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唯我独相 第十一章 桑基鱼塘

《唯我独相》第十一章 桑基鱼塘

作者:原力纳豆 字数:2301 书籍:唯我独相

  昨夜晚饭过后,刘沛回来的消息便已经传开,陆续有人前来拜访。幸亏通叔一直在旁边提醒,不然,刘沛还真的措手不及。最后,是知县陈不法送来的请帖。邀请刘沛到全福楼一聚。

  刘沛估计,昨日通叔提到,没有来本地乡绅,今天应该都会悉数到场了。幸亏以前的自己也是出了名的用功苦读,平时不怎么出门,认不全这些乡绅倒也不会显得尴尬。

  早上起来,用过了早饭。刘沛昨晚想了很久,虽然此去白沙县,凶多吉少,但是万一以后活下来了呢,所以还是要为日后打算。这要仕途畅通无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钱铺路。于是就把通叔叫到自己的书房说:“通叔,我昨夜,我思索了一下,想把那两千亩荒地改造一下。”

  刘通一脸的疑惑说:“少爷,咱们家这荒地,是都是碎石滩,比起那盐碱滩都难弄。只因当初老太爷仗义,为了帮助黄家老太爷周转,以每亩十五石的价钱买下那两千亩的荒地。后来黄家挺过去,倒是一直没有提收回那两千亩荒地的事。老太爷大度,便也就不提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刘沛点了点头,刘家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在三才县是出名的。这每年七千两的收入,一千两捐给了义学,五百两捐给义庄,还有一千五百两是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开设粥棚。遇到荒年还要增加一笔。想来,每年的净利润也只剩下两三千两,饶是如此还能有五万多两的存款,数千亩的田地。不得不说,也是刘家经营有道,持家有方。

  不过,对于那两千亩的荒地,刘沛倒也是有想法的,三才县地处南方,雨水比较充足。这与前世的南方地区差不多。碎石滩虽然不能种水稻,但是可以做桑基鱼塘啊。距离三才县数百里之遥的江南县,不就是生产丝绸么。想来地理位置相距不远,应该是可以的。只是这改造费用,自己却是不太清楚。便问道:“通叔,这请一个壮劳力,要多少钱?挖一个一亩的鱼塘,一天便要完工的话要多少个壮劳力?”

  刘通一脸疑惑,不知道刘沛问这个做什么,思索了一会答道:“现在过了秋收,徭役要入了冬才摊派下来,一个壮劳力,每天一两银子吧。管三顿饭,五钱银子左右。至于这挖鱼塘,十个壮劳力应该够了。

  刘沛一算,也就是挖一亩鱼塘要十两,两千亩就是两万两。工具杂项等应该也要三五千两。至于桑种,鱼苗,禽畜苗的,又要三五千两。头两年估计是难有收成的,每年维持两千亩桑基鱼塘,大概要一万两。也就是,自己的计划,最少要五万两。而且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刘沛主意既定,便说自己在某本古书上看到的方法,打算把荒地改造成桑基鱼塘的想法告诉了刘通。刘通沉吟了片刻说道:“嗯,少爷这想法,也未尝不可,只是,这投入颇大,若是失败,咱们的现银恐怕就都没有了。”

  刘沛想了想这一下子改造两千亩也是有点冒险,就说:“要不,咱们先弄几百亩试试?”

  刘通先是摇了摇头,然后来回踱步,过了一会,打定了主意说:“少爷,我觉得这方法可行。而且,咱们还可以再买两千亩荒地!”

  刘沛一愣,这刘通的冒险精神似乎比自己还足啊。就疑惑的问:“通叔,再买两千亩荒地,又要八万两银子啊。四千亩,就要十万两银子的投入。这前后就将近二十万两了。”

  刘通笑了笑说:“少爷,刘家的家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前老太爷常说,老刘家不赚昧良心的钱,但是一旦发现商机,就要狠赚。有了更多的银子,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咱们账上满打满算,拢共只能凑七八万两银子,还短十万两。但咱们可以抵押。依照少爷说的,三年后应该有收成,而且这一亩桑基鱼塘的收益,折算之后,最少有八石稻谷!而且不用雇佣那么多的佃农。此举若成,咱们每年就能多收最少四万两银子!这个风险值得冒。顶不济,也就赔二十万两,咱们四分之一的家当。成了,咱们的家当,三年后,就能翻一番!”

  难怪昨天跟兰姨闲聊的时候,兰姨说:“别看你通叔这样,年轻的时候可是个商业奇才,只因当年不忘老太爷的恩惠,一直不肯自己出去闯。不然你以为老太爷和你爹这样,每年哗啦啦的花银子做好事,咱们刘家的家产还每年都有增加是为啥?”

  既然刘通有心,刘沛下定了决心道:“好,通叔,就照你说的办。明日你带我去汇通钱庄,咱们去做抵押,拿个十万两!”

  刘通点了点头说:“少爷,到时候,你只要去就行,我来谈。”然后露出狡黠的笑容。刘沛知道,刘通这笑容并不是有什么阴谋要对自己,而是为又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而笑。

  “还有两件事,通叔。”见距离晌午赴约还有时间,刘沛继续说道:“这第一件事,我想,此次我去赴任知县,就不带阿福了。就让阿福进县读书吧。若是可以,就让他日后随你,学学做买卖,若是他想考取功名,那也随他吧。”

  刘通没有说什么,当年自己也只是一个弃儿,老太爷把自己捡回来,也是着力培养。虽然,不能说亲如骨肉,但在这世道,已然算是大恩大德了。此刻刘沛提出这样的要求,自然也是符合刘家人一向的家风。点了点头说:“嗯,就按少爷的安排吧。”

  这第二件事,说完,刘沛拿出一张文书递给刘通说:“通叔,阿福还小不懂事,兰姨呢,自母亲故去后,身体也不怎么好了,您和我父亲名为主仆,却情同手足。”见刘通接过文书,仔细的看了起来。刘沛没有继续说。

  片刻,刘通的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刘沛。刘沛也没有回避,而是淡淡地说道:“通叔,你可知,我此次前去赴任的地方是哪里?”

  刘通似乎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哪里?”

  刘沛苦笑一声说道:“白沙县!”

  刘通听到这三个字,差点就坐倒在地。说起白沙县,大梁人有一句顺口溜,白沙的士兵,悍勇的没边。白沙的金子,挖起来没完。白沙的知府,一上任就没命!刘通勉强的稳住身形,用近似哀求的目光说道:“少爷,要不,咱们就辞官吧。虽说出一品大员,一直刘家历代的追求,但是….”

  刘沛摇了摇头说:“通叔,这白沙纵然是龙潭虎穴,我也有信心能闯得过去。立这份遗嘱,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我相信你,我若是不在了,刘家的家业必然会引来别人的垂涎,倒是说不定会落在什么人手里。倒不如分予你们三人,因为你们是我在这世界仅有的亲人了。我也相信,你们会继续刘家的传统,取财有道,乐善好施的。”

  刘通没有在说话,而是站在原地。只是再次说道:“少爷,您要是回不来了,这…”

  刘沛此时自然也是心中凄苦,不过,脸上确实笑着说:“通叔,放心,我可是当今皇上御口亲封,大梁开国以来第一位翰林知县。不会有事的。此事我只说与你知,明日我便去县衙做个公正。以防万一,我一共写了三份,一份我会放在这帐房的暗格中,一份我会存放在汇通钱庄,一份则放在县衙。按照大梁律法,只要有两份就可以了。你可千万要记住了。”

  看了看时间,依然接近晌午,刘沛便说:“通叔,时间差不多了,我该去赴约了。”说完,起身,只留下刘通一人在书房。

  良久,刘通叹息了一句说:“刘家世代行善,不曾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但愿老天有眼,保佑少爷平平安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