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叩心 第二十五章 佛家慈悲心

《叩心》第二十五章 佛家慈悲心

作者:空逸 字数:1870 书籍:叩心

  次日清晨几人都在沉睡,贾福醒来看着旁边的刘盛好像在沉思什么,对着他问出昨天的疑惑。语气很低,唯恐打扰到,周边还是熟睡的几人:“盛哥儿你说什么是佛?什么是道?为什么这些和尚,以及明逸那牛鼻子老道都是一样的心肠?“

  “你不是还没见过这些和尚,怎么就能说和明逸道长一样的心肠?“刘盛也用极低的语气,对着贾福问到。

  贾福不假思索的回答刘盛的问题:“你昨天又不是没听他们说过,你感觉这些和尚心肠不好?“。

  “这一转眼没想到都这个时辰了,诸位还没睡好吗?“杨勇从美梦中醒来,对着还在熟睡的几人,大声说道。说完看了看帐外的阳光,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

  几人被吵醒,王安有些不乐意的,对着杨勇说道:“扰人清梦“。

  三人迷迷糊糊,司马昭看着帐篷中的场景,突然问道:“老人家呢?“。

  这时几人才反应过来,贾福刚刚的问题被打断,有点不乐意的说道:“你们起来的太晚,别人早就醒了“。

  “难道是出去了?“杨勇疑惑的问到,还挠了挠头。

  刘盛看着这几人,一个个坐起来,东倒西歪没样子,无可奈何的说道:“都醒了,就去洗漱,回去等朝廷公布科举成绩“。

  “你不说我都快忘了“。司马昭夸张的拍了拍,自己刚刚睡醒的脑袋。

  五人连忙起床一阵洗漱,打算回帐篷的时候。发现旁边一个帐篷,传来一丝熟悉的声音。

  “大师为我这点老毛病,给你添麻烦了“。

  “出家人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老施主不用挂怀“。

  “如此就有劳大师……“

  几人连忙停住脚步,贾福走到帐篷前掀开一丝缝隙。其余几人连忙走过去偷偷看,一种做贼的心态从心中升起。

  帐篷中昨日的老者趴在地上的草席之上,上身没穿衣服,背上插着几根针。一个人盘膝在老者旁,手中从一边,抽出一根根针,看着穴位插上去。由于是背对着几人,只能看到背影。

  几人看到这情况连忙在外等待,贾福转过头指着帐篷中的背影小声对着他们说:“这一定是一个老和尚“。

  “赞同……“杨勇听到贾福说是和尚,连忙仔细朝帐篷中细看一会,转头附和到。

  刘盛、王安、司马昭三人,往里面也仔细辨认一下,点点头表示赞同。

  治疗结束后,贾福几人走进去,发现那人果然是一个年纪颇大的僧人。光着头慈眉善目,身穿朴素僧衣,从体型看显得有些富态。

  “原来是你们来了,怎么不在多睡会“老者听到脚步声,转过头发现是刘盛几人,连忙关切的问到。此时僧人从老者身上,抽掉最后一根针。

  司马昭听见老者的问话,连忙用温和的语气回答道:“有劳老丈挂怀,只是如此好的时光,又怎能在昏睡中浪费“

  “老朽现在不便起身,失礼之处还望海涵“。老者看着他们,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

  “岂敢岂敢……“几人客气完,王安、杨勇连忙走向僧人,对着他行礼道:“晚辈王安、杨勇见过大师“。

  “原来是两位施主,许久不见可还安好“。僧人不等王安、杨勇回答,对着刘盛、司马昭、贾福宣了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静心见过诸位“。

  “大师有礼“刘盛三人,连忙回礼说到。

  王安对着静心和尚疑惑的问道:“听说大师许多年前就以不出寺院?今日为何又在这里“。

  “那施主为何又在这里?“静心和尚答非所问的对着王安问到。

  杨勇听到静心和尚的问话,连忙回答道:“昨日和这些好友一同出游,不想天色已晚城门落锁。不得已之下本想去贵寺借宿一夜,却没想到,走到这里时,见到了这位心善的老者“。

  静心和尚听见杨勇的解释,对着他们也解释道:“半月前寺中弟子,发现南方逃难而来的灾民,有向城外汇聚的迹象。贫僧等几人商议,决定帮助灾民,将他们安顿在此处。只可惜寺中大部分人手已经南下,如今还在山中的弟子,仅余千人。人手缺少,我佛慈悲,我等又岂能束手旁观“。

  老者此时已经穿好衣服站起来,对静心和尚一礼:“若非大师等人慈悲为怀,我等灾民不知还要多受多少苦楚“。

  “老丈多礼,这本就是我等出家人,应该做的“。静心和尚连忙还礼到。

  刘盛看着静心和尚,心中浮现出明逸道长的身影,一阵感叹对着他敬佩的说道:“我观大师年岁只怕不少于八十,如此高龄还能行此等善事,在下佩服“。

  “实不相瞒,贫僧年岁以八十有八“。静心和尚淡然的回答到。

  几人听后肃然起敬,贾福感叹道:“观大师如此年岁,还能如此行径。在想想自己以前所作所为,实在是让小子惭愧“。

  “贫僧所作所为不算什么,反倒是有一位白衣女施主,天生菩萨心肠,到是让贫僧好生羡慕。善恶由心生,佛魔一念间,我观施主几人,皆有慈悲心“静心和尚看着几人,谦虚着缓缓的说到。

  司马昭听静心和尚说一位白衣女施主,眼前浮现出一道倩影。貌美如花菩萨心肠,一袭白衣宛如观音降世。一时之间,双眼好似痴迷。

  王安看着司马昭,笑问道:“司马大才子,在想什么,这么入迷“。

  “哦,没什么“。听到王安的问话,司马昭仿佛从梦中清醒一般。定了定心神,对着静心和尚问道:“昨夜我听老丈说,贵寺过几日就要南下救灾,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不错,如今洪水肆掠,南方成一片泽国。见人间如此惨剧,我辈中人岂能袖手旁观。半年前我寺中弟子断断续续,以有两千余人赶赴南方。一月前若不是这些灾民,流落在洛阳城外,还需调养。今日我寺中,应该以空无一人“静心和尚对着众人解释到,自己却陷入沉思。心中下一个决定,趁现在还能走动,应该随着弟子们一同南下。虽然自己老迈,但这并不能,成为阻止自己的理由。

  司马昭对静心和尚行一礼:“我本是南方人,一路见灾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心中凄苦难耐。今日得知贵寺,天下何其之幸“。

  “苦海无边,万千红尘。岂因劳苦,不行慈悲“。静心大师双目流露出慈悲之意,一声感叹,随后又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