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擎明 第七百四十九章 劝服

《擎明》第七百四十九章 劝服

作者:红色可乐 字数:3926 书籍:擎明

  说实话,陈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的钱才是贪污来的。

  就算是要查的话,也要有个十年八年的。等到这些贪官污吏贪污的罪证查出来之后,老百姓早就饿死了。

  陈生有心把这些人都给剁了,但是想想皇帝陛下的嘱咐,又下不去手。

  没有办法,只能摆出一副和颜悦色的表情,跟他们唠家常。

  在包破天看来,陈生这种软绵绵的说话方式是最没有用的,还不如直接来暴力的痛快。

  可是他却不知道,有一些野兽最如果你顺着他的毛发抚摸,他才会真正的向你臣服。

  说了没有多久,陈生渐渐了解了贪官们的情况。

  眼前这个留着两撇小胡子,身材修长,一脸猥琐的中年人叫吴良新,年轻的时候是密云有名的才子。

  后来科举多年,不仅没有改变命运,反而越发的落魄。

  最后连他心爱的女人也离他而去,他一怒之下,放弃了科举之路,成了知县的师爷。

  没想到这日子反而平步青云,从县的二号首长,一路飙升到市级二号首长。

  这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走到哪里都威风八面的很。

  可是此时的吴良新在陈生面前,却威风不起来,因为他听说过太多的陈生的传说。

  陈生如果跟他耍横的,他反而不怕。因为读书人就喜欢欺负没有脑子的人。

  但是陈生跟他慢悠悠的,不紧不慢的跟大家聊天,他反而怕的要死。

  内心那一丢丢自信也消失不见了。

  看着一脸挫败加颓丧的吴良新,耷拉着脑袋满脸懊恼的模样,偶尔有只捣乱的苍蝇落在他的肥脸上,他连手都懒得抬,落水上岸的猪似的使劲摇摆几下脑袋,把苍蝇赶走……

  陈生看得想笑,又觉得有失公爵的气度,于是只好把脸扭向别处,道:“今日请各位清廉高节之士来知府衙门,是本官的意思,请各位来此,本官绝无不良的心思。毕竟山高皇帝远,你们呢又不是我的下属,我还真的没有道理官你们。各位尽管放心。”

  众贪官神情稍定。

  “你们不听话,我可以军队的名义镇压你们,镇压你们,总比讲道理来的方便。”

  众人闻言,顿时吓得跟雷霆闪闪下的小母鸡一样紧张。

  笑眯眯地扯过一旁的朱厚照,陈生开始隆重介绍。

  “这位,是我大明皇帝陛下皇太子,诸位有些见过,有些没有见过。。”

  众贪官浑身一凛,马上躬身拜见,朱厚照也很配合地挺起了胸膛,以高冷的姿态接受了众人的拜见。

  别的事儿朱厚照不擅长,但是得瑟却是他最擅长的东西。

  陈生笑道:“吾大明帝国声威日盛,降服蛮夷,四海臣服。今日太子殿下奉陛下旨意出巡各地,本官忝为辅官一路跟随,至于为何出巡,想必大家都清楚……”

  陈生说话依然不紧不慢,急的众多官员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看着他们紧张的样子,陈生叹了口气,道:“密云苦啊,顺天府的百姓苦啊,这几年我大明的百姓尤其苦,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日没夜的劳作耕耘,为的就是重点粮食,混口饭吃。

  可是谁曾想到天灾来也就算了,还有兵灾,老百姓这日子怎么过?本官从京师这一路走来。路上不知遇见多少不知名的尸骸残骨,其状只有两个字能形容。‘凄惨’!”

  众贪官沉默无语。

  陈生环视众人,缓缓地道:“诸位大人刚才去翠红楼爽快的时候,想必也是看的清清楚楚,城外平原上搭起了棚帐,里面住的都是没了生计没了指望的难民乡亲,在太子殿下殿下的首肯下,密云城知府打开了官仓,这些日子全是官仓的粮食养活赈济百姓,可是仅仅这些粮食还不够。百姓甚至只能勉强垫个肚子,往后还会有更多的百姓闻讯而来,而密云的官仓能支撑百姓多少时日呢?”

  陈生面朝众人,比划了一个手势,沉声道:“时间不多了,粮食也不多了,谁都不会坐以待毙,在生死关头,任何人都会死中求生,过不了几日,密云城外的百姓会有两个选择。一是顺服地认命,带着一家老小奔京师而去,指望遥远的京师会赈济他们。路上少说会饿死绝大部分,第二个选择……是造反!见人杀人,见物抢物,遇官杀官,他们心中痛恨的贪官,那更是不会犹豫了。”

  众贪官一凛,脸色不由发白了,面面相觑间,发现彼此都有些惶然之色。却仍硬撑着没吱声。

  陈生冷眼看着众人的表情,嘴角一勾。缓缓地道:“情势呢,就是这么个情势。各位都是密云城里城外闻名的显贵,本官听说你们中间还有人认识京师的朝臣,七杆子八杆子的,还能扯上点关系,只不过,天灾面前,一切都是浮云。事到如今想必你们也看清楚了,数日后若百姓造反,首先是杀官,太子殿下殿下,我,知府大人都跑不了,其还有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因为大家伙心里跟明镜是的,谁才是真的祸害他们的人。”

  以吴良新为首,众贪官额头纷纷冒出了冷汗,脸色愈见苍白。

  沉默半晌,吴良新抱着胳膊,吃力地朝陈生行了一礼,冷汗不停的往下流,露出惨然的苦笑,道:“陈公爷意思,草民等都明白了,还是公爷示下,草民等该如何做,我等都听太子殿下殿下和公爷的。”

  利害给贪官们剖析得很明白了,众贪官不是蠢货,而且他们也非常清楚,就算百姓可以得罪,但眼前的王爷和侯爷却万万得罪不起的,若然忤逆了他们的意思,恐怕他们的下场不会太妙,灾年是乱世,乱世里莫名其妙死几个贪官,破几家富户,这官司怎么打?跟谁打?

  众贪官都不笨,吴良新表态后,众人马上转过了这道弯,情愿不情愿的,纷纷赞同附和起来。

  陈生笑了,和朱厚照对视一眼,各自露出满意的表情。

  日理万机的陈郡公跟这些乡绅土财主费了半天唾沫星子,总要有点收获不是?否则的话,陈郡公和善亲切的笑脸恐怕瞬间就变得狰狞可怕了。

  此刻终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陈生待众人静下来后,缓缓问道:“各位不可隐瞒,老实告诉我,各家所存余粮几何?银钱几何?”

  又是一阵沉默,吴良新犹豫许久,终于一咬牙,道:“草民虽然在衙门里做事儿,但是也是十里有名的富户,家里也有些良田。这些年发现气候一年比一年差,所以额外所得的银两全都换成了米。这些年下来,也有一千多石了!”

  见吴良新开了口,别的贪官也无法再沉默下去了,只好七嘴八舌地表态。

  “下官虽然比不过吴师爷家财万贯,但是当官前,也算是中上之家,愿意捐出五百石头粮食给密云的百姓。”

  “下官也愿意毁家纾难,捐献出半数家资用于购买粮食!”

  “下官……”

  一群人就跟倒豆子一样,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表态。没有办法的事情,脖颈上悬着刀把子,不听话,脑袋就没有了。

  一个接一个的表态,陈生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

  最后一个人说完,旁边朱厚照身后一名小吏也默记完毕,凑在陈生耳边嘀咕了几句。

  陈生两眼大亮,笑得愈发甜了。

  近万石的粮食啊,就这样突兀地出现在眼前了,看来今日这一番唾沫星子没白费,又是蛊惑,又是吓唬,又是以势压人,花样玩尽,终于达到了目的。尽管陈生也清楚,这些贪官的话必然有所保留,没哪个缺心眼的真报了实数,少说也要给自家留一小半,不然日子没法过了,不过,就是他们报出的这近万石粮食,已然解了密云的燃眉之急了。

  朝身旁一扭头,包破天递上早已准备好的一叠纸,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一张张地分发到众贪官手中。

  “诸位手上的,是朝廷官府给你们的凭证,看清楚,不但盖了密云余知府的官印,也盖了太子殿下殿下的私印,拿到京师打官司陛下都得认帐的,各位存的粮食,官府暂借了,明年必然还上,本官老实告诉你们,朝廷国库所余甚少,所以借你们的粮食是不可能有利息的……”

  看着众贪官尚算平静的表情,陈生接着道:“虽然没有利息,本官却可以给你们一个福利,凡是借了粮食的官员,本官可以做主,请当今陛下给你们每家题几个字,‘公正清廉’也好,‘正大光明’也好,全给你们题上,听清楚了,这些字,是当今陛下御笔亲题,‘御笔亲题’!落款要盖皇帝大印的,尔等可将这幅字妥善保存,留于子孙万世,这一幅字权当作尔等今日借粮义举的利息,不知可否?”

  众贪官一愣,接着脸上纷纷露出万分惊喜之色。

  突然从天而降一条肥大腿,让自己狠狠的抱住,这种快要爆炸的巨大幸福感是肿么回事……

  扑通!

  又是吴良新反应最快,一马当先第一个跪下,泣不成声地道:“草民吴良新,愿为大明社稷,愿为大明皇帝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身后,一众富户贪官们后知后觉地跪下,纷纷指天画地发誓。

  陈生这会子倒真有些欣赏吴良新了,这家伙肥成这德行,反应却如此灵活迅速,如果能把他收在身边效力,没准会有意外的惊喜呢……

  “死而后已就不必了,各位留存有用之躯,为大明好好效忠,为皇帝陛下多多解忧吧,比如多借一两百石粮食什么的……”

  “草民错了,草民有罪!草民……”吴良新犹豫了一下,狠狠一咬牙,大声道:“草民不过了!其实我家的粮食共计一千石,愿全献给……咳咳咳,愿全借给官府,明后年还都行!”

  “不还行不行?”陈生试探地问道。

  “不行!”吴良新斩钉截铁地回答。

  “死而后已”是有底线的,底线就是必须还粮食,人可以死,粮食不能不还。

  这是陈生对众贪官高喊响亮口号的理解。

  陈生很认同他们,大家都不是圣人,包括陈生在内,对所谓的“奉献”都是有条件的,响亮漂亮的口号没事可以多喊几嗓子,前提是别跟傻子似的付出太多,自己盆满钵满,多得溢出来时,溢出来的那部分可以无私地奉献出去,如果人格再伟大一点点,盆里钵里的也可以稍微拿点出来,再多就翻脸了。

  这不是自私,而是人性,世上绝大部分人的人性,可以奉献,但绝不能奉献全部,一半都要考虑一下。

  相比起来,眼前这几十位贪官已经很慷慨了,当然,主要是陈生拿出的契凭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以官府甚至太子的名义借粮食,永远不担心会赖帐。

  陈生高兴极了,这是自从离开京师以来最舒爽的一天,密云百姓的危厄终于稍有缓解。

  近万石粮食,可以说陈生把密云境内所有隐型的存粮全都搜**净了,再也不用担心六天后官仓已空时,难民们会闹出大乱子,在灾年里,粮食是稳定人心最大最有效的东西。

  “甚好,太子殿下和本官都很欣慰,诸位大人识大体,晓大义,密云能有诸位慷慨解囊,实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也,太子殿下和本官代朝廷,陛下以及百姓,多谢各位了。”

  说完陈生直起身,朱厚照也急忙露出郑重凛然之色,二人一齐朝众贪官很正式地长长一揖。

  众贪官急忙还礼,连道不敢。

  礼毕,陈生笑道:“大灾之年,不可行奢糜之事,只是今日特殊,太子殿下和本官便代朝廷宴请诸位大人,宴席或许简陋,但我等心意却诚挚,还望诸位莫弃。”

  众贪官不由脸上有光,湛湛生辉,陈生会做人,也会说话,先是连吓带威,将众人唬住,接着诱之以名,直接把皇帝陛下的题字搬出来当诱饵,众贪官明知是个坑也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最后借粮落实,众人难免有些后悔和怨意,这时陈生再说几句抬举话,行一个礼,摆个宴席,这样一来,众贪官面子里子实惠都有了,纵然心中仍有些许怨气,终究也烟消云散。

  说到底,这是个阶级森严的年代,皇帝的儿子,钦封的郡公,在这些贪官和土财主眼里,已然是顶了天的大人物,这样的人物跟神仙下凡似的在他们面前降落,并且对他们无比礼敬和客气,仅是这一桩,便令众贪官分外领情兼荣耀了。

  还有就是借粮一事的利弊。

  不借粮行不行?当然行,你的粮食你做主嘛,可若是不借的话,后果可就由不得你做主了,灾年光景,为了防止百姓因为饿肚子而造反,可以说无论太子还是官府,都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持民间的稳定,这个“一切代价”里面,便包括了这些贪官们的性命,粮食不借也得借,敢不借的话,二话不说先逮起来,好好享用大牢里十八般刑具,撬开你的嘴,把你藏粮食地方逼问出来,然后一刀把你砍了,砍了还会对外宣扬此人不识大体,家中藏粮千石却对百姓生死漠然以对,良心道德坏到流脓了,杀一个道德败坏的人,百姓们只会拍手称快,绝没有任何人会为他鸣不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