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叩心 第二十七章 拜访佛觉寺

《叩心》第二十七章 拜访佛觉寺

作者:空逸 字数:2072 书籍:叩心

  次日上午三人吃过早饭在住处,坐在一起闲话。三人闲话谈结束后,看看天色以快至中午。司马昭对着刘盛、贾福说道:“今日我将要赴宴,晚上见“。

  “司马昭今日是你,一吐十年寒窗之苦的时刻,不用顾及太多“。刘盛看着司马昭,对着他开解到。

  贾福看着司马昭也赞同的说道:“盛哥儿说的没错,今日你就痛痛快快的玩,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抛之脑后就好“。

  司马昭听他们说完,连忙站起来对着两人行礼说道:“既然如此,那昭就先行一步“。

  两人连忙站起来,三人一番客套礼毕。司马昭走往门外走去,贾福看着他的背影小声对刘盛叹道:“文人十年寒窗苦读,日日以书为伴。都只是盼着如他今日一般,金榜题名天下知。从此鲤鱼跃龙门,可以在朝堂之上一展心中所学“。

  “谁说不是呢?一举提名天下知。你说以司马昭的才华,入朝为官。对国家和百姓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刘盛听着贾福的话,看着司马昭渐渐消失的背影感叹到。

  贾福听到刘盛的问题,不解的反问道:“他有一颗拳拳爱民之心,胸中才华横溢。这些你不是都已经看到了,可是为什么还这样问?“。

  “如果爱国和爱民发生冲突,你说他会怎么选择“。刘盛不假思索的反问到,眼前浮现出王安和司马昭两个人的身影,心中一叹。他们两人会如何选择,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心中对这个问题,影影约约有种不好的预感。

  贾福挠了挠头,疑惑的板着手指一个个说道:“我感觉两者没冲突,你看杨勇他的理想就是开疆拓土扬威于国门之外。我就是想富甲一方,王安和司马昭想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你以前和我说想看什么是历史。感觉我们的梦想都很好,彼此之间没有一点冲突,挺好“。

  说完贾福就不知觉的笑出声来,刘盛看着贾福开心的笑容喃喃自语的说道:“但愿未来也是如此吧“。

  笑完后贾福好像没听到刘盛刚刚说的话,看着门外的天色,对着刘盛笑嘻嘻的说道:“盛哥儿,你看天色还很早。要不我们,一起去城外走走“。

  “佛觉寺?前段时间你不是说,哪里没意思吗?“。刘盛看着贾福的样子,疑惑的问到。

  贾福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对着刘盛不好意思的说道:“你也不想想,我们前一天才从哪里回来。第二天你们的腿不累吗?这不是……嘿嘿。我今天想看看那些秃驴,是不是和我们村,牛鼻子老道一样让人讨厌“。

  “你就是嘴硬,见和尚就说秃驴,见道士就说牛鼻子。其实你心里,已经很佩服他们的所作所为了,结果就是咬着牙不松口“。刘盛看着贾福嬉皮笑脸的样子,故意没好气的说到。

  贾福看着刘盛数落他,知道这事情成了。心中高兴起来,欢快的走出门去,刘盛紧随其后。

  刘盛、贾福一路悠哉悠哉前往佛觉寺,行走到灾民处。只见无数灾民在拆帐篷背负行囊,好似即将远行。

  两人疑惑,连忙到灾民中,寻找前些天的那位老者,询问情况。老者正在收拾行李,贾福、刘盛走入帐篷。

  老者看着两人前来一阵惊讶,连忙停下手中的事情,对着两人说道:“你们何时来的,小老儿前些天。还对两位挂念不已,不知一路可还顺利“。

  “有劳长者挂怀,小子愧不敢当。我们两人也是刚刚到,看见这里的人,都在收拾帐篷。好似即将远行,不知这是为什么“。刘盛连忙客气的回答到,顺便问出心中的疑惑。

  老者看着刘盛、贾福笑着解释道:“佛觉寺诸位师傅决定,寺中弟子今日下山奔赴南方。我等灾民何其之辛,老朽终于可以回家了“。

  说完老者想起这一路逃难的经历,老泪纵横。刘盛、福听后连忙帮助老者收拾行李,不多时灾民全部收拾完毕,在一群和尚的带领下直奔佛觉寺。

  半个时辰后一座大山出现在眼前,一位僧人连忙跑上山去。之后钟声响起,一群群僧人下山迎接。

  山上既没有想象中,华丽气派的庙宇,也没有巍峨的佛像。只有一个小佛堂,虽然谈不上富丽堂皇。但在这空旷之地,也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此地最前面有一面宽大的墙壁,墙壁上密密麻麻满是字。

  几人直接走向墙壁,只见山下一排排低矮的房屋,出现在眼前。房屋后面,是一眼望不见边际的良田。

  刘盛看着此时的情景,由衷的感叹道:“原来这就是佛觉寺,三千弟子慈悲心“。

  “谁说不是,我当初看见此情此景,也是不胜感叹“。不知道什么时候,刘盛右边站着一位锦袍青年,全身上下有一股英武之气。

  青年看着刘盛、贾福的目光,感觉刚刚说话有点唐突,连忙自我介绍道:“在下姓柴名誉,刚刚多有唐突,失礼了“。

  刘盛、贾福看向柴誉,连忙回礼:“在下刘盛、贾福,幸会、幸会“。

  “佛曰:相见即是缘。能在此地相见,我倍感荣幸“。柴誉连忙向刘盛、贾福二人说到。心中感叹,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前些时日还在听王安、杨勇他们说这两人,今日就巧遇了。难道真是佛祖显灵,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刘盛回礼上下打量一下,说道:“我观兄台气度,不像贫苦人家,为何来这佛觉寺“。

  “家中和寺中有些渊源,听说此地大师们都欲南下,我特来相送“。柴誉把其中缘由,一一述说。

  刘盛和贾福听着柴誉说他们家,祖祖辈辈和这佛觉寺的种种渊源。两人听完后,贾福感叹道:“如此说来,你们家和这庙中,关系非比寻常“。

  “不错,昔年寺中弟子,曾经救过先祖。从哪以后开始,我们家和这佛觉寺,算是结了善缘“。柴誉感叹着说道,回忆起太祖创业之初,有一次落难在此处。若非这寺中弟子相护,只怕这结果难料。

  贾福看着山下那一排排低矮的房屋,僧人们各自背负行囊,心中一阵感叹:“你们说这灾情,真的就到如此程度了吗?就连老迈的和尚,都开始背负行囊,欲欲南下“。

  “救灾如救火,佛家慈悲心非我等可尽知“。柴誉感叹的说到,看着那些年迈的僧人,心中不忍。此行何止千里,其中之苦又怎能说的尽。却不知他们中有多少人,将会埋骨江南。

  刘盛看着山下僧侣来往穿梭,心中突然升起一阵悲伤:“你们说古往今来,世间有多多少,如此等一般的壮举,失载史册。这世上种种太不公平,为何他们却在史书中,无一片立足之地“。

  “谁说不是此等壮举,又何尝不是我族之魂。只可惜史书避而不谈,我们只能从乡野民间,获得此等事情的残破片段“。柴誉听见刘盛这样询问,微微一愣他从来就没有这样想过。转念一想也确实感觉到悲哀,赞同的说到。

  三人一阵沉默,看着山下陷入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