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上位 正文_169打肿脸去充胖子

《上位》正文_169打肿脸去充胖子

作者:小树 字数:2814 书籍:上位

  还是根本不把那个废物男人放在心上?他无法猜测此时微笑着的杜睿琪,内心究竟在打着怎样的算盘。

  看到蒋能来进来了,杜睿琪喝了一口水,开始了今天的会议。

  她说:“各位新年好!昨天我们忙了一天,都在会场上度过,年后的工作从第一天开始就要进到异常的繁忙状态了。昨天我收到了市委转发省委的通知,也接到了市委林书记的电话,今年,我们安河将接受一项大考。这项大考估计在座的各位也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迎接全国血防工作会议在我们安河的召开。这是安河历史上少有的大事,更是对我们的一项考验。这是中央对我们安河几十年来血防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鞭策,这让我们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必须倾尽全力来做好各项工作……”

  杜睿琪强调了很多有关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总之就是一句话,必须全力以赴,来迎接六月份在安河举行的全国血防工作会议,一定要确保会议的各项安排到位,确保会议能圆满召开,圆满成功。

  具体的工作分布,要等到杜睿琪到市里召开了动员大会之后,再来具体布置。

  接着,杜睿琪才开始了今天会议的真正主题。

  “今天的会议,我们要来商议两件事,第一,是关于招商引资,打造安河本土特色品牌的事宜。请于县长把这项计划书呈给在座的每一位看看。”杜睿琪示意于少锋把计划书发给每个常委。

  大家拿到了一份厚厚的计划书。

  于少锋做事就是仔细,计划书写得像个长篇报告文学似的。

  大家拿起计划书,认真地翻看起来。

  于少锋把安河木雕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都一一再现了出来。有些人看得是摇头叹息。

  这么好的本土产品,怎么在经济大发展的这几年反而没落了呢?真是不应该啊!想想看,如果安河能借助改革的春风,把安河木雕一直做到现在,安河的这份本土产业是不是也能像徽墨、苏绣这些民族产业一样,在为地方带来滚滚利润的同时,也带着安河的名声远播四海呢?可是,这最好的时机似乎已经错过了。

  但是,于少锋的计划书里却为大家描绘了一个大好的蓝图。

  安河有大量的木雕人才,在广东福建和上海等地,帮着别人打造品牌,赚取大量的利润。如果安河能有好的土壤吸引这些外流人才回归,那么安河木雕的振兴将是指日可待。于少锋来列举了他所知道的一些大师级的安河木雕大师,这些人就是复活安河木雕的火种,他们就是安河打造木雕之乡的坚实基石。

  ……

  十几页的计划书,大家认真看完了。

  杜睿琪希望大家能积极发言,建言献策,把这项计划做得跟更完备。

  胡国成看了看杜睿琪,第一个出来发言。

  他说:“于县长写的这份计划书,是我看到的最为详尽周全的计划书。对过去进行了总结,对未来做出了展望,也对当前我们要做的具体工作做出了计划,看得出,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对于这项规划,我是百分之百赞成,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发展本土产业,振兴本土品牌,是我们要真正发展起来的必然之举。安河是个小地方,也是个穷地方,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是毕竟是外来的。相比本土的产业就更有优势,土生土长的安河人,土生土长的安河木雕,这些东西,带着浓浓的安河乡土气息,如果能够发展起来,将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力。现在不是有句话说,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越是乡土的就越是大众的,从这个观点上来讲,安河木雕只要能开发创新,与时俱进,将会有非常好的前景,值得大力去发展。把安河打造成木雕之乡,也是指日可待!”

  杜睿琪看着胡国成微微一笑。

  她知道,胡国成这是鼎力支持她和于少锋。

  接下来徐文娟、康明和吴凌霄也都相继发了言,大家都很赞成这个计划,没有任何异议。

  蒋能来一直没有发表看法。他淡定地坐着,十指交叉在一起。

  看着大家一致赞成,他心里却在发笑。

  这些脑残的人啊,被这个小女人忽悠一下,就觉得安河木雕有希望了,就觉得能振兴民族产业了。真是痴人说梦!有那么容易,安河木雕还会走到今天吗?

  于少锋的计划书他看了。作为常务副县长,于少锋的一切行动按理都应该在他的指挥之下进行,但是,他也知道,小女人现在把手伸进了他政府这一摊子,借助了就是于少锋这个小子,吃里扒外的东西!他在心里骂道。但是,于少锋表面上也不敢得罪他,毕竟他才是政府的一把手,什么事情,最后还是要归总到他这儿,他要是不同意,他就是干得再好,又有鸟用?

  蒋能来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于少锋,又看了看杜睿琪。

  然后将身子往前倾了倾了,开始说话了。

  “刚才各位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都很肯定这份计划书。说实话,看了于副县长的这封计划书,我和大家一样,心里也颇为激动,似乎看到了安河木雕的大好前景,看到了安河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我静下来想了想,事情想起来容易,计划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很难,要实现我们这么远大的目标就更难了。安河木雕,有过辉煌的过去,这是安河人都知道的事情。上世界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安河的第一位经济大鳄张国平,就是因为开发了安河木雕,并且把它销往了日本和东南亚,他成了木雕之王,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由此成为了安河的第一人。直到现在,张国平也还是安河的象征,他的木雕厂,还是安河最大的工厂之一,养活着成百上千的工人。这是安河木雕最辉煌的过去。但是,为什么张国平不能让安河木雕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是逐渐没落了呢?按理他是靠安河木雕发家的,这项产业又那么有市场,为什么后来会越做越不景气,以致到了现在这个局面?在座的想过没有?嗯?“

  蒋能来说道这里,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然后笑着看了看每个人。

  一些人本蒋能来这个冷水一泼,确实也觉得有道理啊!是啊,张国平这样的能人,靠安河木雕起家的人,后来怎么不能继续把安河木雕做大,继续他的辉煌事业呢?

  蒋能来知道,他的这一问已经吊起了一些人的疑问,也打破了这个计划书一致叫好的局面,心里颇为得意。

  他继续说道:“为什么呢?这份计划书里没有写明,但是,我调查了。最大的原因是,我们是内地,没有沿海那样的市场优势,也没有他们的管理和开发优势,我们依旧停留在最简单粗放的个体生产加工阶段,产品没有竞争力,无法获得市场的琪睐,所以张国平培养起来的第一批木雕师傅,都被广东福建甚至是上海的工厂高薪给挖走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高薪,留不住人才,没有人才,开发不出好的产品,时间久了,张国平当年在全国也算得上的木雕工厂慢慢没落了,今天,我们再去安河木雕厂参观,你就会看到,里面坐着的,绝大部分是女人,安河的女人,她们在兼顾家庭的同时,在木雕厂里做这样一份手工活,聊以养家糊口,但是却是十分艰辛,因为工钱非常低,产品也都是一些很低档的,根本无法代表我们安河木雕的水准。这就是安河木雕的今天。”

  “那么,现在的新形势是什么样的呢?广东福建甚至是离我们不远的江浙地区,已经形成了木雕市场,他们垄断了全国木雕家俬的市场,基本成为三分天下,当然广东的家俬是最有竞争力的。在这样一个已经成熟的市场上,我们想去别人的碗里分到一杯羹,谈何容易啊!我看了,于副县长的计划书里有详细的规划,分步走,一步步实现我们振兴安河木雕的雄心大志,一步步实现我们打造木雕之乡的远大理想。可以说,这些规划都不错,看上去很美,让人很受鼓舞,可是,这每走一步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去支撑,没有钱,什么事儿也干不了啊!所以,我说,理想再美,那也只能停留在纸上,真正回到现实,那就是残酷的。更何况我们安河是个如此贫穷的地方,吃饭财政总是让我担心大家今天吃了饭,明天还有没有饭吃,在这样几乎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还要打肿脸去充胖子,搞这么大的项目,这是很不切合实际的行为。我认为不可取。”

  蒋能来大说特说了一通,归根结底就是不同意上这个项目,因为他掌握着财权,他是安河的大管家。

  杜睿琪并不恼,她猜蒋能来就会如此来抵制她,因为这是她和于少锋达成的意向,事先并没有先征求蒋能来的意见。所以,他心里不痛快,断然是要跳出来反对的。这早就在杜睿琪的意料之中。再加上现在是非常时期,蒋能来正想乘胜追击,把杜睿琪的气势一下子打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