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锦 第233章 书信

《花锦》第233章 书信

作者:雾冰藜 字数:2723 书籍:花锦

  转眼间便到了十月,阳光由盛夏的酷暑炙热变得温馨恬静,微风和煦,越发衬的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福韵大长公主和齐宸靖回京已经快两个月了。

  福韵大长公主那边来了一封信,是在乔丹华与程珉远成亲之后,信里简单的提了提乔丹华和程珉远成亲的情景,程夫人对乔丹华还不错。

  知道自己最好的朋友过的很幸福,康妍的心里十分高兴。

  最后又提到齐宸靖住进了皇上钦赐的安王福,并赏赐了许多服侍的人到安王府,不过却迟迟不提让齐宸靖认祖归宗的事情,也没有将他的名字上到皇家玉牒上。

  皇家的玉牒就跟宗族的族谱一样,名字上了族谱,才算是正式的宗族中人,齐宸靖的名字迟迟不上玉牒,这个安王便名不正,言不顺。

  皇上这是故意在拖延。

  但是即使知道皇上在拖延,齐宸靖也不能怎么样,因为皇上的理由正大光明,认祖归宗需要祭祀宗族,而祭祀便要挑好日子,好时辰,有没有好日子,好时辰却是钦天监说了算。

  到时齐宸靖写来的书信上并未说这件事,只说他在京城一切都好,形势暂时还算平静。

  康妍却心知他的处境绝对不像信里些的那样乐观,有时候平静背后可能蕴藏着更大的风暴和危机,齐宸靖不过是不想让他担心而已。

  想起这些事,康妍也没有了侍弄花的心情,丢开手中的花锄,接过荷花递上来的湿帕子,擦干净手。

  帘子被人从外面掀开,秋菊脸上颇有些不耐烦的拿着一张帖子走了进来。

  “这又是谁得罪你了,小嘴撅的都能挂上个油壶了。”见秋菊一脸悻悻的神色,荷叶笑着打趣她。

  秋菊撇撇嘴,随即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

  “别看了,宋妈妈不在。”见她鬼头鬼脑的样子,康妍失笑,接过她手上的帖子,随口问道:“谁家的贴子?”

  听到宋妈妈不在,秋菊松了口气,悄悄的扮了个鬼脸,宋妈妈对她们一向严厉,若是见了她刚才的样子,肯定要说教一番,“还能有谁,左右是姑娘不想去的人家,诺,这个是通判大人家的江太太后日半了个赏花会,想请您过去呢。”

  自从她家姑娘被皇上封了兰心郡主,这上门求见的帖子就没断过,这些人以前也没见她们照顾过她家姑娘,现在见姑娘是郡主了,便上赶着上来了。

  想起来送帖子的婆子巴结的嘴脸,秋菊心中悄悄的撇嘴。

  好在她家姑娘现在还有孝在身,这些应酬场合一般都不会去。

  这次康妍也没有例外,将帖子递了给她,“送去给青梅,让她备一份礼物送过去,就说我有孝在身,不便出席。”

  秋菊一副并不意外的表情,笑嘻嘻的接过了帖子,“姑娘,那送帖子的婆子还给奴婢塞了一两银子。”

  说着,掏出一个蓝色绣缠枝桃花的荷包来。

  康妍端着荷叶递上来的茶喝了一口,见秋菊捧着荷包一副很棘手的样子,不禁笑了,“多大点子事,即使送你的,你受了就是。”

  秋菊眼一亮,“姑娘,真的给奴婢了?”

  旁边的荷叶啐她一口,“快去做事吧,姑娘即说了给你,便是给你了。”

  秋菊将荷包塞到袖袋里,兴高采烈的去了。

  她可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银子呢。

  康妍看着秋菊转身而去的轻快的身影,觉得刚才积压在胸口的闷气少了许多,心情也不复刚才的郁闷。

  荷叶和秋菊都是去年冬天宋妈妈整顿家里的下人的时候买进来的,一直跟在青梅和杏花身边学规矩。

  荷叶杏眼桃腮,性子温婉,行事利落,颇有两分青梅的稳重,秋菊细眉长脸,性格外向活泼,因为几个丫鬟里头,她年龄最小,今年才满十四岁,平日里叽叽喳喳的,最是活泼,当然,她挨宋妈妈的批评最多。

  不过好在秋菊平日里虽然叽叽喳喳的,却不是个心里没成算的。

  康妍封了兰心郡主后,福韵大长公主临回京以前交代宋妈妈要大力培养她身边得用的人,免得将来进了京城,身边却没有几个得用的人手。

  按照郡主的品级来算的话,康妍的身边应该有四个大丫鬟,八个二等丫鬟,福韵大长公主走后,宋妈妈便又买了一批人进府,看荷叶和秋菊经过将近一年的调教,行事还算稳重,便将二人提了一等。

  不过,康妍的四个大丫鬟中,仍是以青梅和杏花为首。

  青梅管着她的库房和金银首饰,以及她身边的人情往来,杏花则管着康妍的四季衣裳,房里的摆设等,贴身伺候的事情,则渐渐交给了荷叶和秋菊。

  青梅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杏花也将满十七岁,该是考虑她们亲事的时候了。

  青梅倒还好说,赵妈妈哪里早就透了话给康妍,替她的独子赵成求娶青梅。

  赵成现在替康妍管着盆景铺子,是盆景铺子里的掌柜,虽然不能跟在康家管了十几年铺子的大掌柜李掌柜相比,不过赵成脑子灵活,心又细,遇到事情不是个死脑筋,且他的娘亲赵妈妈还是康妍的奶娘,他对康妍十分的忠心。

  康妍是将赵成当作自己的心腹管事在培养的,将青梅嫁给赵成,她的心里是十分满意这桩婚事的,她也问过青梅自己的意思,她虽然没直接点头,可她脸上和眼中闪过的欣喜却十分的明显。

  既然双方都没有意见,康妍便做主将两个人的亲事定了下来,婚期定在了明年开春,她准备让两人成了亲便先去京城。

  京城,康妍是一定要去的,不止她去,还要带着小九一起去。

  但是他们进了京城,不能一直借住在宁国公府陈家,康妍虽然相信外祖母和舅舅们肯定非常愿意自己住在府里,但是她和小九毕竟姓康,将来他们,尤其是小九总要以康姓来自足于世间。

  这也是康妍的一点私心。

  她知道外祖母福韵大长公主,甚至她的舅舅们心里对于她的父亲康知训还是有心结的,觉得是康知训拐走了他们最疼爱的女儿(妹妹),只是因为父母现在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们才将这种想法掩藏在心里,不再提亲,并将对于母亲香宁郡主的疼宠全部转移到了她的身上。

  外祖母当年之所以不同意父母在一起,说到底还是门不当,户不对。

  可在康妍的心里,康知训只是疼她爱她的父亲。

  她想凭借自己和小九的力量,堂堂正正的将康家发扬光大,让她的外祖母和舅舅们不再排斥父亲,想必父亲泉下有知,也会高兴的。

  况且,外祖母和舅舅们就是再疼她,可宁国公府里还有舅母们,表姐妹和表嫂们,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人际关系定然复杂,她和小九要是再住进去,时间久了,难免有不愉快的时候,她倒还好,就是怕小九难自处。

  毕竟小九是爹娘的嗣子。

  不如自己在外面寻一处宅子,即使小,可那也是康家,是以她父亲的姓冠名的康家,是她和小九的家。

  住在自己家里,偶尔去宁国公府小住几日,亲戚之间倒显得亲热。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住的远了,偶尔见面反而觉得无比的亲热,住在一起,日日低头不见抬头见,反而容易生出龌龊,所谓的远香近臭就是这个道理吧。

  既然一定要去京城,便要早早的做布局和打算,康妍想着让外祖母帮忙在外面寻一处宅子,等青梅和赵成一成亲,便他们夫妇先带人去京城的宅子里打理。

  不过杏花的婚事,康妍倒有些忧心,家里倒也不是没有适龄的小厮,不过,杏花到底忠心耿耿的伺候了自己几年,康妍不想让她随便配个小厮,总觉得那样是委屈了她。

  慢慢为她再寻寻看吧。

  宋妈妈倒是又挑了两个丫鬟上来,就准备将来青梅和杏花嫁了人,提拔上来补她们二人的缺。

  两个丫鬟,一个叫桃红,一个叫绿意,因为青梅现在要准备嫁人的事情,都交给了杏花带着,宋妈妈亲自调教规矩。

  康妍心里想着在京城买宅子的事情,便吩咐荷叶磨墨,将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托外祖母在京城为自己慢慢寻着,找一处合适的宅院买下来。

  写好了信,康妍看着她晾干,又让人去找了青梅过来开了她的钱匣子,取出几张银票来随信一起装到信封里。

  京城居大不易,要买一处好宅子,总要提前开始寻,慢慢的打听,细细的查看才能定下来。

  好在她总要过了明年七月才能进京,还有很长时间让她们慢慢去准备。

  刚封好了信封,秋菊又从外面进来了,手上拿着一封信,“姑娘,京城来的信。”

  康妍心中一动,快速接过秋菊手上的信。

  看到信封上乔丹华的字迹时,她既惊喜又有着淡淡的失落。

  还以为是齐宸靖的呢。

  不过,等到看完信之后,她的那点失落便抛在了脑后,脸上露出纯粹的惊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