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末世之碳币战争 第七十三章 两种方法

《末世之碳币战争》第七十三章 两种方法

作者:花果山大和尚 字数:1925 书籍:末世之碳币战争

  敖包壕南边的那块沙漠已经被吴克珠带领的工程队成功改造成一片宿舍区。两排砖瓦房整齐的建在沿黄公路的南部。

  吴克珠非常机智的解决了库布齐的沙子比磷矿尾矿砂细的问题。现在的水泥板非常稳固的铺在沙漠里。由于水泥板的大小有限,让一个砖瓦房无法完全的盖在一个水泥板上。吴克珠为了防止长期的压力造成水泥板的变形,就在测量了每一个水泥板的重心,然后在重心位置放一个水平气泡。一旦气泡发生偏转就使用铁块矫正水平位置。

  王彬对于吴克珠的工程水平大加赞叹。他一直仗着自己来自于科技和制度更加先进的未来对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非常的鄙夷。但是吴克珠的工程水平让王彬感到,只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了一点而已。但是这个时代绝对还是有聪明人的。

  吴克珠也是对自己的实力感到非常的满意,在最初五十人的宿舍建好了之后,他现在开始沿着沿黄公路在宿舍区的东边开始建设仓储区。仓储区的建设比宿舍区要求更高。宿舍区只要保证平整就可以,其实吴克珠当初把水泥板平铺的问题搞定之后就基本上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工作里。接着只要将电线铺好了,房子搭好就可以,房屋里面完全没有更多精美的装修,只是水泥地面,加上砖瓦墙面,一张床一个桌子一个柜子而已。王彬的主张是现在的宿舍区只是暂时的,等到沙漠改良之后就会去盖更好的房子。

  而仓储区的建设就比较麻烦,首先仓储区是要分户外仓储和室内仓储的。室外仓储需要考虑的是防盗。室内仓储就需要建一个仓库,所有需要防晒防雨的东西肯定都是要放在仓库里的。而仓库的建设要注意的就是更多了,比如仓库肯定是要大,房子要高,货架要稳。这些对于吴克珠的工程能力要求更高。对于平地的要求也就更高。

  王彬和吴克珠两个人这几天一直在讨论如何将地面变平的问题。吴克珠当初只认为王彬是那种有钱之后为了梦想乱花钱的人,但是在几天的讨论中发现王彬的工程水平也是比较高的。这种错觉就是在于王彬非常善于将一个吴克珠的一个问题分析一遍之后转变成另外一个问题问吴克珠。而吴克珠经过王彬的分析之后发现王彬对于问题的看法是非常独到的,时间一久就对王彬的工程能力非常的佩服。

  “水泥板是有一定的强度的,当水泥板超过一定面积的时候就会非常的脆弱,稍微加一点点外力就会将水泥板压碎。所以说靠增加水泥板的面积来稳定地面是不行的。”王彬对吴克珠分析着水泥板的缺点。

  “那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水泥板的最大面积。反正现在那些工人也没事干,可以让他们来做实验。”目前基地的建设工程已经停掉了,除了几个人在尝试着寻找最佳的平整地面的方法之外,大部分人都在歇着。有些有经济头脑的开始几个人合伙接私活帮助敖包壕还有附近几个村庄里的村民修整房屋赚一些零花钱。

  王彬并不知道吴克珠真正的想法,他认为吴克珠还没有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或者根本就不认同自己的想法,还想着进一步的说服吴克珠。这个时候姜军敲了敲门。

  和姜军一起来的就是他从西域农业大学找来的技术专家,叫做刘金龙。

  姜军指着刘金龙对王彬介绍说:“王总,这是我从西域农业大学请来的专家,叫做刘金龙。他对于治沙有一定的心得和想法,我听了觉得思路还是比较新颖的。”

  “你好,刘金龙,一路辛苦了。我们这边的大概情况姜军已经和你说了吧。”王彬到了这个时代之后已经对这个时代的人际间的交往非常熟悉。

  “你好,王总。我对于这边的情况已经了解。姜军说你们需要我来帮你们解决治沙的难题。但是我看到你们这边的营地已经初具规模了,看来情况并没有姜军所描述的那么艰难。我可是做好了吃苦的准备的。”

  王彬对于刘金龙的这个表现非常满意,他要的就是过来吃苦做事的人,那些想借机来沾点便宜的家伙王彬是不喜欢的。

  “那么你对于治沙有着一个什么样的思路?”王彬用手示意想要离开的吴克珠让他也留下来听听刘金龙的想法。

  “沙漠最主要的成因一个是风,一个是温度。水倒是其次,如果没有风和高温,水很快就会有。往远了说想要改变一个大面积的沙漠,这里的大面积是指那种几万平方公里的沙漠。这个时候最需要改变的局部的气候条件。改变气候条件包括气压、气流。这个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气候武器。其实气候武器不止发生在未来的科幻电影中,在现实中如果我们做的得当的话也可以产生。无非是需要更多地成本而已。”刘金龙说到这里停下来喝了一口水。

  王彬点了点头,静静的等着刘金龙继续说下去。

  “而如果搞一个小规模的治沙活动的话,我国建国以来的所有治沙活动都可以作为模板。无非就是植树造林,改善土壤而已。我并不是说这种方法不行,而是说如果使用这种方法的话就要面对治沙工作的反复无常。比如今年你种好了树,长得很好,周边的突然也改善了,但是也许冬天的一场大风就会将你的树全部刮到,第二年的时候又要重来。也许每年的工作会完成百分之十,过个十年二十年会有些成效,但是效率太低。”

  王彬想做的就是刘金龙说的第二种方法,他觉得刘金龙有些浮躁,方法没有对错,错的也许只是执行力的差别而已。就像用木桶打水一样。如果一天只打一桶水可能会觉得这个效率太低了,但是如果一天打二十桶水的话会觉得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他并不是觉得刘金龙的方法不好,只是觉得刘金龙的非常简单粗暴的否决了另外一种方法有些轻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