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末皇戚 第五百六十四章 刘张公孙何突骑

《汉末皇戚》第五百六十四章 刘张公孙何突骑

作者:泉释一切 字数:3766 书籍:汉末皇戚

  斩马腿,阻击汉军铁骑,终是取得奇效,黄巾蛾贼不畏死亡的拼命攻势,将原本准备从两翼包抄的汉军铁骑给堵在无边的蛾贼人潮中了。

  “中郎,骑兵难克,当何如?”前方骑兵受阻,无法破袭,很快便有军将前来,向伏泉问话。

  “莫急!”伏泉安慰道:“幽州突骑,世祖光武皇帝用之平定天下,并、凉二州铁骑,亦非平庸之辈,有过人功勋,以善战著于内外。今两万余骑,左右包抄,稳操胜券,何须急矣?”

  “然、然……”

  “勿急!勿急!大战之下,身为主将,切不可慌乱!”伏泉见那军将焦急神色,又一次严厉警告,随后道:“传令,先擒贼首张角者,为首功,孤必向陛下奏请封侯!”

  “诺!”那兵将应喝一声,刚想离去,随即想到什么,疑惑道:“中郎尚有令否?”

  “无令!”

  “……”那军将哑然,刚欲再问,不过,最终还是忍住。

  望着那将样子,伏泉自然猜出对方神色,毕竟自己刚才那番话相当于白说,什么命令都没有,就是激励士气而已,这样子,似乎根本不能快速破了黄巾蛾贼斩马腿的战法而已。

  当然,伏泉本就没想过找办法,对于黄巾蛾贼斩马腿的招数,他说这话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激将而已。本来,汉军两万余骑,其中大部都是边塞精锐,这等实力,对于太平道黄巾蛾贼,如果说以一挡百,显然有些吹嘘了,但是如果说以一挡十的话,那倒是还有点这样的意思,毕竟两方的整体实力,确实实在是相差太大。

  所以,黄巾蛾贼军阵被汉军攻破两翼,显然是必定的,至于何时成功,也就是时间问题而已。现在,伏泉下这命令,其实就是在刺激凉州和幽州兵之间的矛盾,逼得这两支边郡兵更加拼命,因为一旦破贼的首功被对方拿了,恐怕他们自己要后悔死了,因此更加拼命。

  “先擒贼首张角者,为首功,伏中郎必向陛下奏请封侯!”

  “先擒贼首张角者,为首功,伏中郎必向陛下奏请封侯!”

  “先擒贼首张角者,为首功,伏中郎必向陛下奏请封侯!”

  ……

  一时间,先是从前军步卒,然后是骑兵,交相喊起这话,无数正在前房与黄巾蛾贼冲击兵卒的汉军步卒,突然像是发了魔一般,士气大涨,竟然抵挡住连破他们两道防线的黄巾蛾贼的攻势,甚至隐隐有一丝逆推的意思。

  当然,高官厚爵的诱惑,所提升的战力只能是一时的,终究张梁麾下的黄巾蛾贼,也不是吃素的。在短暂的反击黄巾蛾贼后,他们最终也只能依旧和蛾贼相持,不过,这些并不是伏泉想要的,他下达此令,最重要的意图,却是要死逼大汉三边的边地骑兵拼命,他可不信,仅仅是斩马腿,就能让这些大汉精骑害怕。

  “杀……”

  幽州突骑中,有一黑脸英俊少年,正随着幽州骑军厮杀于黄巾蛾贼阵中,不过,若是因为其英俊外表,在这战场上就忽视他的实力,显然会吃大亏的。

  他虽然年轻,看着十七、八岁,尚未及冠,但是他的格斗技巧显然在普通人之上,而且力气极大,一把长矛常常能将蛾贼洞穿刺死,而后将那蛾贼,十分轻盈的像是扔沙包一样,将对方当成武器,扔向其他前来围攻的黄巾蛾贼阵中。

  这人如果伏泉在这,一定可以认出,他便是昔日在涿郡,一起喝过酒的张飞。此刻,张飞手中长矛又是连刺三人,招招取命,鲜红的血溅在他的脸上和身上,让他心头一阵愉悦,他喜欢这种临阵厮杀的感觉,这会让他疯狂,让他兴奋,当然,如果能指挥千军万马,让敌人在杀戮中忏悔的话,那显然更好。

  后方传来汉军的叫喊声,这一下子使得张飞惊醒,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策马,往他不远处的兄长刘备方向跑去。一路之上,他的长矛也未闲着,又是连刺数人,收割不少鲜活的生命。

  “大兄!大兄!”

  刘备此刻正率领麾下一屯幽州突骑,随公孙瓒破袭黄巾蛾贼阵营,闻得张飞喊声,连忙挥剑刺死身边一个本来的蛾贼后,对其喊道:“益德,何事?”

  “后军!大兄快听后军军令!”

  张飞嗓门极大,又是焦急喊着,这一声大喊,不止使得刘备向后方听着,就是刘备身边不少乱战的幽州铁骑,也都一边砍杀黄巾蛾贼,一边聆耳听着后面汉军呐喊的军令。此刻战场上的厮杀叫喊声极大,即使汉军后阵无数兵卒大喊,在前面冲杀的刘备,听着后方喊话,依旧显得有些吃力。

  “擒张角者,得首功,必封侯!”刘备听清之后,口中喃喃念叨,眼神突然闪出一抹亮光,手中长剑更是紧握,最后一个奖赏对他来说诱惑太大。

  此番,他投公孙瓒从军平贼,不就是想振兴家门吗?而试问天下,还有比封侯拜相,更能令他振兴家门的吗?此刻,原本只是单纯想跟公孙瓒一起,靠着军功救出恩师卢植的刘备,在听到可以封侯后,心中不由升起另一股念头,甚至于某些程度上,他已经忘掉了他跟公孙瓒拼命凿穿黄巾蛾贼军阵的初衷了。

  至于说这封赏令是伏泉这个副将下的,而非主将皇甫嵩下的,刘备却是不甚在意,毕竟,虽然皇甫嵩是主将,但是在某些方面,比如信誉、封赏这些地方,他是远远不如伏泉的。终究碍于身份以及军功,在汉军兵卒眼里,皇甫嵩这个主将与伏泉对比,实在有些名不副实了。

  如果说刚才命令是皇甫嵩发出的话,恐怕刘备还有犹豫一下,要不要为此拼命,他可不敢保证这位耍了他们凉州自己人的皇甫嵩,会不会再信口开河,要是得了张角首级,没有功劳,那岂不是就此亏了?当然,如果皇甫嵩没有信口开河,真的给他们报功,可是皇帝不批的话,那也没辙不是?

  这可不是刘备或者其他汉军恶意揣测的,实在是皇甫嵩麾下已有先例,在他率军入冀州前,因为平定兖州太平道黄巾蛾贼,就为部下请功。其中,皇甫嵩麾下护军司马傅燮,除了率兵斩杀兖州太平道渠帅卜巳外,还相继斩杀张伯、梁仲宁等重要兖州太平道黄巾蛾贼贼首,理应有大功,然而,就因为傅燮在投军平贼前,曾上书弹劾宦官,使得宦官对他特别怨恨,后来在中常侍赵忠等人的言语蛊惑下,皇帝刘宏竟然有功不赏,这不得不让汉军兵将对于皇甫嵩的信任度,十分低。

  反而是伏泉,以他大汉国戚和名将的身份,即使此番奏功,没能获得封赏,但是以后也肯定可以兑现,毕竟,现在大汉的太子,可是他的表弟,等到太子即位,还用担心这位到时必定大权独揽的外戚不兑现昔日承诺?

  当下,思索片刻,刘备不迟疑,谓张飞及左右亲信骑兵道:“诸君听令,随吾去长史处!”

  话语未来,率先巧准方向策马,张飞及刘备麾下骑兵闻令,毫不迟疑紧跟,场上还有其他非刘备麾下骑兵,看到刘备所去方向,念及他和长史的关系,也抱着想要立功的想法,尾随而去。

  所谓长史,在幽州突骑中,自然没有别人,他就是昔日伏泉旧吏出身的公孙瓒,因后来出任辽东属国长史,常骑白马,屡建奇功,得名天下,被时人称为“白马长史”,后来因为其征讨鲜卑之功,被朝廷任命为涿县县令。此番更是因为其名,在太平道黄巾蛾贼起事后,被皇帝刘宏任命,招募、统率幽州兵马,归受其师北中郎将卢植只会,平定黄巾蛾贼。

  刘备之所以如今在公孙瓒麾下,也是因为他在太平道黄巾蛾贼起事后,眼看这参军平乱,绝对是可以让他振兴门楣的好机会,因此便带着他在涿郡的一帮常年随其左右游侠恶少年,随其师兄公孙瓒出兵。

  那时正巧公孙瓒正受命,募兵讨贼,因刘备与其关系,便直接任命其为一屯之长,故而有他如今的身份,不得不说,现在的刘备可是比真实历史的起步,好得太多了。

  “杀……”

  张飞跟上刘备,一杆长矛飞舞,紧紧护卫在武力明显不是太强的刘备周围,生怕刘备遭到合围的黄巾蛾贼的毒手。只见,他手中长矛如龙飞舞,左挡右砍,全力搏杀,勇不可挡,马蹄所经之处,留下一地蛾贼尸体,直叫跟随他们的幽州突骑为此称好。

  “将军!将军!”到了地方,刘备见到正依旧率令麾下骑兵,在第一线,死死砍杀黄巾蛾贼的公孙瓒喊道。

  不得不说,公孙瓒武力不俗,在他四周,围聚着十数个,手持各种兵器,准备偷袭他,砍他的马腿,甚至砍了他首级领功的黄巾蛾贼。可是,无论那些蛾贼如何围攻,在公孙瓒的两头施刃的长矛挥舞下,围困他的黄巾蛾贼,都没有沾得太多便宜,只剩下公孙瓒在他们围攻下,游刃有余的挥舞长矛,收割他们性命而已。

  以刘备观之,这等武力,比之他手下头号猛卒张飞还要厉害。当然,张飞吃亏只是吃亏在从军稍浅,战斗经验比公孙瓒少而已,刘备确信,假以时日,只要张飞积攒足够经验,肯定能够打得过公孙瓒的。

  这其实也是公孙瓒所认同的,当初他带张飞从军,几番交战,公孙瓒见到张飞骁勇,又很年轻,爱才心喜,数番和刘备索要张飞,希望张飞随其左右,欲委以重用。好在,张飞是个有良心的忠义性子,数次拒绝公孙瓒,坦言只呆在他兄长刘备身边,否则,如果换了他人,刘备说不得还真要把这好苗子送给公孙瓒了。

  “玄德,何事惊呼?”斜斜一矛,将胯下马儿右侧的一个中年蛾贼刺死,公孙瓒闻得熟悉声音,出声问道。

  刘备指着汉军后方,高声道:“将军!快!快听军令!”

  公孙瓒闻言,一边御敌,一边聆耳倾听,很快,他便听到后方喊话,顿时眼神突变,目光阴冷的看了一眼前方。那里,是黄巾蛾贼军阵的左翼,公孙瓒知道那是凉州铁骑冲阵的地方,当然,公孙瓒往那里观望,只是想看一看凉州人,此刻已经冲杀到什么地方了。

  只是,此刻战场之上,黄巾蛾贼众多,公孙瓒即使乘于马上,也不能看得太清楚,但还是可以瞥到凉州骑兵的大致方位,眼见和己方突入的深度相差不大,这才松了口气,他可真怕这首功被憋了一肚子气的凉州人抢了。

  不得不说,伏泉这一声命令,即使是公孙瓒,都不能淡定了,究其原因,自然是封侯。想他公孙瓒,戎马北疆,所立功劳无数,但真正因为功劳而获得大赏的,无一不是率兵随伏泉作战,这之中缘由,公孙瓒自然知道,还不是因为朝中无人提拔,否则,凭着他在北疆闯出“白马长史”偌大威名的功劳,公孙瓒确信,如果他朝中有人,肯定早就因功成为一地太守或者入朝封侯了。

  看看伏泉麾下那些一直随他征讨的将领就知道,曾经和他基本在同一水平线,甚至像关羽、黄忠、徐晃等人起点还不如自己。他当时还是家族关系,担任郡吏,而关、黄、徐三人只是随伏泉上任县令的白丁,现在,那三人都有了关内侯爵,而他,只能担任一县令,实在让公孙瓒不服。

  现在,伏泉下来海口,只要擒获张角,得到首功,他一定可以为对方奏请封侯,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伏泉此番不问你的出身,不问你隶属何方,只要能擒拿张角,凭着实力,都能封侯。

  这种承诺,使得公孙瓒和刘备一样,也不能淡定了,甚至和刘备一样,在他心中,也已经将这件事情,摆在第一位。而第二位,自然是获得首功,和皇甫嵩做交易,救出恩师卢植而已,好在,这两件事情对他们而言,可以同时进行,否则,就难办了。

  “诸君听令,封侯拜相,当在此时,随吾杀!”

  燮素疾中官,既行,因上疏。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

  燮军斩贼三帅卜巳、张伯、梁仲宁等,功高为封首。

  燮击黄巾,功多当封,忠谮诉之。帝识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

  梁众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知贼意稍懈,乃潜夜勒兵,鸡鸣驰赴其阵,战至晡时,大破之,斩梁……角先已病死,乃剖棺戮尸,传首京师。

  摘选自《后汉书》

  据以上史书记载,张梁部在张角死后,的确是战力大涨,皇甫嵩率领天下精锐,战不过张梁之兵,可以看出张角的军事实力真的不如张梁,而且张梁部战力提升很快,并非我有意拖剧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