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末皇戚 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决战已先发

《汉末皇戚》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决战已先发

作者:泉释一切 字数:3587 书籍:汉末皇戚

  并州,雁门,高柳县以北,出了长城后,广茂的塞外原野上,一股黑色的铁甲洪流,正缓缓向北挺进,那里便是被伏泉攻破的弹汗山鲜卑王庭所在。

  这股黑色的铁甲洪流,自然便是汉军无疑,从上往下看去,这是一支步骑约两万余人的汉军,除了何进从京中所带的屯骑营本部,以及并北军五营步兵、长水、射声三营一部兵马,共万余人外,就剩下并州刺史赵苞,所抽调的并州两万余汉军,和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一部,以及匈奴诸部胡人仆从军万余人,共约六万大军。

  塞外苦寒气候中,一股肃杀之气油然升起,这支汉军除了胡人仆从军外,其余汉军人人精神饱满,散发这一股名为“精锐”的风貌。当然,唯一显得格格不入的,便是这支汉军旗帜衣甲鲜明,那些甲胄齐全,光亮如新的,自然便是北军五营的兵马,毕竟身为京师重兵,是大汉国都的门面,是由天下精锐抽调组建的强军,没有好的衣甲陪衬,那就略显寒酸了。

  至于衣甲略显陈旧的,自然便是地处北方苦寒之地的并州军了,不过,虽然他们甲胄陈旧,但是风貌气质颇佳,一点儿不似中原一般汉军懒散模样。反而,人人皆露刚毅之色,与那些来自京师五营的天下精锐相比,却是不遑多让,缓缓行军之中,透露着无边的杀气,

  可以想见,在北疆连绵防备胡族入侵的战事中,这些边郡兵卒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样的战争磨砺,军队气质才能和京师抽调天下精锐组建的强军持平。

  当然,没有大战,自然无法比拟京师与边地兵马的战力如何,此刻,他们皆披坚执锐,烈烈寒风中,森森铁甲汇聚成一片钢铁的汪洋,渴望着用胡人的鲜血来庆祝自己的生理。他们头顶兜鍪上的樱红流苏,随风而起,仿若一抹胜利凯旋的奏歌鼓舞。

  汉军队伍中央,一杆苍劲大旗迎风猎猎招展,上绣威风凛凛地一个“汉”字大旗下,旁边还有一杆小旗,上绣“何”字。大汉国舅,屯骑校尉何进,行度辽将军事,持节,如今一身戎装乘于马上,身后麾下文武骑马如影随形。

  这些文武都是何进这段时间靠着自己的权势身份,恩威并重主动亲近的一批兵将,其中多为他所率的京师四营兵马将领,毕竟对何进而言,保证自己在雒阳有一定的武将势力,显然十分重要,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为了外甥,为了家族,他都会铤而走险的。而这些他主动亲近的京师,说不得就是他以后的重要筹码,至于边郡将领,则犹如鸡肋,能力稍强当然可以结交,不强则只当结个善缘,终究他的根在朝中而不是边塞。

  “此处据弹汗山鲜卑王庭,尚有路几何?”何进望着北方,一脸思索问道,话里却是饱含深意。

  “回禀将军,尚有两百二十余里。”其身旁亲信淳于琼连忙行礼说道,然后想到了什么,故作惶恐道:“将军,近来大军辎重车马多有损坏,行军缓慢,如今有今日之行军速度,已属难得……”

  弹汗山在高柳县以北三百里,汉军自前番何进召集并州诸军,下令出兵后,已经行了近半月有余,若是按照平时行进速度,此刻大军却是应该到了弹汗山鲜卑王庭才是。

  然而,也不知是汉军得罪哪路神仙,一路北征期间,大军尽出乱子,不是行军所带辎重出了故障,需要停下休整,就是半夜战马受惊,发疯乱跑,奔向远方,需要大军合力才能找回,以及等等的其他事情……

  搞得现在汉军军营之中,许多汉军都以为这是上天告诫他们,此次出兵征伐鲜卑不详的指示,让他们赶快退兵。不过很显然,汉与鲜卑之国战,早已不可避免,不是他们这些普通兵卒的意愿可以左右朝廷决策的,当然,这些汉军虽然心中忐忑,却是不敢做逃兵,他们可比伏泉军中,那些不知汉军制度的羌人,更加了解军法的残酷。

  这些意外,不断的拖累汉军的行军速度,这才有汉军出了阴馆县后,走了半月有余才刚刚出塞,按照这进度,恐怕还得有五、六日功夫,汉军才能行进到弹汗山鲜卑王庭。

  “本将心忧伏巴郡安危,故有此急也。”何进心中赞叹了一声,这淳于琼和自己配合的越发成熟了后,便装作十分心急的说道,其实只有他和淳于琼等亲信知道,汉军之所以出现那么多延缓行军速度的意外,完全是他们派人暗地里私下指使为之,为的就是实行袁绍给的将伏泉变成李陵的计策而已。

  “将军高义,想伏巴郡知晓将军所虑,必谅解尔。”淳于琼佩服赞道,当然他的内心里自然不会是如此想法,毕竟自从何进告知自己袁绍书信的意思,以及解释他和伏泉只见不可调和的矛盾后,淳于琼虽然震惊,但碍于恩主对自己的大恩,只能听命行事,终究何进能告知此事于他,可见对他是何等的信任,淳于琼为了自己的前途自然知道该如何抉择。

  两人在这里作秀演戏,虽然言语之中都是关心点击伏泉所部,却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救援计划,对于他们身边不知道情况,却想立功的汉军将领来说,简直是要了命了。

  很快,便有一并州汉将出声道:“回禀何屯骑,如今伏巴郡于塞外生死未知,斥候业已数日未有回信,不如令末将谴一支轻骑为前锋,快马加鞭寻找伏巴郡……”这并州将军显然是真的相信何进和淳于琼的鬼话,真的以为他们是因为大军行军慢,不能及时救援的缘故,从而自告奋勇的提议。

  不过,很显然,想让何进派兵去就伏泉,就是痴心妄想而已。只见,何进笑着看了眼那并州将领,心中却是已经放弃了拉拢这汉将的心思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当然,场面官话还是要说的,否则岂不是暴露了他的心思,只听得何进道:“不可,塞外之地,大军不识得道路,如今伏巴郡已离弹汗山,贸然派轻骑深入鲜卑王庭,若遭遇鲜卑大军,恐有不测……”

  在这支汉军里,何进的话明显无人敢反驳,即使知道对方的言语只是一厢情愿,在场众将都是久经战阵之人,都可以找到理由来反驳他,可是,却没有一人再去进言……他们只能用自己略显玩味的眼神,猜测自己这被朝廷空降来的主帅,到底有何意图。

  这些猜测何进的兵将里,有一假军侯仿若看穿了何进一样,露出嘴角邪魅的笑容,当然,他出身贫寒,更是汉胡混血,此番主动投靠何进这位大汉国舅,才因有武力,被何进看重,提拔为了假军侯,因此自然不敢多有议论,否则若是惹怒了何进,直接把他刚刚到手的官位罢免,哪可是得不偿失。而且,他还希望靠着自己的武力,夺得战功,将自己军侯面前的“假”字去掉,从而彻底成为大汉正式的中层军官,让何进成为自己建立功名的领路人,帮自己成为司马、校尉,甚至是将军……

  那假侯大约二十岁上下,身高八尺余,容貌充满粗狂美感,鼻梁挺拔,额头甚宽,炯炯双眸自然流淌着一股舍我其谁的豪气,一杆铁戟在其马侧,端得是威风凌凌。只是,他的战甲略显寒酸,却是凭白让他掉价了几分,这人叫吕布。

  与并州军在何进各种明面暗地里行动,同时进行的,却是幽州军在车骑将军宋酆,率领麾下大将破虏中郎将孙坚,和京师北军之中,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四营,并幽州各郡受令,所征召的诸郡兵马,和护乌丸校尉夏育一部,以及幽州境内乌桓诸般胡人仆从军,共计约有五万人,他们出了幽州上谷郡宁县外的长城以后,也是出塞直奔弹汗山鲜卑王庭而去。

  然而,和何进为了拖延时间,故意从出兵到行军都借故拖延而不同的是,宋酆的幽州兵,却是从其被皇帝刘宏任命接管幽州兵马后,除了京师雒阳,就一路紧赶慢赶而来。只是,一来幽州比之并州更远,又有大雨连绵之故;二来宋酆年岁已高,经不起连续奔波;三来便是幽州各郡可没有并州诸郡,有着赵苞提前得知皇帝刘宏意图的便利,不过很显然,无论并州军比幽州军有着多少好的便利,这一切都被何进彻底变成了无用之功。

  此时的伏泉却是不知汉朝三边军队的一切,当然就是他知道,也肯定无暇顾及,因为此刻的他,却是已经与和连所率的近六万鲜卑精锐,彻底交战了。

  白山之北,汉军军营,此刻经过汉军在鲜卑人往返错失的空当间,早已经依靠山势,在这草原之上,建立了一座依山傍水,利于防守的营寨。

  鲜卑大军若欲屠戮汉军,取伏泉项上首级以祭亲人,就必须踏破汉军军营,因为兵力弱小的汉军偏师,此刻就如一只缩头乌龟一样,安然呆在自己的大营里,等待鲜卑人的进攻。

  汉军军营内,辕门之下,伏泉神情冷峻,漠然地注视着前方,聚集在营寨前,黑压压的一片鲜卑胡人。虽然自己后勤不多,但是有着这座大营在,鲜卑人想要攻破,也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伏泉四周,汉军一队大盾手在其身后左右徘徊,因为伏泉靠得鲜卑人实在太近,为了害怕鲜卑人突施冷箭,他们都是紧张护卫左右,以备危急时刻以盾保护主将。

  营外,鲜卑军阵内,和连望着面前似乎坚如磐石的汉人营寨,表情阴冷,经验告诉他,对于鲜卑人来说,只有强攻一途,才能攻破汉军。

  因为汉人实在是太狡猾了,他们将营寨建在白山余脉以北,直接让得鲜卑人只能攻击汉军一侧,而其后方和左右两侧,都因为白山陡峭的山脉,根本就不能够鲜卑骑兵冲刺,至于下马沿山路强攻,也很难,毕竟汉人的弓弩手可不是吃素的,而和连想强攻破寨,最大的希望也只能是从正前方攻击。

  至于其它诸如投毒,断水源之类的方法,却是根本做不到,因为汉军在这地方建的营寨极大,加之草原内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河流蔓延,鲜卑人投毒也是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最终,在与诸鲜卑贵族首领商议以后,随着和连一声令下,得到和连强攻指示的鲜卑兵马,如同蚁潮一般策马直奔汉军大营而来。

  望着面前愈来愈近的鲜卑兵马,伏泉面容冷静,在麾下众将请求下,令诸将依计防御,便退回后方。

  “弓箭兵!上箭!”

  “弩兵!填矢!”

  “嚓!嚓!嚓……”

  杂乱地脚步声中,汉军各部的弓箭兵和弩兵,分前后两排在营栅后立定,铠甲与兵器地撞击声中,纷纷挽弓执弩在手,一支支锋利地箭矢早已准备完全,只能各部将领下令,便向来犯之敌,倾泻。

  “嗷呀……”

  “哇呀……”

  数千名裹着破旧兽皮甲、手持弯刀地鲜卑兵卒嚎叫着往汉军前门攻来,狡猾地汉人在寨前挖掘了许多深浅不一地壕沟,而且在地面上撒满了锋利地铁蒺藜,令鲜卑人地战马寸步难行,鲜卑人不得不舍弃了战马,徒步发起冲锋……

  失去了战马的冲锋加持,没有速度优势,鲜卑兵卒在汉军坚固地壁垒面前无计可施,前方这近在咫尺的距离,之后对于他们如同恶梦一般。

  “放箭!”

  “发矢!”

  随着汉军各部将领,在观察到鲜卑兵马到达弓弩射程以后,纷纷对着自己麾下的兵卒,下令喝道。

  “唆!”

  “唆!”

  “唆!”

  ……

  一支支锋利地箭矢掠空而起,在空中交织成死亡之雨,铺天盖地地向着前方鲜卑人头上罩落下。霎时间,惨烈地嚎叫声冲霄而起,缺乏盾牌和重甲保护地鲜卑兵卒一片一片地倒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