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胡同里那点事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速之客(一)

《胡同里那点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速之客(一)

作者:深涧见蓝天 字数:2945 书籍:胡同里那点事

  上午十点多的时候,一辆崭新漂亮的小轿车停在了村东头正定大街上,顷刻间正驾驶和副驾驶的车门同时迅速的打开了,从里面同时快速的下来两位年轻的小伙子,只见这两位伙子快速的跑到后车门两边,一个麻利的动作同时打开了后车门。

  很快从车里一侧下来一位上了点年纪,但却很精神的大个子男人。只见此人戴着墨镜,大背头梳理的油光锃亮的,一身规整的中山服很合身的穿在身上,显着此人的身份颇为特殊。

  车的那一边由另一位年轻人轻抚着一位中年妇女缓缓的走出了车门,只见此人身穿一件印有紫色兰花的旗袍,脖颈上一款粉色的丝巾很得体的落于胸前,鹅蛋脸上一副金丝太阳镜更凸显了一位妇人的雍容华贵之态。

  “是你说的那个地方吗?怎么一点都不像呀?”高个男人走到妇人面前,妇人挽起了男人的手臂问道。

  “是呀,别说你了,我都怀疑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巨变呀,哪里还有以前的影子呀,时过境迁喽!”那男人站在马路边上看着西面的义贸自由市场感慨的说道。

  “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全国都一样,你还说不着急,这人老了呀,越来越不愿意动弹了,再不回来看看,恐怕就没有机会啦!“那妇人说道。

  “是呀,此行还真是多亏了你了,你看这变化,不来多遗憾呀!”高个男人说完便对一旁的一位年轻人说道:“小王,把车靠一边吧,锁好门,咱们一起去吧。”

  妇人挽着高个男人的臂膀走向了自由市场,两位年轻人跟在身后,当他们走到自由市场摊位前的时候高个男人站住了。

  “看见没,这条大道就是村子以前的那条大街。”那位高个男人对身边的妇人说道:“大街的两旁全是民宅。你在往北看这条街,这条街走到尽头就是国棉六厂了,咦,你看,那里怎么也变成自由市场了?嘿嘿,老书记可真行,还真能折腾!走吧,里面转转去吧,没准还会有更多的发现那!”

  玲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一行人,熙熙攘攘的人穿梭在市场上,繁荣的景象吸引着几个人时不时手指着货摊上的商品问这问那的一路向西走去。

  “停停停,不能再往前走了。”当他们走过自由市场再往西走的时候,那个高个男人突然间停下了说道。

  “怎了么?失去方向了?”妇人一脸诧异的仰头问一脸茫然的男人。

  “这个地方应该是我最熟悉不过的地方,怎么会没路了哪?我记着从这里向北有一条小路,走到前面不远处拐向西有一段上坡的路,上了坡路北有一棵不大的榆树,你看现在全没了。”高个男人手指着北面诉说着心中的记忆说道。

  “嗯,是没了,你整天的跟我唠叨,你的记忆都让我变成这里的人了,没一点你说的影子了。”那位夫人说道。

  “是呀,你看看这一派新气象,清新的绿地,新盖的高楼,海市蜃楼啊,哪还有一点那个土的掉渣的鸡犬狗鸣的炊烟小村呀!哎,老邢呀,我要求重回故里,我要的是再能看到那时候的熟悉的村落,我一定会感动的流泪的,你看看现在,嗨!。”

  “你看看现在,虽然说今非昔比了,乡村变样了,人民富足了,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点都激动不起来,你说这是为什么呀?”那位高个男人问身边的妇人到。

  “少小离家独怀故里,那是感情里流淌的情怀,那是不灭的记忆,当一切都丢失的时候,就是再好的东西摆在你面前你都不会有感触的!你确认你说的那条小路就是从这里一直向北吗?”妇人问道。

  “是呀夫人,几代人踩出来的羊肠小路,路的西面就是个连同这条路一样长的洼地,到了雨季,孩子们时常在这里玩水那!洼地的近邻是个废弃的机井房,你看也没了,机井房的西邻就是座学校,你看也没了,夫人,你看那里变成什么了?”那高个男人手指着那个地方说道。

  “这哪看得清呀,走吧,去看看不就知道啦?”妇人半嗔怪的说道。

  “好,走,看看去,看看老书记把我的记忆都糟蹋成什么样子了,一会我找他算不完的账!”高个男人说道。

  “你看你这人,社会是要发展的,人类是要进步的,你以为社会前进的步伐都固步自封的按照你的想法去取舍呀?”妇人剜了一眼男人说道。

  “是呀,它没有历史的沉淀与厚重,历史的进程早晚一浪一浪的把过去淹没在后尘之中的,你看现在的北京,多好的四合院呀,多少年祖祖辈辈的念想呀,它们承载着文化底蕴那是金子都换不回来的呀,别说百年了,现在都找不到喽!”那男人说完便摘下墨镜擦拭了起来。

  “你看你老头子,怎么跟孩子一样呀,怎么还哭上了呀?”妇人说着便拿起手中折叠的方方正正的手帕去给他擦眼泪。

  “人非草木呀,你看别管哪一辈老年人,他们提起的往往都是他们以前的事,虽然是老物件,但他们什么时候都如数家珍,话里头有说不尽的情感在其中,你说这是为什么哪?历史是一路走过来的,一路的艰辛酸甜苦辣,都铸成了现在幸福生活。”

  “我们不忘过去,就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夫人,你想,连我们这代人都没历史了,后辈人哪还来的方向感,那还来的什么奋进?墙头的草没有根基呀!咱们如此,后辈人如此,国家也如此,断档不得呀!”高个男人说到这有抹起了眼泪。

  “好啦老头子,我懂啦,向你学习!走吧,没转的地方多啦,现在你就这样,一会你还不哭成泪人呀!”妇人又一次边给男人擦着眼泪边疼爱的说道。

  “好好好!走,咱们走,咱们一起去寻找从前的记忆。”高个男人说完便朝着前方走去。

  “看见没夫人,这里就是以前的学校,我在我的园子里每天都能听到这里朗朗的读书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我最爱听这首诗歌了,令人亢奋呀,可惜我是个男的,那时候我就想,我要是个女的该多好呀,我也一样会报效国家的!”

  高个男人站在了牌匾上写有“老年公寓”的大门口非常感慨的说道,此时此刻,他已经听到了这里朗朗的读书声,朗朗的读书声里,他仿佛又一次听到了那个岁月里的故事,绵延而悠长……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

  这时候,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从背后传了过来,一行人被这声音惊的猛地一转身看向了南面,只见南面是一堵高高的围墙,声音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夫人,你听夫人,学校搬到这里了!”那个高个男人一脸惊喜的看着高高的围墙对身边的妇人喊道。

  “嗯,朱自清的荷塘韵色,好美呀!”那妇人神往的说道。

  “是呀,全变了,和平了,没有以前的味道了,我再也不会听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声音了,再过几年还指不定变成什么声音那!”高个男人感叹着说道。

  “你看你这人,总杞人忧天干嘛呀,幸福在当下,这是咱们打下来的天下,是国人的幸福,也是咱们的幸福,高兴才是呀,你看看你,一脑子里的旧社会!我可告你说呀,来的时候高部长跟我说了,让我照顾好你。”

  “不须你激动,你也听到的,你是我的丈夫我心疼你,领导的关心你也不要忘了,不然回去不但你交不了差,我还要跟着你挨批!”妇人又剜了一眼身边的男人说道。

  “好好好,我不激动了,听老婆的!哎呀,你说我这辈子多不容易呀,年轻的时候就知道听命令,老了还要听指挥,想来想去呀,虽说在这里的时候最委屈,但细想想还是在这里的时候最自由,忘不了呀,一辈子的念想都在这了!”那高个男人说道。

  “是呀,这话不假,凡是经过那个时代的人最有沉淀了,他们的经历是跟历史一脉相承的,他们的所思所想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走样的,咱们这一代人所承载的,就是历史的责任!”那妇人听到这里也颇有感触的说道。

  “这话说得好呀夫人,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你的话是咱们那个时代的所有人的心声呀,前事之师后事不忘,利国利民的大宗旨呀!好好好,我为你这句话鼓掌!”高个男人说完又一次哽咽了。

  “你看你这人怎么回事呀,平时唠叨的时候你就这样,来的时候我就怕你这样,我千叮咛万嘱咐的,你答应的好好的,你说你违反了几次纪律了?我告你说呀,我回去告诉高部长说,记大过一次,彻底的反思,老了老了一点组织纪律性都没有了!”妇人说这话的时候,看来是真生气了。

  “我说夫人呀,你就让我掉几滴眼泪吧!那个年代子弹整天跟着屁股后面跑,一路走来我就没掉过眼泪,我这辈子都没掉过眼泪,时候不多了,你就别让我憋着了,你就让我尽情的流吧!”高个男人很理直气壮的说道。

  男人说完,只见那女人“噗嗤”一下笑了说道:“年轻的时候都是出息,老了没一点出息;年轻的时候是个汉子,老了变小孩了,你说你这点出息是什么出息呀?”

  “哈哈哈!”高个男人闻听大笑了起来,而后说道:“以前我爱读书,却没有机会进学堂,一个为什么让我一半的人生解开了一道题!现在我出息了,我成了陈景润,我激动呀!哈哈哈!”

  “傻样,赶紧的吧!”

  “好,走,到我的故居去看看!”

  高个男人说完,挽着身边的妇人朝着西边走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