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疑案惊奇 第一八二章 审疑案暗藏杀机

《疑案惊奇》第一八二章 审疑案暗藏杀机

作者:寂莉 字数:3456 书籍:疑案惊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柳絮飞扬在监狱服刑两年过去了。>八一中文 ≦.

  法庭判处两年死缓的时间到了,必须对柳絮飞扬在监狱的表现进行鉴定,如果老老实实地改造,对所犯罪行悔过,当然,给予悔过自新的机会,可以改判无期徒刑。

  可是,经过鉴定,柳絮飞扬对所犯罪行并无悔过之意,而是有一种厌世情绪,好像只求死,害怕无期徒刑。那样会孤独,寂寞,煎熬一生。漫长的黑夜,漫长的折磨,生不如死。所以,只求死。

  据监狱看管劳改犯的狱警反映:柳絮飞扬一天到晚嘴里嘟囔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让别人听不懂的话语:“什么曾经海枯石烂,终究抵不过一句好聚好散。什么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绝望。她们都说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其实珍惜后的失去最痛。隔着泪眼看世界,整个世界都在哭。用生命去诠释你的逢场做戏。碎了一地的诺言,拼凑不回的昨天,一个人害怕孤独,两个人害怕辜负。

  她的心在痛,眼泪不断,经常泪流满面,有时抬头看看,这片曾经属于我们的天空;当天依旧是那么的广阔,云依旧那么的潇洒,那就不应该哭,因为我的离去,并没有带走世界。

  这些莫名其妙的话,谁能听懂。

  既然如此,审判庭也只好成全她,缓期两年执行的时间到了,必须如期执行死刑。

  法庭执行死刑的时间,定在秋后,按照古代对犯人的行刑时间,人们常说:“秋后问斩。”那么,时间就定在九月二十六日。

  当时,法院执行死刑是要召开公审公判大会的,这一日,阳光明媚,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审判台搭在北湖岸边的沙滩上,参加审判大会的人山人海,高音喇叭绑在一颗大树上,声音震耳的喊叫着。

  那些参加大会的群众清楚,也不是第一次看枪毙人了。

  先有法庭要员讲话,最后才有审判长宣布执行死刑,下达立即执行枪决命令。

  这时;柳絮飞扬被五花大绑,笔直的站在行刑大会主席台上,低着脑袋,背后插个牌子,写着名字和所犯罪行。

  犯人的左右两旁,各有一名警察押着,一人牵着绳子的一头。她们同样陪着犯人笔直的站着,很累很累的,必须一直站到宣判完毕,以示法律威严。

  当然,把犯人推出去执行时更累,拿枪的执行法警是不露面的,也是对执行者人身安全的保护。

  那些参加审判大会的人群,因为会议时间长,一个个站的站,蹲的蹲,尽管主席台上讲话,下边照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再说,因为人多,高音喇叭也听不清楚,呜哩哇啦的。所以,人们一边听着讲话,一边东扯葫芦西扯瓢。

  还有,当时正值严打。

  “严打”是中国司法名词,为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的简略表述,是解决一定时期中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活动。

  严打,是在中国大6地区的一连串严厉打击运动的简称,起者是******。

  官方定义为“既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轻刑化”政策,刑罚又要总体重于西方,要有节制的从严、从重”。所以,我们的严打被“西方”国家以及人权组织看来打击的刑罚过重了。

  记得我们国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有三次严打运动。一九八三年次提出“严打”这个概念,并进行第一次“严打”;在当时“偷一元钱判死刑”。“耍流氓”有的被判死刑的,有的被判几十年监禁的,还有的被“配”到边远地区关起来劳改的。

  在“严打”期间,曾经有一女子,因与十多名男子生性关系而以流氓罪被判处死刑。面对死刑判决,这名女子平静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性自由是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的这种行为现在也许是前的,但二十年后,人们就不会这样看了。”

  还有在严打活动中,一位男青年为其女友拍了一些穿着较为暴露的照片,仅仅因为这个,男青年被判处死刑,女青年被判了有期徒刑。还有一位男青年;因抢帽子、砸玻璃、打架被法院以流氓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是中国目前被法院以“流氓罪”判刑的最后一人。

  何况柳絮飞扬犯了杀人罪呢,如果不是她那么多名誉,还有二警花和六名被拐卖女子极力相救,恐怕不会缓期两年执行。

  这时,台上讲话,台下继续议论;一位老刑警悄悄地向身旁的观众,讲起自己参加行刑的经历。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大会要经过两个多小时才下达执行枪决命令。

  “那么长时间?”有群众问。

  老刑警说:我当了八年的人民武装警察,执行过一次枪毙犯人的任务,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犯人是两个旧军队的基层军官,一个是副连长、一个是排长;他们在台湾反攻大6的叫嚣声中、于六二年的五月七日密谋决定、组织反革命集团,命名为“二五七”工作团。

  为了搞到活动经费、展扩大组织,他们把一个乡下的信用社作为袭击目标,在一个周六的晚上、趁一同事回家的机会,俩人冒充公安人员,以最近有敌特破坏、会向水井里投毒为借口,欺骗女会计服下大量安眠药,说这种药能解毒,有预防作用。

  可是,十八岁的女会计,在卧室里面对两名陌生男人,心情非常紧张,使药效大打折扣,迟迟没有睡意,凶手迫不及待,一直等到十点半、还不见睡觉,就立即掏出铁锤,砸死了女会计用褥子裹起,扔到床底下。而后窃走现金。

  为此,被定为反革命杀人案。

  在审理过程中,面对死者家属的血泪控诉,他们二人已经后悔莫及,承认无辜地杀害了一名如花似玉、且纯朴善良、正处在热恋中的好姑娘,自感罪孽深重。

  这两名罪犯,其中一名副连长是外地人,在其所在县宣判,我们是负责执行那名排长的死刑。

  宣判是在第二年的秋天,虽然那时国家困难,临刑前还是给犯人备了三餐红烧肉,可是,他一块也没吃下,哪里咽得下!

  你们可能不知,具体执行死刑的武警姓名,对外是保密的,要从老兵中挑选思想觉悟高的,说到底是避免报复、怕新兵砸锅。

  我是外地的刑警,遭死刑犯亲属和死党报复的机率要小,自然更适合当担执行者了,所以被入选。

  刑警队长头一天带我和拉绳子的二人一起去踩点、熟悉地形、察看路线,其实是县里政法部门事先和刑警队长到现场确定好了的。

  那是一个山脚下、河岸边,面对山坡,射出的子弹不会误伤行人,两头路口拉上了警戒线、并有人把守、以确保安全;没有挖坑,事先已通知家属收尸,但没有要收子弹费一说。

  因为,等候的时间显得特别长,犯人才从会场那边拉过来,推到行刑地点去。后面跟着看热闹的人们和提枪的刑警。

  当时,我用的是仿制苏式的马步枪,据说是骑兵用的,比较玲珑小巧,刺刀呈四棱形、即圆锥体上开有四条槽,说是既不易折断,又较容易刺进敌人、并让敌人得破伤风,不治而死。

  步枪上的刺刀,平时折叠在枪体的侧面,刑警队长要求拨上刺刀,刀尖离犯人后脑勺五至十公分,并没有要犯人张开嘴。其实,在那个时候,讲什么都白搭,犯人早已魂飞魄散。

  但是,我作为执行刑警,还是遵照队长指示、装三子弹,以防万一:如一枪没打死、子弹不响、或者犯人突然卧倒、没打中等等;

  这时,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执行枪决犯人的刑警。

  于是,赶紧端起步枪,当即对准犯人的脑袋,扣动扳机打了一枪,见犯人应声栽倒地上。

  没顾上仔细看、不是顾不上,而是不敢看,随即扛起步枪,转身走了。

  说句心里话,我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瞄准人开枪,与平时打靶是大不一样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了,觉得手有些颤抖,不知两位拉绳子的同志看出来没有,直至今日想起,还有一种莫名的异样感觉,是惭愧,是残忍,说不清楚。

  按照规定,拉绳子的人、在死刑犯毙命后,还要松绑、将绳子解回。

  可是,他们见刑警扛枪走了,也跟着跑了。

  后来是队长过去、解下绳子,并且把犯人翻过来,踢了两脚,确认死了之后才离开。

  如果没死,就要掏出手枪补射。

  那次还好、做得干净、一毙命。

  据队长回来说,后脑勺子弹入口处,只有一个圆孔、前面出口较大,犯人已经面目全非;因为步枪的弹头比枪口大。

  平时用手是塞不进枪管的,射时,弹头在枪管膛线的挤压下,严重变形,出口会带出周围的组织。

  队长说;地上除了一滩鲜血,还有一滩像豆腐花一样的脑浆。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天中午,我们队里的食堂,饭菜正好是;红苋菜烧白豆腐。

  有的战士联想丰富、好似刚刚枪毙的犯人脑浆,吃得人人想吐。

  以上是我枪毙犯人的经过,也是唯一的一次;也许现在已经改变,也许各地不尽相同;不管怎样,人还是安分守己、遵纪守法的好,吃亏是福、能忍则忍、不要过急、不要犯罪、万万不能害命、犯死罪,否则,不归路上、后悔晚矣!

  再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匆匆的脚步,急匆匆的心情,放慢脚步吧,听听风的歌唱,看看大自然的美丽。

  站在秋天的风中,看宽阔的大地,望望广阔的天空,欣赏一望无垠的大海。写一赞美的歌,赋一曲优美的旋律。平平淡淡才是真,细水长流才是爱。

  老刑警刚刚讲完自己枪毙人的亲身经历。

  突然,审判长宣布:“旁听观众朋友们!大家静一静!

  现在我宣布执行死刑命令!柳絮飞扬因故意剥夺他人性命,犯了杀人罪,立即……“

  还有“执行”二字,没有喊出口。

  “刀下留人!”突然一声喊叫,随着话音,台下立即冲上来十六名女子。

  她们一个个貌似柳絮飞扬,同样身穿着淡红色T恤衫,灰蓝褪色牛仔裤,白色休闲鞋。

  “啊!十六个柳絮飞扬。”台下观众不禁吃惊。

  只见十六个女子异口同声的请求审判长,“我们愿替柳絮飞扬去死,用十六个女子的性命换下柳絮飞扬一人的性命。”

  “什么!这死也能代替,我国法律没这个规定。”审判庭抬头观看,勃然大怒,“如此大胆女子,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劫法场!威胁审判长。”

  参加审判大会的观众立即轰动起来,柳絮飞扬的案子,真乃《审案惊奇》。竟然又翻倍了,从一个,两个,四个,八个,一直到十六个,那么,下一次宣判会不会出现三十二个女子到来。

  可知,参加大会的观众有人认识;她们是竹根县正在举行选美大赛,刚刚选出前十六名的公关小姐,“公关,公关,竟然攻到审判长这儿来了。”

  “那么,背后一定有人指使,而且有相当硬的后台,否则,不敢在这严打期间劫法场。”

  到底这十六个女子为何自愿用自己的性命换取柳絮飞扬一人的性命?

  审判长会不会释放即将执行死刑的柳絮飞扬?

  案子复杂,故事还得从杨柳青在严打期间,为何被栗树县打拐办放回?

  竹根县专案组咋会突然认定柳絮飞扬是杀人犯?

  案子还得回到歹徒老二杀死杨小叶的真相说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