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女朋友是九叔传人 第两百零二章 唱好大戏

《我的女朋友是九叔传人》第两百零二章 唱好大戏

作者:甜瓜苦花 字数:3908 书籍:我的女朋友是九叔传人

  “阿一,给我们讲讲猪哥吧。”

  祝守一可没想到阿九对于猪哥会有兴趣,毕竟该说不说猪哥长得多少有点不讨喜对吧。

  不过祝守一此时说到这里,他觉得八戒应该是西游里面人气比较高的人物了。

  那么这里阿九想要知道那他也就讲讲呗。

  猪刚鬣,就流落凡间、落草为妖的情形而言与悟空、悟净以及小白龙相比处境相对优越,是徒弟四人中唯一一个未受皮肉之苦,未遭性命之忧的,更幸运的是还有人家收留,入赘娶亲,继承家财,走上美好生活的幸福人生,加上其本性小富即安的心态,吃不下取经路上饥餐少食、熬寒忍暑的苦头,所以其取经的心态一直左右摇摆不定,造成了取经路上不少的麻烦,也带来了苦中作乐的笑点。

  其实八戒就是生活之中的我们,在人生岔路口举棋不定,选择之后又常常后悔自算是一己误入歧途,空幻想另一番抉择会是何等美景,在负重前行和幻想回忆中继续生活,而八戒就是西游中最有生活气息的的影射,这就是为什么当前翻拍的各类西游题材影片(类似星爷的《西游降魔》、《伏妖》以及《三打白骨精》)的笑点都是围绕猪八戒而来,也只有八戒才能引出形成共鸣的笑点,同样的事放在悟净身上就包袱就甩不出去,在取经四人中只有八戒才有个“人样”,是唯一一个像“人”的神仙。

  一、计划赶不上变化:高老庄才是真人生

  猪刚鬣在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中观音寻求取经队员时,仍然流落山野,做了卵二姐的“倒查门”,衣食无着,观音正好抓住八戒的弱点,半推半就的答应了参加取经。

  首先观音指出猪刚鬣当前的死结,你原先就是犯罪分子,现在被贬还是杀生作孽,数罪并罚绝无出路,猪刚鬣回应称什么前程不前程的,吃饱了就行,何况我负罪累累,破罐子破摔了,最后观音指出明路,参加取经就有吃喝,还能销罪,就问你去不去?就在当时那个状况而言,八戒孤身一人衣食无着,观音提出了这么优厚的待遇,那自然是不会拒绝,至少是比他现存的状态要强很多,这也是八戒基于现实利益作出了一种考虑。

  但是万万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八戒来到了高老庄之后,其所处的现实利益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转,导致八戒中途反悔不愿参加取经。看看八戒在高老庄发生了什么,原文第十八回:

  高老说道:“不期三年前,有一个汉子,模样儿倒也精致,他说是福陵山上人家,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与人家做个女婿。我老拙见是这般一个无羁无绊的人,就招了他。”

  也就是三年前猪刚鬣受了佛戒之后,就来到了高老庄上,继续做倒插门,不但做女婿,还能吃喝不愁(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这对于八戒来说这样的富农地主的小康生活比原来强太多,既然不能回天庭当官,短期内做个逍遥的凡妖也不错,在此时八戒已经动摇了取经的决心,不是老猪不想去取经,只是观音来的时间节点太特殊(正好赶在猪刚鬣的人生最低点),倘若八戒到了高老庄之后才遇到观音,那是肯定不会去上西天的。但是已经答应观音取经之事怎能临时反悔,惹恼了佛家又岂能善罢甘休?也是之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如果说取经路上是现实的苟且,那么高老庄上的幸福生活就是诗和远方。

  二、“悟能”非无能:只因饥寒交迫,力亏身弱

  猪八戒虽是武力并不突出,干苦力的活满嘴怨言,还耳边风挑逗内部矛盾,时不时的还分行李回家,虽有万般错,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其中占主导的客观条件因素,就是作为“猪”的本质特征:吃不饱喝不足,导致力亏身虚,一旦八戒酒足饭饱,也能与悟空“自二更时分,直斗到东方发白”。八戒在酒足饭饱之后的能力第六十七回七绝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面对七绝山经年累月攒下的陈年老烂污秽,悟空无奈,唐僧落泪之际,八戒挺身而出干“这场臭功”,条件就是“须是吃得饱”,这可算是救了百姓之难,不过八戒这吃饭不计较口味,就是能吃饱就行,在面对比丘国国宴的精食细脍时也是这个吃法(不分好歹,一齐乱上,但来的吃个精空),八戒这饭量也真是惊人,一次吃了至少七八石饭食(“石”为中国古代体积单位,折合成现代质量一石约为59.2公斤,七八石约合414.4至473.6千克),一顿饭半吨的量,现在终于理解高老头为什么说八戒“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了吧,那还是省着吃的,但是这个吃法在取经路上可是保证不了的,“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也难怪八戒天天抱怨歇脚化斋的缘故,肚里空空的干着最累的苦力,估计搁谁也顶不住。

  三、有意隐瞒:猪胎为真身并非错投胎

  八戒在取经途中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

  “竟来夺舍投胎,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

  自己原来不是猪胎的模样只是投错了胎才这般丑陋。但是一个谎言需要另一百个谎言去掩盖,后来八戒早已自我坦白了真身,第八十五回八戒自我介绍时说:

  “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

  所谓“巨口獠牙”活脱一个野猪形象,就连作战方式也是“一嘴拱倒”的野猪式的打法,所以在八戒未贬之初的本形就是只猪,还是只黑野猪。

  另外“猪刚鬣”名字也表明其真身,所谓之“鬣”就是指背上的鬃毛,“刚鬣”就是浓密坚硬的鬃毛,这与高老庄之高老所言:“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也是完全吻合的。猪刚鬣就是八戒的真名,而且是成仙之时就有,而非下界投胎之后才取的。

  康姚郭直为二郎真君下属,仅在第二次剿灭悟空时出场,此时八戒还是天蓬元帅(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之后再无交集,因此康姚郭直所称的“猪刚鬣”就是八戒的真名,而非下界之后另取的名字,即“猪刚鬣”那八戒的本形就是只猪,而且是更接近野猪的形态,而“托错胎”,也只是八戒掩盖自己骇人丑陋外表的说辞罢了。

  八戒其实代表了一类人亦或者说是代表人的复杂性,面对人生利益总是选择自己最有可能实现的,而不是好高骛远的攀附遥遥无期的理想,但是做完抉择又总是后悔当初的决定,老是幻想生活在过去的背景中。八戒可以理解成我们心中那部分小小的不安和悸动,总之无论八戒和悟空之流,珍惜当下吧,若知时光回溯,我们做出另一种选择是不是也会如同今日这般怀恋现在的选择呐?

  那么问题来了,八戒是怎么选上的呢?

  其实祝守一觉得取经路上困难重重,既有地头蛇的散仙凡妖,又有各方势力的影子门派和亲属部旧,还有统治人间的皇族勋贵以及平头百姓,各方利益纠葛复杂混乱,既不能颠覆利益结构造成混乱无度,又不能致危难险急于不顾,所以要求取经团队拿捏得当方能过关:既要有武力强推的雷霆手段,还要有怀柔明退的政治伎俩;既要在原则问题上坚定雷打不动,又要在细枝末节上模棱两可糊弄过关;既要照顾各方神仙势力的现实需求,又要维护凡间人世的基本秩序。

  看似只要坚持到底的就能取胜的过程,执行中却需要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微操调控,二者配合才能克服重重万险。正因如此,直接开展取经操作团队的人选则是至关重要,虽然背地里三大神仙势力已经妥协一致,但是正确稳定的具体操作还是直接关系到取经的顺与逆,进与退。这就引出取经团队的基本要求:对外一致,对内团结坚定,手段丰富。

  “准”:弃子当先为我所用。

  观音确定的取经团队这四人,从本质上都是因犯错而受打压遭磨难的一类。

  这些人若非菩萨搭救非死即伤,或遭日打夜杀,苦不堪生,因此这类人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因为走投无路而极为可靠,原因有二:首先是回不去的天庭,悟空、八戒、悟净和白龙都是玉帝降罪责罚之人,或镇压或投胎或落草均是已被遗弃,绝不可能再回原职原位(官场人走茶凉,被贬之后无数人死盯着空位置,哪还能再轮到你这);其次做不成的妖怪,这些人虽然落草为寇,但是却不与凡间妖魔为伍而同流合污拉帮结派,都是孑孓独居,还保留一丝神仙的傲气。神或妖都不成,佛家正好抓住这个空档,拉入旗下,既是雪中送炭,也是助人救己,四人内部利益极为一致所以导致虽是临时组队西行但是内部相当团结,也最利于取经大业的实现。

  顺便提一句,唐僧取经团队毫无疑问的精神领袖,也是唯一一个佛家的内部人员,原因很简单,佛家不可能将取经大业完全交给临时工的团队,不管后续能否转正,但最高领导权一定要攥在自己内部人的手中:金蝉子虽有瑕疵,但贵在出身可靠(如来二徒弟)、资历足够(东土投胎了十世),无实职位(有爵位的不肯下这份辛苦),信仰坚定(一心求取真经),加上紧箍咒制约悟空的手段,就不怕手底下人翻天。没有唐僧,整个团队则没有灵魂,只徒弟三人求取真经没有实际的意义和目的,必散架无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八戒喊分家的时候都在师父无力的时候,从来不敢正面硬刚说的原因。

  二、“狠”:武力突出平叛止乱

  取经长路漫漫,清官难断家务事,神仙难管地头蛇。有资源才有妖怪,有妖怪就有占地为王的动力,所以对于无人问津的山间野林,日久必丛生妖怪且连绵不绝,因此武力护卫则自然是极为重要,不可能事事都去麻烦菩萨,尽量就地解决是最好。要说到武力问题,悟空是当之无愧的武力C位担当,很多人认为悟空的战斗力在西游记中实在是排不到前面,就是有点实力的妖怪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稳”:矛盾可控不能散架。

  取经团队的四人虽然利益去向保持一致,但实际上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唐僧是精神领袖,无可替代;悟空是军事主官,负责开山劈路;八戒实际上是干苦力的,挑担子拿行李都在八戒身上扛着;悟净主要的工作除了看马护僧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调和团队的内部矛盾。其实整个团队之中悟空看八戒不顺眼(“呆子,你这般言语,似有报怨之心。还象在高老庄,倚懒不求福的自在,恐不能也。”),八戒看悟空不睦(“我晓得你的尊性高傲”),唐僧总担心控制不住悟空,自己又耳根子软多听信八戒的(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导致这三人矛盾还是时不时的爆发,若非悟净从中周旋调和,怕也是要迟早内讧翻脸,到不得西天。

  八戒:取经团队当中的最不稳定因素

  八戒就本质而言是个随遇偷生的人,只要是吃饱穿暖,舒服自在,其他的也都不在乎(后文详细分析),所以八戒其实对取经这个苦差事始终是有怨言的,原因有二:一是被贬后自知不可能回天庭,就安于高老庄,至少可以吃饱穿暖,还有美人相伴,也算是小农的幸福了,至少不受罪。另一个就是取经路上缺食少衣,还干着“长工”苦力,又与性情高傲的悟空不和,动不动就要打“孤拐”,偶尔还扇大嘴巴(第七十六回,行者到跟前,一把挝住八戒脸,一个巴掌打了个踉跄),就算成了佛,还是有清规戒律约束着,远不如在凡间舒服自在。所以不论短期长期来看取经都不符合八戒的利益需求,导致其在取经中是比较消极的,表现出来就是贪图安逸、时不时的提出分家解散的要求,所以在整个取经过程中八戒提过五次分家。

  所以取经团队其五人,表面是观音菩萨所选,实则为如来所定,“准”、“狠”、“稳”三者兼具,在人、妖、仙三界起舞操作,竭力满足了仙界三大势力的利益诉求,固然有儒释道三家的共同支持,但是其“老戏骨”的敬业无误才得以最终共同唱好这一取经大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