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末皇戚 第二百零四章 困兽犹斗 况人乎

《汉末皇戚》第二百零四章 困兽犹斗 况人乎

作者:泉释一切 字数:2024 书籍:汉末皇戚

  汉军大营,形势突然间向汉军倒戈,一片大好。似乎数不清的叫喊声团团围住犹如困兽的蛮人。

  “放下兵刃,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

  先是一声,然后两声,接着无数声,周围汉军兵卒一齐大喝,仿佛四野之中炸起了一道道惊雷,充斥着四周。

  被围困的蛮军此时出现了混乱,一部分蛮人不知如何是好,手中兵器摇摆不定,该放下还是继续战斗,他们面面相觑希望从同伴脸上找到答案。

  随着周围的叫喊着愈演愈烈,终于有蛮人受不住那无形的压力,扔下了手中的兵器,有一就有二,只听到连续“嗡嗡”的声音,那是兵器掉在地上发出的声响,越来越多的蛮兵眼看无望,出路越来越少,开始选择了投降。

  人都是从众心理占大多数的,真正能一直坚持自己心中想法,一点儿也不动摇的人太少太少。很快,场上能战斗的蛮兵有一半多都选择了投降,他们丝毫不顾及自己首领那愤怒的脸色,多数人都是为了生存而活着,他们之所以反抗汉朝,参加叛乱,也是因为吏治败坏,他们生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反抗,如今被汉军包围,既然有投降的机会免遭杀戮,当然选择此时对他们来说最有利的生存方式。

  眼看着周围自己族人投降的越来越多,龚苏怒视他们,却骂不出来,人都有选择活的权利,龚苏又能如何强求他们呢?

  “大兄,大事不济,吾等降乎?”身边龚苏一族弟跑来问话道,他叫龚荣,看他模样,此刻若不是龚苏是他族兄,他降了会对不起龚苏的话,说不定他早就降了。

  “汝……”龚苏看着族弟大怒,可是嘴中却说不出一个字来,他本想斩了自己这族弟,自己带人冲杀,可是转身望向自己身旁已过半数投降的族人,脸色铁青不已。便是自己那剩下的半数人,恐怕也是因为自己面子,大多数人才到现在也没投降,不然此刻还能坚持的也不知道还有多少。

  战争最难以逆转的莫过于绝望,龚苏看了眼身后那些相识的族人,看到他们投降的人脸上的一股羞愧,看到没投降的人脸上的迷茫,整个蛮军都充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绝望,兵无战心,莫过于此。最终龚苏轻叹了一句,谓左右道:“若怕死,尔等了汉人吧……”

  龚苏语音透着浓浓的落寞,令人不舍,他虽说比话,但并未当下兵器,可是在性命攸关的时候,他人却不会顾及他如何坚持。只见剩下的一批蛮人,又有大多数在龚苏话语落下后,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连他的族弟龚荣也不例外。

  未几,整个蛮军队伍里,就只剩下龚苏和他身边近百人依旧紧握兵器,不肯放弃。他们怒视前方汉军,眼中冒火,似乎打算做垂死挣扎一般,空气里透出一股浓浓的悲壮气息。

  伏泉持剑在中军后,眼看场上情形如此,对面近百人似乎还想反抗,心中忿怒,不顾手下众人阻拦,快步走到汉军军前道:“对面蛮人首领为何不降?欲战乎?吾大汉天兵数万在此,尔等与困兽无异,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困兽犹斗,况人乎?”对面随即回了一句大喝,令得汉军知道此语意思的将帅兵卒脸色一变,纷纷转头望向自家主帅的反应。

  此时的伏泉也是脸色不善,本来他说此话是想最后警告那些顽抗不降的蛮人,如今大局已定,莫要负隅顽抗,可是没想到对面的人直接给自己一句《左传》中的话反讥,可谓是赤裸裸的打了自己的面子。

  忍了心中怒气,伏泉又喊道:“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板楯蛮反叛乃不忠不义之举,君莫要执迷不悟,本官以命作保,君若降之,必不报复,不然……”

  “汉将休提!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今不降唯死而已,苏无悔也!”

  那边龚苏又是引用《左传》一句话,打断了伏泉劝服龚苏的言语,也逼得伏泉心中怒意更重,这人真是太不识抬举了,自己百般劝诫,对面全然不接受,而且言语反将自己,已然是萌发了死意。

  野兽身处绝境,被围困还要挣扎、搏斗,更何况人呢?人身处绝境也要拼命抵抗,这一刻伏泉心中杀意愈显,对面的蛮人首领如此不给自己面子,话语中不屈反抗意思明显,自己能容得对方如此放肆吗?

  “不自量力,来人!”伏泉刚说出一句话,还要在说剩下的“杀”字时,身后的王谋突然大喊道:“中郎息怒,此事不可!”

  自己话语被打断,任何人都不会高兴,伏泉本欲发怒,可看劝诫之人却是王谋,心中一顿,王谋的能力经过今夜伏击已经得到认可,如今自己正缺谋士,当然得尊重,不然自己因此失去一名谋士,却是不值当。

  君择臣,臣亦择君,自古礼贤下士的人都是成功的典范,伏泉当然不会因小失大,所以他稍稍平复心情道:“先生何意?乱贼不降,必灭之,如何不可?”

  王谋道:“中郎听谋一言,那蛮人将领颇识经学,必乃蛮族有名望之人。今中郎灭之,日后如何降服蛮族,而若降服此人,他日平蛮必为一大助力,中郎乃朝廷命官,岂可因私怨而坏大事乎?”

  “这……”伏泉一怔,脸露诧异,未想王谋竟有这番道理,细细思索觉得有理,心中顿时犹豫不决。

  对面的蛮人首领能用《左传》之语回敬自己,显然在蛮族有一定地位,为何?毕竟板楯蛮七姓贵族,能识字读书的也不多,毕竟他们长于山林之间,也不太需要学习汉人经学,而自古有学问的人在各个群体都有一定地位,自己如果能降服此獠定然对自己有利,可是对面话语如此决绝,自己能降服他吗?

  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摘选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困兽犹斗,况人乎?摘选自《左传·定公四年》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摘选自《左传·隐公十一年》

  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摘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孔文子之将攻太叔也,访于仲尼。仲尼:“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摘选自《左传》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摘选自《晏子春秋·霸业因时而生》

  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摘选自《汉书·朱买臣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