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枭将 第三百七十三章:迎师大典

《枭将》第三百七十三章:迎师大典

作者:云骑风驰 字数:2041 书籍:枭将

  第三百七十三章:迎师大典

  前面就是京师城了,无论宋宇仁对彭朝栋现在信任与否,彭朝栋总要把最好的精神面貌拿出来给宋宇仁看。让宋宇仁知道他现在已经是能够胜任辽东总督,依旧能够解决边疆的事情。

  宋宇仁出城郊迎归来的军队是给足了他们的面子,宋宇仁给足了他们面子,他们自然要把最好的精神状态拿出来给宋宇仁。为了宋宇仁,也为了京师城的百姓。

  彭朝栋在京师城之前停下整军,责令全军整理好军容军貌之后,仔细检查了一番才令全军出发。

  “大军将要抵达京师城之际,彭总督却偏偏在这个时候顿兵不前,这是何意啊?”

  彭朝栋将大军停下来整理军容军貌之际,前方的哨骑很快又将这个消息传达到了宋宇仁处。

  吕宗成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禁对彭朝栋冷嘲热讽道,就连这个间隙也不放过。可见秦浙两党现在已经势成水火。

  吕宗成这句话相当的诛心,这句话的意思不言而喻,还是在说彭朝栋有不臣之举。

  徐鸿谦听到吕宗成暗讽彭朝栋,当即也不给吕宗成面子,针锋相对道:“吕次辅的意思是,断定彭朝栋有不臣之心?”

  徐鸿谦冷冽的目光射向吕宗成,这让吕宗成感到很不自在。

  “临近京师城,顿兵不前,这心里头是怎么想的,只有天知道。”

  吕宗成指了指天,悠悠然说道。吕宗成现在恨不得彭朝栋立马造反给他留下口实,坐实了彭朝栋造反的罪名。

  “够了!”

  宋宇仁原本好好的心情硬是被首辅和次辅两人给搅和了。彭朝栋感到很恼火。两个人都是位高权重的帝国首辅和次辅,在朝中和泼妇一样没有节制的叫骂也就罢了,在外面也这样的没有节制,这成何体统?让外人怎么看待大赵的官员?

  首辅和次辅尚且如此,其余的臣工就更不用说了。

  被宋宇仁呵斥之后,徐鸿谦和吕宗成两人倒是安静了不少。各自转过身一脸悻悻的样子,不去搭理对方。

  “大军来了!”

  “快看!”人群中不免躁动了起来,百姓们指着远处遮天蔽日一般的旌旗语声激动。

  在遮天蔽日的旌旗之下,是整齐的勤王军队伍。当然,这种整齐是在这些京师城百姓的整齐。京师城百姓见惯了京师城禁军的懒散。,因而在看到稍微整齐的军队组成的队伍之后都会感到这支军队的“军容严整”,继而联想到的就是所谓的精锐之师。

  如果按照贺腾骁对骁骑营和腾豹营的标准来看,除了秦军和金陵城的水卒,以及济南府的乡勇的队伍稍微整齐一点之外。其余勤王军虽说经过了一番整顿,相比之前而言整齐了不少,但在贺腾骁看来还是乱的一塌糊涂。和整齐二字根本沾不上边。

  当然,这么多的队伍中,论军容和队伍的严整,还是彭朝栋的秦军军容和队伍最为严整。贺腾骁的骁骑营和腾豹营由于人数实在太少,在几十万的大军之中就像是长江之于一条小小的溪流,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军容最为严整的秦军走在最前面,京师城的军民和宋宇仁以及文武百官最先看到的自然是彭朝栋的秦军。因此勤王军给京师城的军民和百官的映象越发的好了。

  就连吕宗成在看到彭朝栋所统辖的勤王军军容如此的整齐脸上都不免有些吃瘪的神色。与吕宗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站在吕宗成身边的首辅徐鸿谦,此时的徐鸿谦是一脸傲然的神色站在一旁,佝偻的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

  这时候就算是徐鸿谦的死对头吕宗成也不得不承认在治军方面,目前在大赵还没有那个大臣能和彭朝栋比肩。

  看到勤王军严整的军容,宋宇仁的脸色好看了不少,心情也顿时好了很多。这支军队是帝国最后的精华所在,帝国最红所有拿得出手的兵力几乎全部都在这里了。

  宋宇仁在京师城举行了百年难得一见的迎师典礼,这场虽说因为掺杂党派之争的成分而显得有些尴尬,但是最终还是成功的举行了。

  在这场盛大的迎师典礼结束之后,宋宇仁回到了城内,彭朝栋则负责安置勤王军。毕竟几十万的大军。安置起来也是一件麻烦事。工作量不可谓不大。

  ————————————————

  山西。完颜英所部的辽军对山西的破坏力比起完颜圣聪所部的辽军是有过之而不及。

  山西境内的情况还稍稍好一点。全境沦陷于完颜英所部辽军之手的大同地区,也就是山西行都司地区,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为过,满目都是一片接着一片的断壁残垣,在饱受战火蹂躏之后,大同地区已经找不多一片繁华之地,原本的繁华边镇,现在显得荒凉无比,这一切都是完颜英所部辽军的杰作。

  没有个十几二十年的功夫,在经历了这场战乱之后的山西,恐怕很难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完颜英所部的辽军已经完成甚至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他们的目标。整个山西地区被完颜英所部的辽军洗劫一空,尤其是一些商贾世家,经历好几代人才积攒下来的财物,在这场战乱之中化为乌有。

  原本的千金之家,万金之家在一场战乱之后变成了不折不扣的赤贫之家。

  财富,在战争面前是那么的无力,那么的没有保障。许多山西的富豪在战乱之后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其凄惨之状况令人惨不忍闻。许多商贾因为承受不了残酷的现实而选择了自杀,每日的上吊,投井,投城自杀者不可胜数。

  山西成了辽军入关造成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当然,这些影响都是负面的影响。

  辽军撤走之后除了给山西留下除了满目的断壁残垣之外,还给山西留下了遍地的匪寇和以骆腾达为首的雁门关关兵的叛乱。

  由于山西在这场战事中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山西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除了商贾世家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成为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之外。普通人家的情况也还不到哪里去,甚至可以说是更加糟糕,山西境内粮食等物资奇缺,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悲惨情状。加上朝廷对山西的救济不及时,许多不甘心就此窝窝囊囊死去的人选择了另一条路:造反。

  山西因此出现了以骆腾达为首的大大小小数百股造反大军的局面。这还不包括其他胆子小没有扯起造反大旗从而选择了落草为寇的盗匪。

  山西的局面现在可谓是一团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