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职灵尊 第411章 杀神

《全职灵尊》第411章 杀神

作者:润德先生 字数:1766 书籍:全职灵尊

  邢秉懿很快到来,吴氏忙起身相迎。

  赵构一瞬不瞬望着门口,脸上阴晴不定。

  邢秉懿进屋,看到吴氏在一旁候着,目不斜视上前见礼。

  赵构上下打量着邢秉懿,看她苍老憔悴的容颜,找不到半点曾经雍容华贵的影子,一下愣在那里。

  好一阵后,赵构才哽咽着叫了起:“多年未见,真真是苦了你啊!”

  邢秉懿知道该陪着哭,只她无论如何,都哭不出来。抬眼看向赵构,他乌发中夹杂着银丝,面色倒红润,脸上不知是汗还是油,使得他整个人看上去既浮躁,且莫名阴森。

  赵构赐了坐,道:“你我夫妻分别至今,总算能有团聚一日,实属老天开眼。先前金人归还太后归朝,曾言你随了二十一娘而去,我还怕你回不来了,幸好吉人自有天相啊!”

  邢秉懿干巴巴应和着,她沉吟了下,道:“先前我已见到太后,见她神智已不清楚,那晚唉,看来她遭受了大罪啊!”

  赵构瞳孔猛地一缩,强装淡定,吩咐吴氏道:“你且退下。”

  吴氏心中一紧,眼神在两人身上飞快扫过,见赵构戾气横生,忙不迭曲膝告退。

  赵构眼神阴鸷,手握成拳,用力在空中一挥,恨恨道:“金人告诉我,太后是遭了二十一娘的毒手。爹爹他们亦如此,你当时也在场,可真是如此?”

  邢秉懿道:“当晚的事情,并非我一人见着,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呢。金人拿刀指着太上皇他们,要逼迫我们就范,放下刀投降。太后先跳了出来,高喊着要杀了他们,说他们软弱,对金人一味退让,害了大家,害了大宋的百姓,对不起赵氏的列祖列宗。有了太后起头,其他人跟着呼应了,太上皇他们才因此而丧命。后来,我们撤离时,夜里看不清,到处又乱,太后没能跟上来,留在了尸首堆中。瞧她的模样,应当是受了惊吓。”

  赵构的神色变幻不停,胸脯起伏着,许久后方哑声道:“太后既然被惊了魂,还是送到寺庙里去,请大师念经保佑,看看可否会得好转吧。”

  邢秉懿暗自呼出了口气,吴氏将她的房屋安排在韦氏隔壁,日夜不得安宁。

  赵构得知了韦氏出面要杀赵佶他们,生母要弑杀生父,这辈子他都抬不起头,皇位也坐不安稳。

  虽然堵不住幽幽众口,韦氏却无法再活着,被送入寺庙,估计很快就会病亡了。

  赵构盼着赵佶赵桓死,他这个皇位才坐得安稳,为了天下江山计,也能勉强说得过去。

  可韦氏已经疯了,赵构还容不下她这个生母,刑秉懿只感到阵阵心寒。

  赵构叹息了声,很是伤心地道:“太后生养了我,到头来,却没能享到我的福,都怪金贼太可恨啊!”

  邢秉懿附和了句可不是,幽幽道:“这一路走来,我心中紧张得很。唯恐官家与我多年未见,彼此都生份了。如今见到官家,倒应了先前的担忧。以前我离开时,官家尚是康王,如今已经是九五之尊,气度自不是从前。”

  她起身盈盈见礼:“来不及恭喜官家,在此补上一礼了。”

  赵构见到邢秉懿懂事,那隐藏着的得意,此时显露了几分,道:“此乃天意,天命所归。你我本是夫妻,夫荣妻贵,既然回来了,就少不了你的荣华富贵。”

  邢秉懿欢天喜地谢了恩,感慨道:“可惜,姜醉眉没这福分了。”

  赵构听到姜醉眉的名字,几乎暗自将牙咬碎,努力平息了心中的恨意,道:“提她作甚,我早已将她在宗谱上除名。还有二娘子,二十一娘她们,以后,赵氏再无这些不肖子孙!”

  邢秉懿敛下眼睑,轻声问道:“大娘子与三十二娘她们回来了,官家可见过她们?”

  赵构一腔怒火尤未平息,厉声道:“不过两个小娘子罢了,也值得你提出来!”

  两个小娘子罢了,赵构究竟是看不上女人,还是嫌弃她们脏?

  屋内闷热,气味难闻。邢秉懿刚换过的干爽衣衫早就湿透了,那股如同深陷在臭不可闻烂泥中,无法自拔的感觉,又重新袭来。

  赵构好似也察觉到了自己的不妥,很快就抬手揉着眉心,道:“战乱四起,我急得日夜不得安睡,想要平息战乱,实在是无暇顾及太多。如今你回来了,可以替我分担一些,与吴氏一起,多看顾着她们两人。”

  他紧紧盯着邢秉懿,话锋接下来一转,问道:“说起天下太平,北地那边的情形如何了,二十一娘接下来,有何打算?”

  赵寰抬头仰望着虞允文,掩饰不住的惊喜。

  虞允文微微躬身,很是体贴让赵寰能看得清楚些,熟练地道:“六尺四。”

  赵寰呆了下,虞允文早已习惯了,流利解释道:“许多人都与二十一娘这般,见到我时,总先惊奇于我的身形。以前我感到厌烦,眼下乱世,有流民劫匪见到我,都不敢上前,高些成了好处。”

  赵寰哈哈笑道:“就是我见到了,也不敢随意上前,须衡量可否打得过。”

  虞允文见赵寰英气爽朗,暗自松 了口气,脸上亦露出了丝丝笑意。

  赵寰道:“你远道而来,先去洗漱换身衣衫,我们再坐着吃茶。这个时辰,你应当没用过饭,可有何忌口的饭食?”

  虞允文忙道了谢,道:“我无忌口的饭食,有劳二十一娘了。”

  赵寰让周男儿领着虞允文去偏殿洗漱,望着他高挑的背影,好一阵后,方转身回屋。

  坐回案几前,赵寰挑着碗里的冷淘,赶紧叫来许春信,吩咐她去准备些新鲜的饭食。

  寒寂盯着碗里剩下的半碗冷淘,顿时不高兴了,将碗一把推开,冷哼一声,怒道:“我替你辛苦办事回来,你不过打发了我碗冷淘罢了。不知打哪来了个陌生人,你差点没将膳房都搬上来。莫非,他是你选好的如意郎君?”

  赵寰斜了寒寂一眼,道:“你是自己人,随意些就好。虞允文远道而来,招呼客人,总得讲些待客之道。”

  寒寂听到自己人,绷着的脸不由得一喜。他忙屏住了,疑惑地道:“我总觉着,你是在诓我。”

  赵寰面不改色道:“我诓你有甚好处。虞允文来了,比起大夏天吃冰还要爽快,你不懂。”

  寒寂不屑道:“你成日神神叨叨,不知从何处挖了个高些的人出来,就当作宝贝了。倒也是,他若是进了兵营,每月可以多领些俸禄。”

  打仗除了拼兵器士气等,面对面厮杀拼的就是体力。故而大宋兵营里的兵丁,身形越高的,俸禄越高。

  赵寰没理会寒寂的讥嘲,闲闲道:“赵氏祖上发迹晚,比不上萧氏。可萧氏在虞氏跟前,就不值一提了。”

  寒寂愣住,他思索了下,问道:“虞允文祖上是虞世南?”

  赵寰夸赞道:“算你脑子转得快,虞世南虞文懿,书法诗文才情品性,比起萧氏先祖,你觉着如何?”

  虞世南的大名,寒寂自然听过。他以前不过揶揄了句萧氏发家,要比赵匡胤早许多年,赵寰竟然小心眼记到了现在。

  寒寂慢吞吞道:“昏德公主持修订的《宣和书谱》中,很是推崇虞世南的书法,称其内含柔刚,君子藏器。”

  赵寰当没听出寒寂的话里有话,埋头吃着自己碗里的冷淘。唤人将她的空碗与寒寂的一并收下去,道:“放在井水里冰着,等晚上再送给他吃。”

  寒寂顿时怪叫起来,道:“不过是半碗冷淘”面对着赵寰板着的脸,他气焰顿时低下来,嘀咕道:“真是小气!”

  赵寰没搭理他,端起茶水漱口。寒寂斜了她几眼,好奇问道:“听说刑娘子她们回南边去了,你们可是一起从大都打杀出来,她为何会回到赵构身边?”

  赵寰道:“要不你去问她?”

  寒寂噎了下,自顾自道:“刑娘子回到南边,就成了大宋的皇后,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比起在你这里,是要好上百倍。只是啊,她成了赵构的皇后,以后你们之间,就变成敌人了。”

  人性太复杂,赵寰亦无法全部看得透彻。在刑秉懿的潜意识深处,兴许有这样的想法。她自己都没看清,赵寰也不会多想。

  寒寂见赵寰沉默,倒很快住了嘴。许春信领着人提了饭食进屋摆好,虞允文也洗漱完,换了身干爽细布长衫,由周男儿领着来到了大殿。

  赵寰起身相迎,与他介绍了寒寂。虞允文听到萧氏时,怔楞了下,忙长揖见礼:“原来是寒寂大师,在下听过巨野一战,对大师很是钦佩。”

  寒寂双手合十,客气地道了不敢,却不由自主得意地朝赵寰扬眉。

  赵寰无视他,招呼虞允文坐。他递上携带的布包,赵寰忙接了过来。

  虞允文道:“二十一娘在信中提到我的字,我深感荣幸。只我的字,尚且当不起二十一娘的盛赞。这是先祖留下来的手书,二十一娘若是喜欢,我家中还有,以后再多送几本给你。”

  赵寰打开布包,里面赫然是虞世南主编《北堂书钞》的手迹。她极为小心翻开,惊叹连连。

  粗粗看过之后,再小心翼翼合上书,包好之后还给虞允文,道:“我很喜欢,太难得了。不过,你还是留下来吧,将其保管好,以后一代代传下去。”

  虞允文捧着布包,不解赵寰喜欢,却不肯收下,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赵寰抬了抬右手,认真解释道:“我的右手伤了,只能用左手。如今练你的字帖都费力,文懿公的真迹太难得,给我太过浪费了。”

  虞允文将布包放在案几上,沉吟了下,道:“我收到二十一娘的信时,甚为惊讶。在隆州,二十一娘的大名无人不知。家父亦觉着奇怪,二十一娘为何知晓我,亲自给我来信。”

  赵寰总不能说后世久仰他的大名,照着信中所写,再多描绘了些,道:“我很是喜欢文懿公的书法,隆州人才济济,前有东坡先生,后来无意得到你的字,便记在了心上。不敢瞒你,眼下我很是缺人,正在广招天下英才,盼着能共同抗金,收复大宋河山!”

  虞允文恍然大悟,羞赧地道:“家父说得对,我终是太年轻,字还稍显稚嫩,哪能入得了二十一娘的 眼。能得二十一娘注意,实乃荣幸之至。”

  赵寰客气了句,笑盈盈招呼虞允文用饭:“先用过饭后,我们再细谈。”

  寒寂不动声色瞧着他们,看到虞允文几次害羞,心情复杂,又无语。

  虞允文终是太年轻了,没体会过赵寰的狡猾啊!

  寒寂虽不清楚赵寰的打算,但深知她做事的风格,一贯以实用为首要。

  哪怕就是《兰亭序》真迹在手,她也会毫不犹豫拿出去换兵马粮草,然后再抢回来。

  虞世南的字,都无法令赵寰如此青眼相待。寒寂怀疑地打量着赵寰,难道,她真看上了他,想招夫了?

  赵寰陪着虞允文用了些饭菜,饭后坐在一起吃茶,她闲闲道:“蜀地好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些年来,就只有蜀地未陷入战乱。完颜宗弼夺下了和尚原,在仙人关却吃了大亏,难怪张宣抚使会劝赵构定都成都府。”

  张浚出身益州,历任枢密院编修,知枢密院事,积极谋划抗金。在朝中受到主和投降派排挤,被贬谪到益州做宣抚使。

  寒寂听到赵寰提到了张浚,心里微微一动,情不自禁看了她一眼。

  这个女人,心实在是太黑了!

  除了京西东两路,赵构所在的江南一小片地方,大宋如今都被金兵打得七零八落。

  独独益州一地尚太平,朝廷至少三成的赋税,都来自于此。

  若是赵寰拿下了益州,切断赵构三成的赋税收益,他这个皇帝,在南边做得也太穷酸了。

  拿下益州还有好处,能震慑西夏,说不定,还能顺道收回在西北一带,大宋被西夏蚕食的领土。

  不过,益州离京西东两路隔得远,赵寰想要打通这条线,至少得拿下襄阳等地。

  赵寰并不清楚寒寂的猜测。

  她并非仅仅为了益州,还想要拉拢张浚,最重要的,当是虞允文这个人。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采石矶一战,虞允文亲自上阵督军,以两万多兵马,打败了金兵二十多万兵马。

  且不提他的人品,他能文能武,为朝廷回到益州练兵,最后生生累死。

  他训练出来的兵,勇猛无敌。

  眼下他还在益州未出仕,赵寰如何能放过他这个奇才。

  从明日起,赵寰就要虞允文替她练兵!

  有本事之人, 向来都有主见。想要招揽虞允文,眼下还只是赵寰的一厢情愿。

  果真,虞允文听到赵寰提到广招英才, 迟疑了下, 委婉地道:“此次我前来燕京, 乃是听到二十一娘杀金贼的功绩,着实好奇得很。恰好闲着,就走了一趟。说起来有趣, 来之前, 张宣抚使还问过我,为何不科举出仕,为朝廷效力。男儿本当建功立业, 我亦如此。只家母去世后,留下家父孑然一身,身子骨又不大好。我留在益州, 也是想陪伴在家父身边, 尽一份儿女孝道。”

  赵寰以前曾看过虞允文的履历,他在四十五岁左右时,方出益州考科举, 真正出仕为官。他所言的理由,与史书上记载的差不离。

  在给虞允文写信时, 赵寰早就做好了打算。他不来, 她会亲自前去益州拜访。他既然来了, 岂有让他再离开的道理。

  赵寰赞许了句,并未多加劝说, 进去西屋,拿了把刀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