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末皇戚 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汉为傲

《汉末皇戚》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汉为傲

作者:泉释一切 字数:3590 书籍:汉末皇戚

  狼居胥山,一座汉家史册永远难忘的大山,或许在胡人眼里,它只是塞外一座不算起眼的青山,但对汉人言,它却是汉人的骄傲之地。

  无论何时,都不会有后人忘了这个名字。因为和这个名字紧紧相连的是汉人史册上的英雄,骠骑将军霍去病,而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典故,也一直为后人传唱。

  当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征,亲自带领俘获的匈奴兵,少带器物,轻装简行,深入大漠,过河活捉单于大臣章渠,诛杀北车耆王,又转攻左大将双,缴获敌人的军旗战鼓。随后又越过难侯山,渡过弓卢水,抓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以此大功,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于姑衍山立坛祭地,登山眺望翰海。

  伏泉带领麾下万余骑,在宋酆出补足粮草辎重以后,又再一次轻装出行,如同前番他和段颎出塞远征一样,命令麾下各部只带半月干糒肉食,以及弓弩箭矢,其余不带,然后一路往西北行军,直奔狼居胥山来。

  当然,伏泉来狼居胥山,自然不是因为他早就知道这里有鲜卑的偏师,而是在分析了如今汉与鲜卑的形势以后,生性就喜欢冒险的伏泉,在有了张奂、宋酆的援助以后,便又起了冒险的心思。

  这一次,在观察了如今汉军和鲜卑之间的形势以后,伏泉便决定绕道去鲜卑后方,好好捅一下鲜卑的腚眼。毕竟,让他正面硬扛和连手下的鲜卑骑兵,用这批混合兵,伏泉自己都不看好,当然,如果有汉军的援军的话,那就无所谓。

  不过,不久前段颎的死无疑给他敲响了警钟,这场战斗他要想赚大功,只能靠他自己,如果心里只想着自己后面有汉军的援军的话,那么无疑是非常不可靠的。

  然而,伏泉想要冒险复制曾经霍去病的奇迹,可是这注定不是容易的事情,即使是曾经的霍去病,虽然在史书之上,对于他的功绩一派歌颂,但是这其中的艰难却只是寥寥数语,伏泉真正经历就知道这种突袭的艰难。

  三日后,伏泉领军逼近狼居胥山北麓,行动不可谓不迅捷。莽莽山脉愈来愈近,催着战马,走至青山脚下,视线被葱郁的山脉遮住,绵延的山林透着静谧,显得很是神秘。

  看着这片汉家史册浓墨重彩的山麓,伏泉的内心是沸腾的,或许狼居胥山对于当初的匈奴而言,只是茫茫塞外的一座无名大山。但是对汉人而言,这座大山,却是在秦末汉兴之后,汉人这个名字成为华夏主体以来,民族崛起的重要标志。

  若无汉武,则汉家难兴,若无卫霍,则匈奴难衰。

  封狼居胥,就是汉家向所有胆敢向他们侵略的异族,所发出的怒吼,是汉人反击异族,在异族领地之中,告诉他们汉人不可欺,汉儿不为奴的咆哮。

  当然,封狼居胥,和那句匈奴悲愤的“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一样,是每个汉人都该引以为豪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先辈,就算被侵犯,也从来没有忘记反抗,我们的骨子里从来也只有振兴的血液,无论有多少忘记祖宗之人,但总会有那些记得自己是汉人的后辈,去洗刷自己曾经祖辈耻辱的历史。

  犯我汉家者,终有一日,汉家儿郎,当占其故土,以洗前耻……

  大军行进至大山右侧,那里有一隘口,内中为一山谷,要进入狼居胥山,走此地为宜。伏泉抱着谨慎心理,派遣兵卒入山巡查,毕竟虽然这座狼居胥山和鲜卑人没有太多关系,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这里会不会有情况,行军在外,保持小心谨慎,这是伏泉所遵守的基本准则。

  随着一队汉军骑兵,行进入山,不多时便传来山隘之中,便传来少许厮杀叫喊声,为汉语和鲜卑胡语。汉军各部顿时闻声戒备,就是伏泉自己也是紧皱眉头,暗道莫非自己军队中有奸细,导致鲜卑人早就在这里设下了埋伏不成?

  数刻功夫以后,山谷喊杀声渐弱,但显然有分出胜负的嫌疑,因为山谷内的喊杀声里,明显汉语说得多。而汉语说得多的原因,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汉军存活的人数多,鲜卑人存活的少,所以讲汉语的声音盖过了讲胡语的声音。

  “踢踏、踢踏”的马蹄声很快从山谷传来,只见汉军一骑满身是血的骑士策马而来,到了伏泉面前勒马停止,并行礼回道:“将军,山谷之内有二十余鲜卑残兵,于此休整,吾等与其相遇,便将其斩杀,如今谷内安全……”

  骑士的话说得伏泉稍稍缓了口气,原来只是遇到那些鲜卑人战败以后四散的逃兵,这倒是没有让伏泉疑惑。因为自从他率偏师出塞以来,那些没来得及去投靠和连或者厌战逃避的鲜卑残兵,都会在这些大山里休整,毕竟外面太乱,汉军太多,他们若是遇到汉军,那肯定小命不保,不如呆在这些平日没人出没的大山里,静等大战结束以后,再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定夺。

  打消了怀疑以后,伏泉没有太多犹豫,便命令大军进谷,手中掌握万余骑,这给足了伏泉信心。大军很快便进入隘口,伏泉策马入深处,一眼便见到了自己派出的那一队兵士,此刻都人人见血的在一地的尸体之前。

  不过显然,他们之中少了几个人,毕竟山谷之内,短兵相接,汉军这一队人马想要分毫不损的把那二十多骑鲜卑人杀了,显然办不到。

  对这一队汉军兵卒的队率说了几句表扬的话后,又一次确认他们没有见到其他鲜卑人后,伏泉观察了一眼谷内深处,未觉有异,便命令大军全速同行。入得山隘之后,伏泉发现这处山谷实在危险,只有早早离开,才是最安全的。

  山路不易行,汉军骑兵全速行军了约有一刻,伏泉的大军已经进入山谷中间,谷内十分巨大,只是越是策马行进,伏泉却是越发觉得不安。举手止住行进的汉军骑兵,环顾四周,仔细打量着周围的地势。

  这处山谷很大,看着足可容兵上万,两侧还有十多丈高的峭壁,山壁往上是连绵稠密的树林,此刻却是显得极其安静。刚才大概是因为汉军初遇小战,无论是汉军兵卒还是伏泉,都对于山谷里面的安静没有怀疑,毕竟一旦有打斗之声,山谷内的飞禽走兽都会因此被吓走没有声音自然正常。

  可是那也只是对于山谷外围而言,而且外围争斗的汉人和鲜卑人才几十人而已,能赶走的飞禽走兽有限。现在汉军已经进入山谷腹地,这些树林里面却是一只鸟雀都没有飞出,这根本不合常理,如果现在山谷依旧没有声音的话,那就只能说明这里面不对,很可能有人,毕竟鸟兽对人有着天生的警觉,特别是很多人的时候。

  望着眼前一览无遗的场景,伏泉隐隐有些不安,随着行军停止,山谷霎时安静了下来,静地有些出奇,只有马蹄轻踏,以及马儿偶尔发出的响鼻声。伏泉再次扫了扫头顶峭壁,连番扫视几眼,突然像是发现了大喝一声道:“撤,此地有伏!速速撤推!”

  当即,伏泉领着跟在身边的数百前军调转马头,想要立即后撤,然而对于冷兵器时代而言,简易的通讯手段,可不能让军队立即做好撤退的准备,更何况伏泉这支临时凑出来的骑兵部队,其中更有一些张奂在西凉刚刚招募不久的军士。

  这些西凉军士,虽然出塞以后,一直接受操练,加上本就是不错的兵员,但是想要在山谷里完成这样急速的行军动作,显然有些不太可能,毕竟就是那些操练日久,身经百战的部队,对于这种情况,也不敢说他们可以快速行军。

  此刻,汉军进入山谷的前段兵马虽然都在随伏泉进军,可是中后段的汉军骑兵完全没意识到什么,毕竟伏泉大喊的话在这山谷之中传递也需要时间,直到他们看到前面的汉军骑兵都调转马头时,这才意识到主将下达了什么命令。

  山路拥挤,想要全军调转方向,何其困难,前边想撤,中间刚刚反应过来,后边却是反应不及,很快,汉军骑军便乱了起来。

  与此同时,这处山谷里,原本两侧山壁上一直静悄悄的山林中,终于爆发出一阵巨大的动静。只见,那些山林之中,突然没有一点预兆地发出数百支利箭,这些箭矢有铁质的也有铜质的,杂乱不堪,现在却是混合着扎入稍显混乱的汉军阵中。

  顷刻间,便有数十名汉军骑兵被射中要害,或者胯下马儿被射中,随即摔倒。之后,一直隐藏在山林中的鲜卑人立即露出自己等待已久的獠牙,前番与汉军数次大战的耻辱,他们似乎都要在这一次战斗中洗刷下来。

  喊杀声、羽箭声,混着滚滚落下的巨石,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给毫无防备的汉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当然最重要的是,汉军因为这一幕加大了混乱。反应再慢的汉军兵卒,此刻也意识到了,他们这是中伏了!

  在这狭长的山道之中,汉军行动显然受到影星,行军滞涩,而对方鲜卑人却是居高临下,汉军除了以弓弩简单还击以外,根本无从反击,只能在伏泉的带领下,顶着滚落的巨石圆木,以及四处射来的羽箭,仓皇后撤。

  在鲜卑人忍不出发起攻击的一刹那,伏泉便是大惊不已,心中一紧,如遭重击。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因为这是他迄今为止第二次遇伏,自然有了一些经验,他连忙命令麾下军队后撤,同时命令各部汉军兵卒边走边撤,以弓弩还击。

  从鲜卑人在山崖的吼杀声,以及弓箭羽箭的密集程度来看,有了一定军事经验的伏泉,可以简单地判断出,两侧的鲜卑人绝对不少,起码不下五千人。

  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不能想着在山谷里反击,必须先撤,鲜卑人有居高临下的便利,可是汉军没有,而且更重要的是汉军所反击的箭矢,对于鲜卑人伤害明显很弱,这从箭矢发射之后的力道便可看出。

  虽然汉军弓弩是对付鲜卑人的利器,然而汉军现在由低处向高处射箭发矢,即使汉军的箭矢发射时的拉力再大,可是有着空气和引力的阻隔,落入鲜卑树林时,也是变得软绵绵的,深知有的箭矢未到树林,便中途落下,根本打击不了鲜卑人。

  汉军的还击有限,伏泉见此,只能大呼各部赶紧撤退,他们必须要快速突出去,撤出隘口,只有到了外边开阔的草原上,才能更好地应对鲜卑的攻击。

  幸好此时汉军的训练优势和伏泉进入山谷后行军的谨慎效果发挥出来,汉军骑军的阵势十分密集,而且没有塞满山谷一侧,所以各部调转马头很快。而且伏泉亡羊补牢的太早,没有让大部汉军全部入内,在谷外的汉军兵卒十分有经验的侧马先行,

  伏泉紧要牙关,死扛着鲜卑人的攻击,催促着士卒往外冲去。

  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摘选自《汉书·霍去病传》

  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摘选自《汉书·霍去病传》

  摘选自《汉书·霍去病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