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唯我独相 第一百二十三章 威逼

《唯我独相》第一百二十三章 威逼

作者:原力纳豆 字数:1789 书籍:唯我独相

  柳红桃忍着气进了厨房。

  这些年阿田帮着做了太多的活儿,她都想不起上一次独自做饭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总归是一个很遥远的日子。

  这就导致柳红桃一时间有些不习惯,既要看着火,又要顾着锅,颇有些手忙脚乱。越忙就越气,柳红桃扬声冲院子里喊:“光明,光壮,帮我把青菜端进来!”

  刚洗好的一篮子青菜,就放在院子的台阶上沥水。

  何光明直接当没听见,何光壮倒是回应了,只有理直气壮的两个字:“没空!”

  刚才从镇上回来,不止何来旺买了糖葫芦,何来福也买了,他给老二老三各买了一串糖葫芦,给老大光宗的则是一盒点心。

  何光明跟何光壮忙着吃糖葫芦,哪有空去帮亲娘干活?即便有空,他俩也不会去的,因为以前从来没干过啊。

  柳红桃一个人做完了饭,尽管还没尝,她也知道味道有些不好,因为没人帮她烧火,火候控制得不太好,有一道菜烧糊了。

  不过也不要紧,糊就糊吧,反正吃不死人。

  大房已经开始摆饭,锅灶都腾出来了,张英娘这才起身去厨房做饭。

  何田已经吃完了糖葫芦,跟进去帮忙烧火。

  柳红桃去厨房拿筷子,看到这一幕,心里很不舒服,黑着脸走了。

  “没事,别理她。”张英娘生怕儿子会多想,小声道。

  “嗯。”何田点头,冲她露出一个大大的笑。

  等饭做好,何来旺已经把桌子摆好了。

  二房就只有一间屋子,幸好乡下的屋子都修得很大,多摆一张桌子也不显狭窄。

  大房那边很热闹,毕竟人多。二房这边也差不离,何来旺夫妻俩带着儿子,高高兴兴地吃饭,还有阿宝在旁边汪汪直叫。

  分家的时候,何来旺没有多要屋子,就是为了堵大房的嘴。

  这事在村里传开以后,人人都说何来福夫妻俩占了大便宜,把不喜欢的小儿子过继出去,不仅得了三两银子,还多分了房子。

  吃完午饭,张英娘哄何田去午睡,等儿子睡熟了,夫妻俩就去村里请人手,他们要多修两间屋子。

  何来旺手里还有以前打短工时存下的私房,将近一两的样子,大房子修不起,挨着他们的厢房再建两间绰绰有余。

  等何田睡醒,家里已经开始动工了。

  何田也不偷懒,帮着递东西,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哪怕爹娘劝他去玩,他都不肯。

  村民们看见了,把他好一顿夸,夸得何来旺夫妻俩心里舒坦极了。

  等两间房子建好,阳柳村开始进入繁忙的秋收。

  秋收就是在跟老天爷比赛,何田虽然是个小孩子,内里却是个成年人,他不再睡懒觉,跟着爹娘一块儿起身,一起下地,忙前忙后做所有他能做的事。

  何来旺夫妻俩心里熨帖极了,他们也舍不得累着儿子,可是孩子不听啊,非要帮忙。

  大房夫妻俩见了,心里却觉得很不是滋味。

  以前那个瘦小的身影总是跟在自己身后,叫干啥就干啥。而现在,他成了弟弟的儿子。

  他自己的三个儿子呢,老大因为要读书,他舍不得叫老大下地,剩下的两个儿子,别说做些轻省的农活了,叫他帮忙拿把镰刀过来都叫不动,每天只会在村里疯玩。

  等忙完秋收,柳红桃就累病了。

  白天要抢收,回到家还要做饭打扫卫生,她好些年没这么劳累过了,一下子就累倒了。

  幸好何老太身子恢复了爽利,把家务活儿都接手过来。

  这天一大早,张英娘带着儿子去看望大嫂。

  柳红桃躺在床上,屋里一股中药味。大房如今不缺银子,她生了病,何来福请了大夫,说是劳累过度,还有一点点中暑,没什么大事,在床上躺几天就好了。

  “嫂子,今天好点了没?”张英娘进门就问。

  “好多了。”柳红桃一边回答一边看了何田一眼。

  何田对她没有一丝孺慕,过来看望也只是面子情,因此一声不吭,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他这副样子落在柳红桃眼中,就觉得这孩子是个白眼狼,好歹生养他一场,居然半点也不关心自己。

  不过她也没亏,得了三两银子外加几间屋子呢,仔细算起来还是她赚了。

  张英娘还没聊几句,何来旺就在院子里大声道:“大嫂,你好些了么?”

  “好多了。”柳红桃隔着屋子回应道。

  何来旺:“那就好。阿田,我要走了。”

  一听这话,张英娘急忙道:“嫂子,那你好好歇着。”然后就带着何田出来了。

  农忙已经结束,地里没什么活,何来旺手里只剩下三钱银子,他想趁着这段时间去镇上多打些短工,好歹要把儿子明年读书的束脩给挣出来。

  何田听说后,就闹着要一起去。

  何来旺本来不想带他,可是一想到儿子长这么大,一次都没去过镇上,于是就答应了。

  张英娘不放心,再三叮嘱何来旺一定要看好儿子,何田也满口保证自己绝对不乱跑。

  何田把阿宝留在家里,然后牵着他爹的手,高高兴兴地往镇上去了。

  小半个时辰后,到了柳镇,行人来来往往,街边开着各色店铺,还算挺热闹。何来旺早就联系好了,镇上张大户家要扩建院子,所以招收人手,每人每日七个铜板,还管一顿饭。

  途中,经过镇上李秀才家,从墙内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何田停下脚,认真倾听。

  何来旺见状,也跟着停下来。

  何田只听了几句就要走:“爹,快走吧,免得误了上工的时辰。”

  何来旺见他刚才听得认真,心里也很高兴,一边走一边说道:“这里离我上工的地方只隔了一条街,你要是能记住路,一会儿可以过来这里玩。”

  “好,我一定认真记路。”

  等到了上工的地方,何田记住了这条路。何来旺考他,见儿子没答错,才肯放他去玩。

  第一天的时候,何来旺一边干活一边担忧着,生怕儿子记错路,跑丢了。

  何田也能猜到他的心思,每隔半个时辰,就会去上工的地方给他爹看一眼,免得他担忧。

  至于午饭,何田只好厚着脸皮接受了他爹给的一文钱,买了饼子充饥。

  他打听过了,镇上一共有两个教书的先生,都是秀才。一个是张秀才,一个是李秀才。张秀才每年只收五钱银子的束脩,管得也比较松散。

  李秀才则不同,他为人严厉,束脩每年要六钱银子,而且招收有门槛。需要通过他的考核,一点基础都没有的他不收。

  何光宗在张秀才那里读书,学了两年,也就是认识了一些字而已。何田倾向于去李秀才那里,但原身是一个字都不识的,所以他只能赖上他爹,借着在墙外偷听的机会,好让自己有点基础。

  二十天后,张大户家的房子修好了,何来旺赚到了一百多文。加上之前秋收卖掉的粮食,儿子明年的束脩已经够了。

  每天从镇上走回家的路上,何田都会给他背今天又偷学到了什么。何来旺惊讶儿子的好记性,更坚定了要送他去念书的决心。

  何来旺有的是力气,他倒是还想继续打短工,可已经没有地方要招工了。他只好回家,正好也该囤积冬天的柴火了。

  何田在村里没有玩伴,他也不想跟三个哥哥玩,于是就像个小跟屁虫,跟着何来旺去山里砍柴。

  何田不想爹娘那么辛苦,毕竟供养一个读书人很不容易。可是原身只会干活,其他的什么也不会,何田只好另想法子。

  跟着何来旺在山里呆了好几天,这一日,何来旺刚砍倒一棵树,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发现儿子在一旁斜坡的缝隙里挖着什么东西。

  他没放在心上。乡下的孩子,上山爬树,下河摸鱼,这都是常态,更别提挖土了。

  “阿田,小心一点,别摔了!”

  何田心里非常高兴,不枉他这几天像老鹰似的四处搜寻,终于让他发现了一株人参!

  避开根须,小心翼翼地将人参全须全尾地挖了出来,然后捧给何来旺看:“爹,你看这是什么?长得挺奇怪的,能吃吗?”

  何来旺丢下砍刀,仔细看了半天。

  他不认得这些叶子,但是这株植物的根须,看起来有点像是人参啊。

  何来旺没见过人参,只是在打短工时听别人说起过,因此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吃。要不……拿到镇上的医馆去问问?”

  “好啊。”何田跃跃欲试。

  何来旺连忙用衣裳把人参包起来,一手抱着人参,一手拖着刚放倒的那棵树,就要往家走。

  “爹,我来抱,我能抱好。”何田主动要求道。

  “行,那给你,如果累了就跟我说。”

  父子俩回到家,何来旺把树扔在院子里就不管了。

  张英娘正在屋里做针线活儿,她要给儿子做两套厚实的冬衣,还有袜子和鞋子。

  何田没有冬衣,以前都是穿两件单衣强行过冬,经常冻得鼻青脸肿。现在他成了张英娘的儿子,张英娘自然不会让他过得这么惨。

  “今儿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张英娘手里不停。

  “你看,这是儿子挖到的,你看像不像人参?”何来旺接过何田手里的衣裳,摊开给她看。

  张英娘也拿不准,因为她也没见过。

  “算了,我现在拿去镇上问问看。你悄悄的,谁也别告诉。”何来旺叮嘱道,然后赶紧换了一身出门的衣裳。

  临走前,何田有些不放心,对他说:“爹,如果真是好东西,你可别被人骗了。”

  何来旺自信一笑:“放心,你爹不笨!”然后大踏步地朝着镇上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