹干爷爷,我又怎好意思拒绝。”

  言罢指了那雕像道:“这两颗珠子仍是太过温润,再寻两个颜色更冷的来。”

  梅训听得外头有小太监来报,出去片刻复又回来,垂首道:“公公,您的东西送回来了。”

  玉逸尘远远看了一眼梅训手中的扳指,轻皱眉头双眼半眯了道:“砸了它。”

  梅训有些迟疑道:“毕竟这扳指往西一路各州府皆有备案在,冒然砸了的话……”

  玉逸尘接过小太监递来的帕子拈了那扳指起来细瞧了许久才道:“等我们入了大内,就不需要什么信物了,我们的名号就是信物。”

  他复将扳指交给梅训,见梅训还不走,转身问道:“还有事?”

  梅训道:“禹州州知来信说,前几日曾见杜禹在徽县一带出没,形状颠狂似是疯疯傻傻的样子,他们也曾派大兵围堵,不过他身上功夫好,给滑脱了。”

  玉逸尘边听边皱紧了眉头,一双深眸盯紧了梅训道:“他的归来与否,与我们东宫有莫大的关系,务必一再叮嘱下去,绝不允许再脱滑放他进到中原!”

  梅训道:“是。”

  玉逸尘扔了帕子一路大步进了内院,进了一幢漆黑的大楼,许久又从另一侧出来,这楼门外是一处秋叶纷飞的花圃。玉逸尘皱眉凝目站了许久,才对身旁的小太监言道:“套车,去东宫。”

  秋风裹着黄叶乱飞,亦吹着他身上有些空荡荡的袍子,已然到了深秋,寒冷的冬日即将来临。于一个断情灭性的阉人来说,漫长而枯燥的冬季是最让他五心烦躁的季节,他恐惧冬天,也讨厌冬天,却又不得不经过一个又一个冬天,正如许多年前,在大内后宫永巷中,那个大雪漫过床板的雪天一样,迈得过去,却挥之不去,是他永远的心魔。

  贞书几个回到东市装裱铺,店内仍是空无一人,唯宋岸嵘在柜台后坐着。苏氏在楼上慌的转来转去,见贞媛几个上了楼,忙抓住问道:“怎么样,今日北顺侯府里可有些未娶亲的少年们?”

  贞怡道:“并没有,唯贞玉姐姐招待了我们。不过那五公子说,章瑞与聂实秋亲事未成,他有意要叫章瑞来咱们这里提亲。”

  苏氏怏怏坐了道:“那章瑞是个什么东西,不过也是北顺侯夫人章氏娘家一房打秋风的穷亲戚罢了。”

  贞书忍不住劝道:“并不是人人能嫁到侯府嫡出的公子,贞玉是背着金山银山,又有荣妃娘娘做靠山,才能嫁到侯府去的。”

  苏氏摊手问道:“你们差什么?你们一样是宋工正的孙女,又容貌这样好,男人如何不爱?”

  贞媛恨恨道:“人家有多少玩物儿,样貌都比我们好。”

  苏氏拿帕子虚戳了贞媛道:“你既妄自菲薄,我又能奈你何?”

  说罢回里屋去了。贞媛姐妹几个卸了钗环,贞书便卷起袖管仍到楼下,见赵和仍在那里细细装裱着字画,过去道:“赵叔这手艺真好,可惜没有学徒,不如我替赵叔做个学徒?”

  赵和笑着摇头道:“你是官家小姐,学这些什么?”

  贞书道:“我想它也是个谋生的手段,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存着一门手艺总是好的。”

  赵和笑而不语,仍在屏息凝神覆背纸。贞书待他覆平了才叹道:“古人言良人用浆如水,怕就是赵叔这样。”

  赵和被她捧的无法,点头道:“好,将这一匹裱完挂起来,拿你父亲写的那幅平常的来,我教你。”

  贞书心中欢喜,忙应了,自到后面天井里去做晚饭。

  开店先熬三月,宋岸嵘才熬得一月没有人客,就心焦火燥,嘴唇边溜了一沿大火泡。他赌上所有家业开了这片小店,到如今不但分文未进,手中银子又渐耗尽。若再不开张,只怕就要关门歇业了。如此要亏多少银子,真是不敢细想。

  这日他心中苦闷,又嫌苏氏在楼上太过吵闹,遂戴了顶毡帽到西城胡市上去转悠了。贞书随赵和学了一日手艺,最简单的刷浆也刷的歪歪扭扭,浪费了好几张宣纸,才知学手艺的艰难。到了晚间,因宋岸嵘一直未归,贞书也未关店,点了盏油灯在柜台上读书。

  忽而外间急匆匆走进来一个三十由旬的中年人,在店内张望了一圈道:“掌柜,这里最好的字画在那里?”

  此时外间所有店门早已关闭,想必这人也是急需,才能转到这背街上来。贞书忙端了油灯过去,问道:“相公您想要什么样的字画?”

  此时屋中黑暗,虽四周皆挂着字画,但太远了均瞧不太清楚。那人急的接了油灯过来,亲自走近了一幅幅瞧着,叹气道:“唉,这里能有什么好东西,糟了,糟了!”

  赵和在里间听了人声,掌了支高烛出来问道:“这位相公要选幅字画?”

  那人点头道:“我干爷爷今夜要头一回见我,我欲带个见面礼去,听闻我干爹言他最爱有些文墨气的东西,叫我寻幅好字画来送。”

  常言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如今京中收藏书法之风日盛,可见盛世。

  赵和指了其中一幅横幅问那人道:“相公觉得这幅如何?”

  那人禀了高烛瞧了一眼,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点头道:“这幅字倒是挺多,但不知意思如何?”

  原来他竟是个不识字的。

  贞书扫一眼,见是辛弃疾的一首清平乐·村居。笑对那人解释道:“这是辛稼轩的一首清平乐,我读给相公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那人皱眉听了,摇头道:“这不好,不好,我干爷爷何等尊贵,怎会喜欢这乡里种地的东西。”

  他踱步又看了一番,指了另一幅道:“这个好,字又大,幅面又长,看着是好东西。”

  贞书看了,原来是苏东坡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一句:诗酒趁年华。

  遂点头道:“这句也是极好的。只是意趣为祝年华青春,若要送给尊者,还是方才那首清平乐更好。”

  那人见总是贞书答言,回头望见一个才及碧玉的妙龄少女,口齿伶俐言语缓谈,瞧着像是个有学问的样子,而赵和一瞧就是个粗人,便有了些相信贞书,又问道:“你当真觉得我干爷爷会喜欢那一幅?”

  贞书道:“若是送尊长,我觉得那幅意趣更好。”

  那人沉吟半晌,才问道:“多少银子?”

  这是当年宋工正的书法,如今也能值钱银子的。贞书不敢开口,望向赵和,赵和怕要高了吓跑这开张以来唯一的一个客人,遂压低了声音道:“五十两银子。”

  那人又指了另一幅诗酒趁年华问道:“这幅了?”

  贞书见他都不压价,眉头也不皱,不像个真要卖的,倒像是吃完饭来闲转的,遂接过话道:“六十两。”

  那人一挥手道:“都给我包起来!”

  贞书还愣着,赵和已经取了撑子将画取下来,又自柜台内取了油纸了来,刷刷的卷起画来。

  那人自怀中掏出一张银票拍在桌上道:“两幅一百两,我也不与你们讲价。我知道你们今日必是赚了一大注。”

  贞书摇头道:“这是故去宋工正的笔墨,价值当比这高,实在没有高要您。”

  那人夺过画道:“宋工正是谁?我竟不知道。”

  说罢匆匆而去。

  贞书取银票在灯下看了,笑道:“这竟是咱们头一回开张,这一月的租子算是出来了。”

  赵和亦十分高兴,笑道:“二姑娘很会招待人客,往后不如你当掌柜,也许咱们生意好些。”

  贞书回头哈哈笑道:“我正有此意。”

  正说着,宋岸嵘自外间走了进来,形容佝偻,显然十分疲备。贞书挥着银票过去道:“爹,今日咱们开张了,收了一百两银子。”

  宋岸嵘又惊又喜,卸了肩上东西接过银票道:“竟真开张了?可见我不是个进财的,我才一走,财就来了。”

  虽自这日以后再无人客人门,但毕竟开了回张,大家心绪都不一样了。宋岸嵘见父亲宋世宏的两幅字卖了一百两银子,他的字与父亲无二,也是当世好书法。遂又重拾信心写了起来。贞书仍每日在内间学着给赵和打下手,熬浆糊,递刷子,送裁刀等物。

  忽而一日门上探头探脑一个青布深衣戴周子巾的少年,贞书本在柜台里坐着,瞧他有些眼熟,定睛一看,笑道:“这不是章公子,怎的不进来?”

  章瑞这才进来深深唱了一偌道:“宋三姑娘,多有得罪。”

  贞书叫到柜台内坐下,问道:“不知章公子何事到此?”

  章瑞搓着双手道:“前番听窦五提及徽县遭难,你们举家入京。心里放不下,特来瞧瞧你们过的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