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情圣 第三百三十五章 星河谷地

《情圣》第三百三十五章 星河谷地

作者:芝麻薄饼 字数:2315 书籍:情圣

  谢云潇把华瑶的手牵到靠近他心脏的位置。华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就在他的衣襟上挠了一挠,语调轻不可闻地念了一声:“哥哥?”

  谢云潇笑了笑,挑起她作乱的食指, 不由自主地摩挲她的指根:“有何吩咐?”

  华瑶认真地说:“去年我们在岱州的时候,有两个岱州士兵嬉皮笑脸的, 不守纪律,还叫你好哥哥, 你就把他们打脱臼了。我很好奇,虞州的这一群杂兵又怎么惹到你了?”

  她直勾勾地盯着谢云潇,澄澈如水的双目中满含探究的意味。

  每当她眨一次眼,纤密弯翘的睫毛如蝶翼一般落下淡淡虚影,清亮的眼波里似有莹光闪动,映照着谢云潇的面容,仿佛她全部的心思都系在他的身上。这一副表象与她的真实性格存在极大反差,谢云潇凝视她片刻, 唇边笑意淡薄。他转过目光, 没再看她,还放开了她的手,端起一盏半凉的茶杯, 颇有一种清心寡欲之状。

  华瑶直接坐到他的腿上, 毫不客气道:“我命令你,立刻回答我的问题。”

  她气势汹汹,像个暴君, 腰杆也挺得笔直,神态凛然不可侵犯。她这个人, 性格确实是十分的活泼可爱,但她翻脸比翻书还快, 前一瞬还叫着“好哥哥”,后一瞬就开始居高临下地审问了。

  谢云潇一本正经地答道:“黑豹寨的土匪早已做惯了恶事。他们倚仗袁昌的权势,在沧州、虞州等地烧杀抢掠,以伤天害理为荣,以精忠报国为耻。”

  华瑶点了点头,谢云潇继续说:“纵然你治军严整、赏罚公正,总有一些人秉性难改,必须严惩不贷。”

  华瑶一边捏玩他的手指,一边感慨道:“嗯,我明白你的意思,袁昌从三虎寨带来了好几百人,全是穷凶极恶的人渣,可我暂时不能杀光他们。”

  谢云潇握住她的手,沉声道:“你应该也听说了,今天早晨,他们在伙房分食一具青年的尸体,还嫌肉质不够细嫩,打算捕捉山海县的幼童。”

  众所周知,三虎寨的陋习之一就是分食人肉。

  三虎寨的强盗把女人称作“母羊”,把男人称作“公牛”,甚至有一句暗号是“羊肉滋阴,牛肉壮阳,延年益寿,势不可挡”,实属丧尽天良。

  华瑶微微蹙眉,痛骂道:“真恶心啊,这帮下三滥的东西,寨子里的猪肉、鹿肉、鱼肉、鸡肉从没断过,他们还想吃人肉,就像未开化的畜牲一样。”

  谢云潇牵着她的腰带,略微一拽,诱使她栽进他的怀里,好像在蛊惑她似的,对她低语道:“既然是畜牲,全杀了算了。”

  就在此时,华瑶突然发现,谢云潇看似清冷出尘,其实他的性子也有一点狠绝。

  世家子弟推崇宽厚仁爱之道,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常以“仁德兼备”为目标约束己身,谢云潇显然不在此列。他遵循武将家风,更认同“斩草除根”的计策,要把敌军杀到片甲不留。他剑下的亡魂成百上千,当然也无所谓再多几个三虎寨的余孽。更何况凉州一直饱受三虎寨的侵扰。匪徒不仅杀人放火,还会拐卖良家子女、残害幼童的父母。按照《大梁律》,那些匪徒都应该被斩首示众。

  华瑶低下头,思索一阵,叹道:“他们是三虎寨的旧部,在黑豹寨也有一定的威望。我不能突然杀光他们,但我肯定要弄死一批人,以儆效尤。而且,他们遵循旧俗,私下聚集,将来肯定也会叛变,死不足惜。”

  谢云潇没有答话。他从她的下巴往上摸,摸到脸颊时停留了一瞬。她歪了一下头,他又轻抚她的耳骨,技巧绝佳,把她摸得好舒服。这一瞬间似有千万只蚂蚁从她心头爬过,痒酥酥的,纵然她是百炼钢,也要化作绕指柔了。她倚靠着他的胸膛,美滋滋地享受了一会儿,直到他停手,她才仰头看他:“你在想什么呢?”

  谢云潇如实道:“听说秦州义军的所作所为,比起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

  话已至此,华瑶当然理解他的深意。

  去年北方各省受灾严重,今年南方各省又要加征赋税,法令一出,果然民怨载道。趁此机会,秦州义军四处张贴黄纸榜文,号令天下有志之士共谋大业,抢光富豪、杀光贵族,创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的大同世界。

  秦州各地的贫民、贱民一听此言,纷纷响应。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秦州义军渐渐地发展到了三十万人。

  那秦州义军的首领是个读过书的秀才,多少有一点谋略。他效仿羯人羌人的用兵之道,采取“以战养战”的战术,率领十多万士兵流窜于秦州北境,残杀反抗的百姓、强抢官民的财产、掳掠壮年的男女,再慢慢地扩大领地。于是秦州北境的大半村镇都落进了秦州义军的手里。

  《大梁律》规定,官兵不能扰民,更不能搜刮民脂民膏。

  秦州义军却不避讳打家劫舍。对于他们而言,哪里有民众,哪里就有粮食、钱财和兵丁。他们盘踞着秦州,还想谋取虞州、岱州,进一步扰乱中原七省。

  即便如此,皇帝迟迟没有派兵剿杀秦州义军。

  华瑶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她的父皇真的病得很重吗?

  甚至顾不上紧急的军情?

  若是如此,那她父皇真该早点退位,把龙椅让给最聪明、最厉害、最有出息的公主——当然,这位公主,就是高阳华瑶本人。

  思及此,华瑶点了点头,大义凛然道:“好了,我先去办正事,你继续吃饭吧。”

  谢云潇被她逗笑了:“你要办什么正事?”

  华瑶回眸瞧了他一眼,还了他一个笑:“杀人。”

  谢云潇依旧平静:“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你尽快动手吧。”

  华瑶的身影即刻消失。

  晌午过后,华瑶找到白其姝,与白其姝稍作商量,便在寨子里放出消息,说三虎寨的旧部私下聚集,生吃人肉,而且人肉暗藏剧毒,无药可医。

  到了这天傍晚,来自三虎寨的五六十个武夫全部毒发身亡,死状凄惨,剩下的那群匪徒又被华瑶彻底打乱,重新编入不同的军队。她亲自领兵演练了数天,从中挑拣四支队伍,共计四百余人,随她一同下山,连夜直奔秦三驻扎的军营。

  秦三驻扎的地方,距离寨子不到二里路程,掩藏在一片树丛与山石之间。

  夜色深浓,风吹树梢,华瑶伏在一块巨石的后侧,隐约听见一阵细微的响动。她紧紧地握住剑柄,偷瞥了一眼秦三的营地,瞧见虞州官兵正在烧柴生火。

  那些官兵都很年轻,二十来岁的年纪,风华正茂,面庞被明亮的火光照耀着,五官也柔和了许多。他们抱着木柴,捧着饭碗,或站或坐,并不知道自己即将大难临头,就像平时在衙门值夜一般,彼此调笑道:“你上个月拿了多少赏银?”

  “十枚银元!”

  “骗鬼吧你,吹破牛皮!”

  “你识字吗?满肚子墨水的军师都没你挣得多!”

  他们的笑声融入夜风中,飘到了深山老林的更远处,雾气似乎也变得稀薄起来。他们仍然坐在地上,烹制一道名为“菇米大杂烩”的虞州土菜,主料是肉脯、蘑菇、野菜和栗米,辅料是清水和盐巴,全装在一只铁盆里,火候熬得差不多了,汤汁醇厚鲜浓,“咕噜咕噜”地冒着泡,香味甚至传到了华瑶的附近。

  华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陈二守紧挨着华瑶。他站在她的身侧,与她相隔如此之近,却不懂她的忧愁从何而来。他就用气音唤道:“殿下?”

  华瑶瞥他一眼,一不小心,又看见了他的胸膛。她暗暗地赞叹“真的太大了”,随即沉稳地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多嘴。

  陈二守一如既往地没穿棉衣。前些日子里,华瑶赠送他一匹昂贵的丝绸。他不识货,也不懂行,只见丝绸料子轻薄柔软,就自己动手,裁剪了七八件春衫,每天换着穿。那春衫薄如蝉翼,轻若无物,几近透明地包裹着他的上半身,虽然舒适,却难以蔽体,但他自己无所谓,华瑶也不便多讲。

  此时夜色更深,月亮被乌云遮掩,徒留几颗寥落的孤星,散出惨淡而微弱的昏光。

  官兵吸溜着肉汤,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华瑶正准备拔剑,却听见一声雷霆般的巨响,凌空一道刀光斜劈而出,直击她的命门。她险险避开,转头一看,正好望进秦三的眼睛里。

  秦三身披银色盔甲,手握红缨长矛,大展身手,大显威风,宛如从天而降的一尊门神。她的武功极为高强,远在华瑶之上。华瑶勉强躲过几招,就朝她喊道:“为何要杀我!我向来敬佩你,不想伤你一根汗毛!”

  秦三只说:“得罪了!公主!”她手起刀落,双眉高耸,满脸的凶狂杀气。

  华瑶发动轻功,逃也似的跑到了高处。她带来的一群勇士冲破了官兵设下的屏障,闯进了官兵的营地,然而,那些营帐全是空的,摆在明面上的火炮、马厩、岗哨全是诱敌深入的噱头,整个营地上的官兵还不到五十人!

  华瑶惊觉自己被秦三摆了一道。

  今夜的风是冷的,华瑶的心底也泛着凉意。她仰头望去,山谷的四面八方遍布秦三的伏兵,约有两千多人,任她插翅也难飞。

  她把这一招称作“守株待兔,瓮中捉鳖”。

  秦三高高地举起刀柄,号令弓兵布阵,要用弓箭射杀华瑶。

  千钧一发之际,华瑶临危不乱:“秦将军,我父皇已经三个月没上朝!秦州叛军屠杀十万百姓,秦州迟迟没有派兵,虞州官府却让你来杀我!你好歹让我把话讲完!”

  秦三听了华瑶的话,稍有迟疑。

  华瑶毕竟是当朝四公主,曾经在凉州出生入死,在京城救死扶伤,凉州、京城两地的百姓都为华瑶设立了公主祠,传扬她的仁善与美德。况且皇帝是华瑶的亲生父亲,她并未造反谋逆,年纪又轻,脾性又豪迈,皇帝怎就非杀她不可?她在虞州待了两个多月,皇帝只传过一道密令,从未追查她的状况。倘若她命丧于此,万箭穿身,死得惨不可言,皇帝会不会屠戮秦三全家?

  秦三正犹豫间,华瑶已经飞奔到高处,亲手捉住了山海县的知县葛巾。

  华瑶惊讶地发现,秦三带来的弓兵其实也没有太多杀意——秦三迟迟未能进攻黑豹寨,也是因为秦三找不到剿杀华瑶的理由。官府从未宣告华瑶的罪责,华瑶仍是高阳家的公主。高高在上的金枝玉叶,生来应当俯视凡夫俗子,谁敢光明正大地对她动手呢?伤她之后,谁又会被满门抄斩呢?

  前几日里,秦三与葛巾合计了一阵,打算暗杀华瑶。但华瑶武功高强、神出鬼没,身边还有好几个厉害的侍卫,更别提谢云潇几乎和她形影不离。

  葛巾思前想后,暗地里布置了上千名弓箭手。但葛巾忽略了一个事实——在场的弓箭手,并不是秦三的亲兵,而是秦三从虞州各地抽调的官兵,比起秦三,官兵可能更信服尊贵的公主。

  公主仁德兼备,皇帝并未下诏杀她,那谋反作乱的人,岂不是秦三?

  华瑶与秦三双方剑拔弩张,却无一人血溅当场。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数百个官兵举起照明的火把,秦三也提起一盏灯笼。为表诚意,她甚至放下了兵器。而华瑶站在一块山石上,单手掐住葛巾的脖颈,大喊道:“秦将军,不如这样,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

  夜风萧萧瑟瑟,像刀子一样割在葛巾的脸上。她垂着头,隐约闻到长剑的寒气,钢铁般冷硬,掺杂着若有似无的血味。她身子略微发抖,华瑶极小声地安抚她:“别怕呀,我杀人很快,你不会疼的。”锋利的剑刃轻擦她颈侧的大脉,她快吓尿了,华瑶还说:“就是这里,我割一下,你立刻死了,血水哗啦啦的,像一阵暴雨,洒遍大地,处处开花。”

  葛巾半边躯体早已麻木。原本她不知道皇帝为何要杀华瑶,现在,她知道了,或许是因为华瑶天性邪佞,口不择言,触怒了龙颜,不死不足以谢罪。

  情急之下,葛巾怒吼道:“秦将军!”

  秦三挠了挠头发。她仰视着华瑶:“殿下!求您放了葛知县!您若伤了朝廷命官,别怪咱们刀剑相向!”

  华瑶义正辞严道:“我相信你!但我信不过葛知县!我降服了黑豹寨,擒杀了袁昌,解救了数百名人质,还发现了袁昌与葛巾来往的信件!葛巾是个狗官!她贪赃枉法,贪财好色,勾结土匪犯下滔天罪行!她捏造了皇帝的密信,怂恿你来暗杀我!”

  此言一出,满山寂静,葛巾刚要辩驳,华瑶飞快地点了她的哑穴,还对她耳语道:“狗官,就凭你这点本事也想玩我?”

  葛巾露出了疲惫的神色。

  秦三忙问:“空口无凭,您有没有证据?”

  “当然有!”华瑶斩钉截铁道,“葛巾和袁昌来往信件数百封,你随我去一趟寨子,一看便知!你不要被葛巾蒙蔽,执意与我为敌,你手底下的人,全是我大梁的精兵强将。如果他们今夜枉死,你我都对不起虞州的父老乡亲!同是大梁的子民,无冤无仇,无凭无据,何苦自相残杀!”

  华瑶说到了秦三的心坎里。

  秦三将信将疑,犹豫不决。

  经由华瑶提醒,秦三忽然察觉,葛巾总盼着华瑶短命横死。按理说,葛巾与华瑶往日无仇、近日无怨,葛巾为何千方百计地谋害华瑶的性命?皇帝知道葛巾是文官,也不可能密令葛巾行剌……各种各样的疑点,皆让秦三进退不得。

  秦三思来想去,估计皇帝早已重病缠身,而她被迫参与了皇子公主的夺嫡之争。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猜测——京城的官场诡谲奇险,葛巾的主子势力深厚。放眼整个山海县,没有葛巾得不到的东西。恰巧这个时候,华瑶与谢云潇一起驾临山海县,葛巾垂涎谢云潇的天姿国色,就想把华瑶杀了,独占谢云潇,享尽人间艳福。

  秦三颇感烦躁。她压根不想掺和这些破事。

  她转身回望,面朝着虞州官兵,下令道:“收箭,退兵。你们先回大本营,我跟着公主去寨子。倘若葛知县勾结了土匪,这案子也和我有关,我得去搜查人证物证。”

  秦三的亲随还没开口,赵惟成竟然冲了过来:“公主说什么,你们就信什么?!为何不听葛知县的话?葛知县在山海县为官多年,兢兢业业,分明是个好官!”

  “赵大人!”华瑶忽然说,“有些私事,我不想点明,是为了给你留面子。”

  赵惟成百口莫辩,涨红了脸。

  他曾经领教过华瑶的伶牙俐齿,论理论不过她,讲话讲不过她,还怕她胡诌一项罪名扣给他。他对上华瑶的目光,心潮像波浪般起伏不定,翻涌的浪花渗透了他的神智。他的额头暴起一条条的青筋,其状狰狞可怖。

  华瑶视若无睹,淡然地命令道:“赵大人,你和我们一起去寨子里查证,你是山海县的官员,有你在场,也算是个见证。”

  赵惟成犹疑不决:“殿下?”

  “愣着干什么,”华瑶松开了葛巾,“快跟我走啊。”

  不知为何,无论秦三本人,亦或者秦三的一百来个亲兵,都没有质疑华瑶的判断。他们追随华瑶的背影,与她一同走上了崎岖陡峭的山路。

  *

  今夜的皇城灯火通明,恍若白昼。

  五公主若缘坐在一辆马车里,奉诏进宫。驸马卢腾与她并排同坐,往她怀里塞了个手炉:“暖一暖吧,阿缘,你还病着呢,身体虚弱不堪,可别再受凉了。”

  上个月中旬,若缘被一位武功高手打伤,失足摔进了冰湖,陈国公的侍卫把她捞了上来,但她不幸感染了寒症,辗转病榻一个多月,护内调外,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若缘的驸马卢腾一直在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卢腾侍疾多日,若缘昏迷不醒,卢腾的一颗心也疼成了两瓣,生怕妻子有什么三长两短。

  若缘病痛难忍,不知自己身在何方,经常喃喃地喊着娘,一声声的,像没长大的孩子:“娘,救救我,娘……我怕……”究竟害怕什么?她没有讲清楚。

  如今若缘刚刚恢复过来,太后、皇后就传她入宫觐见,兴许是担心她的病情吧,卢腾心想。他握着若缘的手腕,若缘瞟了他一眼,只见他的俊秀面容显露出苍白之色。她一言不发,把头转向另一侧,御道上禁军林立,戈戟森严,琉璃宫灯照亮一条漫漫长路,直通太后居住的宫殿。

  卢腾凑了过来。他的气息温热而舒缓,隐含一股浅淡的梅花香。他也算是出身名门,自幼修习调香之道,百花之中,他独爱梅花,尤其是白梅,与雪同色,雅洁单纯,就像他的妻子一样。他搂住妻子的细腰,指着窗外说:“三公主的马车,就在前头。”

  若缘咬唇,心下暗道:三公主来干什么?

  卢腾还说:“阿缘,你的姐姐和姐夫也关心你。”

  “姐姐?”若缘微笑,“她只有高阳华瑶一个妹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