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世皇商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后搅局(三)

《盛世皇商》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后搅局(三)

作者:涓石 字数:3179 书籍:盛世皇商

  让太后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身边服侍的人居然有鄂贵妃安插的眼线,今天太后和福晋的谈话很快就被鄂贵妃知道了。这位贵妃娘娘可不是表面上的一朵小白花,从贝勒府嫡福晋的身份变成贵妃娘娘可不是全靠了皇上的宠爱,如果她自己没有进宫的意愿,怎么能和皇上眉来眼去地勾搭上呢?这条进宫之路是很艰辛的,要顶住道德伦理的压力,要顶住被皇室宗亲骂成荡妇的压力,还要顶住民间百姓的舆论,付出的心思和代价可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

  得到眼线的消息,鄂贵妃满意地弯了弯嘴角,心说:“老虔婆,你终于有把柄在我手上了!让你没事就损我几句,动不动就在众位妃嫔面前下我的面子,看我怎么收拾你!”

  太后确实瞧不起董鄂妃,尽管她自己做得也不怎么样,但是她是为了儿子的江山社稷,才跟小叔子暗通款曲的,很多皇室宗亲和皇上的股肱大臣也都知道,情有可原。但是鄂贵妃是为了什么?真是跟皇上爱到铭心刻骨吗?如果皇上对她铭心刻骨,怎么还能跟别的妃嫔生孩子?

  表面上看,鄂妃对太后那是孝敬到家了,她从来都不在皇上面前说太后的一句坏话,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向着太后劝解皇上的,很多人都说鄂贵妃如何贤惠,如何的善解人意。但是从她进宫以后太后和皇上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里边难道没有鄂妃的功劳?鄂妃很会反话正说,却不露一丝痕迹。

  “皇上,臣妾请教您一件事好吗?”

  “好好好,爱妃想问什么?”

  “内务府的人可以到民间去购物吗?”

  “当然可以。市井的很多货物都是宫里没有的。内务府有专门负责采买市井货物的人。怎么了?”

  “臣妾听说内务府有人从一个纳兰百货店买来的特别、特别漂亮的香囊,太后都喜欢得爱不释手的。臣妾很想见到那个香囊,就是想照着样子给皇上也做一个。”

  这状告的,一点痕迹都没有。起码鄂贵妃告诉皇上四个信息,内务府、纳兰百货店、太后、香囊。说给皇上做一个也是真话,鄂妃的针线相当好,尤其是做香囊这类精细、纤巧的东西。

  皇上笑了,抱住鄂妃,点着她的鼻子说:“你们女人都是小心眼儿,包括皇额娘,就喜欢那些漂亮精致的小玩意儿。赶明儿朕给你从额娘那里要来就是。”

  “别别别!夺人所爱不是臣妾的特长,您就给臣妾借来一用就好。臣妾照做之后马上还给皇额娘。皇额娘那么喜欢,您干吗非要惹老人家生气呢。还是臣妾自己跟皇额娘说吧,要不,那个场合您替臣妾说话,其他的姐妹会怎么想。”

  “也好也好,额娘不会驳你的面子的。”

  “臣妾听说,那个香囊上有二十几颗金刚石呢,特别漂亮。”

  “不会吧?把金刚石镶嵌在香囊上买主会重视吗?”

  “这个只是臣妾听说的,您听听就算了。瑞王爷也不会让自己赔钱做生意的。会不会是金刚石在异域那个地方很便宜,要么就是……”

  “是什么你说。”

  “臣妾不说了,就不说。”鄂妃跟皇上撒起娇来,很多话要是说出来就没味道了。鄂妃娘娘其实不但在暗示皇上,也把王爷给告了。好在皇上根本没在意鄂妃说什么,他的心思都在朝堂上讨论的事情上。下朝就来鄂妃的寝宫,是有许多事鄂妃能劝解他,还能给他出个主意,别的妃嫔象佟妃,很是惧怕皇上,皇上面前什么都不敢说,皇上能喜欢才怪了。

  第二天早上鄂妃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就跟太后说了自己的意思,太后说:“不是本宫不借给你,那个香囊已经烧焦了。”

  鄂妃十分不解:“怎么会呢?您这里没有着火的迹象啊?”

  太后不高兴地说:“非得慈宁宫着了大火才能烧毁香囊?一把烙铁就解决了嘛。”

  鄂贵妃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太后,不解地等待答案。

  “昨天内务府的章总管从纳兰百货店买回来一个特别漂亮的香囊,上面有二十多颗很象金刚石的小颗粒。本宫就想瑞王府怎么能把金刚石镶嵌到香囊身上就请来佟氏福晋解惑。结果佟氏用了一把烧红的烙铁去烙那个金刚石,一下子就化了,还把香囊给烧了。有什么问题吗?”

  鄂妃很贴心地跪在太后面前,一边给她轻轻地捶腿,一边貌似不经意地说:“臣妾也听皇上说了那个纳兰百货店,里面卖的东西都是大清没有的,臣妾也不能出宫去买,但是也很想看看。都说那里的货物很精致,也听说香囊上面还镶嵌了金刚石。就想照样给皇上做一个佩戴。”

  “本宫手里的香囊是内务府的人刚刚送给本宫的,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很灵通嘛。太后抓住了鄂妃说话的漏洞紧紧追问起来“臣妾也是听说的。”

  “听谁说的?”

  鄂妃还是很急智的,笑笑说:“臣妾去御花园散步看见佟福晋主仆路过,就问过走佟福晋身边的嬷嬷怎么这么早进宫,嬷嬷说是太后您问香囊的事。”

  虽然漏洞百出,太后也不想追究了,毕竟是儿子的爱宠,得罪太狠也不好,表面一团和气才合适。

  太后再次提起瑞王府的香囊,心里想着就不是金刚石的也卖便宜了,就算那个什么烫钻不值钱,上面的绣花和福字那可是正宗的苏绣啊,大清的社会对绣品还是很珍视的,特别是苏绣,一幅做旗袍的苏绣要付几十两银子。就是香囊很小,也是两面绣花的,怎么也得卖一二两银子吧?二百文就卖了,太随意了吧?

  云儿正在练习跟蓝蓝学过的写意花鸟画的笔法、墨法,接连打了三个喷嚏。云儿在异域住了一年,虽然观念上改变了不少,但是头脑里还有很多大清人的迷信思想,对陪着自己的鱼儿说:“谁背后骂我了,一大早就打喷嚏。可别是感冒了,我儿子女儿还要吃我奶呢。”

  鱼儿连想都没想就说了:“背后骂您的就只有鬟儿了。”

  王爷福晋和云儿做梦都想不到,府上的生意还没正式开始,一个香囊就被别人给惦记上了。这个障碍不是来自经商对手,也不是地痞流氓的捣乱,而是来自经商的受益者太后!

  太后很精明,精明到把别人都当傻子看。王爷说想给国库添银子,不要皇上的一文钱当本钱,任何人都应该把王爷的想法当成是高境界的行为。但是太后的想法就不一样,她认为经商是王爷自己求来的差事,把王爷为国分忧、为皇上分忧当成闲劲难忍,是怕失了皇上的荣宠。也许,人的地位决定人的思想?太后看问题一直是把她儿子的江山、龙椅放在第一位,那把龙椅也是她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太后的依仗,母因子贵嘛。但是如果做过了,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而拿别人的生命当垫脚石、当草芥,就是失去人心的时候。上天对人间的统治者也不是一味地姑息吧?要不秦始皇怎么会二世而亡?

  太后也知道瑞王爷不仅仅是皇上的大臣,还是救过皇上生命的兄长,是皇室宗亲,不能说夺爵就夺爵,说杀就杀的。皇上的同父异母兄弟有十来个,在世的也有六七个,还有堂兄、亲侄儿、堂侄儿,加在一起也有二十多位。如果皇上和太后做出伤了他们心的事,以后皇上就会众叛亲离。太后是不会做为儿子得罪人的傻事的,当然了,真有图谋不轨、谋权篡位的就绝对不能姑息。

  太后真是有点把握不好如何对待王爷了。他给皇上赚钱是好事,但是仅仅是给皇上赚钱就没有其他目的?

  太后从科尔沁大草原到了盛京,嫁给当时的满人大汗皇太极,就注定了她的一生要在权力的刀尖上打滚,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间长了就体会到权力带给她的快感和征服欲。高高在上的日子怎么也好过伏低做小,于是她就放不下权力了,生怕失去它。当她知道丈夫曾经有意把皇位的继承人给了出家十几年的次子福佑,虽然那会子顺治皇帝连个影子还没有,却让太后十分不安。她知道这个位置应该是她的情人多尔衮的,不是皇上的长子豪格的,豪格领兵打仗还够格,根本就不能掌管好江山社稷。出家十几年的福佑就更不能和皇权有任何瓜葛。出家人以善为本,哪里有人造反了也舍不得杀,哪个大臣有不臣之心了他也舍不得处置,还有什么皇威可言?谁当皇帝福佑都不够格!可是太宗皇帝为什么能想到他?这里边就有说道了。

  其实当时只是皇太极一时的气愤,有人说福佑不是他的儿子,那么他就把皇位让给这个儿子,证明他是龙种,是有当皇帝的条件的。

  用现代的话说,太后是个政治家,她考虑问题跟平常人是完全不同的。福佑没有当上皇上,不等于他不想当皇上,也不等于他就没有当皇上的才干。或许就是在蛰伏,等待时机呢。

  现在,她对王爷是很忌惮的,她可以在皇上面前说任何人的不好之处,但是不能说瑞王爷如何如何,说了儿子就会和她翻脸!王爷的存在如同一枚坚硬的刺扎在太后的喉头,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和瑞王爷、佟氏打了多年的交道,也没有从心里拔去这颗刺。

  现在,瑞王爷主动在皇上面前提起要经商赚钱送进国库,帮助皇帝,在别人看来这是天大的恩惠。可是太后就觉得里面的事很不简单,哪有拿着自己的钱去赚钱然后交给皇上的?

  太后就在慈宁宫想啊想的,想着怎样把瑞王爷带回来的财产全部缴械过来归自己支配,想着他究竟有多少财产、从异域都带来回来什么了。虽然金刚石的事刚刚落幕,事实证明那的确不是金刚石。太后也还是不甘心。

  几天后,福晋又被太后“请”来慈宁宫,见礼之后,太后亲切地说:“绣儿啊,你们府上还真是藏龙卧虎啊。”

  福晋吓了一跳,太后跟人说话从来都是有的放矢。赶忙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太后您的意思是……”

  “呵呵呵,看你吓的。本宫是说啊,瑞王爷娶的这个小女人不简单呢。本宫就以为瑞王爷娶她是进府生孩子的,哪里想到人家还有那么大的本事和财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