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叩心 第十三章 洛阳风波

《叩心》第十三章 洛阳风波

作者:空逸 字数:2160 书籍:叩心

  “刘盛、贾福、司马昭三位好久不见,不知何时来的洛阳“。刘盛三人在酒楼之中,吃的正欢快之时,熟悉的声音传来。

  话音一落,杨勇带着一位俊俏青年,走了过来。

  刘盛三人看见杨勇,连忙站起来大喜道:“杨兄,别来无恙“。

  “杨兄这段时间可安好“。司马昭问到。

  贾福看着杨勇两人,好像想起了什么,不满意的问道:“杨勇,你太不厚道了,走的时候居然都不打招呼“

  “一切安好,上次家中有急事,走的匆忙。一时间忘了和诸位打招呼,实在是抱歉“杨勇略带愧意的说完,对三人介绍起旁边的男子:“诸位,此人姓王名安。是我至交好友,从小一起长大“。

  三人细细打量王安,只见他眉清目秀,身穿深蓝色锦袍,体态略微有些偏瘦。王安见三人上下打量的目光,微微一笑语气温和的说道:“在下王安,见过三位“。

  “在下刘盛、贾福、司马昭见过王兄“。三人也连忙打招呼,相互认识。

  四人彼此客套完后,王安说道:“叫王兄太过于客套,不如就称呼在下的姓名。自从前段时间,杨勇从江陵回来后。就曾经在我们面前,多次提到过诸位。我能感觉到,他对你们的钦佩之情。今日能在此遇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承蒙杨勇如此厚爱,实在是愧不敢当。不知今日,你们怎么会到这酒楼来“。刘盛只感觉世间之事太过于巧合,语气之间有些疑惑的问到。

  杨勇看着刘盛三人一阵苦笑:“我们是逃难来的,在逃难的路上听说这里举行诗会,顺便来看看“。

  “逃难?“贾福听到这两个字,眼睛突然放光,显然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

  司马昭也是大感兴趣:“你二人怎么看,也不像是缺钱的人家,为何有逃难二字“。

  “这……“。王安看着他们两人兴奋的目光一阵苦笑。

  刘盛低头看到这一桌子饭菜,才反应过来。说了半天大家都还是站着的,对着几人指了指饭桌:“两位既然说是逃难而来,估摸着也没吃饭。如若不嫌弃这些残羹剩菜,那我们就坐下来边吃边谈。光站着说话,也不是待客之道“。

  五人重新坐好,叫小二多添了两副碗筷。几人推杯换盏,吃的好不痛快。

  酒足饭饱之后,杨勇指了指酒楼外,那连绵不绝的请愿队伍说道:“这些人如虎是狼,我们惹不起“。

  司马昭更加疑惑的说道:“这些人去请愿和你二人,逃难什么关系“。

  “你们可知,今日辽国使节,进京了“。王安接过杨勇的话,不直接回答司马昭的问题,岔开话题到。

  “辽国使节……“刘盛三人陷入沉思,思路回转。在城门外和催依依道别后,遇见一支三百人的异族骑兵,打的旗号正是辽国的旗帜。

  想到这里刘盛回答道:“今日上午和朋友迟行告别,在城门外看见一支三百人的异族骑兵,难道是……“。

  “若你没看错,那正是辽国使节“。杨勇连忙肯定的到,算算时间他也是上午,得到辽国使节进城的消息。

  此时三人想到方才入城后,无数人大声喊道:我等愿往,还我幽云十六州。之后有更多的人云集起来,一同奔赴皇宫大门处请愿。想想当时的场景,真让人震撼。

  司马昭想到那时的场景,只感觉热血沸腾,过了一会后又感觉头皮发麻试探的问道:“两位可是被当时的气势,给吓得落荒而逃“。

  “司马昭,我感觉你说错了,那气势虽然磅礴。但他们毕竟不是冲着我们这些人来的,有什么好怕的“。贾福听司马昭这样说,感觉他说的不对。

  王安继续苦笑道:“司马昭是说对了,我们就是被吓着了。哎,这真是内外交困之局“。

  “哦,内外交困之局?“。刘盛突然大感兴趣,连忙问到。

  王安看刘盛对这个话题很是感兴趣,连忙详细解释道:“我们二人先是被这群人气势所迫,然后又感叹朝廷艰难“。

  “这和朝廷艰难什么关系?要打就打,我泱泱华夏,还怕区区蛮夷之辈不成?你们这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贾福不解的问到。

  王安看着贾福说完也不急着反驳,用平淡的语气说道:“打?拿什么打“。

  “我朝确实打不起,更输不起“。司马昭也赞同到。

  王安看着司马昭微微点点头,嘴角之间露出丝丝笑意:“前些时日,在下表姐归来,告诉我百姓生活日益艰苦。南方突起洪水,受灾者不计其数。房屋倒塌,良田转眼间变成泽国。更有妻离子散者,每日以泪洗面。如此灾情,真让人垂泪。可叹,我本一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如今却又无法前往灾民处,尽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想想实在是让人心伤“。

  “更可叹,这万千学子只知城中繁华,谁又知灾民之苦。灾情范围之大,波及之广,世所罕见。朝廷为救灾,花费银子物质无数。朝中可还有财力物力人力,进行一场国运之战?“。王安说完,用略带伤感的目光看了看酒楼外的人群。

  司马昭看着王安略带伤感的目光,试探的问道:“难道朝廷就不管管?这衮衮诸公总有明白人吧“。

  “管?谁管?谁又敢管“。杨勇终于忍不住了,这段时日他压抑的太久,终于一口气道出了心中的郁闷。

  贾福更为不解:“他们怎么不敢?朝堂之上衮衮诸公,位高权重。我等升斗小民,哪敢不听“。

  “啊福,你想的太简单了。这件事,他们还真就不敢……“刘盛听王安说了这么多,勉强理出了些头绪。

  贾福看着刘盛,不解的说道:“既然你知道原因,那就好好和我们说说“。

  刘盛对着几人微微一笑:“为官者求的不过是三样,一为权、二为财、三为名。他们站立在朝堂之上,既不缺财也不缺权,唯有名“。

  听到刘盛说到这里,司马昭、王安、杨勇三人只觉眼前一亮神色间有些意动。刘盛继续说道:“为官者能做到这个地步,对名的欲望,最少不会低于对权力的渴望。能当官者大部分必定有功名在身,有功名者必定是文人,史书又是文人写的。此事站出来又必定会遗臭万年,就算官家感念你的好,又能持续到几时?以遗臭万年的代价,站出来反对明显不划算“。

  “刘盛解析正是针针见血,在下佩服“。王安连忙佩服到。

  司马昭也赞同道:“不错,因为他们不想背负这万事骂名“。

  几人正欲继续畅谈,只听酒楼小二高呼:“诸位士子,本店举行的诗会,即将在三楼举行,还望各位赏光“。

  几人听后,王安对着四人说道:“诗会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吧“。

  “你们去吧,这段时间路途奔波,实在是太累。我打算过会就回住所,好好休息一夜“。贾福连忙拒绝到。

  刘盛看着他们,也拒绝道:“近日也确实有些疲倦,我想一个人出去转转。也好找个清净的地方,理理心中的杂念“。

  “既然如此,你们就好好休息。我随王安、杨勇他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士子的风采“。司马昭见他们两人都拒绝,想想这些日子也却实有些疲倦,要不是因为科举将近,想和这些士子们相互切磋备考,估计也早就和他们一起回去休整了。

  司马昭说完,三人连忙向刘盛、贾福告别。等三人上楼,贾福和刘盛打个招呼也直接走向住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