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魔王霸宠:逆天九小姐 1195章 两坨猪肉

《魔王霸宠:逆天九小姐》1195章 两坨猪肉

作者:龙四爷 字数:906 书籍:魔王霸宠:逆天九小姐

  走出大门一看,就见石光珠带着二十几个夹枪带棒的仆役,气冲冲的赶过来。

  指着一伙还没来得及走的仆役喊道,“打,给我打。”

  石仲魁忙运起长春功吼道,“住手。”

  这一声吼,简直和闷地一个炸雷一样,离得近的几人耳朵都嗡嗡叫起来。

  上前拉住石光珠,石仲魁笑哈哈的拱手行礼道,“舅老爷来的正巧,今日定要在小侄这里不醉不归。”

  石光珠一愣,酒肯定要喝的。

  要不是担心石仲魁不中,或者名次不好,他早就和薛蟠一样上门来了。

  但人,他还是想打。

  石仲魁哪里会给他说话的机会,“舅老爷快快入内,今儿您最大,而且还是小侄亲长,不先喝三碗可不行。”

  一听先喝三碗,石光珠立马想起当初在农庄里,被他喝趴下的事。

  脸色一变,看看石仲魁身后也就薛蟠、贾琏和冯紫英,觉得这顿酒还是等明天石仲魁上门,去缮国公府拜见他师母、也就是自己亲姐的时候再说。

  “不了,不了,舅爷我还有事,喝酒的事明日你上门拜见你师母时再说。”

  说完,掉头就走。

  边走还边想着,明日自己就找百八十个府里的老亲兵在家等着,不把石仲魁喝趴下就更他姓。

  见石光珠总算被吓唬走了,石仲魁这才放心下来,回头时,却见贾琏和冯紫英的脸色都不太好。

  立马明白这两人也是被自己喝怕的怂货。

  不过,这次他可没灌人酒的打算,抓着贾琏和冯紫英的手,“来来来,今日酒管够。”

  两人刚想找借口,却发现自己胳膊仿佛被钳子夹住一样,自己更是被石仲魁一拖二,拖着往宅子里走。

  好在石仲魁随后的话,让两人总算放心了下来。

  “小弟大喜的日子,酒要喝,但也不能喝多了,免得明日上门拜见老师和师母一脸疲态。”

  “对、对、对”,贾琏忙点头,“适量就好,适量就好。”

  ----

  之后几天先去拜见于洪高,又去缮国公府见过石怀勇,在于同甫和石光珠的陪同下见了石家老夫人和师母于石氏。

  又隔着帘子,和几个女眷问礼就出了老夫人的屋子。

  石光珠还真找了三四十个亲兵过来,可石仲魁又不傻,真把三四十个壮汉喝趴下,那就不是酒仙而是妖怪了。

  忙对于同甫打了个眼色,答应他未来当他儿子于泰吉的启蒙老师后,喝酒的事这才在老夫人的干预下,掉个头把石怀勇、石光珠父子俩给喝趴下了。

  事后听说石光珠他老子酒醒之后,大骂石仲魁奸猾,然后和石光珠一样,打定主意下次找十几个二十个亲戚朋友来陪酒。

  然后听说石仲魁答应做于泰吉的启蒙老师,老家伙脸色一变,逼着于同甫上门,让石仲魁答应教导石光珠唯一儿子,7岁的石怀吉启蒙。

  这事石仲魁想了想后就答应了,石怀吉知礼、听话,教就教了,无非是布置作业,再三五天把人喊道面前考较一番。

  要是没读书的天赋,那就更简单了。

  当然,这事得等到自己乡试、会试、殿试之后再说。

  再去拜见顺天府的学正,并且附上文房四宝和一些果品、食物,又参加了几次同科秀才的宴请。

  最后送上四份礼物给薛蟠,一份当然是薛家的,另外三份其实不用给。

  但不给贾赦、贾政和贾珍,薛家的面子肯定不好看。

  至于王子腾那边,石仲魁直接选择性的忘记了。

  而他这态度,有人觉得他这是家中没亲长,所以不懂礼。

  但也有人则笑眯眯或者冷笑。

  薛蟠很快又跑到他家,带来消息说夏守忠无缘无故跑上门,敲了200两银子却云里雾里的说了些他听不懂的话。

  石仲魁嘴角一笑,不用猜,皇帝肯定挺满意的,所以夏守忠这太监才会上门打秋风。

  而且今后有的是机会让他把吃进去的银子吐出来。

  当然,自己肯定不会找他麻烦要银子,但换个角度来想,黑这些出不了京畿的太监的银子,机会和办法还是有很多的。

  忙了4天,总算安稳下来,安心准备月底的乡试。

  而他那篇《明日歌》有了这几天的酝酿和传播,算是真正流传到士林中。

  京畿这边的读书人,看到这篇劝学词后,对他再次夺得案首的事,就没什么怀疑,更无负面风评传出来了。

  毕竟大家都不傻,这种能比肩唐宋的诗词,无数人一辈子能有一首传出来,那铁定能被后世记住。

  加上他的八股和时文一如既往的四平八稳,你可以说不够精彩,却也抓不到毛病。

  但明日歌的加分就大了,京畿这边的学子只能一边叹息,一边感叹自己和他一届,即是荣幸也是遗憾。

  而明日歌传到南边后,轰动效应就更大了。

  江南毕竟文风更盛,还有点自己这边居然被北方士子比下去的不甘和无奈。

  不过,这对石仲魁来说还太远,也没不要去关心,甚至北方士林此时更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能在乡试上再次夺魁。

  还有乡试时,自己会不会再次做出更好的诗词。

  但石仲魁却很清楚,如果说一首诗词可以定县试、府试和院试的输赢,那到了乡试、会试时,想加分的话,更看重策论。

  也就是你对时事的见解,和如何解决国家的问题,或者如何帮国家提升国力,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但这里面其实也有巨坑,要是和主考的想法不同,那就麻烦了。

  或者今后你做官时,说不定就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工具。

  所以除了运气好,刚好契合主考和其他考官的想法和理念外,科举真不是死读、闭门苦读就行的。

  到了乡试,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员充任。

  这就考验你的消息来源是否足够准确了。

  负责出题的主考官,最近说过什么话,看过那本书,都可能涉及到考题。

  8月中旬时,顺天府的正副考官总算任命好了,可石仲魁却有些挠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