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童养媳的春天 第一百八十二章 口角

《童养媳的春天》第一百八十二章 口角

作者:梅青 字数:1823 书籍:童养媳的春天

  马车出了宿州,王菁就嘀嘀咕咕和文氏商量,“姐姐,等到了徐州,我们在那里盘恒一天再走,好不好?”

  文氏掩着嘴笑,“再买下去,咱们又要加一辆马车了。”

  路过相城的时候,王菁买了许多草编,什么玉米皮、稻草、蒲草、琅琊草、马拌草、麻编……,还给王慎行买了个玉米皮做的凉衫穿在了身上。更把那些草编的东西买了一马车,说要带到京里去。

  王菁:“不防事,就当是给哥儿买的玩具吧。”

  文氏摇头:“就你爱惯着他。”

  王菁:“那当然,等哥儿也考上状元,我这个做姑姑的岂不是也跟着水涨船高。”

  文氏:“你是挂念着彭城的美食吧?”

  王菁:“知我者姐姐也。咱们带着哥儿边走边食,让他从小游历,长大了眼界更开阔。

  王慎远:“等我长大了,做大官,买好多好吃的好玩的给娘和姑姑。”

  这小家伙,自打昨天王菁给她买了一大把糖人之后,见着王菁比对他娘还亲。

  王菁听他这么说,就问他,“你要请姑姑吃什么好吃的?”

  小家伙昂首扳着手指道:“羊咬鱼、地锅鸡、瓤菜……”

  王菁惊讶得不得了,“哥儿的记性可真好,才三岁就记得这么多了。”

  文氏:“有人不是三岁就会背《三》、《百》、《千》了吗?

  王菁汗颜,她那纯属是作弊而哥儿却是土生土长的原住居民啊。

  说话间,徐州已经到了。

  徐州古称彭城。相传在尧的时候,彭祖因擅烹野鸡汤而受封,在徐州建立彭氏国,他是烹饪界公认的始祖。徐州菜秉承彭氏风格,制作考究,风味独特,像王菁这么爱好美食的人,不把美食尝遍再走,就好像做梦见到了美味佳肴还没吃上被人喊醒了。

  他们中午吃了带有徐州特色的易牙五味鸡、霸王别姬、鸳鸯鸡、葱烧孤雁、金蟾戏珠、羊方藏鱼……

  跑堂的几乎每上一道菜,都会附上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像讲故事一样。

  等到吃完饭,王菁就悄悄地文氏商量,“要不,咱们到了京城,也开一家食百味出来?”

  文氏:“我觉得行。”

  就算官员不许经商,但女方陪嫁的铺子总不能不打理?其实官员家眷的铺子并不少见,又不是需要她每天在那儿盯着,所以文氏很痛快地应了。

  徐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乡,有很多道家菜馆林立,晚上的时候他们进了一家据说是张天师传人的菜馆。

  哪想他们前脚踏进去,马上有人笑着招呼道:“王兄,咱们又见面了。”

  居然又是于正昌。

  王卫平笑道:“这么巧,没想到于兄也在这儿。”

  于正昌:“小弟也刚刚进来,还没开始点菜呢,既然遇到了,这一顿我来做东。”

  王卫平道:“之前在宿州,于兄替我们付了帐还没说声谢谢,怎么再让你请。你尽管点,到时候我来买单。”他只说买单,却不再请于正昌和他们一起用餐。

  于正昌道:“不如一起,我一个人点一桌子太浪费了。”

  王卫平只有带着众人坐了过去。

  吃了太极宴,此宴一共四组二十八品,先上的主拼太极图,外围五行碟;接着是两小件加一汤,后上八大件;然后是四道点心;最后是一品锅、四菜碟,两样主食。

  杯碗盘碟摆了一大桌子,所有菜汁浓味厚,又放有各种养生之类的药草,价格虽然有点小贵,不过吃饭的人倒是很多。

  王菁和文氏仍是男子打扮,少不得又要和于正昌同席,但双方并没有交谈,加上菜的味道不错,王菁只注意吃食,大家倒也相安无事。

  晚饭过后,有小道童过来问他们要不要茶,王菁猜着这茶可能还需另外收费的,就问他:“茶钱怎么算?”

  那小道童就递了个价目表过来,那上面标注了各种井水的价格和茶叶的价格。

  王慎远刚好在王菁怀里,指着那价目表道:“要喝彭祖井的水,龙井。”

  那小道童站着不动,只管盯着王菁瞧。

  那壶茶一共要五两银子。

  简直是在打劫!

  可王菁又不忍让王慎远失望,笑着夸他道:“我们家哥儿会自己点单了!好棒啊!”

  小道童这才跑过去提了茶水过来。

  刘永安道:“等明天,我给你们挑一担过来。”

  小道童傲然道:“我们这井水只供本地人吃水,彭家人是不充许外地人私自打水的。”

  刘永安不理他。

  等到第二天早起上马车的时候,留白倒是远远地挑了两桶水回来了,兴奋道:“等下煮了茶,大家都喝一些,五两银子一壶呢。”

  “这是彭祖井的水?”

  “正是。”

  “那可要好好尝尝。”

  众人都笑起来。

  文氏道:“我昨晚派人去取水,说是一两银子一壶,你这一担水花了不少钱吧?”

  留白道:“没有花钱,直接打起来,就挑回来了。”

  文氏道:“原来是欺生。我让人拿着壶过去,人家一下子猜到了是生人,你挑着水挑子,人家肯定把你当成了本地的住户,自然不好意思收钱。”

  于正昌道:“估计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

  大家均是一愣,唯有刘永安笑了起来。

  于正昌越发肯定起来,“难道刘兄是彭祖气功的传人?不然素未平生,彭家人不可能让他取水的。”

  刘永安道:“于兄真是聪明。”他口中赞他,脸上却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那口井虽叫彭祖井,彭家却不限外地人去取水。在那里等着收钱的,不过是几个混混罢了,留白有功夫,他们自然不敢惹他。”

  这话倒也在理,但于正昌似乎并不相信,摇头道:“你不过是头一次来这里,就算是混混收钱,你又怎么可能知道?除非你对这里很熟。男子汉大丈夫,是就是,不是就是,有什么好隐瞒的,况且我也不过是问问。”

  刘永安道:“于兄此话差岂,你说的这一切,都不过是你的猜想罢了,岂能做数,我自是不会认的,若是没事我们先走了,希望到了济宁,还能相遇。”

  于正昌望着刘永安的脸一下子冷了下来,“对于敬酒不吃想吃罚酒的人,我于某人一向是最讨厌的。”

  刘永安学着他冷冷一笑,“你自己请不到彭氏的传人,就不要把气撒在我身上。”(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