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家五岁小豆丁,萌化了! 第458章 柳祥和

《农家五岁小豆丁,萌化了!》第458章 柳祥和

作者:迷途蔷薇 字数:1784 书籍:农家五岁小豆丁,萌化了!

  “楠哥,咱也别说这些了,事情都过去了,我以后都不会再说了。”

  “对,咱都往前看,以后,这个家里,有你,有三个孩子,以后咱家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宋清月眼里闪动的泪花,最终被她逼了回去。如今的日子好过了,过去的就过去吧。只要楠哥不嫌弃她,她还有啥不满足的?

  “至于这个孩子,是我捡回来的。晚上吃饭那会儿,你也听到二哥说的了,马玉莲被推到了,难产。那个时候,咱家宁儿估计也是好奇,就跑去那边看热闹去了。

  晚饭过后,我去找宁儿回来的时候,听到叶宗栋说保大,放弃小的。这孩子也是幸运,虽然被放弃了,可也活着出生了。

  只是,马玉莲那女人受刺激,跟个疯子似的,非要将这孩子扔山上喂狼。我看着孩子可怜,就趁着马老太太要活埋了这孩子的时候,给捡回来了。”

  叶宗楠没有将具体的实情说出来,只是将责任都揽在了自个儿身上。

  毕竟小闺女的情况,太特殊了。他媳妇的性子又装不住事儿,说她装不住事儿,不是说他媳妇大嘴巴,往外说,而是他媳妇心里如果有了事儿,就会焦虑,会忧心,会多想。

  所以啊,小闺女异于常人的事儿,还是不让她知道了,省的她又担心的吃不下、睡不好的。

  “这,这,这一家子咋回事?咋能这么狠心呢?这娃才出生,咋就碍着他们了?”

  “咱不管她们怎么想的,也管不着,我就是看孩子可怜,搭了把手。月娘,你看,这孩子早产,身子骨太弱了,就先放咱家喂几天,等她好点儿了,我就将她送出去。”

  “送哪去?”

  “柳河屯。”

  “柳河屯?楠哥,你是想将这个孩子送给柳童生?”

  叶宗楠心说,不愧是娘俩,看她媳妇和他小闺女想到一块去了。其实,也不能怪宋清月第一时间想到柳童生。

  柳河屯距离他们上山村可不近,对柳河屯的人,宋清月也都不认识,不了解。整个柳河屯,宋清月也就只对柳童生有印象,谁让那是自家小儿子的教书先生呢?

  “不是柳童生,是另外一对夫妻。男的叫柳祥和,他媳妇姓宋。说起来,这事儿,我还是去送安然去学堂的时候,听人说的。”

  然后,叶宗楠开始给自家媳妇讲起了柳祥和的故事。

  柳祥和原本叫什么,叶宗楠不知道,但他听说,这个名字是柳祥和在柳河屯落户时,新改的名字。

  多年前,柳祥和被人贩子给拐走了。不过,这人运气比较好,被卖给了一对多年没孩子的夫妻当儿子。而且,卖的还不远,就在隔壁县县城。

  柳祥和被卖的时候,虽然才四岁,不过他已经记事儿。对于自个儿的亲生父母也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自个儿的家,在哪里,也不知道他被卖去了哪里。

  柳祥和到了那个养父母的家里五年之后,那对县城的夫妻有了自己的孩子,对这个买回来的孩子就不怎么上心了。

  不过,那个时候,柳祥和还没有提出要回亲生父母的身边。毕竟他被卖的时候,虽然已经记事儿了。但对于自个儿家的地址,他是一无所知。

  别说他不知道自个儿的家在柳河屯,就算是知道,他一个八岁的孩子,从县城到柳河屯还是很远的,他也不认识路。

  就这样,柳祥和又在祁县生活了几年,直到他养父母的孩子都大了,才下定决心要回亲生父母身边。

  因为不仅养父母对他不闻不问的,就是那个他将之当做亲生弟弟看大的养父母的儿子,也开始看他各种不顺眼。

  因为他是样子,他那个弟弟担心他以后争夺家里的财产,就各种的陷害对付他。所以,才让柳祥和下定寻找亲生父母的决心。

  当柳祥和说了他要离开的时候,他的养父母虽然不再疼爱柳祥和,但也没有多加阻拦,就让人走了。

  只是,柳祥和的父母虽然从人贩子手里买下了柳祥和,但对于他是从哪里被拐来的,并不清楚。

  所以,柳祥和就根据儿时的那点家门口的大柳树,一点点的寻找起来。

  柳祥和回到柳河屯的时候,都已经二十岁了,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他的媳妇宋氏。

  柳祥和的父母,虽然对于丢了十几年的孩子自个儿回来了,很激动,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毕竟柳祥和丢的时候,才四岁,而他上面有好几个哥哥姐姐,下面又连着有好几个弟弟妹妹。

  所以,当时柳祥和丢的时候,可能会很难过,过一段时间,可能就被其他的孩子给治愈了。

  如今柳祥和回来,跟陌生人相比,可能就是多了点血缘的关系。

  更何况,如今柳祥和的父母年纪大了,身边儿子闺女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的一大堆,真的无法分出多少情分,在这个本以为已经死了的孩子身上。

  不过,即便没多少感情,毕竟是自家的孩子,他们还是帮着柳祥和夫妻俩在柳河屯安了家。

  只是,柳祥和夫妻定居柳河屯已有二十年了,可是他们夫妻俩一直没有孩子。

  因为柳祥和在外跑的那些年,学了些手艺,听说会的还不少,后来专门在家做豆腐,也算是个养家活口的手艺。

  有了这门手艺,日子过的自然差不了。

  虽然村里人会做豆腐的人多的是,但水不可能天天做豆腐吃。做豆腐麻烦着呢。

  在现代,一碗干豆子,往料理机里一扔,豆浆就出来了。

  可是在古代,泡发豆子,到大石磨上花上半天的功夫,磨出豆汁,用块白棉布挂到摇架上,将豆渣过滤出来。

  过滤出来的清澈豆浆,下大锅烧开,点卤水,再将开了一锅的豆花全部盛到铺了白棉布的筛子里。

  将白棉布的四角往中间叠,挤出豆花中的水分。

  再将一个颇有重量的木板压在叠好的摆布上,上面在压上块石头,或者是一桶水,等豆花中的水分全部被挤压出来之后,豆腐也就成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