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提示:本文涉及到的一些国际金融投资方面的过程,只是为了剧情需要,不用和现实对照,也不要深究合理性。三石有点民族主义情结,不会因为实际需要,就到什么海外小岛国开投资公司,便于合理操作和避税什么的,本文的一切都在国家框架内操作。对于一些不合理情节,请读者谅解,我们只需共同享受YY就好!—三石敬告
参加聚会留下的九个人,要么是和唐四书的关系很近;要么是身份差点,想捧他的臭脚;要么就是不理智的,想跟着小叔怎么都会有肉吃。其中还有三位女士,一个年纪大的三十多岁女人,王奕看着像交际花,很是能说会道会来事儿,他猜测:没准是什么人物的代言人。另外两个年纪二十多岁的女孩,应该是家世不错,纯纯就是跟着凑热闹的。
唐四书招呼所有人坐下,然后指着王奕说:这是小奕,这次的事儿他是大脑,你们想了解什么问他。有一个戴眼镜的中年斯文男率先开口问道:从何处着手?王奕直接的说:东南亚。斯文男竟然没有意外,好像理所当然似的点点头。王奕感觉这是个懂金融的,还真不能小瞧这些衙内,总有真才实学的人物。
果然唐四书出声说:小川在央行工作,总会看出些端倪,你感觉有搞头吗?斯文男点点头说:从专业角度来说,东南亚的金融市场太畸形了,被国际炒家冲击是早晚的事儿。另外我最近看了篇文章,是关于东南亚经济危机预测的,很有见地,预测的时间也是近期开始,和你倒是不谋而合啊!
王奕接话说:你说的那篇文章,应该是北方财经李睿教授写的吧?斯文男点点头。王奕笑着说:那是我大姑父,严格说来,这个预测是我提出来的,他老人家再从专业角度来阐述。斯文男露出了然的表情。王奕怕其他人不了解,详细说起了预测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分析过程,从成因说到必然结果,当然会省去各个时间节点,否则以后要是一一验证,那就太过于妖孽了。
一众人也就是听个热闹,太专业的事儿除了斯文男没人懂。感觉王奕说的头头是道,就都嚷嚷:干了、算我一股等等,一些支持的声音。王奕微笑着朝众人点头致意,最后目光落在了斯文男宋小川身上。宋小川还是很谨慎的问:你操作的过程,都会按照李睿教授文章的轨迹吗?
王奕回答说:我大姑父的文章都是一些理论大方向,时间节点和怎么操作全由我自行把控。也知道宋小川对他年纪轻轻有所怀疑,就接着说,现在一些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多少嗅到了一些苗头,但我关注东南亚经济不是一天两天了,去年就有了一些预测和想法,今年年初我就和小叔提到过。
唐四书点点头说:小奕很有前瞻性,确实不是临时起意。为了增强王奕的信服力,唐四书接着说:小奕帮着桥去年在股市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不算太稀奇,但他年初的时候和我说,今年上半年的股市还会爆发,就出乎我的意料了,作为我们这种层次的人,都知道政府控制了就一定会平稳,去年年末股市的风潮就应该过去了。但结果显而易见,小奕的分析是正确的!他和桥在今年上半年在股市又有了收获。我还记得他说得一句话:有时候政府在短时间之内,也抵挡不了一些行业惯性。
宋小川终于对王奕郑重起来说:小奕很有这方面的天赋啊!王奕笑着说:天赋谈不上,就是瞎研究分析,其他的靠感觉!这么说您不会不高兴吧!宋小川摇头说:我们做研究的都是后知后觉,永远赶不上潮头,也许就是缺少你说的这种感觉吧!
宋小川第一个表态说:我认可小奕的分析预测,是个赚钱的好机会,我代表家里出资两千万美刀,过程我不参与,由我弟弟宋小河出面。有宋小川这么专业的人士带头,其他人都热烈的响应,不过财力都不及宋家,几百万、上千万的都有,毕竟单位是美刀。陆桥出声核算了一下,留下的九个人一共出资八千万美刀,他的优越感终于体现出来了。
正好宋小川询问了一下,咱们整体的盘子有多大啊?唐四书没有打埋伏,毫不隐瞒的说:我出资两亿美刀、小奕和桥各出一亿美刀,加上大伙的投资,一共是四亿八千万美刀。小奕认为盘子不能超过五亿美刀,现在这个数正合适。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唐四书玩的这么大,也没想到陆桥能有这么多的真金白银,最想不到的是王奕,年纪轻轻全靠脑子挣钱,就能到达这样的程度。
接下来的气氛就热烈了,十二个人组成了临时的利益团体,当然要亲近一番。唐四书是带头大哥,和几围住他的人聊着天。陆桥也被几个人恭维着,毕竟他的身价在那里摆着,陆桥很是扬眉吐气,以前来京城,在圈子里都是面子上的事儿,自己虽然是个封疆大吏的公子,但在京城也就那么回事儿。
王奕和宋小川,还有一个叫白玉的女孩聊着,这个姑娘也是学金融的,还算能跟得上两人的节奏。王奕在宋小川面前相当谨慎,不怎么谈金融投资领域的事儿,开始聊起了别的,主要的是未来的房地产、互联网产业,其他的什么通讯、汽车、矿业,哪个行业都能有一些见解和预测,让两个人很震惊:这个小奕太特么全才了。
宋小川还是想把话引到金融领域,否则他也说不上话啊。王奕也静下心来听听他的高论,毕竟这样有层次的专业人士,比自己这个投机取巧的二吊子要高明的多,总会有所收益的。期间有王奕能想得起来的,也发表一些见解,特别是入世的话题,王奕有前世的腹稿,信手拈来让宋小川很是佩服。王奕很快的和宋小川打成了一片,很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临近凌晨聚会散了,众人告别唐四书,三五成群的驾车离开。钱的事儿根本不用交待,这些人都是要面子的,既然说了,就一定能到位,而且会很迅速,几天之内的事儿。王奕和陆桥的车在后面,跟着前面的两辆车,打头的是那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陆桥叫她梅姐,她张罗着,去自己的场子玩。陆桥和两个衙内热烈的响应着,就一路同行了。
王奕在车里询问陆桥:这个梅姐是什么跟脚?陆桥说:她的出身只能算是一般,嫁了个门当户对的男人,没过几年就离婚了。然后她突然就好像开窍了,仗着年轻美貌四处钻营,也很有手段的左右逢源,最后靠上了京城市的一个实权领导,算是安生了,现在是这个领导的钱袋子,和外面的代言人。王奕点头表示了解,心想:果然如此。
梅姐在京城市里有个高档的场子,王奕下车一看招牌很无语,竟然叫梅桂坊,太有联想了,这个梅姐一定是去过港省的兰桂坊,这是有样学样啊。进到里边一看,也不能说完全就是酒吧,喝酒、唱歌、跳舞、自助餐什么都有,周围还有几个单间,应该是方便谈事情用的,王奕一琢磨,这不就是高档会所的雏形么。
梅桂坊内这个时间人已经不多了,毕竟还没有后世夜生活的时间标准。另外这里也算当下京城最高端的交际地点,没有身份还真进不来。梅姐张罗着说打电话,要叫几个演员模特过来,然后让几人先吃点东西等着,没有让几人吃自助餐,而是让厨房现做,很是贴心。很会拉拢人的说:我们就要在小叔的带领下,一个槽子吃饭了,就是一家人,千万别见外啊。
梅姐找了一个单间,安排四个男人吃饭。陆桥和另外两个衙内来到这里,还哪有心情吃饭,草草的吃了几口就出去等着美女的到来。王奕腹诽着:现在的衙内也都落后着呐,对一些小演员和模特还这么感兴趣,其实他们能缺女人么,就是想玩点名气的刺激感。
王奕自己在单间里细嚼慢咽的吃着饭,直到梅姐进来还没吃完呐。梅姐调笑着说:小奕哥这是要吃饱了,好有力气对付姑娘啊!美女都来了,你还不出去。王奕笑着说:我是多吃点补充补充脑细胞,谁让咱是靠脑袋吃饭的。梅姐坐下恭维着说:靠脑袋吃饭的才是人上人,不像我们这些人,都是酒囊饭袋。
王奕摇头说:什么人什么命,我没有好出身,就只能靠头脑找补了。梅姐很会接话的说:咱姐俩是同病相怜啊,不像其他人,有好家世借力。我们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我还是个女人,更不容易!小奕、你以后还要多帮衬帮衬姐姐啊!梅姐楚楚可怜的营造出志同道合的气氛。王奕如果真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定会对她有同类人的认同感。但王奕有着四十岁男人的思维,和重活一世的经验和情商,太了解这样女人的小手段了,根本就不会着她的道。
王奕没有任何表情的说:到了一定得层次,相互帮衬也只是人情和利益交换,否则混不下去啊!梅姐、我年纪小不懂事儿,你感觉:我这么理解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